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侨大学 经济发展与改革研究院,厦门 361021)
1877年,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在五卷本鸿篇巨著《中国——亲身旅行和据此所作研究的成果》第一卷中提出“丝绸之路”概念,认为这是一条衔接印欧和东南亚的文明之路,由于往来的主要载体是商旅驼队,因此这条文明之路被赋予了经济含义。然而,作为重要发现者,李希霍芬却并未如同书名那样亲身旅行过丝绸之路,其中原因并非主观因素,而在于客观条件。他于1868年—1872年间游历中国,然而此时晚清社会动荡,西北地区又爆发了陕甘回民起义(1862—1973),作为一个外国人无法亲身涉足丝绸之路也就容易理解了。对此,李氏不无遗憾地说:“对我而言,这场战争来得真不是时候。从我来到中国开始,就一直计划着穿过甘肃和伊犁回到欧洲,这样至少可以粗略地漫游一回这些巨大而陌生的区域”*[德]费迪南德·冯·李希霍芬.李希霍芬中国旅行日记(下册)[M].李岩、王彦会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6:616.。
时至今日,随着中国提出“丝绸之路经济带”倡议,这条古老的文明之路不仅被赋予更具实质意义的经济、文化、外交等内涵,而且也肩负着促进中国与沿途国家往来、增进睦邻友好、实现兴边富民等一系列使命。因此,尽管当前已经有很多详细分析“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研究,但还是应当从更加广泛的视角深入地进行综合性战略解析,内容自然要覆盖经济、政治等多方面,因此,称之为国际政治经济学解析似乎比较恰当。
从“丝绸之路经济带”推动的现实来看,已经涉及到中亚、西亚北非、欧洲等范围,覆盖面之广,如同倡议中所说:“将打通从太平洋到波罗的海的运输通道”*习近平.弘扬人民友谊,共建美好未来——在纳扎尔巴耶夫大学的演讲[N].人民日报,2013-09-07.。而之所以将“后苏联空间”与“丝绸之路经济带”联系起来分析,主要在于从战略内涵与空间延伸角度看,俄罗斯与中亚国家均处在关键地位。*王志远.“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国际背景、空间延伸与战略内涵[J].东北亚论坛,2015(5):24-35.并且,在陆地交通运输方面,位列前两位的公路口岸(霍尔果斯、阿拉山口)和位列前两位的铁路口岸(满洲里、阿拉山口)都是面向俄罗斯和中亚国家的。*王志远.“丝绸之路经济带”与哈萨克斯坦:穿越还是融合[J].新疆财经大学学报,2016(2):5-12.不仅仅是这些国家,在广袤的欧亚大陆上还有很多“丝绸之路经济带”沿途国家属于原苏联加盟共和国,且都与俄罗斯存在着错综复杂的关系,这就需要梳理和分析清楚,以为中国倡议的顺利实施提供参考。所谓“后苏联空间”(Постсоветское пространство),近年来经常被俄罗斯学者使用,尽管在国家构成角度上,这与“独立国家联合体”(Содружества Независимых Государств)非常接近,但其中深意却明显不同。前者只在强调俄罗斯重返欧亚地区领导者地位等战略意图,后者则明显不具备这样的特点。*王志远.“后苏联空间”与“丝绸之路经济带”:一个分析框架[J].俄罗斯研究,2016(1):53-78.因此,从“后苏联空间”角度出发,更有利于分析“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的合作与竞争关系。
苏联解体后,在15个加盟共和国中,波罗的海三国逐渐回归欧洲,土库曼斯坦则寻求中立国地位(1995年第50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因此,“后苏联空间”可以概括为其他11个国家,并且组建了独立国家联合体。客观上,由于俄罗斯在整个90年代都处于内忧外患之中,就连“独联体”内部都更多地表现为“独立”而非“联合”,若以“后苏联空间”概括称谓,显然不合时宜。2014年,在克里米亚加入俄罗斯联邦时,普京说过这样一段意味深长的话:“虽然独联体过去曾经幻想着组建经济、军事、货币等同盟,以保持‘后苏联空间’的统一性,然而却始终没有出现”*В. В. Путин. Обращение президента Российской Федерации Владимира Путина[EB/OL].http://www.kremlin.ru,2014-03-19.。这句话罕见地将“独联体”与“后苏联空间”联系起来,显然,俄罗斯对独联体已经作出了非常谨慎的评价,并且将“后苏联空间”一词搬到官方话语体系之中。
当然,评价独联体是否成功并非当前最重要的问题,当前的关键是对“后苏联空间”范围内的国家关系进行较为深入地解构,在此基础上探讨中国与这些国家的合作与竞争关系,才是更为合理的目标与路径。
具体说,可以从“一个前提”和“三组关系”展开讨论,即讨论“后苏联空间”必须从以俄罗斯为中心这个前提出发,其他国家无非是两种情况:一是靠近俄罗斯;二是远离俄罗斯。“三组关系”则是指其他国家与俄罗斯之间的经济、政治、外交关系,并且这三者之间有着较为一致的关联性。
在经济合作方面,讨论以俄罗斯为中心需要关注一个现实,就是二十多年来“后苏联空间”内的任何合作,如果没有俄罗斯的强势参与,很多举措都将无法落实。但是,也不能由此就完全忽略了独联体国家的存在,具体说,他们应当是在安全合作方面发挥的作用较为明显,而在经济合作方面少有建树。对此,俄罗斯学者曾经描述了表面矛盾,即同时存在的两个方面的矛盾:一方面是“后苏联空间”总体合作水平低;而另一方面却是个别领域的分工很深入。*ВИ.Гурова.О теоретической модели торговой интеграции на пространстве СНГ[J].Вопросы Экномики,2014(1).当然,如果仅仅从经济合作的角度评价二十多年来俄罗斯在“后苏联空间”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分析俄罗斯与其他国家之间的关系,这并不十分全面,甚至有可能忽略了更具决定性的政治因素。
政治本来是指国家内部的治理模式和管理制度,而在“后苏联空间”范围内,由于历史沿袭和地理位置等因素,国家间的政治关系不仅微妙,而且经常会决定两国关系是否友好。在这方面,主要表现为威权政治和民主政治之间的巨大鸿沟,进一步可以具体为其他国家与俄罗斯政治体制之间的趋同性或差异性。
苏联解体后,新独立国家在经济政治模式探索方面表现出大体相同的态势,即原加盟共和国首脑就任国家总统。但是,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这些国家政治模式却呈现出截然不同的变迁路径。其中,部分国家仍然属于威权式政治模式,最为典型的特点就是事实上的总统终身制。例如,哈萨克斯坦和塔吉克斯坦总统都以“民族领袖”身份领导国家,普京在经历了四年“梅普组合”过渡后,也再次迎来了更长的六年总统任期。另外一些国家则在民主道路上探索前行,个别国家甚至是以“颜色革命”方式启动政治民主模式,但从效果和影响等方面看,并非预想的那般令人满意。
总体看,苏联解体并没有对“后苏联空间”国家的威权政治带来冲击,就连最为动荡的上世纪90年代里,除了塔吉克斯坦陷入内战外,其他国家都实现了政权的平稳交接,一些开国总统顺利执政至今。当然,这些国家寻求适合于自身的发展道路,维持较高威权的政治模式,保持国家、市场、企业、社会、民生等领域的稳定,也具有一定的合理性。这方面,西方国家也概莫能外,仅仅反映在时代差异上,即很多国家都经历过威权政治模式。对此,亨廷顿曾经这样评价:“在20世纪,政治参与的扩大与权威的合理化同时发生,因此,权力必须集中于某个政党或某个具有个人魅力的领袖,才能向传统权势挑战并唤起群众。但在17世纪,绝对君主所起的作用就等同于20世纪的一党政权”⑧。显然,从政治学角度上看,无论是二战后获得反法西斯胜利的国家,还是20世纪60年代非洲、拉丁美洲等地的新独立国家,在政治起点上的威权模式都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亨廷顿的这个观点写作于1968年,虽然没有涉及到原苏联加盟共和国,但对于当前“后苏联空间”国家的政治模式来说,显然具有相似的逻辑解释。更何况,由于这些加盟共和国本身就具有“民族”标志,苏联时期的领导人也大多是各民族的政治精英,被赋予精神领袖地位而执政也就不足意外了。
从威权政治的趋同性方面看,在“后苏联空间”国家行列中,亚美尼亚、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四个国家与俄罗斯最为接近,而乌克兰、摩尔多瓦、阿塞拜疆、格鲁吉亚、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则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别。当然,对于后者国家行列,还需要进一步具体分析他们的排序。吉尔吉斯斯坦曾经出现过郁金香革命,亲美国的巴基耶夫上台执政五年后,亲俄罗斯的阿塔姆巴耶夫当选总统,2017年11月24日新一届总统选举实现了平稳过渡,与阿塔姆巴耶夫同属于社会民主党的热恩别科夫当选了新一届总统。尽管政治模式已经从总统制过渡到议会制,但吉尔吉斯斯坦亲近俄罗斯的倾向仍然会持续。因此,不能单纯因为政治模式的差异而忽略俄吉两国的友好关系。与之相比,同样爆发过颜色革命的乌克兰和格鲁吉亚则与俄罗斯明显疏远。几年前俄格冲突后,虽然两国关系有所缓和,但始终不能回归到冲突之前的状态;乌克兰危机爆发后,俄乌两国政府也一直存在尖锐矛盾。摩尔多瓦、阿塞拜疆和乌兹别克斯坦虽然没有与俄罗斯发生冲突,但却存在或多或少的间接矛盾,例如,阿塞拜疆与亲俄的亚美尼亚,他们在“纳卡”地区的冲突必然会影响到俄阿关系。因此,从亲近俄罗斯方面看,乌兹别克斯坦在中亚国家中并非俄罗斯首要的盟友,摩尔多瓦则仍然徘徊于欧洲和俄罗斯之间,阿塞拜疆更是与俄罗斯若即若离。
至此,通过分析俄罗斯与“后苏联空间”其他国家的政治外交关系,可以做出一个光谱排序,即按照与俄罗斯关系的紧密程度,做出红、橙、黄、绿、蓝、靛、紫的类似序列。在“后苏联空间”国家光谱序列中,近似的排列应当是:亚美尼亚、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格鲁吉亚、阿塞拜疆、摩尔多瓦、乌克兰。从这个序列中很容易发现,政治外交关系决定了经济合作的深度。位列前面的国家几乎都加入了俄罗斯主导的欧亚经济联盟,只有塔吉克斯坦例外,主要是因为该国经济发展太过于落后,而并非主观愿望和联盟是否接纳等因素。需要强调的是,反映在政治外交的国家光谱关系序列与欧亚经济联盟组建的先后顺序多少有些偏差。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感受到外来冲击的同时,俄罗斯与哈萨克斯坦两国深刻认识到过度依赖于外部世界的弊端所在,因此开始强调地区合作的意义和作用。⑨首先加入这一行列的是白俄罗斯,三国先是以关税同盟的模式组建了苏联解体以来最具实质性的区域合作组织。2014年,欧亚经济联盟无论是内部还是外部都取得了显著进步。2014年5月29日俄白哈三国总统在阿斯塔纳签署《欧亚经济联盟条约》,宣布2015年1月1日正式启动欧亚经济联盟。同时,
⑧[美]塞缪尔:P.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王冠华、刘为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85.
⑨Сергей.Николаев,Россия-Казахстан:прграничное и межрегиональное.
扩员的脚步也丝毫没有懈怠,2015年1月2日亚美尼亚加入,2015年8月12日吉尔吉斯斯坦加入。为了迎接这两个新成员国,欧亚经济联盟的关税收入分配也随之调整。此前的分配比例是:俄罗斯87.97%、白俄罗斯4.7%、哈萨克斯坦7.33%;现在的分配比例是:俄罗斯85.32%、白俄罗斯4.55%、哈萨克斯坦7.11%、亚美尼亚1.11%、吉尔吉斯斯坦1.9%。⑩
可见,单纯从欧亚经济联盟组建顺序看,应当是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白俄罗斯、亚美尼亚、吉尔吉斯斯坦,这似乎与根据政治外交关系而排列的国家光谱顺序稍显不同,但这并不影响总体上的趋势,即在“后苏联空间”范围内,政治、经济、外交关系本来就具有较高的一致性,越是接近俄罗斯的国家,越是乐于并且容易参与到欧亚一体化当中来。而且,在其中的主要国家又大多属于与中国比邻的中亚国家,也是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主要沿途的国家,因而需要进一步深入地探讨。
在欧亚地区,中亚国家正处在地理位置上的中心,即属于“后苏联空间”范围,也是中国通往欧洲和西亚的重要交通枢纽。尽管中亚国家努力在寻找适合于自身的独立发展道路,但覆盖于该区域的大国博弈与竞争却从未停止。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早在苏联解体之时就已经关注到中亚地区的能源储备和战略地位,并通过各种国际援助或干预措施提高在中亚的影响力和控制力。阿富汗战争之后,美国更是提出过“大中亚战略”和“新丝绸之路计划”,欧盟还以“东部伙伴关系计划”联络外高加索和中亚国家。
中亚作为俄罗斯传统势力范围,自从普京提出富国强军战略以来,俄罗斯从未放松过对中亚地区的主导和控制。从大国博弈的客观现实情况看,当前俄罗斯所拥有的历史影响和地缘优势已经超过了美国和欧盟在中亚的影响力。这并非一蹴而就,新千年以来俄罗斯先后整合了欧亚经济共同体和中亚合作组织;欧亚经济联盟实施以来,更是几乎囊括了中亚的半壁江山(即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也积极响应,但尚未加入)。更为重要的是,早在欧亚经济联盟运行之前,俄罗斯与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之间的经济往来就极为密切,在此基础上又逐步扩大了区域经济合作的范围和深度,这既符合客观现实要求,也符合区域经济合作理论。
在这样纷繁复杂的条件下,中国与中亚国家积极构建伙伴关系,通过“丝绸之路经济带”加强合作,促进彼此的经济往来,其难度可想而知。尽管中国提出的倡议不会实质性冲击到“欧亚经济联盟”,但俄罗斯方面的态度仍表现得比较敏感。毕竟,随着中国与中亚国家的经济合作不断向纵深发展,如果通过项目合作来进一步开展带有制度性的务实合作,俄罗斯很有可能会依靠传统优势向中国施加压力,届时中俄两国的竞争也会愈发明显。
当然,在“后苏联空间”范围内,并非所有国家都如同亚美尼亚、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这样:国家关系友好并且稳定。2008年,俄罗斯与格鲁吉亚爆发军事冲突,给整合“后苏联空间”带来了巨大挑战。俄罗斯有着超越其他国家的强大军事实力,然而,一旦依靠武力来获得对方妥协,事实上也就失去了通过经济合作而实现一体化发展的可能。2014年以来,地处欧亚大陆关键地位的乌克兰,其曾经在欧洲和俄罗斯之间左摇右摆的外交模式,在“乌克兰危机”之后也开始更加坚定地面向欧洲发展。从深层次因素来看,乌克兰在很早以前就存在着民族、文化等方面的自身特点,加上独立以来的政权非正常更迭,国内民众也存在着对俄罗斯和欧洲的不同倾向。在一个并不成熟和稳定的民主政治里,民众的“弹性认同”和国家的“双重对外依赖”共同作用于选举制度和抗议示威之中,继而引发了旷日持久的“乌克兰危机”。饱受危机困扰的并非只有乌克兰,外部大国力量的博弈和美欧联手展开的经济制裁使俄罗斯也陷入了被动,加上全球能源价
⑩吉尔吉斯经济部长满意吉获得欧亚经济联盟1.9%的关税分配份额[EB/OL].中国商务部驻吉尔吉斯经商参处网站,2015-01-20.
格低迷的背景,经济衰退、汇率贬值等问题再次困扰了俄罗斯的决策者。在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俄罗斯也开始调整外交战略方向,积极同亚太国家开展合作。这种情况下,有利于中国推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当然,在更加具体的层面还需要详细分析。
中国与俄罗斯山水相连,两国存在着诸多的共同利益,但合作中带有竞争关系也是不争的事实。例如,连接欧洲和亚洲的两条重要道路被形象地称为第一、第二亚欧大陆桥,其中一条贯穿俄罗斯,主动权自然也掌握在俄方手中;而第二条亚欧大陆桥则首先通过中亚,线路中仅有一段经过俄罗斯境内,并且这恰恰是中国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主要线路之一。因此,尽管中国提倡开展交通基础设施合作,但俄方的竞争顾虑和防范思想会使中国提出的务实合作经常落不到实处。准确地说,俄罗斯最初对“丝绸之路经济带”存有明显担忧,毕竟两国在战略层面开展合作仅仅才两年左右的时间。2015年5月,中国与俄罗斯两国元首签署的“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欧亚经济联盟”对接协议再次为两国合作添加了足够的动力和支持。但同时,我们也得清楚地认识到,这样高层次的合作,其中有乌克兰危机、俄罗斯战略调整等一系列原因。具体来看,对应中国提出的“五通”理念,在“政策沟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这些政府主导性强的方面更容易取得进展,而对于“设施联通、民心相通”来说,俄罗斯仍然会有重重顾虑,推动起来自然阻力也大、困难也多。对于欧亚经济联盟的其他成员国来说,特别是两个中亚国家——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一带一盟”战略的对接有助于在更加统一的平台上进行协调与配合,这对于扩大中国与中亚国家的经济合作必然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中国得益于“和平与发展”的世界主题,即国家间关系更多地表现为合作与竞争,而不是冲突与战争。上世纪80年代,中国实行对外开放以来,中国与外部世界的联系和交往都明显增多,国际贸易和吸引外资更是方兴未艾,近年来又成功推行“走出去”战略,国际合作的深度和广度都明显增强。多年的经验表明,融入全球化、参与国际分工是中国崛起的必由之路,从“两来一补”加工贸易发展为全球贸易大国,从招商引资到对外投资,从经济特区到“一带一路”,这些进步无不昭示着中国与周边国家乃至世界的合作与共赢。
得益于此,中国经济总量已经跃居世界第二位,全球经济大国和贸易大国的身份既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荣誉,也带来了一些挑战。一段时间以来,美国学者提出中国“汇率低估论”,认为中国依靠低估人民币汇率而提高竞争优势、扩大出口规模;有些国家还喊出“中国威胁论”,认为经济高速增长的中国将对世界经济产生巨大冲击;就连中国的周边国家也存在某些偏见和误解,诸如“中国扩张论”、“能源附庸论”等等。在这种情况下,中国自然不能停止对外开放的步伐,但需要更加平衡、更加协调的经济合作,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其根本原因就在于此。这既是中国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对外开放的“稳定器”,也是中国继续参与全球化进程的“发动机”。
历史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为中国西安,当时主要出口丝绸、茶叶、糖等可以长途运输的稀缺商品。尽管从时间序列上看,陆上丝绸之路更早些,但以泉州为起点的海上丝绸之路,无论是其规模还是商品种类,都远超陆上丝绸之路。显然,在运输成本和载货重量方面,海洋早在古代就已经显露出陆地交通无法比拟的优势。而在延续性方面,同样是起步较晚的海洋贸易表现优异,陆地运输经常会受到中国西北方向战争的影响,以至于表现出“时断时续”的特点。现实情况也是如此,在中国总体对外贸易的运输结构中,陆地交通并不占据主要地位,而且明显落后于海洋运输。在提出“一带一路”倡议的当年,即2013年度,中国通过海洋运输完成的贸易总规模达29.57亿吨,而陆地运输仅仅为1.42亿吨,两者相差20倍之多。如今,“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其中并无主次
之分,而是相辅相成、共同促进、互为依托。显然,中国已经不再单纯地比较陆地与海洋运输的孰优孰劣,而是忽略历史上两者此消彼长的替代关系,更加注重陆地与海洋的互补性,共同促进中国与中亚、东亚、西亚乃至欧洲的经济往来。
从战略视角看,尽管丝绸之路经济带立足于陆地运输,但不仅仅是与沿途国家开展经贸合作,更为重要的是,提升中国在沿线的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中国牵头设立的丝路基金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了极为重要的支撑。从更具长远的观点看,中国希望形成陆地与海洋运输的互补,至少在战略层面,不再单纯依靠穿越“马六甲海峡”这一交通瓶颈,届时争论多年的“马六甲困局”也有可能迎刃而解。而在空间延伸方面,无论是作为交通基础设施的枢纽,还是在周边国家中寻求战略支点,俄罗斯和中亚国家都处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核心区域。中国与这些国家开展务实合作不仅有利于发挥比较优势,利用好“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还能为边疆接壤省份提供新增长动能,为“兴边富民、稳边固边”打下坚实基础。
对于“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路径来说,俄罗斯和中亚国家既有整体性,也有个体性。
所谓整体性,早在一个多世纪之前,著名地理学家麦金德就曾经将俄罗斯南部的广阔草原称之为世界枢纽,认为这是横跨欧亚大陆的核心地带。另一个方面则在于,当前“欧亚经济联盟”的成员国中有三个国家与中国接壤,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已经涵盖了中国西北方向的大部分边境线,向西开放必然要面对这个区域合作组织的整体性。曾经,在俄白哈关税同盟设立之初,我们还乐观地认为中国可以如同与东盟合作那般(即10+1合作),尝试以“N+1”模式参与到欧亚区域经济合作之中。然而,在俄罗斯学者看来,中国与“欧亚经济联盟”开展“N+1”合作显然是中国学者一厢情愿的想法。这样,似乎可以清楚地看到,中国与俄罗斯和中亚国家在区域经济合作方面还存在一个很难逾越的障碍,就是不能参与到制度性经济合作当中去,只能通过具体合作项目来实现“量”的积累。
中国与俄罗斯的经贸关系近年来的确获得了长足发展,总体上、宏观上都取得了显著成就,但在微观领域和细节方面也不能忽视其存在的一些不足,这种“问题导向意识”有助于“丝绸之路经济带”框架下的中俄合作向着更高、更好的方向迈进。就以“丝绸之路经济带”倡议提出的“五通”目标来说,与中国理念相比,中俄之间的经贸关系则稍显稚嫩。在“政策沟通”方面,中国高度重视两国合作,以至于很多单方面推动的项目得不到俄方的认可和配合。这意味着,中国不仅需要注重合作中的“务实”,还应当将“共赢”纳入到两国合作当中来。在“设施联通”方面,尽管当前有很多合作愿景,但与其规划新的合作项目,还不如将多年来积压的合作蓝图逐一落到实处。在实现“贸易畅通”方面,中国需要更加注重贸易规则与海关制度的改善与协调,确保中国企业的基本权益。另外,在“资金融通”方面要加强风险和收益的评估;在“民心相通”方面更要注重切实、可行、有效等。
与俄罗斯相比,中亚国家交通基础设施普遍落后,中国提倡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其最为关键的领域,就是与沿途国家开展交通基础设施合作,其中,最为重要的国家自然是国土面积和交通线路都极具优势的哈萨克斯坦。早在2008年,美国学者就曾对中哈两国合作前景进行分析,认为“中国提倡的基础设施建设,将会带动沿途国家与中国区域一体化发展,……,这个计划的关键在于覆盖了哈萨克斯坦,……,如果北京政策能够影响到阿斯塔纳,其他中亚国家不仅会在经济方面融入其中,更为重要的是,即使俄罗斯排斥该计划,占据地理位置优势的哈萨克斯坦也会成为俄罗斯和其他中亚国家之间的缓冲带”。然而,事实
却并非美国学者所预计的那般,中国提议的很多跨境交通项目的进展并不顺利。究其原因,固然有俄罗斯主导中亚这一客观因素,但也有来自中亚国家对中国的普遍担忧。显然,中国最紧迫的任务就是与中亚国家,特别是与哈萨克斯坦这样的交通枢纽国家开展经济交往的深度合作和高度融合,而不仅仅是依托于交通线路,这样才能消除误解和偏见,实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目标。
在对外经济关系方面,中国与俄罗斯和中亚国家相对应的口岸都是国内较大的陆地口岸,主要集中在黑龙江、新疆、内蒙古三个省、自治区。具体到中国陆地口岸排序,铁路运输方面满洲里、阿拉山口、绥芬河位居前三位,公路运输方面则是霍尔果斯、阿拉山口、甘其毛都位列前三。可以发现,这些口岸所对应的国家都是俄罗斯和中亚国家。如果进一步分析中国与这些国家的总体贸易情况,可以概括为“一大一平、两顺差、两逆差”。“一大”即中俄贸易规模远远大于中国与其他中亚国家,尽管双方元首制定的1000亿美元贸易目标没有实现,但年均能保持在800~900亿美元左右,这相当于中国与全部中亚五国对外贸易总和的一倍多。“一平”即中国与乌兹别克斯坦两国对外贸易基本平衡。“两顺差”是指中国与塔吉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这两个相对经济落后的国家在对外贸易中,中国获得了不成比例的贸易顺差,甚至是中国的出口规模数十倍于其进口规模。“两逆差”则是指中哈、中土贸易,由于这两个国家的自然资源丰沛,中国进口了大量石油天然气资源,因此,在对外贸易方面表现为中国逆差。尽管这样的总体贸易结构都可以在比较优势方面找寻到客观原因,但仍然会存在误解,例如,当中国获得贸易顺差时,会因此引发中国“经济扩张论”,而如果中国处在“逆差”时,又会针对此提出“原材料附庸论”。总之,在各种误解纯属主观倾向时,不能因噎废食,只能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遇到的困难,继续夯实中国与这些国家的经济往来和民间交往才是最为有效的举措和办法。
“丝绸之路经济带”倡议需要沿途国家的协调与配合,然而在建设中更应当关注合作与竞争的关系,特别是在欧亚地区,由于历史沿袭、大国博弈、文化认同等因素,中国与之开展合作需要更多地关注方法、路径和绩效。为此,需要从解构“后苏联空间”开始,探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关键之处,再具体到俄罗斯和中亚国家,详细分析问题。当前最为关键的举措在于,如何能够在“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同时协调推进,这样既可以获得实实在在的合作效益,又可以将竞争压缩在最小范围之内。具体到操作层面,即推动和建设方面,也必然需要关注这两个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