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渗透人文精神的重要性

2018-02-21 07:53凃丽芬
内蒙古教育·科研版 2018年7期
关键词:人文精神渗透重要性

凃丽芬

摘 要:本文从人文素养的内涵入手,结合职业技术教育的特殊性,通过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三观意识 ;有利于提高学生独立的思考能力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等方面论述了语文教学中渗透人文精神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中职;语文;渗透;人文精神;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216(2018)07B-0090-03

人文精神是人的一种高尚的精神境界,从历史上看,人文精神的明确提出是在14、15世纪的文艺复兴时期,但2000多年前的中国儒家学说就已经包含着人文精神的内容。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人文精神的重要内涵包括人的价值、人性的内涵与道德的修养、人格尊严与社会责任心、人的生死,以及人的理想方面,其核心是关于人的价值观念。人文精神是人文素养的核心 , 是人文素养的灵魂,它追求人生和社会的美好境界。人文精神包括科学精神、艺术精神和道德精神。

教书育人是教育的主旋律。作为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的语文学科,有着非常丰富的人文教育因素。文质兼美的语文教材相比于其他教材有着得天独厚的育人作用,而对中职学生进行人文素养的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尽管目前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出台了很多优惠政策,但老百姓心目中对于职业教育的陈旧观念很难改变,中职学校生源仍然很差,大部分还是中考落榜者。这些学生学习基础差,学习能力差,学习兴趣低,学习目标不明确,思想不成熟,是非观念淡薄,易受人摆布, 自控能力相当差。教师的职责是既教书又育人,不能都把目光只集中在了学生的学业成绩上,而忽视了学生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的形成。读书是为了明理,读书与做人是一致的,“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因此,检验读书好坏的标志,是人格提高与否。宋人程颢说:“今人不会读书。如读 《论语》,未读时是此等人,读了后又只是此等人,便是不曾读。”因此,作为教学过程主导者的教师,责任也就不仅仅是文本答疑了,韩愈把“传道”放在教师职责的第一位,大有深意。

下面结合教学从语文教学中人文精神渗透的重要性方面谈谈自己粗浅的认识:

一、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三观意识

将人文精神渗透到语文教学中促进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有利于学生未来的发展。中职学生十五六岁,没有形成固定的思维意识,容易受到社会各方面的诱惑,对未来更是一片茫然:他们渴望成才,但又往往单凭个人兴趣爱好和自我价值取向进行“自我设计”,把成才目标建立在狭隘的个人利益基础上;渴望独立,但法纪观念淡薄,遇事都想自己解决,易冲动,做事不考虑后果。通过人文精神的熏陶,可以帮助他们提高抵抗外界诱惑的能力,学会做一个能正確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的人。因此,人文精神的渗透是非常有必要的,也是非常重要的。教学时要充分挖掘教材的人文精神以达到育人的目的。如通过教学《论语》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这一段让学生明白:想要摆脱贫穷困顿,得到富贵安逸的生活,必须通过正当的手段和途径去获取,否则宁守清贫而不去享受富贵。通过《项链》教学引导学生理解玛蒂尔德在失项链、赔项链之后,生存环境发生了剧变,在她性格层面上迸发出了新的特性——勇敢、坚毅。玛蒂尔德勇敢面对生活的不幸,为了还清债务,面对着残酷的困境,她不气馁,不悲观,不走歪门邪道,“显出了英雄气概,毅然决然下定主意,偿还这笔可怕的债务。”十年还债,锤炼了女主人公,使她成熟、坚强,使她成为一个勇毅诚实的女性。她经受住了道德的考验,残酷的现实让她清醒,生活不只是云里雾里的幻想,更多是脚踏实地。告诫学生:人的一生如潮起潮落,起伏难定,无论在任何时候都不应轻言放弃,人生总有落魄的时候,但我们应该冷静地去对待这一切,对自己有信心,有信心,就有未来。如果一个人有向往和追求,却不去努力,而是在空想中耗费自己,沦为不良情绪控制的奴隶,他只会离目标越来越远,只会被生活抛弃。通过《为学》《给青年的十一条准则》等帮助学生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通过《我的母亲》《一碗清汤荞麦面》等帮助学生学会感恩。

二、有利于提高学生独立的思考能力

独立的思考能力是一个人成长的重要标志,人的思考能力是自己唯一能完全控制的东西,没有正确的思考,就不会有正确的行动。那些成大事者都养成了勤于思考的习惯,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让问题成为人生的难题。可以说,任何一个有意义的构想和计划都是出自思考,思考可以支撑起人生。但敏锐的思维不会从天上掉下来,而是需要严格的训练和培养的。所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是每一位教师必须牢牢把握的教学关键。人文精神崇尚个体的独立和自我的发展,学生的心理依赖性和模仿能力极强,创新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较弱,人文精神的渗透是将完整的人格意识渗透到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在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不自觉地接受了人文精神的影响,有利于解放思想,形成自我意识。比如,在教学余华的《十八岁出门远行》时,我抓住学生马上要毕业走上社会这一时机,引导学生通过分角色朗读、讨论,分析明白小说主题是通过刚刚年满十八岁的“我”第一次出门远行的经历,讲述了“我”在一天中的经历(走路、搭车、被抢、自己在车里过夜等等),但是作者并不是要讲述一个关于“我”的经历的故事 ,而是通过故事的载体,表达了“我”对外部世界的认识和感觉。小说一开始就写到“我”对下巴上那几根“胡须”的珍视。对此细节学生很快就能把握,因为这是成人的标志,也是他们已有的生活经验。而对另两个贯穿小说始终的意象“公路”和“旅店”,学生的解释就莫衷一是了。文中不断提及一个地点——旅店。每当“我”感到无去路时便想念旅店。全文共写到十多处,与之相同的还有汽车、起伏的公路等,不断反复提及渲染。讨论后有的同学认为绵延无尽的公路象征了人的生命旅程,人在起伏不平的公路上奔波暗示人生之路的不平坦,起起落落,看不到目标。这个回答令人欣慰,因为他们已经能用心去体会小说所留给读者的想像空间了。当然,对意象的解读亦是多元化的,我鼓励学生从多角度去理解,少年一路问了很多人旅店在哪里,无人告诉他答案,这是在告诫他社会的冷漠寡情,也告诫他这期间没有先知的指引,只能靠行路者自己苦苦探寻。少年从头到尾惦记着的旅店,它象征着归宿,理想的归属,精神世界的归属,它有家一样的温暖和踏实感,那没有具体地方的旅店便是人们生命中所要永恒追寻的理想。人们也许会在快乐时暂时忘记理想,但当迷惘不知所措时,理想又会占据你的心房。也有同学认为“我发现旅店竟就在这里”是“我”经历了挫折后暂时降低了理想标准。另外,小说的结尾也让我们看到了希望:虽然“我”被打得遍体鳞伤,但“我”的心窝还是健全的暖和的,“我”经历了一系列现实挫折之后,同时也经历了蜕变,但并没有蜕变为司机那样的人(司机象征成熟的现实态度)。这一堂课下来,学生明白了马上面临的人生之路是不会一帆风顺的,但会用信心和毅力克服一切困难,努力追寻自己的理想。这样,在有限的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激发了学生思考的欲望,创设勇于思考的环境,使其逐渐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让他们学会用自己的眼睛看世界,用自己的头脑思考问题。

三、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人文精神是创新的动力,是创新教育的灵魂,它既为创新行为提供动力机制,又为创新教育提供价值导向。没有人文精神的指导、协调和激励,创新活动是无法进行的,创新教育一旦脱离了人文精神的引导,也就失去了方向、动力和社会责任。人文精神是创新人才的必备素质,“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不仅是一种能力,更是一个时代的人格特征,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我们每一个人一辈子都在学习中成长,除了具备积累知识的能力外,更重要的是通过知识的积累获得新知识,进而提高创新学习的能力 。语文教学要通过激活学生思维、激发学生想象,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首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一定要注重创新人格培养。尤其在中职阶段,人才培养的社会定位是一线员工,是能胜任某个具体工作岗位的人才,是受市场欢迎的人才。既然中等职业教育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那么,语文教学也必须适应这种独特的性质和要求,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为综合职业能力的形成以及继续学习奠定基础,使之更符合学生、学校和社会需要。我们知道,这个阶段的学生贪玩、缺乏责任心,还需要强化他们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在此基础上培养创新人格,实质上就是让学生学会做人,使他们具有进取心、独立性、坚韧性、责任心,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为培养学生今后成为创造型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语文课本中能培养学生上述品格的篇目很多,我们要在教学中注意渗透这些品格的教育。如《游褒禅山记》中,作者通过游褒禅山的经过,说明要实现远大理想,成就一番事业,除了要有一定的物质条件外,更需要有坚定的志向和顽强的毅力。另外,教师也要用创新的教法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如教古诗词诗以前,先让同学们观看《中国诗词大会》精选片断,分享诗词之美,感受诗词之趣,结合课文,以班级为单位举行“赛诗会”,从古人的智慧和情怀中汲取营养,涵养心灵,让学生感受中国诗词的博大精深,感受中国诗词的辉煌,感受诗人的胸襟气度,油然而生自豪之感,进而达到热爱中国传统文化的目的,为他们实现人生价值备下深厚的人格底蕴。

其次,要有坚实的业务素质、勇于探索的改革精神。“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须有一桶水”,这桶水还应该是“活水 ”,教师应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要跟上时代的步伐,加强继续教育的学习,不断更新知识,不仅要熟练本学科的知识,还要了解其他学科的相关知识,不断扩大知识面,增长自己的见识,让学生掌握更多的方法和技能,了解更多的知识,让学生通过教师给的这一碗“水”获得更多的“水”,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比如,学习《奇妙的克隆》时,教师要搜集生物学、遗传学、伦理学等方面资料,从多角度解读“克隆”的相关知识。

再次,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善于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求知欲、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形成创新意识的重要条件,激发和鼓励学生的浓厚学习兴趣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前提。孔子说得好:“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一旦学生的兴趣被激发出来,教学就会收到事半功倍之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想尽办法激发学生心中探求新知的欲望,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兴趣。要训练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子曰:“学而不思则罔。”“疑是思之始,学之端。”只有敢于质疑,才能去探究、去创新。在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提供发散思维的空间,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勤奋探索。引导学生多角度、多侧面、多层次地分析、解决、处理问题,养成求异和创新的良好习惯。比如,《奇妙的克隆》最后一段写道:“克隆人的讨论提醒人们,科技进步是一首悲喜交集的进行曲。科技越发展,对社会的渗透越广泛深入,就越有可能引起许多有关的伦理、道德和法律等問题”。在引导学生理解这段话时,我先让学生搜集资料、互相交流资料,然后以“我看克隆人——克隆技术是悲是喜,是祸是福?”为题分两组进行辩论。最后明白克隆技术犹如原子能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剑柄掌握在人类手中。人类应该采取联合行动,避免“克隆人”的出现,使克隆技术造福于人类社会。分析课文时,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充分发表自己的不同见解。引导学生进行探索性阅读,让学生多角度、多方向、多层面去思考问题。让学生在广阔的课堂空间中使创新能力得到培养,创造性思维得到发展,使学生在“思——疑——问——解”的过程中获取知识,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自主学习和实践创新的天地。

总之,教育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人,发展人,完善人,教会学生学会做人。没有人格培养的教育是失败的教育;没有人文精神的教育是没有灵魂的教育。作为语文教师,我们要义不容辞地担负起这一责任,让我们的学生成就自我、完善自我、超越自我,成为一个健全的人。

参考文献:

[1]胡定生.谈高中语文新教材中创新能力的培养[J].青少年日记,2012,(1).

[2]陈旭东.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思考与实践[J].中国校外教育,2007,(10).

猜你喜欢
人文精神渗透重要性
“0”的重要性
论七分饱之重要性
幼儿教育中阅读的重要性
人文精神在科技期刊编辑出版中的体现及构建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读《边疆的重要性》有感
试论医学人文精神的构建
循证医学的人文精神
在印度佛教大会感受日本“渗透”
寻找历史的缝隙——关于“人文精神讨论”的述评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