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毅飞
DOI:10.16662/j.cnki.1674-0742.2018.33.094
[摘要] 目的 该次研究主要针对不同病程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借助抗VEGF药物进行治疗的具体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该次研究按照对比治疗的模式展开,方便选取的病例按照患者病程进行分组,均为苏州吴江区第一人民医院接诊患者,其中54例(共计54只患眼),其患病时间在6月以下,即观察组,另54例(共计54只患眼),其患病时间在6~12月,即对照组。两组患者均为该院在2016年5月—2018年3月所接诊,且均借助抗VEGF治疗,针对疗效间差异加以分析。结果 结合对两组患者ETDRS量表评估可知,在用药前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分别用药3月后,观察组视力表为(14.65±1.06)改善情况显著优势对照组(t=12.579,P<0.05);且结合对患者CRT测量可知,观察组减少量(156.56±2.07)μm同样优于对照组(t=17.078,P<0.05)。结论 就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而言,病变时间在6月以下患者使用抗VEGF恢复更为理想,可帮助其视力得到有效改善,对于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同样存在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 抗VEGF药物;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抗体
[中图分类号] R774.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8)11(c)-0094-03
眼科疾病一直为临床较为常见病症类型,且疾病类型存在有多种。在各类眼科疾病中,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属于治疗难度较大,且对患者影响较为严重病症类型,其主要发生在老年群体中。若治疗不及时或者未能给予针对性治疗,很容易导致该部分患者丧失视力,对其生活造成严重影响[1-3]。经统计可知,在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临床发生率在国内正以极快的速度在增加。其诱发因素存在于多个层面,与患者自身代谢以及遗传等均存在有密切关联[4-5]。临床研究已经发现,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病症发展过程中发生着关键性作用。故此,借助抗VEGF药物对该类患者进行治疗现已成为临床处理该症的主要方式。该次研究主要对该用药对策对不同程度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中的效果加以分析,共计108例,均为方便选取苏州吴江区第一人民医院2016年5月—2018年3月接诊患者。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該次研究按照对比治疗的模式展开,方便选取病例按照患者病程进行分组,其中54例(共计54只患眼),其患病时间在6月以下,即观察组,另54例(共计54只患眼),其患病时间在6~12月,即对照组。两组患者均为该院所接诊且均借助抗VEGF治疗。从患者构成可知,观察组男30例,女24例,年龄于66~82岁间,中间值为(69.23±1.23)岁。患病时间为2~6月,中间值为(3.04±1.23)月。而对照组则由男28例,女26例构成,年龄于63~81岁间,中间值为(68.34±1.65)岁。患病时间为7~12月,中间值为(8.32±1.33)月。除患病时间,两组患者其他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合统计可知,该组患者中无患者使用抗新生血管药物治疗,且不存在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近视性黄斑变性等症状,无患者接受激光手术治疗。该研究所选病例经过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或家属是否知情同意。
1.2 方法
在该次研究中两组患者均使用抗VEGF药物治疗,在治疗前需针对患者泪道进行冲洗,并指导患者每日使用常规抗生素眼药进行治疗,5次/d,持续使用4 d左右。在治疗时,需将患者送至无菌层流手术室,按照常规方式对患者进行消毒,给予常规眼部表面麻醉,使用药物为丙美卡因。同时,借助常规稀释碘液注射至患者结膜囊中,持续1 min左右,再借助常规生理盐水对结膜囊进行冲洗。进针位置选在角膜边缘(大约距离睫状体2.5 min左右),以垂直角度进针,注射入玻璃体内剂量控制在0.5 mg左右,并使用棉棒对注射部位轻轻进行按压,使得药物能够与患者病变部位充分接触。在注射后则需要使用常规左氧氟沙星膏进行包扎,指导患者继续使用抗生素眼药水滴入治疗,3次/d。在治疗过程中,结合患者具体恢复情况针对用药次数进行评估。若治疗后,患者视力存在有持续下降的情况且存在有明显黄斑积液;结合OCT检测可知,患者存在有新产生黄斑积液的情况则需要再次接受治疗。
1.3 观察指标
在本次研究中需借助ETDRS视力量表对患者在治疗前以及治疗后1月、2月、3月时间内视力提升情况进行进行评估。同时对患者黄斑中心视网膜厚度(CRT)进行对比,借助SF-36生活量表对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情况进行分析。并统计患者在恢复过程中不良反应情况[6-7]。
1.4 统计方法
数据均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数据用均值±标准差(x±s)表示,以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视力提升情况对比
结合对两组患者ETDRS量表平均字母数评估可知,在用药前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分别用药3月后,观察组视力表改善情况显著优势对照组(P<0.05),详见表1。
2.2 患者黄斑中心视网膜厚度(CRT)减少量进行对比
结合对患者CRT测量可知,在治疗前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治疗后观察组减少量同样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2。
2.3 两组生活质量以及不良反应的对比
结合对两组患者SF-36生活量表评分可知,观察组评分为(56.09±1.02)分,对照组则为(46.94±1.02)分,对比可知,观察组存在有显著优势(t=8.082,P=0.021);且两组患者在用药过程中均未出现其他不良反应,具备有较高的安全性。
3 讨论
眼科疾病一直为威胁居民健康的主要病症,且在多方面因素的共同作用下,眼科疾病的临床发生率正以极快的速度在增加。该类疾病将直接影响到患者日常生活,促使其生活质量持续下滑。且眼科疾病治疗周期较长,治疗难度较大。从临床接诊情况来看,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病变在临床一直存在有较高的发生率,老年群体为该症的主要病发群体。对于该部分患者治疗对策的完善一直为临床治疗重点[8-9]。
结合临床研究可知,该症主要因患者中心视网膜以及邻近的视网膜色素上皮组织结构功能出现异常所导致,此外部分患者脉络膜功能同样存在有异常。该症将促使患者视力在短时间内急剧下降,一般若未给予有效治疗,在12月时间内将促使其视力降低至0.01左右,更甚至于致盲[10]。在以往临床治疗中多借助激光手术等方式对患者展开治疗,该类手术虽然能针对病变部位进行有效处理,但对患者造成的损伤较大,且手术自身风险性较高,对患者综合体质以及临床医师操作技能等均存在有较高的要求,若病变部位已经涉及到黄斑中心凹,手术风险性更大。故此,手术治疗在处理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中存在有极高的局限性。研究已经证实VEGF属于脉络膜新生血管发展中极为关键性物质,且作用侧重表现在以下两侧面:可加快血管的形成。在VEGF的作用下,将加快内皮细胞迁移、增殖的速度,促使病变部位毛细血管在短时间内形成。②促使血管通透性异常增加。按照玻璃体腔内注射抗VEGF对该部分患者展开治疗已逐步成为临床治疗该症的主要方式。在该药的作用下,将直接起到对VEGF抑制的作用,针对患者病变部位血管通透性进行改善,并起到抑制血管形成的效果,实现对黄斑变性活性的有效抑制,实现对病变程度的有效控制。早在罗保华[5]研究中已经指出,与常规手术疗法相比,借助抗VEGF药物玻璃体腔内注射的方式进行治疗,可帮助患者视力得到有效提升。考虑到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病症周期较长,且不同病程患者在病变程度上同样存在有较大差异。针对临床治疗方式在不同病程患者中的治疗效果也逐步被临床所重视。
在该次研究中,该院就侧重针对抗VEGF药物在不同病程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中的具体效果展开分析。结合观察可以发现,在该治疗方式的作用下,病程在6月以下患者视力恢复情况存在有显著优势。此外,该部分患者黄斑中心视网膜厚度减少量同样存在有显著优势,由此可见该治疗对策针对病变时间较短患者疗效更佳。经过治疗后,观察组黄斑中心视网膜厚度(CRT)减少量为(156.56±2.07)μm,而对照组则为(189.67±16.99)μm,由此可见该治疗对策的有效性。且在张燕等[11]研究中已经指出,针对患病时长在6月以下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在90%以上,可促使患者视力提升(16.07±1.34)以上,在该次治疗中,观察组视力提升为(14.65±1.06),与其研究结果基本相符。
此外,该治疗方式存在有极高的安全性,在用药过程中一般不会促使患者出现青光眼、眼内炎等常见并发症。该次研究中无患者出现并发症,进一步证实该疗法的安全性。此外,结合对患者生活质量情况对比可知,病程在6月以下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同样存在有明显优势,进一步证实该疗法在该类患者中的有效性。
综上所述,针对病程在6月以下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患者按照抗VEGF类药物展开治疗,可促使患者视力得到有效恢复,且存在有较高的安全性,对于提升该类患者生活质量等同样存在有积极意义,可作为主要疗法。
[参考文献]
[1] 李娟娟,黎铧.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对中心凹下瘢痕化的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疗效及意义[J].中华实验眼科杂志,2017,35(1):42-46.
[2] 王常观,柳小珍,马志中,等.小神经胶质细胞对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患者脉络膜新生血管膜形成的作用[J].中华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2018,56(1):18-22.
[3] 陈圣文.康柏西普对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患者脉络膜厚度及睫状后动脉血流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7, 37(17):82.
[4] 陈露璐,陈有信.CFH Y402H基因药物遗传学与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J].中华眼科杂志,2017,53(2):81.
[5] 罗保华.湿性老年性黄斑变性的中医证型与其抗VEGF治疗敏感性的关系研究[D].广州:广州中医药大学,2016.
[6] Lei FENG, Jiang-hua HU, Jie CHEN,等.抗VEGF药物在多灶性脉络膜炎和湿性老年性黄斑变性中的疗效观察和比较(英文)[J].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Science B(Biomedicine & Biotechnology), 2018, 19(4):327-332.
[7] 何苗,曹奎.雷珠單抗联合光动力疗法对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患者视觉功能、敏感度及血清VEGF含量的影响[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6,22(17):2066-2068.
[8] 汪鹭,彭惠.治疗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抗VEGF药物研究进展[J].国际眼科杂志,2016,16(10):1847-1851.
[9] 全玉杰,闫加兴,李丽,等.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治疗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临床护理[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6,20(6):129-131.
[10] 杨艳,徐新荣.视网膜血管瘤样增生和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病变的鉴别[J].国际眼科杂志,2015,15(9):1560-1562.
[11] 张燕,郑瑞莲,王瑞夫.玻璃体腔注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治疗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临床效果[J].中国医药导报,2016,13(9):140-143.
(收稿日期:2018-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