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燕
一、前言
在基础教育阶段,只有对学生实施创新教育,才能培养出适应知识经济社会需要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小学数学是重要的基础学科,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具有特殊的意义。因此,我们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从前人的教育思想中汲取丰富的养料,同时结合实际,不断赋予新的时代内容,促进小学数学课程改革。那么如何才能激发和培养孩子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二、转变观念,改进方法,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1.培养自信,敢于创新
“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从陶行知先生的这段话中可以知道,一般的学生都有不同层次的潜能,或多或少,或深或浅,都有可能创造出新知识。我们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充分发挥主体作用,让学生敢想敢说。
如:教学“某班男生26人,女生24人,男生、女生各占全班人数的几分之几?”,一位成绩不理想的学生,在用26÷(26+24)求出男生占全班人数的13/25后,接着用1-13/25求出女生占全班人数的12/25。当时,这样的解题思路还未学过。初听这个同学说的解法后,我颇有怀疑:是不是大人教他的?但我没有贸然否定,而是抱着相信他的态度询问他是怎么想的。他说出了自己的想法:把全班人数看作单位“1”,减去男生占的不就是女生占的吗?可见,他对分数意义的理解是比较透彻的。新解法虽然还没学,但他经过认真思考,用了新方法解答,表明他有创新意识。当我们都表扬他、尊重他的思考后,他对数学的学习逐渐有了兴趣,且增强了他创新的信心。
2.善于发现,学会创新
学生的创新,既需要教师的信任,又有待于教师的细心挖掘。学生在作业中不拘一格的解题过程及方法,可能是这个学生特殊思维的闪现。如果教师细心发现、挖掘,并给予一定的鼓励,必定能促进学生的创新意识,反之,如果教师缺乏这种责任心,就可能使学生创新的火花稍纵即逝。
如:在三角形中,已知∠1=35°,∠2=45°,求∠3。
全班同学基本上都是利用三角形的内角和先算出∠4的度数,再根据∠3+∠4是一个平角,进而求出∠3,但是有一位学生直接得到∠3=∠1+∠2=80°。他不同于上課一般的解法,而是根据自己的发现: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和。这就是一种创新,我肯定了他的解法,他显得无比自豪。在以后的学习中总能看到他对某些问题的独特解法。由于我的鼓励,大大提高了他以及班级中许多学生的创新能力。
3.教师示范,指导创新
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师不仅需要改变观念,同时要扎扎实实地利用教材,指导示范,培育学生的创新意识。对于教材例题所提供的教学过程,我们不应生搬硬套,而要灵活地操作,甚至可以根据学生的情况另辟蹊径,对所授内容的教法进行大胆创新。
如:教学“有9辆卡车,小轿车的辆数是卡车的3倍,小轿车比卡车多多少辆?”这道题,学生用一种方法解答并不难。我在教学时,先让学生通过思考发现必须先求出小轿车的辆数,可以这样列式计算:9×3=27(辆),27-9=18(辆)。接着,我提问:“还能怎么计算?”学生会想到线段图,然后我与学生一起将线段图画出来,在线段图中标注好数量,学生通过线段图就发现:小轿车比卡车多2倍,可以这样列式计算:3-1=2,9×2=18(辆)。通过讨论、试探、寻找解答方法,使学生在加强双基学习的基础上,发展了创新思维能力。
三、钻研教材,改进教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学生在学习活动中逐渐产生的创新意识,是创新的心理基础,但仅有意识还不够,更重要的是把内在的意识转化为外在的行动,以动作或成果的方式体现出来,因此,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要重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1.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好奇心既是激发创造活动的诱发剂,又是进行创造性思维活动的原动力。陶行知先生说过:“要活的书,不要死的书;要真的书,不要假的书;要动的书,不要死的书;要用的书,不要读的书。”
如:在《概率的认识》一课中,我先出示一个布袋,告诉学生里面装有玻璃球,不是黑色就是白色,然后让学生上来任意摸一个,接着师生一同猜测它的颜色,结果总是我猜准了,学生在惊叹之余急于悟出其中的奥秘,对此也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从而就激发其主动探索的欲望。这样既加深了学生对“可能性大小”的理解,又让学生在知识的掌握中切实感受生活经验的数学化和数学经验生活化,同时还体验用数学的思想和方法去观察认识客观世界和现实生活的真谛与价值的乐趣。也只有如此,才能摩擦出创新思维的火花。
2.学生尝试归纳,教会学生进行验证
小学数学教材中一些规律、性质、方法等,都是在例题后总结、揭示的,而某些知识点或法则等则蕴含在例题当中。当教师在组织学习例题、总结或揭示规律时,不妨让学生自己尝试归纳;某些术语名词,可由教师适时补充或干脆任由学生照他们自己的想法去讲。应努力发展他们的独立性,让学生自己归纳。当学生得出的结论基本正确时,教师适时组织学生看书,对照课本内容进行比较。这时,学生会明白要学的知识也可由自己归纳出来,自己也能创造出原来未知的新知识。概念基本正确而叙述语言与教材有差异时,也要让学生体验创新的喜悦。成功的快乐将进一步增强他们的创新意识,于是形成良性循环。长此以往,学生的自学能力、学习的独立性会逐步提高,加工获取信息的能力和创新能力也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3.动手实践操作,提升学生创新能力
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曾说:“智慧的花朵开放在手指上。”这句话告诉我们人们思维与活动的联系,在教学中,特别是几何初步知识的教学,针对小学生好奇心强以及好动的心理特点,应积极创造机会让学生动手操作,从中探索知识,进而让学生自己去发现知识,掌握知识,帮助学生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做是学的中心,也是教的中心”,“最好的教育,要想它有效,须是教学做合一”。数学教学要根据教材特点,让学生动手摸一摸,做一做,试一试,练一练,再想一想,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学生由操作兴趣培养出操作习惯,从而达到启迪思维的效果,这种效果将推动创新能力向深层次发展。
【作者单位:昆山市城北中心小学校 江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