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余俊
(盐城工学院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江苏 盐城 224051)
语音是由人的发音器官发出的、具有一定意义的声音。广播语音应用指语音属性、语调要素等在广播信息传播与接受过程中的具体运用。广播语言属于“听觉语言”,要求广播语音应用注重信息感觉之转移,即听觉信息的视觉化、触觉化、味觉化和嗅觉化。信号转瞬即逝等媒体特征,信息传播与接受语境的多样性,要求广播语音注重语音属性、语调要素等的合理化应用,以实现广播信息传播与接受功效之最大化。
所谓广播语音听觉信息的多感觉化,是指听众由直接获得的听觉感知(语音信息)转化为记忆中相关的视觉、触觉、嗅觉、味觉体验等。传统广播时期,声音(主要为语音)几乎是唯一的信息输出(传播)与输入(接受)载体。新媒体时代,虽因互联网的广泛使用,广播语言已含电台网页上的文字稿、插图甚至视频中的说明性文字等服务于听觉语言的视觉性信息,但就总体而言,广播语言仍为“听觉语言”。叶圣陶曾经强调:“既然听是那么重要,报纸的一切稿子,广播的一切稿子,就得经常注意,要写得便于听。”[1]因此,广播信息传播与接受应尽量扩大听觉信息的多觉效果,在想象力的帮助下,尽量实现听觉信息的视觉化、触觉化、嗅觉化乃至味觉化。
广播信息感觉转移中最常见的是听觉、视觉间的反应转换,即听觉信息的视觉化。
孙治勇认为“广播新闻作品完全可以通过广播手段调动起听众丰富的想象力,用声音构建出直观可视、赏心悦目的‘音响图画’”[2]。而即使仅运用语言手段,也可实现广播听觉信息的视觉化转移。如:
(1)五月的北京,花红柳绿,处处都呈现出勃勃生机。(2004年5月26日《国家博物馆举办空管建设与发展展览》*如非特别注明,文中广播语料均出自“央广网”相关网页。)
花是“红”的,柳是“绿”的。句中音节“hóng”和“lǜ”使听众眼前立即浮现出鲜艳的色彩。全句也以借代手法给受众描绘了色彩缤纷的五月北京的繁华景象。
(2)“中国之声”的听众朋友,大家好!我是“唐老鸭”——李杨。(2013年6月1日“小喇叭”节目开播前之公益广告)
“唐老鸭”是美国动画片《米老鼠和唐老鸭》中著名的卡通形象。该动画片于1984年引入中国大陆,打动了几代中国孩子的心。所以,当该动画片配音演员李杨将自己与“Tánglǎoyā”(唐老鸭)相联系时,听众的眼前立即浮现出“唐老鸭”那可爱的动画形象,耳畔似乎还会同时响起那不停叫唤的“呱呱”声。这个给无数听众朋友留下深刻印象的声音,勾起了大家美好的回忆,产生了听取下文公益广告的强烈兴趣。例中“唐老鸭”音节不可缺省,不仅因为它勾起了听众美好的回忆,也因为需要它将“李杨”与同为“lǐyáng”*根据变调规律,“lǐyáng”中“lǐ”的原调值“214”实际播读时应为“211”。如非轻声、儿化等必需标明的语流音变,文中音节注音一律标注原声调。的“李阳”——疯狂英语创始人相区分。
有些修辞手段如谐音双关原本具有表意委婉、幽默诙谐等效果,但如果该听觉信息不能成功转化为视觉等相关感觉信息,则不适用于广播媒体。安徽滁州要打造“千年亭城”,在央视《朝闻天下》节目中插播了宣传广告,其标语是“醉美滁州,亭好滁州”。该标语创意化用欧阳修《醉翁亭记》。“‘醉’美”谐音“‘最’美”,“‘亭’好”谐音“‘挺’好”,且“醉”和“亭”标以更大字号的红色草书,相当醒目,观众极易会心一笑。但因为“zuìměi”、“tǐnghǎo”分别有其相对固定的组合“最美”“挺好”,离开了画面语境,又不能借助重读上下文语境中的相关音节(词语),仅凭听觉,听众难以领略该广播标语由同音词带来的“‘醉’美”与“‘亭’好”谐音双关之妙。
触觉与听觉一样,是人体重要感觉之一。刘连杰认为“相比于视觉文化和听觉文化,触觉文化具有更强的自我反思能力,更不容易形成专制主义,并呼应着当代文化的身体转向”,触觉文化应该也有条件“成为视觉文化之后”。[3]在广播传媒文化中,听觉信息的触觉反应转换也是有效传播广播信息的必由路径之一。这种信息传播的有效性经常通过直接使用相关音节(词语)来实现。
(3)多年来,为了改变这里恶劣的自然环境,官兵们克服地层坚硬、沙石多、土层薄等困难……(2004年2月17日《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官兵工作生活环境发生显著变化》)
例中,“坚硬”形容地层因为“沙石多”等原因形成的地表状态,可以借由触觉来体会,音节“jiānyìng”,足以勾起听众记忆中的触觉体验。
(4)那厚厚的、白白的、软绵绵的一大片,我能上去躺一下吗?(2007年7月17日《路在脚下——牯牛降天堂地狱之行》)
“厚厚”“白白”“软绵绵”共同用来描绘空中的一片“征服了我们挑剔的眼睛”的云海。其中形容词“hòuhòu(厚厚)”与“ruǎnmianmian(软绵绵)”都是可以帮助听众将听觉感受转化为触觉感受的广播音节(信息)。
拟声词语在广播节目中可以帮助完成听觉信息的触觉反应转换。如:
(5)雨中躲在荷叶下倾听着头顶上乒乒乓乓的雨点,看着岸上的人们在雨中的飞跑。(2003年2月16日《听雨》)
例中,拟声词“pīngpīngpāngpāng(乒乒乓乓)”首先再现了雨点落在荷叶上的声响,其次勾起了听众记忆中对于雨点落在荷叶上的那种“硬邦邦”的触觉体验。
(6)头顶飞石不断,砸在车顶帐篷上“咚咚”作响。(2008年6月26日《打造震不垮的“钢铁运输队”》)
2008年汶川地震时毗邻地区平武也发生了级别较高的地震,济南军区某装甲师汽车营千里驰援。拟声词“dōngdōng(咚咚)”再现了驰援途中车顶帐篷被余震时山上的落石砸到而发出的声响。拟声词帮助听众借由记忆引发了对于落石砸击车顶的那种“硬碰硬”的触觉体验。
胡蔚涛认为广播语言常利用通感手法“调动多种感官从各个不同的角度捕捉形象的特点,领略各方面的美感,引导听众进行联想的艺术再创造”,“使无形化为有形,无声化为有声,无味化为有味”[4]。邹婕认为“只要充分发挥广播中声音元素的表达技巧,就能让受众从听觉的感受中获得视觉、嗅觉、触觉的感受,并在脑海中浮现出一幅幅运动着的画面,达到一种立体的传播效果”[5]。胡蔚涛和邹婕从不同角度论及广播信息传播中的听觉信息的味觉化和嗅觉化。
广播信息传播中,听觉信息的味觉反应转换和嗅觉反应转换也经常通过直接使用相关音节(词语)来实现。
(7)目前,李子长势很好,翠绿的果子压弯了枝头,粒粒青涩的果子散发着诱人的清香……(2015年5月7日《四川长宁:龙溪村依山傍水的美丽蜕变》)
例中,“青涩”是果实尚未成熟的样子。“qīngsè(青涩)”的果子给人以生涩的味觉感受。
(8)配料:2个去核青苹果、1个小柠檬、1大杯冰水、冰块若干、2颗樱桃(也可不用)、2大匙冰淇淋(口味可任选)。(2006年6月8日《果肉冰淇淋:苹果柠檬冰淇淋》)
例中,“青苹果”“柠檬”和“樱桃”都是偏酸或很酸的水果,由这些水果配制的果肉冰淇淋,整体口感是偏酸的。听众耳听“qīngpíngguǒ”“níngméng”和“yīngtáo”这些“含酸量”极高的音节(播音员可以重读“qīng”等音节),出于条件反射,口中往往不由得分泌出大量的唾液。
(9)再往上走,看到的是一条污水流,水体呈现黑色,阵阵恶臭扑鼻而来。(2003年12月25日《贵阳:美丽林城背后隐藏巨大水危机》)
“臭”和“恶臭”都是依靠嗅觉感知的气味。播音员重读“èchòu”音节,听众则依靠嗅觉记忆,很容易就可以将例中的听觉信息“èchòu”转化为“嗅觉”信息。
一般认为,语音属性主要包括生理属性、物理属性和社会属性。受限于信息传播“转瞬即逝”的媒体特征和语境的多样性,广播语音在生理属性方面,需要有效控制口腔、胸腔和腹腔;在物理属性方面,需要有效处理音高、音强、音长等要素;在社会属性方面,更多地能动地体现语音的系统性及其表示的社会性意义。
广播语音生理属性应用有效化之实现,有赖于发音人有效控制最基本的发音器官——口腔、胸腔和腹腔。控好口腔,有助于“增强播音吐字归音的清晰度和响亮度”;控好胸腔和腹腔,有助于控好“播音的气息”、形成播音的“共鸣现象”等。[6]在广播语音要素应用实践中,播音员或主持人播音“共鸣”能力强,发音响亮而清晰,受访人或嘉宾中的一些人“共鸣”能力弱,有时会出现发音暗哑或混浊现象。
广播播音时用气要适度,用气不足会影响语音的明晰度,用气过足会影响语音的清纯度。出于有效控制气息的需要,汉语广播语音中双音节词语使用明显多于非双音节(单音节和多音节)词语,即使是三音节或多音节词语,实际播读时也往往被拆分为“单音节+双音节”或“双音节+双音节”结构。中央人民广播电台2004年11月23日播出的消息稿《大连口岸海鲜出口稳步增长 市场集中风险加大》,正文不到650个音节。以正常播音停顿处理为标准对其进行分音节数量统计(含重复者),其中单音节播读者占统计总量的7.1%,三音节连读者占9.7%,四音节及以上音节连读者占2.5%,而双音节连读者占了大多数,比例为80.7%。而要使广播语音响亮、清晰,除广播信息提供者多使用开音节词语(如“hǎi”)外,也需要发音人打开牙关,加大开口度。
在服务于报道内容的前提下,广播新闻稿中较注意多使用送气音节。如:
(10)大连海鲜久负盛名,鲜活海产品出口已成为大连口岸出口商品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2004年11月23日《大连口岸海鲜出口稳步增长 市场集中风险加大》)
本例共用字(音节)35个,声母为送气音的音节有7个,占全部音节的20%。虽然这种比例统计没有绝对值比对意义,但也可以看出控制“三腔”对于实现广播语音生理属性应用有效化的重要性。
广播语音物理属性诸要素的巧妙搭配,既需要体现各要素自身之特征,也受制于诸要素应用语境的多样性。
1.巧妙搭配男女声。语音物理要素即音高、音强、音长和音色在“听觉语言”语音应用中各有担当:音高差异使广播语音抑扬顿挫,音强不同形成广播语音的轻重音。音长不一可增加汉语语音信息的语境义(附加义),不同的音色则使汉语语音信息产生了区别义。恰如其分的男女声混播集中体现了广播语音物理属性的妙搭配,不仅可以显示播报节目的条块区隔,清晰播报内容的结构层次等,还可以对受众形成连续而不呆板的听觉刺激,增强广播信息传播与接受的有效性。
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央广新闻”专栏为例,雄浑的男声播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继之以男声播报“中国之声|央广新闻”,然后是男女节目主持人自报姓名,然后是男女声交替播报该期“央广新闻”的新闻标题。广播广告相对于电视广告缺乏足够的视觉信息感知,所以往往借助于不同类型男女声来补救。如用成年男声“出演”成年男性(如“爷爷”“父亲”“叔叔”“大哥哥”等),用成年女声“出演”成年女性(如“奶奶”“妈妈”“阿姨”“大姐姐”等),用男女孩童声分别“出演”“儿子(孙子)”及其他男性未成年人和“女儿(孙女)”及其他女性未成年人。以不同音高、音强连续不断地刺激听众的耳膜,给听众留下了相应的、强烈的感受。
2.恰当适应多语境。语境指语言应用的环境,包括上下文语境和社会生活语境。特定的语境尤其是社会生活语境往往要求应用能与之相适应的广播语音属性。
多数情况下,广播音量约为60分贝,否则会使听众听不清播报内容或耳膜难以承受,但是播报重要社会生活尤其是特定政治生活信息时,常会出现小于50分贝的中低音或大于80分贝的高音。20世纪50年代前后,交战或敌对双方囿于当时的政治背景和科技手段,往往通过超大数量的分贝(如大于100分贝)的大音量向对方发动广播宣传攻势。重要人物逝世或特大灾难发生时,播音员往往使用小于50分贝的音量进行播报。1976年9月9日毛泽东主席逝世后在极短的时间内,除重读音节,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著名播音员夏青在向全中国、全世界人民播读讣告全程中,多次出现小于50分贝的低音。
对于录音报道而言,现场各种声响(含语音)构成了与广播语音信息传播相关的多种语境。2008年汶川地震发生的第一时间,成都人民广播电台主持人已奔向直播间,冒着余震频发的危险沉着而冷静地播报一条条地震相关信息。播音过程中,听众能听到他话语中夹杂着的喘息声,甚至能听到余震的响声。这些声音,在体现媒体人敬业精神之余,增添了播报内容的真实性和现场感。
社会属性是语音的本质属性,表现在语音表示意义具有社会性以及语音具有系统性这两个方面。语音的社会性与系统性差别表现为语种不一。在现代汉语范围内,这种“语种”的不同,主要表现为普通话及地域方言等的差别。在广播电台“人为语境”范围内,内部播音人员语音的社会属性是可控的,因为电台总是按一定语音标准选用播音人才的。就整体而言,广播电台层级越高,其播报人员的普通话标准水平越高,而电台的方言节目,也尽量选用当地出生的精通该地域方言的人员播音。而一些直播、访谈类节目,因为参与者众多,他们混用标准普通话、纯粹方言以及非标准普通话等。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之“央广新闻”每期专栏开播时,常会邀请一些男女嘉宾发布一些公益广告。这些嘉宾的普通话发音标准程度参差不齐。
邀请国家领导人做客央广直播间也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惯常做法。时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就曾于2010年12月26日以总理身份首次走进央广直播间,参与“《重返灾区》特别节目”。参与该特别节目的还有主持人、听众和网友,总理和人民进行即时交流。参与者的普通话水平呈现标准(主持人等)、较为标准(温家宝总理及部分听众和网友)、不很标准甚至是很不标准(部分听众和网友)这几种情况。该节目对普通话及不同地域方言语音信息的“大度”与“宽容”,恰如其分地遵循了广播信息真实性与及时性等原则,实现了广播语音社会属性应用的有效化。
语调总称说话或朗读时句子有停顿,声音有轻重快慢和高低长短的变化,包括语速、停顿、重音、句调等。语调要素处理方面的差异是广播语音效果差异的重要成因。M·B·扎尔娃(苏联时期)《广播语言的语调运用和效果》即探讨了广播语言中停顿、声调、重音、语速等语音要素的有效应用。
语速即话语表达时发音的速度,一般播音语速为每分钟240字。但受制于听众对象,不同服务类型的广播语速往往有其独特性。广播语速的选用也是“以人为本”的。刘琦从听众构成与语速、听众层次与语速、收听方式与语速三个方面探究如何使新闻播音的语速更易于听众接收接受、便于听众理解、符合听众收听心理和收听需要。[7]
交通广播语音最显著的个性特征就是语速“快”。交通广播服务对象是驾乘人员,又以驾驶员为主。为应对复杂程度不一的路况,交通广播的受众难以全身心接受广播信息,因而交通广播要想在相对短暂的有效收听时间内送出较多的有效广播信息,就得加快播报速度。再者,过缓的语速与驾驶员相对兴奋的精神状态不相吻合,反而不利于驾驶员安全行车。中央交通广播2017年2月27日“早高峰大视野”栏目播报了一则《合肥野生动物园游客无视电网近距离观虎》新闻评论。特约评论员张彬作点评之前的新闻内容,共约200字,用时36秒许,折算语速大于330字/分钟,高于一般节目200字/分钟至250字/分钟的平均语速。
相对于成年人,少儿的听觉系统发育程度较低,反应能力较慢,因而儿童广播节目往往借助较慢的语速帮助小朋友听清、听懂节目内容。2016年6月16日“小喇叭”的“博士爷爷”栏目,“博士爷爷”回答小朋友“为什么冬天冷夏天热”的提问时,说了482个字,共用了2分36秒,折算语速为185字/分钟,慢于广播播音的平均语速。
生理停顿主要服务于换气需要,恰当处理生理停顿的前提是不读破广播句意。
恰当处理的语法停顿还能正确体现广播语句的结构关系。
(11)我国陆地边境绝大部分为少数民族聚集区,居住着朝鲜、蒙古、维吾尔、哈萨克等40多个少数民族,与邻国边民多为同一民族跨界而居,有的历史上就有互市通婚的习俗。(2005年1月21日《新疆举行盛大古尔邦节春节团拜会》)
听众对例中单音节单纯词与多音节单纯词的正确把握。有赖于播音者对于语法停顿的恰当处理。单音节单纯词“huí(回)”要单念,以示和后面经过分词单念的多音节单纯词“Wéiwúěr(维吾尔)”“Hāsàkè(哈萨克)”“Wūzībiékè(乌兹别克)”“Tǎjíkè(塔吉克)”“Tátáěr(塔塔尔)”“Kē’ěrkèzī(柯尔克孜)”“Sālā(撒拉)”等民族名称相并列。合成词“Gǔěbāng Jié(古尔邦节)”则由多音节单纯词“Gǔěbāng(古尔邦)”加单音节单纯词“jié(节)”构成,播音的时候,需读若“3+1”结构,即“古尔邦+节”。换言之,“古尔邦”连读,与“节”之间要稍作停顿。
语法停顿还可使听众得以在短时间内对短语结构层次有较明晰的分辨,播音者往往使用增加停顿的方法处理多层短语,尽量化“多”为“单”。如:
(12)目前,加强边防信息交流,深化双边和多边合作,共同打击恐怖主义、分裂主义、极端主义和预防各种形式的跨界犯罪活动已成为5国共同的行动。(2003年6月30日《我国边境执勤迈向现代化 用直升机巡逻电脑监控》)
例中,“加强边防信息交流”“深化双边和多边合作”是结构较复杂的多层短语。播音员通过恰当的句中停顿处理(具体见下,竖线越多,表示停顿时间相对越长),可化“多层”为“单层”。需作同类处理的还有“打击恐怖主义、分裂主义、极端主义”“预防各种形式的跨界犯罪活动”等多层定语。如:
(13)加强||边防|信息||交流 深化||双边|和|多边||合作
逻辑停顿可以起到突出和强调作用,最受广播语音工作者青睐,应用最广泛。“播音必须按照听觉规律对文字进行重新组织,建立起一套适合听觉规律的语言表达系统……这其中也就包括依据听觉要求对停连标点的重新确认”[8]。这种“重新确认”的成果就是逻辑停顿。如:
(14)针对“机关化|、行政化|、贵族化|、娱乐化|”等脱离群众的突出|问题,上海市总工会“掌掌|击中要害”,从机构设置|、干部管理|、运行机制|和支撑保障|等方面进行重点|突破。(2017年1月12日《上海市总工会针对“四化”问题重点突破 掌掌击中要害向改革要活力》)
例中竖线所示逻辑停顿之所在,意在突出上海总工会工作中存在的“四化”问题,突出上海总工会整改过程中采取的4项具体措施。
节奏停顿多使用于朗诵性广播节目,为的是显示韵文的节奏,有些散文类(含新闻)广播稿同样具有节奏感。播报人利用停顿,恰当读出其中显性或隐性的节奏,也可增强广播语音的审美价值等。如:
(15)嗅闻着醉人的|草香,耳听着长调的|悠扬。乌拉盖河潺缓|流淌,河畔金莲花|怒放。(2008年8月6日《如诗如画的乌珠穆沁草原》)
在“草香”“悠扬”“流淌”“怒放”前面安排节奏停顿,突显“香”“扬”“淌”“放”是在押“ang”韵,使听众可以感知该新闻报道的音韵之美。再如:
(16)我的故乡……低矮的|小山,袅袅的|炊烟,孤单的|大雁,悠悠的|白云……(2014年8月1日《望乡》)
《望乡》原本就是一篇散文。例中的停顿既是语法停顿,表明“低矮的小山”这些短语分别为定中短语,又是逻辑停顿,突显家乡景物中的“低矮”“袅袅”“孤单”“悠悠”等情状,共同描绘了记忆中的家乡景物图。
重音是指语句里念得完足加重,听起来特别清晰的音,是语音物理属性综合作用的产物。重音的不同分类体现其不同的语用成效,而为故意强调意思而重读语句中的某些成分即逻辑重音最为广播语音应用者所重视。听觉记忆规律要求,“单位时间内选择一个重点加以突出,刺激听觉,形成前摄或后摄记忆”[10],更有利于实现广播语音“故意强调”的修辞效果。如:
(17)一场不同以往的研讨会近日在中南海举行,给总理写信的翟继光、吴海,以及相关行业专家和政府部门负责人坐在了一起……(2015年5月18日《变“政府端菜”为“百姓点菜”》)
例中重读“不同以往”“研讨会”“给总理写信”“坐在了一起”等,突显本次“研讨会”的独特性,激发听众兴趣,引出下文李克强总理务实亲民的工作作风。
受“听觉语言”及“信号转瞬即逝”等媒体特征制约,广播语言慎用多义短语。不得不出现多义短语时,播音员需要借助恰当的重音处理帮助受众“消歧”。如:
(18)该批昆虫标本包括两只蝴蝶和一只蝎子。(2016年2月5日《成都机场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在进境国际快件中截获昆虫标本》)
听众由重读的“biāoběn(标本)”音节,能够领会到“liǎngzhi húdié(两只蝴蝶)”只是数量为“2”的昆虫——“蝴蝶”。
(19)网络流行歌手庞龙、谭派嫡系传人谭孝曾、著名演员吴琼分别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职工联袂演绎了歌曲《两只蝴蝶》以及京剧《沙家浜》和黄梅戏《天仙配》的经典唱段。(2005年12月28日《人民广播事业 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创建65周年》)
重读“Pánglóng(庞龙)”、“gēqǔ(歌曲)”音节,受众就能领会到“liǎngzhi húdié(两只蝴蝶)”是指著名歌手庞龙演唱的歌曲——《两只蝴蝶》。
广播语言主要属于听觉语言,具有“信号转瞬即逝”等特征。由于听众仅仅依靠听觉感知记忆信息的时间较短,对同音信息分辨能力较弱,所以广播语言要慎用同音词。必须使用同音词时,播音员也需要借助恰当的重音处理以助受众“消歧”。
“大家1”和“大家2”的读音都是“dàjiā”,但词义有较大差别。“大家1”的义项1为“著名的专家”,“大家2”的义项1为“人称代词,一定范围内所有的人”。播音员适当重读相关音节,才能帮助听众较好地领会相关同音词在特定语境中的语义。如:
(20)从我做起,大家都要参与人人练太极,达到人人都健康快乐!(《新疆莎车广场万人“唱国歌、练太极” 场面蔚为壮观》)
重读“dàjiā(大家)”与“rénrén(人人)”音节,构成上下文语境,可知“大家”即“大家2”之义项1。
(21)被书法大家刘炳森誉为“中原男传女书第一人”的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闫春茂近日来旅顺举办《女书》书法展。(2015年7月29日《“中原男传女书第一人”旅顺举办书法展》)
重读“shūfǎ(书法)”与“dàjiā(大家)”音节,构成上下文语境,可知“大家”即“大家1”之义项1。
句调指全句声音高低升降的变化。广播语音句调的选用既受制于根据全句语气划分出来的句类,也受制于听众对象的差别。“如果不但能做到‘心中有人’,而且能做到心中有听众的反应……那么,降调便增添了新的活力。”[9]。
广播语言句类中的陈述句、祈使句、感叹句一般用降调。如:
(22)该网站已经先后推出浙江余姚王阳明、江苏昆山朱伯庐、北京西城纪晓岚等家规家训专题。(2016年1月6日《中纪委官网推南京〈颜氏家训〉 访问量过20亿》)
此例为陈述句,句末音节“zhuāntí(专题)”为降调。
不只降调,升调也同样可以“增添了新的活力”。如小朋友认知能力和水平相对较低,儿童节目多用句末为升调的疑问句,能更好地吸引小听众的注意力,引导他们按节目要求有效收听。
(23)保护环境,保护大自然,是咱们每一个人的责任。小朋友,你愿不愿意当一名保护环境的小卫士呢?(2011年12月15日“小喇叭”)
例中,前句“春天姐姐”用降调阐明“每一个人的责任”,后句则借语气词“ne(呢)”用升调提出问题,引导小朋友作出正确的回答——“愿意”。
用升调的多为疑问句,一般句子中暂停之处有时也用升调。如:
(24)在南昌西汉大暮主椁室盗洞旁约30厘米处,发现一样沾满泥渍的东西,它不是文物而是一只手套。(2015年12月8日《南昌西汉大墓发现一只手套 疑盗墓贼所留》)
例中,“不是……而是”中间有个停顿,为了使听众更好明白语意“否定对象”,分句句尾“wénwù(文物)”选择了升调。
(25)那么,在此次提速当中,采用了哪些新技术呢?(2004年4月15日《铁路第五次提速用了哪些新科技》)
(26)作为中国信息传播教育的最高学府,是否有这个教育底蕴和“新闻意识”呢?(2004年9月2日《探访从北京广播学院到中国传媒大学》)
此前两例均为疑问句。疑问句末通常用升调,加强语气。例中句尾均为语气词“ne(呢)”,读升调——作者借此代表听众向有关提问对象寻求答案。
总之,语音修辞是修辞活动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增强广播语言音律美和突出广播语义等方面作用显著,提高了广播语音的功效。首要为听觉语言的广播语言需要听觉信息的多感觉化,而听觉信息的多感觉化需要在顾及语境尤其是社会生活语境的前提下,根据信息传播与接受的媒体特征,借助巧用广播语音属性和语调要素等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