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的创作

2018-02-21 19:17
西部广播电视 2018年9期
关键词:舌尖上的中国格局节奏

付 俊

2018 年春节期间,一部以美食为主题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3》,让无数人守在荧屏前,看得食指大动、口水涟涟。作为一个现象级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自2012年第一季首播到今年的第三季,中国美食以轻松快捷的叙述节奏和精巧细腻的画面,向观众尤其是海外观众,展示中国的日常饮食流变、中国人在饮食中积累的丰富经验、千差万别的饮食习惯和独特的味觉审美,以及上升到生存智慧层面的东方生活价值观。本片给观众提供一个新视角看待生活艺术,让电视从业者多了一个视角看待多元化的艺术创作。笔者对本系列片的创作总结了四个关键词:“格局”“困境”“小、大”“节奏”。

1 格局

格是人对事物认知的程度,局是指认知范围内所做事情以及事情的结果,合起来称之为格局。不同的人对事物的认知范围不一样,所以说,不同的人格局不一样。具体到《舌尖上的中国》作为中国中央电视台播出的美食类纪录片,我们首先得解决片子的几个核心问题。什么是主题?什么是题材?什么是选题?舌尖上的中国第一季的总导演任长箴归纳过一句话:“主题是价值观,是关乎爱和真理的一句话,是灵魂;题材是片子的题目,是贯穿始终的骨头;选题是具体的故事,是血肉。”例如,《舌尖上的中国1》的主题是“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题材是“松茸这种食材”;而第一集的具体选题是“单珍卓玛上山采松茸的辛苦故事”。

笔者曾经是四川广播电视台美食节目的编导,当刚刚看到这个纪录片时,发现此片与之前所拍的美食节目有一个很大的区别就是:这是一部“探讨人与食物的关系”的片子。而笔者拍的片子局限于美食本身的特色、制作和历史。

《舌尖上的中国》以美食为切入点,将镜头对准中国社会的普通民众,展现了中国人的生活智慧、勤劳,热情和追求。这个片子告诉我们能够打动人心的真正的好纪录片,需要的是做这个片子的人需要一个怎样的格局,这是每个编导在做片子之前必须解决的问题,那就是想要传递出怎样的主题思想。这个问题是立片之根本。

2 困境

什么是困境?字面上讲应该是不顺利的境遇。人生之路曲折、漫长、坎坷。走在这条路上的人们,大概都不能一帆风顺,逆境经常有之。

真正的人物故事,应该是人物在实现愿望的过程中遇到的困境。身处困境,比如,《舌尖上的中国1》第一集讲单珍卓玛采松茸的故事不是讲她的业绩,而是讲她采松茸过程中的挫败,观众感动于挫败带来的人之共情。坚强的人总会迎难而上,或是为了生计,或是为了荣誉,等等。作为纪录片的创作者把拍摄对象面临困境如何找到解决困境的方法,如何在起伏的命运中把控住自己加以全面展现,这是记录者打开创作之路的钥匙。可以说,找到了主人公的困境就找到了好故事的引子,就找到了打动观众心灵和情感的钥匙,在困境中人的三种负向情绪——愤怒、悲伤、恐惧和一种正向情绪——乐观,都展露无疑。细腻的情感是世界性语言、是人性的表达,是普世的真理。一个好故事需要矛盾与冲突,但更需要的是在其中我们看到了历经风雨,方见彩虹的人生真谛。从收视心理讲,就是“先抑后扬”,在困境中堆积三分之二的负向情绪,最后释放出三分之一的正能量。这种起伏变化就是一个故事,一个吸引人的好故事。最好的故事就是,人生最完美的结局,永远属于战胜困境的坚强者。

3 小、大

小与大是一对相反词,相反词在中国文字里是一种很重要的状态,也是中国意象化文化语境中的独特状态,如何在一对矛盾中体现出统一与和谐呢?放在文艺创作中,我们常会使用“以小见大”的手法,巴尔扎克曾经说过,“成功的作品就是用最小的面积惊人地集中了最大量的思想”。这里所说的“小”是指小人物、小事件、小细节、小角度;“大”的意思是指作品中体现大的情感、大的道理、大的主题、大的背景。

“以小见大”是电视工作者常用的创作方法,它往往取材于生活中不起眼的小人物、小事件,通过小角度切入,关注人物的一言一行,描绘人物的内心活动,反映深刻的道理、重大的主题和时代背景。具体到《舌尖上的中国》纪录片,我们可以通过每集8-10个小人物、小故事、小片段、小角度,解读出一道道美食背后所蕴含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这个是一个很高级的论述。

《资本论》第一卷指出,商品的价值是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换言之,将美食的价值直指为劳动产品,这从哲学高度阐述了世界上的任何产品的形成过程中,不论使用什么工具、原材料及生产的方式,都消耗了人的体力和脑力。这解决了《舌尖上的中国》究竟是一个怎样的纪录片的问题,它就是人类探讨人类劳动以及劳动者与劳动对象关系的共同性的电视片。因为任何商品都是无差别的人类劳动的凝结,放在《舌尖上的中国》这部片子中就是中国一句古诗:“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综上所述,在《舌尖上的中国》中我们无时无刻都会看到运用以小见大的手法。一是所选小人物、小片断、小镜头和生活细节,这方面创作者使用了专业微观拍摄设备,拍摄了大量的浅景深镜头,从微观特写的角度更好地展示中华美食,极大丰富和增强了电视这种艺术独特的表现力。二是挖掘出小中的大,借用具有典型意义的生活细节来刻画典型形象,认真思索其中所蕴含的深刻意义。比如,松茸和莲藕成为食材之前,它们是如何被采摘的劳动场景,就知道美食背后所蕴含的无差别人类劳动,人在社会中有不同的社会角色,但是只要是在劳动就会有共同的一面——艰辛。在劳动面前,人是没有高低贵贱之分的,因此,在片中我们感受了劳动者的可爱、可亲以及片子的接地气。

我们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将纪录片创作目光放在一个个鲜活的人物身上,捕捉到人物在时代背景下的个性化特征,牢牢抓住塑造人物情感在艺术创作中重要的作用,这是因为纪录片所要表达的主要内容不只是一些人物的生存状态,还要表达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情感诉求,进而揭示人性的深度,为观众呈现人物的生命意识中所孕育的思想情感和人文精神,这是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成功的“神”。看似一档有关美食的纪录片,实际上它讲述的是——与美食有关的劳动者的情感故事,不仅能提高艺术作品的感染力和打动人心的震撼力,而且把人物塑造得更鲜活、更饱满。

4 节奏

什么是节奏?笔者的理解具体到电视纪录片,即为影片结构、镜头长度的处理等元素所构成的一种节律。在电视后期剪辑中,我们常常通过镜头剪辑,控制影片节奏,调整观众抑制与兴奋的观影心理,达到最佳视听效果。在纪录片的剪辑中对节奏的把握是至关重要的,正如摩西纳克所言,“最后确定影片本身价值的那种特殊价值还是节奏”“是节奏,不然就是死亡”。

笔者对《舌尖上的中国》细节的使用而形成的节奏有较深的感受:细节画面所产生的内部张力,比一般镜头更具冲击力、感染力和表现深度。同时,细节也是调解内部节奏的重要手段。比如,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解说词特写化和镜头的细微化,解说词内部节奏的起伏变化,能够使观众的兴奋点随之抑扬跌宕,有效缓解了持续收看而引发的视觉疲劳。

同时,音乐作为听觉元素,在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进行情感表达和交流时不失为最佳的艺术形式。纪录片以纪实为己任,真实性为其本质属性。抽象的表意音乐与写实的影像相互碰撞,营造了纪录片的艺术性和逼真性的品格。随着纪录片创作理念的不断变化和发展,音乐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段对纪录片画面进行渲染、烘托及深化并让画面留有思考空间,成为纪录片表达中的重要元素。导演在片子中大量运用各种不同音乐以及各类特效声,为观众细致地营造一种视听氛围。根据接受心理变化,音乐会产生一种新鲜感,使人在心理上产生一种期待;当人们持续维持在一种情绪状况时,逐渐产生一种制约力,这种制约力则会抵消新鲜感。在这种情况下,音乐的节奏会起到一种调节作用,它通过对运动世界快慢缓急的反映,不断破坏人们固有的心理程序,促使心理活动的增加,不断造成人们的新鲜感。这是一个导演表达的高明之处。

5 结语

纪录片是对一个真实事件的纪录行为。但它同时又是作者的创作行为,它是人类的文化产品和传播产品,本身也蕴含了无差别的人类劳动,价值在于它是以真实生活为创作素材,以真人真事为表现对象,对其进行艺术的加工与展现的,并引发人们思考的艺术形式。这里面包含真实的原生态时空和导演所理解的、并创作出的影视时空。导演是在一大堆真实生活素材里,重新构建一个为观众审美所接受的二度创作时空。所以,要求导演既要能还原真实,还要能表现真实。表现不是还原,表现是艺术加工,正所谓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猜你喜欢
舌尖上的中国格局节奏
吃饭有个最佳节奏
节奏学习也可以变得很有趣
格局
联手共建 努力打造大调解工作格局
YOUNG·节奏
任长箴:我的情怀主义专访《舌尖上的中国》第一季执行总导演
浅谈《舌尖上的中国》系列纪录片
小人物的大格局
国企反腐开启“一天查处一人”节奏
实行“一包两进” 构建“三位一体”教育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