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金明 王浩丞
(吉林大学吉林长春130012)
《2000/2001年世界发展报告》有关资料显示,2000年欧盟12个成员国共有5000万贫困人口,500万贫困人口无家可归,贫困人口所占比例高达15%。即便是作为世界第一强国的美国也存在众多贫困问题。但是美国和欧洲国家并没有因此放弃对扶贫政策的探索,几十年来,其一些经验和实践为世界各国提供了范例。此外,一些发展中国家的政策调整也具有代表性,为中国的扶贫探索提供了又一个有价值的参考。
美国的反贫困政策具有鲜明的指向性。它力求在解决一小部分人的贫困问题的同时,提高他们的就业能力和意识,避免其返贫。在价值取向上,大多数美国人认为政府不应对此进行干预,他们认为致富是个人的责任,贫富是由自身的努力决定的;与此同时,对于扶贫对象的甄别,美国的政策也尤为具体和可操作。20世纪60年代以来,美国政府开始使用新的指标确定贫困线,及“经济计划费用”,然后根据贫困家庭各自的状况,设定特定的帮助方案。制度设计方面,美国把反贫困政策的目标集中于扩大就业。
相对而言,欧洲国家的扶贫政策则把视线集中于福利制度的安排。比如和美国有所区别的是,欧洲国家更强调政府在贫困治理问题中的作用,认为国家和政府应当负起责任着手解决贫困问题。其次,欧洲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不止关注经济的积极参与者,也同样关注和支持老弱病残和失业人员。第三,欧洲国家对于穷人的社会保障格外重视,提供“从摇篮到坟墓”的经济支持。
印度与巴西同属发展中国家,与中国的人口总量和经济总量最为接近,并且都曾经进行过大规模的政策性扶贫。20世纪中叶独立后,印度政府实施了很多扶贫政策,大致分为农业发展与收入再分配政策两类。前期受米达尔思想的影响,印度尝试变革农业,使贫困人口最为集中的农村地区脱贫;后期转而重视如何增强贫困群体进行经济发展的能力,建立社会保障体系,试图改善收入分配不公的局面。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巴西政府实施了一系列的扶贫助贫计划,从最初的“发展极”策略,即尝试在落后地区建立“发展极”并以此带动区域脱贫,通过“涓流效应”惠及穷人,到后续的收入再分配改革,试图增加对穷人的直接援助,颁布教育、就业、医疗等社会政策,缩小贫富差距。尽管目前巴西社会不公平情况依然严重,基尼系数也仍在0.5以上,但上述措施事实上缩小了贫富差距,增强了巴西贫困人口参与经济活动的能力。
王卓将国际上较成熟的扶贫模式分为三类:
(一)以美国等发达国家为代表的社会保障方案模式
即由政府为低收入贫困人口提供教育、医疗、食品等保障。
(二)以巴西、墨西哥为代表的发展极模式
发展极模式是指选择条件比较成熟的贫困地区重点推动其经济发展,使贫困人口参与到经济建设中,并通过经济增长促进个人收入提高,然后以发展的成功经验和辐射作用带动其他贫困地区的发展。
(三)以印度、斯里兰卡为代表的满足基本需求模式
张季认为,孟加拉国、印度、泰国的扶贫模式是国际上比较典型的模式。孟加拉国的扶贫对象是以贫困妇女为代表的符合一定贫困标准的穷人,被称为乡村银行扶贫模式,这是世界上比较成功的扶贫模式之一。印度则对贫困地区施行多种帮扶计划,用以促进经济增长和地区发展。泰国则是由政府主导的扶贫组织来开展多项扶贫活动。
中国和世界其他国在政治制度.经济发展和社会文化等方面有较大差异,并且贫困人口数量巨大,致贫原因也更为多样化,但贫困的产生及发展过程也存在着内在的逻辑性,世界其他国家在扶贫过程中的经验教训对中国来说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一)反贫困的治本之策是扩大就业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像美国那样的以提高就业能力为要义的扶贫政策给我们提供了新的经验。
(二)必须建立健全完善的社会保障机制
可以加强对贫困地区的信息采集并建档立卡,通过对不同贫困情况人群采取不同帮扶政策,达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政策目标。
(三)各个国家扶贫和全面的经济发展结合得越紧密,扶贫的政策涵盖面越宽,扶贫的效果就越好。
(四)随着中国的发展,城镇化率、基尼系数都在升高,经济的市场化程度也在提高,贫困问题开始分散,城市贫困和社会不公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现象日益显现,“最后一公里”的贫困问题久居不去,为进一步的反贫困工作带来新挑战。这些问题都是中国全面消灭贫困需要关注的新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