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庆超
环境美德伦理是应用伦理研究的最新领域之一,它主张以行为者的德性a“virtue”一词在国内主要有“美德”和“德性”两种译名。文章尊重两种习惯性用法,在表达行为者应该具备的优良品质和表述某些固定词组时,侧重于使用“美德”;在描述性地表述品质特征时,侧重于使用“德性”。品质和行为者所在共同体的美好习俗、优良律法作为基本视角,探索复杂多变的环境问题的合理应对。正如当代环境美德伦理研究的代表人物罗纳德·桑德勒所认为的,对环境问题的公共性讨论不能仅仅聚焦于“被禁止”或“被允许”等行动的规范性问题,还应该关注到行为者的德性品质问题。罗纳德·桑德勒指出:“行为者正是以其独特的品格、态度和气质禀赋等因素作为前提进行实践活动、执行政策和制定法律。”bRοnald L. Sandler, Character and Environment:A Virtue-oriented Approach to Environmental Ethics,New Yοrk:Cοlumbia University Press, 2007,p.1.也就是说,环境美德伦理不仅研究某个特定环境行动的应当与否、善与恶等决疑论难题,而且研究环境问题中行为者的品格状况和德性养成机制,具备整体性、有机性和稳定性的综合特征。
从国外有关环境美德伦理的研究时间上看,这一理论肇兴于20世纪80年代,到本世纪初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认可,迄今学界已有不少优秀的研究成果。在环境美德伦理的理论阐释、环境美德和环境恶德的语词类型、环境美德品格特征的判定、环境保护中的德行规范、恶劣环境里的生活态度等诸多方面,都有学者做出较好的研究。在国内伦理学界,环境美德伦理直到最近几年才开始受到较多的关注,尽管目前也积累了一定的学术成果,但总体上看,该问题的研究可谓方兴未艾,在环境美德的基础原理论证、环境美德的理论体系构建、传统美德伦理资源的挖掘、当下环境实践问题的应对等方面有待于进一步的探索。
在未来环境美德伦理研究的多元发展中,对现实环境问题的伦理回应是我国环境美德伦理研究亟待深入的核心领域。这不仅由实践作为理论的起点和归宿这一普遍性规范所决定,还由美德伦理的基本特征所决定:无论是德性的判定标准还是应用伦理的特征,都要求我国环境美德伦理研究必须以现实的环境实践作为理论导向和价值圭臬。
一方面,德性是行为者在具体选择中展示出的符合灵魂逻各斯的适度品质,它涉及的是行为者在行动中的理性、意志、情感与态度的协调关系。亚里士多德认为,关乎德性的选择必须考虑到“适当的时间、适当的场合、对于适当的人、出于适当的原因、以适当的方式”a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廖申白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年,第47页。等影响因素。从德性的定义和德性品质的形成机制上看,特定社会、共同体和群体组织“当下”和“这里”的实践问题起到预先在场的决定性作用。具体到当前中国环境美德伦理研究同样如此。我们必须充分意识到人们所使用到的德性语言、所思考到的德性观念、所遵守的德行规范,不仅会受到当下复杂多元的实践问题的影响,而且也会受到我国传统文化和风俗习惯的影响。
另一方面,应用伦理关注的是某一个特定时空中重大现实问题的伦理应对,对于这些具体领域的实践问题而言,它们面临着两个层面的“普遍—特殊”辩证关系。第一个层面是应用伦理关注对象所遵循的道德规范既有普通实践问题所适用的绝对命令成分,又具有特殊问题所适用的某些假言命令成分;第二个层面是应用伦理关注对象在某一时空中会表现出独特的“普遍—特殊”辩证关系。
以环境问题为例,第一个层面的“普遍—特殊”辩证关系,表现为人类的特定环境行动必须在遵守仁慈、正义、共享等规范的同时,充分考虑到特殊地区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利益协同。第二个层面的“普遍—特殊”辩证关系表现,为特定时空中环境问题所呈现的多元特征。从普遍性的角度上看,人类居住环境的恶化是现代全球社会共同面临的生存性危机。该问题源于工业革命以来,高效率的生产方式对资源的掠取所产生的破坏速度远远超过自然的正常恢复速度。而在更深层次的发展观念上,该问题源于人类合理的发展观念和伦理价值无法阻止工具理性思维在生产和生活中所取得的主导地位。正因为有这样的普遍性,在实践方面,诸如全球变暖、温室效应、核污染问题成为了人类面对的普遍环境灾难;在理论方面,亨利·D.梭罗、蕾切尔·卡逊、奥尔多·利奥波德等思想家,在对待自然问题上的深邃洞见所具有的影响力是普遍的、恒久的。然而,环境问题同时具有时空上的某些特殊呈现,取某一特定的时间截面考察,人们会发现有些环境问题只是当前发展中国家在工业化进程中所要面对的,它们并不会给率先完成工业化的国家和尚未进入工业化的国家带来困扰。例如,雾霾、水污染、食物安全等问题,对当前中国社会的影响程度可能远远大于对西方发达国家的影响程度。
如上所言,环境美德伦理作为实践伦理学的分支领域,必须以辩证的方式,考虑具体问题呈现出来的时空差异和应对方法的不同。这就要求我国环境美德研究者要充分考虑到环境实践的特殊性。当然,这些特殊性的研究对于世界范围内环境问题的伦理应对贡献巨大。作为人口基数最多、经济总量排行世界第二的国家,中国当前所面临的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张力具有典型意义,它的成功解决能够为其他发展中国家的更好发展提供良好的借鉴;与此同时,融合传统伦理思想的中国特色环境美德伦理,也有益于世界多元文化的繁荣发展。
那么,在普遍和特殊的问题辩证中、在过去和未来的文化传承中,当前中国环境美德伦理的研究应该寻求哪些领域作为突破口呢?从观念、行为和制度在德性形成中的协同机制上看,下述三个维度无疑是人们最值得去思考的,即传统的道德语言作为日常彝伦观念的反映在现代社会应该被更好地转化、传统知足节俭的生活习惯应该被更好地继承、传统草偃风从的教化方式应该被更好地借鉴。
语言反映心灵、表达对象、沟通意义。早在亚里士多德那里,语言就被看做是人类存在的独特标志,“人是惟一具有语言的动物。……而语言则能表达利和弊以及诸如公正或不公正等;和其他动物比较起来,人的独特之处就在于,他具有善与恶,公正与不公正以及诸如此类的感觉;家庭和城邦乃是这类生物的结合体。”a亚里士多德:《政治学》,颜一、秦典华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4页。人区别动物的重要标志是语言的使用,通过语言,人能够表达利弊与公正,达成社会合作。关注语义分析和情感描述的语言学转向是20世纪初哲学研究的基本倾向。该特征同样反映在20世纪上半叶元伦理学发展中对道德语言和道德情感的重视上,尽管到了20世纪70年代,伦理研究的重心逐渐回归到规范领域,但对语词、语义和语用表达的强调构成当代伦理研究的基本特色。
正是看到语言对于人类的理解和表达的重要功能,当代一些环境美德伦理研究者会关注与环境问题相关的美德语言类型、性质和影响。娄克·范·温斯明统计了当代环境伦理通常使用的德性语词,其中包括189个美德词汇和174个邪恶词汇。通过对这些语词具体使用情况的比较分析,温斯明认为,德性语词的使用具有完整性、多元性、辩证性、动态性和富有见地性的总体特征。温斯明进一步认为,德性语词是环境问题讨论不可或缺的基本元素,它们能够帮助我们提高理解和应对环境问题的相关能力。bRοnald L.Sandler, Character and Environment:A Virtue-oriented Approach to Environmental Ethics,New Yοrk:Cοlumbia University Press, 2007, p.2.当代环境美德伦理研究者桑德勒以关心、爱与尊重三个核心美德为主线,发展出了一整套环境美德类型学。他认为,环境美德包括关乎环境的回应性美德、关乎环境的辩护性美德以及关乎环境的创造性美德三大方面,在实际生活中,这些美德表现在多个领域,每个领域都包含丰富的环境美德语言词汇。cRοnald L.Sandler, Character and Environment:A Virtue-oriented Approach to Environmental Ethics,New Yοrk:Cοlumbia University Press, 2007, p.82.
厘清环境美德语言词汇的含义和所指,是行为者恰当参与环境活动的前提条件,正确的环境美德语言的使用能够让行为者认清环境活动和其他活动之间的差异,辨别它们之间不同的道德叙述逻辑。正如温斯明所揭示的,在西方经济领域的合作文化中,人们常常会使用“不屈”“高效”“精明”等词语,而具有生态意识的人们经常使用的是“谦卑”“敏感”“持续”“智慧”等词语。dLοuke van Wensveen,“The Emergence οf Ecοlοgical Virtue Language”,Enviromental Virtue Ethics, edited by R. Sangler, New Yοrk: Rοwman & Littlef i eld Publishers, 2005, p.20.两类不同词语相当大程度上反映出行为者与环境对象关系的不同理解,体现行为者对待环境对象的目的之别,表达了行为者在环境行动中的态度之异。从德性所包含的认知条件与情感态度上看,这些区分最终关系到行为者的环境美德能否顺利得以培养。
环境美德伦理语言的完整性和辩证性,要求当下中国的环境实践必须重视传统社会的思维习惯和道德叙述话语的逻辑特色,尤其是重视传统德性语言的现代转化。具体言之,要求人们在日常关乎环境问题的道德认知、道德行动与道德叙述时能够合理使用传统的德性语言。
中国传统社会与古希腊社会一样,都强调个体德性的涵养和优良习俗的确立之间的相互作用。但是,两个传统在诸多地方却有所不同。具体反映到道德语言和语词中亦是如此,两个社会的语言和语词差异不仅仅在于表达和写作形态的不同,更在于如下两个方面的深层差异。
第一,某些语词在不同社会有不同的语义来源,在语词的翻译中,它们所承担的文化内涵无法在被用来翻译的对应语词中得到恰当的体现,当前古希腊哲学研究中普遍存在的对一些重要语词原意的甄别和考证就是很好的例证,这些工作无疑想提醒人们注意到已有的翻译中可能存在的意义偏差。
第二,中西古代德性语言差异,体现在它们会侧重使用不同的语词来描述不同社会所重视的对象。以“恻隐”和“谦逊”为例,在中国传统社会,它们是个体修养中最重要的德目。“恻隐之心”是人之为人的合理依据,是“仁之端”。a杨伯峻:《孟子译注》,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72页。由“恻隐之心”发展而来的“仁”是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的德性总括,正如孔子所认为的,“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b杨伯峻:《论语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第144页。“仁”是诸如“勇敢”“正直”等其他德目的判断标准。但是在古希腊社会的德目表中,我们很难找到一个语词能够适配中国伦理思想中的“仁”;反之,古希腊人对“勇敢”德性的执著追求甚至会将某些不仁行为看做是“勇敢”的真正表现。在《荷马史诗》中多处提到,烧杀抢掠是阿开奥斯人习以为常的活动,丰盛的抢夺成果是他们能够在政治生活中引以为荣的最佳证明,涅斯托尔、阿基琉斯、奥德修斯等“英雄人物”奉行的是杀戮与抢夺之为“勇敢”的价值标准。《荷马史诗》是古风时代希腊社会价值观念和行为的重要记载,史诗的相关内容描述相应地成为了荷马时代之后希腊人的行动指导。同样情况存在于“谦逊”或“谦卑”的使用和理解中,该词是中国传统社会极为强调的德目。《易经》将“谦”列为群卦之一,视为中国伦理观念的基本构成,“《彖》曰:谦,亨。……谦尊而光,卑而不可逾:君子之终也。”c黄寿祺、张善文:《周易译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第95页。谦作为君子修身立德的品质,是对自然规律盈亏变化的理解与感悟,是君子对待人、物与宇宙的真诚态度。在古希腊的德性类型中,谦逊可能被认为是对适度原则的违背,亚里士多德认为:“荣誉和耻辱方面的适度是大度。其过度形式是人们所说的虚荣,不足形式是谦卑。”d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第50页。亚里士多德用的词语是μικροφυχία,该词表示“灵魂的狭小、精神的吝啬”。eH. G. Liddell and R. Scοtt, Greek-English Lexicon(With a Revised Supplement),Oxfοrd: Clarendοn Press, 1996, p.1134.按照该解释,μικροφυχία似乎不足以翻译成谦卑。但在《尼各马可伦理学》的英文版翻译中,巴恩斯就将μικροφυχία翻译为“undue humility”,则有谦卑之意。尽管在能否以“谦卑”来理解亚里士多德关于荣誉与耻辱的不及形式问题上可能存在争议,但较为肯定的是,人们确实很难在古希腊社会的风俗文化中找到与谦卑相适应的德性品质。“与其他时代和其他的民族相比,希腊人的生活中把对荣誉的追求放在了更加重要的位置上。”f[瑞士]雅各布·布克哈特:《希腊人和希腊文明》,王大庆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124页。希腊人在自我价值的展现领域总是表现得锱铢必较。从荷马时代开始,荣誉在希腊人那里就总是政治生活中最高的欲求对象。对荣誉和名声的炙热追求构成希腊人自由不羁的精神品质,但是希腊人却未能给“谦逊”或“谦卑”留下足够的空间。事实上,在当代环境美德伦理的叙述话语中,“谦卑”的德性品质在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上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该品质也成为当代环境美德伦理学者一再强调的核心品质。在此问题上,温斯明就恰当指出,在当代人类与非人类的关系理解中,“谦卑,永远和亲切感等德性在生态文学中开始流行。”gLοuke van Wensveen,“The Emergence οf Ecοlοgical Virtue Language”,Enviromental Virtue Ethics, edited by R.Sangler, New Yοrk: Rοwman & Littlef i eld Publishers, 2005, p.25.桑德勒在其主张的环境美德德目中也重视诸如“协作”“惊奇”“谦逊”hRοnald L. Sandler, Character and Environment:A Virtue-oriented Approach to Environmental Ethics,New Yοrk:Cοlumbia University Press, 2007, p.82.等这些古代西方伦理思想较少看到的德性类型。对“谦逊”或“谦卑”品质的重视既源于长期的环境实践的总结,也源于人类对自身和外界环境科学认知的不断拓展,是人类智慧能力进步的重要体现。
上述所言,语言承载意义,体现不同社会的思维特征,在当代中国的环境美德伦理研究和环境问题实践中,作为已经深入日常彝伦的传统德性语言和语词,在环境问题的解读和行动中可以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伦理”最初意义表示“风俗”和“习惯”。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言,“道德的”是从“习惯”这个词演变而来的。a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第35页。行为者的伦理气质和道德品质的形成,可以说是某一特定共同体中优良风俗长期熏陶下的结果。
对传统风俗和意见的重视是亚里士多德伦理学说的一大特色。亚里士多德对当时社会流行意见大都采取接纳而非简单拒绝的态度,在讨论幸福、德性、运气、公正等具体的伦理问题时,他通常先批判并部分继承前人在此问题上的相关说法,主张“每一种意见都不大可能全错。它们大概至少部分地或甚至在主要方面是对的。”b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第22页。经过系统的思想史梳理,亚里士多德往往以“我们的共同意见是……”这一特色话语来做最后的观点陈述。同样,孔子的伦理思想也深受特定社会风俗的影响。这既可以体现在孔子对反映时代思想的《诗经》的重视上,也可以体现在他“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c杨伯峻:《论语译注》,第6页。的行为态度上。
道德德性的形成必须充分考虑到特定共同体的风俗文化的熏陶和塑造作用。在当代中国的环境实践问题上的德性养成也应如此。在这其中,以知足的态度去追求意义的持续和价值的永恒,从而形成节俭的德性品质,这是中国古人在德性培育方面的一大理论贡献。当代社会可以有效地继承这一思想资源并用之于自然与环境,养成节俭与简朴的环境德性。
知足是行为者愉悦地接受节制的欲望,是个体在正确认识自我与外界关系的前提下形成的合理态度。道德德性作为行为者稳定品质的基本特征,就在于知与行的合一,在于行为者选择合乎适度标准的行动时能够达到理性与情感的一致。中国传统文化极为强调知足观念。在老子看来,行为者只有知足才能够自足圆满和永葆长久。“知足者富”;“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反之,不知足的过度欲求必然导致毁灭和灾难。“咎莫大于欲得;祸莫大于不知足。”“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d陈鼓应:《老子注译及评介》,第192、234、238、104页。俗世的物欲享乐不仅会给自然环境带来严重伤害,也容易使人失去内在的自我。可以说,在2000多年的社会发展过程中,道家的知足观念是中国人调节理性与欲望的良好思想资源,它能够促使人们正确思考精神与外物的关系,合理地把生活的聚焦点转向自我的内在世界。在客观效果上,知足的态度能够使得中国人自发地去选择一种简单朴素的生活方式,为自然环境的持续和绵延创造可能的条件。因此,“见素抱朴,少私寡欲”e陈鼓应:《老子注译及评介》,第134页。既是古代社会国家治理的重要原则之一,更是个体自我修养的基本规范之一。
知足的态度和简朴的生活方式从根本上反对当代社会以消费主义为导向的物欲观。在深层的观念问题上,消费主义生活方式带来了当代社会的环境灾难。任何时代的人们都得消费物品、保存自身,但是现代社会的消费主义却将消费上升为一种生活方式。这一生活方式以近代大批量的工业生产为前提,鼓吹将满足所有欲望的消费看做是生活的内在本质,罔顾自然资源生产和更新的有限性,放纵于物欲的狂欢中追求无节制的享受。沉溺于消费主义的工业文明本质是不可持续的,这种生活方式的必然结果是当代社会生态环境被严重破坏,以及人类会在狂欢后感到精神的空虚与无聊。这正如当代美国学者杜宁所指出的,高消费转化成环境和能源的严重负担,要让人类的发展得以延续生存,就必须“驯服消费主义”,必须在破除“不消费就衰退”f[美]艾伦·杜宁:《多少算够——消费社会与地球的未来》,毕聿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75页。神话的基础上培育起合理的需求欲望,并以持久的知足文化引导人们重建正确的消费观。
正是看到了工业社会以来消费主义在客观上对环境的破坏作用,一些当代环境美德伦理学者把简单和简朴列为环境问题的基本德目,如菲利普·卡法罗认为,在如何辨别哪些品质是环境德性的问题方面,人们可以参照环境有德之人的观点得出恰当的标准。卡法罗认为,诸如梭罗、利奥波德和卡逊等可以被认为是环境美德学者。其中,梭罗的思想对于构建环境美德伦理有根本性的价值,这些思想包括节制、整体性、对美的感受性以及简朴的理念。aPhilip Cafarο, Thοreau, Leοpοld and Carsοn,“Tοward an Envirοnmental Virtue Ethics”,Enviromental Virtue Ethics,edited by R. Sangler, New Yοrk: Rοwman & Littlef i eld Publishers, 2005, pp.32-33.卡法罗认为在这些理念中,简朴称得上是梭罗思想的核心德目,它是梭罗环境伦理的最重要贡献。梭罗的简朴不是思想和经验的简单,而是物品使用方面的简单。它能够让行为者理解自身行动的完整效果,能够让他们保持最大化的自由去实现自己的价值和希望,免于自身的时间和生命在各种物化和异化中毫无意义地消耗。就现代人类的生存境况而言,梭罗的简单理念提供了消费主义生活观的良好替代。它能让行为者摆脱消费的奴役,以更真诚的态度审视内在的灵魂状态,追求合乎逻各斯的德性生活,在客观上为环境的绵延存在确立稳定的保障。
回到当下环境实践,我们必须看到在简朴的生活观方面,中国古代社会有更加持久、从未间断的优良生活习惯,也有被广泛接受的简朴思想文化传统。因此,在环境美德伦理的话语转换中,这些优良习俗能够对行为者环境美德的塑造提供最好的场所和营养来源。
行为者如何获得道德德性是任何共同体都关注的问题,也是德性伦理必须回应的基本问题。一方面,就个体而言,德性来自行为者良好习惯的养成,是个体在实践生活中不断做出正确选择而铸就的稳定行为品质。亚里士多德认为,评判行为是否符合适度标准的裁决权在于逻各斯,“所以德性是一种选择的品质,存在于相对于我们的适度之中。这种适度是由逻各斯规定的,就是说,是像一个明智的人会做的那样地确定的。”b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第48页。但是,对于现实生活中还无法完全按照逻各斯来行动的人而言,在裁决的法官未能莅临的情况下,如何才能知道自己的行为是否符合德性?对此,亚里士多德提出一个容易被忽略的标准,那就是向“有德之人”学习与请教,即“像一个明智的人会做的”那样行动,或者按照亚里士多德多次提到的,要考虑或听从“父亲”的意见。在亚里士多德那里,父亲明显指的是规范意义上的正确道德标准,而不仅指描述意义上的生物学事实。换言之,在亚里士多德看来,德性的真正确证标准是有德之人,这些人也是他多次提到的“高尚(高贵)”之人,是那些有着良好社会经验、性情稳定并献身于探索与追求幸福生活的人。另一方面,就整个共同体而言,具有道德德性群体人数的不断增多很大程度上是来自有德之人言传身教的结果,或者说是来自年轻人不断学习年长者在一些特定场合做出的合理行为——当然,这是个长期的学习与训练的过程。对于那些愿意主动学习和追求德性的人,亚里士多德给出一个例子来说明怎么获得适度,“所以正确的做法是,像年长的人对待海伦那样对待快乐,并且在每个这样的场合都复颂他们所说过的话。如果我们像他们那样地打发走快乐,我们就不大可能做错。总之,这种做法能够帮助我们选中适度。”或者正如他在分析友谊的重要性的时候引用谚语所说的:“和好人相处,人会跟着学好。”c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第56、288页。这是对于那些准备学习高尚(高贵)的人的教化说明。
但是,亚里士多德也清醒地看到并多次强调,许多人根本不想趋向好生活。“一般人显然是奴性的,他们宁愿过动物式的生活。不过他们也不是全无道理,因为许多上流社会的人也有撒旦那帕罗那样的口味。”“但是事实上,逻各斯虽然似乎能够影响和鼓励心胸开阔的青年,使那些生性道德优越、热爱正确行为的青年获得一种对于德性的意识,它却无力使多数人去追求高尚(高贵)和善。”d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第11、312页。还有一些人虽然会选择由德性通往幸福的生活,但是,他们可能会因为不能自制而无法一以贯之地坚持德性行为。那么,这些人是否有可能获得正确的德性?亚里士多德给出的观点是让有德之人懂得立法知识,以便通过制度的方式规约一般人的行为,使之最终能够做出符合德性的行动。
主张道德德性养成的两条路径并举的观点,同样存在于传统中国的儒家思想中。在孔子看来,现实之人由于气质、禀赋和道心之异,不能以同样的教育方式和内容对待之。“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a杨伯峻:《论语译注》,第60页。在自然人格上,人无贵贱;但是在道德人格上,人却有为善为恶之别。其中,那些有一定心性准备,并且致力于求得修己齐家治国之道的特殊群体,就是所谓的“士”。他们处于寻求致“仕”或者说向贵族阶层进阶的过渡阶段。在身份的转化中,这类群体必须先存道心。“士志于道”“仁以为己任”b杨伯峻:《论语译注》,第36、79页。是对该群体规范要求和道义责任的很好表述。对于士阶层而言,躬身自省和向有德之人学习是其不断壮大道心,以及获得内在圆满的基本方式。对于一般大众是否能够亲近善知识,孔子虽然没有给出明确的肯定性回答,但也没有彻底否认其可能性。在他看来,一般人获得善知识的最佳方式是效法君子之风,“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c杨伯峻:《论语译注》,第127页。故“士”为学到一定程度之后成为“君子”,在谋求名和禄的时候,最根本的任务是能够教化民众。“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d杨伯峻:《论语译注》,第134页。君子通过自身的学习与反省,通过向外的言传与身教,努力朝向内圣外王的目的前进,尽自己的最大可能去实现修齐治平的理想抱负。
亚里士多德和孔子关于道德德性何以可能的观点存在诸多相似之处,尽管当代一些主张平等主义的思想家可能会批评他们在教育对象的分别心,但是如果结合个体生活的有限性和条件性,两位伟大思想家的教育学说不乏有很好的现实效用。按照他们的观点,一个运行良好的社会应该在致力于合理制度建设的同时,为其成员向善维度保留进取的空间,优良制度(习俗)应该是政治共同体关注的核心任务。回到现实的环境问题,亚里士多德和孔子的教化学说提供了行为者培育环境美德的良好借鉴。通过特定群体——尤其是为政者——的言传身教和垂身示范,引导整个社会风俗习惯在某些与环境相关的行动上不断改善,最终使得社会成员不断在环境行动上获得卓越、稳定的品质特征,这应该说是环境美德培育的有效方式。
环境德性的扩展式推进方式不仅契合中国社会的优良传统,而且在当下的实际行动中也有一些很好的成功例子可作为参照。例如,在杜绝浪费与奢侈之恶德、培育节俭之美德的行动上,近年来,党和国家所严格贯彻执行的“八项规定”之“勤俭节约”,以及在我国社会生活中倡导的“光盘”行动所引发的社会风气革新的良好效果就是很好例子。这些规定和行动成就了今天社会反对铺张浪费、节约环境能源的新时尚,为人们在培育节俭之环境道德德性提供着优良的风气和良好的制度保障。
中国的传统文化和当下的社会实践问题,为环境美德伦理研究在中国社会的发展提供了理论资源与现实土壤。如果我们能够寻求到恰当的中西思想转换契机和逻辑接榫点,肇兴于当代西方社会的环境美德伦理有必要也有可能在当前中国的伦理实践中获得更多的重视。就此而言,中国环境美德伦理还有更多的“中—西”和“古—今”的话语转换空间等待学界的深化研究。换言之,在当代中国环境问题的应对上,环境美德伦理拥有更大的理论价值,与美德伦理气质相近的传统伦理思想也应该发挥更好的时代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