试谈嘉兴运河中孕育的船文化

2018-02-21 02:30廖佩佩汪娟
科技视界 2018年33期
关键词:文化内涵运河

廖佩佩 汪娟

【摘 要】嘉兴源远流长的运河文化孕育了嘉兴独具特色的船文化,舟船作为历史记忆的见证者,沉淀着深沉的人文情怀及鲜明的地方文化特色。本文探讨了嘉兴船文化的文化内蕴、历史演变过程与非遗民俗文化--踏白船、高杆船以及莲泗荡网船会等的传承与保护问题。致力于发挥船文化对增强区域的知名度,提高竞争软实力,促进地区经济的稳定发展的重要意义,从而为构建与传播良好的嘉兴区域形象而服务。

【关键词】运河;船文化;文化内涵

中图分类号: G1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2457(2018)33-0040-002

DOI:10.19694/j.cnki.issn2095-2457.2018.33.016

【Abstract】The ancient canal culture of jiaxing has nurtured the unique boat culture of jiaxing. As a witness of historical memory, the boat is a deposit of profound humanistic feelings and distinctive local cultural features.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cultural connotation, historical evolution process of jiaxing's ship culture and the inheritance and protection of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of folk culture - taiga, galleon and liansida net boat association. Devoted to giving play to the importance of ship culture to enhance regional visibility, enhance the soft power of competition and promote the stable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economy, thus serving for the construction and dissemination of a good regional image of jiaxing.

【Key words】The canal; The ship culture; The cultural connotation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嘉兴运河不但促进了嘉兴地域经济的兴盛,更为人们留下了丰富多彩的历史人文景观与自然文化遗产。嘉兴船文化作为运河文化的衍生物,更是凝聚、提升了城市文化的内涵和历史蓄积。

1 嘉兴运河的历史发展与文化内涵

嘉兴的运河文化源远流长,其历史源头甚至可以追溯到20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据《运河名城:嘉兴》所载:“从吴国凿百尺渎到秦始皇修陵水道,到汉武帝开河百里,嘉兴运河基本形成;隋炀帝敕开江南河,江南运河从江苏吴江进入浙江境内,经王江泾到嘉兴、石门、崇德、长安;元代以后,运河经嘉兴、桐乡、大麻到余杭塘栖,走下塘河到杭州拱宸桥。”嘉兴运河经历了发展、衰落、复兴的历史变迁,并且与嘉兴经济、社会和文化息息相关。如今的大运河贯穿嘉兴全境,流經秀洲、南湖、桐乡、海宁四区,全长110公里,千百年来,大运河对嘉兴的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使嘉兴由偏于一隅的江南小城成为南北运河交通干线的重要节点,嘉兴也因此以“鱼米之乡”、“浙西首藩”、“丝绸之府”而著称于世。

大运河不仅促进了嘉兴经济社会的发展,而且孕育了独特的江南水乡文化及自然人文景观,留下了丰厚的历史文化遗产。运河就像一条珠链,串联着沿线的长虹桥、落帆亭、月河历史街区、南湖、三塔等众多历史遗迹和风景名胜。而运河上游走的船只更是为嘉兴的运河文化注入了鲜活的文化内蕴。嘉兴的船文化伴随着运河的发展而繁盛,船只作为历史记忆的见证者,不仅附着着大运河兴衰演变的历程,更是对嘉兴文明的探源有着重要的作用。船不仅是简单便利的交通设施,更是解读嘉兴历史发展的“活”的范本,展示出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因此,通过研究嘉兴运河上的船文化历史,有利于发掘嘉兴地域船文化在地方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更好地为嘉兴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做贡献。

2 嘉兴船文化的历史考察

人工运河的开凿,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行船。千百年来,舟船始终与运河联系在一起,随着运河功能的变化而变化,随着运河的发展而发展。地处东南沿海、吴根越角、古运河横贯南北的水乡泽国嘉兴,是南太湖流域中国古代舟船最早的发源地之一,与舟船密不可分的船文化发展已有数千年历史。

早在7000多年前新石器时代的马家浜文化时期,就有了“刳木为舟”的独木舟。1979年发掘的的马家浜文化桐乡罗家角遗址出土了两件“拖泥板”状的木器,从年代考证上看是属7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后来被考古学家认定为是小型独木舟残骸。春秋战国时期,越国制造的舟船数量众多,有划船、楼船、桴等种类,军队亦多舟师。而吴国亦然,嘉兴的王江泾即是当时吴国的造舰处,在吴越之间运河开凿以后,都曾在嘉兴运河上进行过争战。

到了唐朝时期,嘉兴已经成为全国的造船中心之一。在嘉兴打造的舟船,主要有“舴艨”“大船”“双舫”“楼船”等,船多配帆,航行在运河里利用风力作为动力。在唐朝,每年通过运河运送的粮食约200万石,同时,随着江南的迅速发展,北运的漕粮数量日渐增多,嘉兴运河上的漕船南来北往,十分繁华。到宋元时代,嘉兴的造船业已经达到了一定的水平,造船工匠已能按图施工,但由于供求矛盾突出,官办造船业开始衰落,而民间造船业继续蓬勃发展,按用途分,有座船、仙船、航船、农船、渔船等。而在明清时期,嘉兴更是更是粮食生产和漕运任务的主力,剧《清史稿·食货志》记载:“康熙三年,浙江有漕船一百二十艘,每船运粮五百石,五年更新换船。”可见,船只的货运能力已有较大提升。而到了现代,嘉兴的水路货运量、货物周转量、内河港口的货物吞运量更是在全国遥遥领先。

嘉兴的船文化历史悠久,作为嘉兴地区的文化符号,对嘉兴文化的探源有着重要的作用,承载了地方深厚的文化与历史的意蕴。嘉兴的船文化作为嘉兴历史文化及运河文化的相关遗产,其发生、衍生、遗留下来的各种自然文化、物质文化、精神文化丰富多彩,这些物质文化不仅仅反映地区多样的物质面貌,而且是解读地方文化与历史的活的“文本”。

3 非遗背景下的嘉兴船文化

嘉兴的踏白船、南湖船拳已被列入嘉兴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起源于明代的的嘉兴莲泗荡网船会、高杆船技,更是在2011年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些民俗文化与嘉兴地方历史密切相关,它们的出现、存在和演化都与当地民俗生活紧密相连。从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背景下解读嘉兴船文化,可以更好的传承与发展这些江南水乡特有的文化景观。作为嘉兴民俗文化遗产品牌的名片,它们对增强城市的知名度,提高文化竞争软实力,促进嘉兴地区经济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3.1 高杆船

高杆船别号标杆船,俗称“蚕花船”,它兼具了水乡与蚕乡的特色,是一种汉族传统的民俗杂技文化活动。表演者需在杆顶上表演,穿着类似蚕宝宝形态的白色表演服,并进行各种高难度的杂技表演,爬高杆的完整动作有顺撬、反撬、反张飞、硬死撑、扎脚尖、张飞卖肉、田鸡伸腰等18个。之所以要模仿蚕的爬行动作与形态外貌,其实寓意了民众希冀蚕茧丰收的美好祝愿。高杆船技至今已有百年的历史,它起源于明末清初,盛行于清代后期与民国,在如今已很少看到,它的演出时间多定在清明节前后的蚕花水会,通过表演表达对神灵的尊敬与美好的丰收愿望,从中可以窥探出人们的精神面貌。高杆船技融观赏价值与文化价值为一体,是嘉兴重要的民间习俗活动之一。

3.2 网船会

起源于明代的江浙沪渔民自发性组织的嘉兴莲泗荡网船会是是江南独特的水上庙会和“渔民狂欢节”。清光绪年间的《点石斋画报》有一副直接反映网船会的图画,云:“远近赴会者扁舟巨舰不下四五千艘,自王江泾长虹桥至庙前十余里内排泊如鳞。”从这段文字描述中,可想网船会的规模之大、盛况之丰。庙会期间,人们会举行送神活动与一系列的表演,如拜观音、挑花篮、戏班唱戏等;此外,渔民还会在岸上举行祭祀活动,祈求打渔平安,渔业丰收等。嘉兴的网船会,体现了嘉兴人民的特色地域文化,对研究嘉兴地方志的发展有突出贡献。

3.3 踏白船

嘉兴的“踏白船”是集地方风俗、文化传统、民间体育项目等为一体的船文化活动,至今已有百年间的历史,据清光绪《平湖县志》记载,平湖东湖有龙舟(摇快船)水嬉。踏白船名称的由来颇有典故,据悉在南宋时期,抗金大臣宗泽非常赞赏岳飞的智勇双全,因此便任命他为“踏白使”,因此在后世的赛船活动中,人们为了传承岳飞勇敢坚韧的意志,便将这个活动命名为“踏白船”。上世纪五十年代,踏白船一度被停办,在九十年后又恢复,为了更好传承这一民俗传统,嘉兴市政府在2009年举办了“中国·嘉兴端午民俗文化节”,开设了“南湖踏白船”比赛,将踏白船这一民间竞技类活动重新搬上了历史的舞台。踏白船是嘉兴水乡一道美丽而动感的风景,它显示了嘉兴人坚韧不拔的意志,为人们留下了弥足珍贵的记忆。

嘉兴船文化是运河文明的重要载体也是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在保护名城肌理,延续嘉兴历史文化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作为嘉兴民俗文化遗产品牌的名片,非遗船文化对嘉兴打造江南水乡典范具有重要作用。一方面,我们应大力弘扬、传承与保护嘉兴的民俗文化传统,通过应用数字化技术、加强政策扶持等方法,保存传非遗文化的遗产资源,加快建设嘉兴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题数据库。另一方面,应加快建设文化会展中心,为非遗文化提供展示内蕴的平台,政府应融合市场的需求,通过特色旅游项目的开放、民俗纪念品发放等方式,使非遗船文化成为嘉兴的一个文化“金名片”,更好地服务于嘉兴地方经济的发展。

4 结语

嘉兴的船文化作为嘉兴历史文化及运河文化的相关遗产,对嘉兴文化的探源有着重要的作用。它不仅是江南水乡特有的民俗文化,在社会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同样深刻影响着世代人的生活方式、物质生产、精神面貌等。嘉兴的船文化一方面形成了嘉兴地方文化的多元性与复杂性,另一方面也形成了嘉兴历史文化的厚重感。探索嘉兴船文化的历史记忆,解读船只附着的文化内蕴,有利于窥见嘉兴独具魅力的地域特色、民俗风情,读出嘉禾人民所共有的文化精神和民族情感;有利于为嘉兴打造地域文化名城贡献一份力量,使文化资源更好地服务于嘉兴地方经济的发展,推动文化软实力转化为经济硬实力。

【参考文献】

[1]全國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运河名城:嘉兴[M].中国文史出版社,2015.

[2]王娟.嘉兴莲泗荡网船会的民俗文化传承与保护研究[J].嘉兴学院学报,2016,28(02):26-31.

[3]嘉兴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嘉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集成[M].浙江摄影出版社,2006.

猜你喜欢
文化内涵运河
独占鳌头的运河传奇
文化,让运河“活”起来
《中国运河志》简介
如泰运河谣
诗情画意运河赛 古往今来传奇在
对中国传统锡工艺传承的思考
对太极拳双语教学中教学技巧的研究
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观及其现实意义
浅谈法语习语的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