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清雄
作者单位:索县县委
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基础,而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村经济又是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乡村振兴的重点是产业兴旺。乡村只有大力发展优势产业,通过产业融合重拾农业多功能性,确保农牧民群众有稳定的就业、稳定的经济收入来源、稳定的社会保障,才能吸引更多的农牧民群众长期留在乡村,有利于增进农牧民群众福祉,让广大农牧民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当前,那曲市每年都在投入几十亿元大力发展“万亩千畜”项目,索县从2017年共有2个乡镇申报该项目,在2018年以来扩大到4个乡镇以上,鼓励广大农牧民积极参与养殖牲畜,前提必须遵守一个重要原则,该牧民养殖的牲畜数量一定不能超过自家的草场承受能力,而牲畜的来源主要是由当地政府购买当地超载户牧民的牲畜。一方面,超载户通过出售部分超载牲畜,既可获得生态草补资金,又可获得出售牲畜的资金,而部分牲畜较少或无牲畜的牧民既可获得政府免费赠予的牦牛,又可充分利用自家草场;另一方面,“万亩千畜”项目实施,牲畜来源于本地牦牛,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存活率高,较少有牲畜出现摔死、吃毒草等现象发生。通过该项目实施,一定程度上刺激了大部分农牧民群众参与到畜牧业养殖中,但是畜牧业的发展前景任重而道远,新古典自由主义经济学者认为,一个经济体的经济结构内生于其社会资源禀赋,持续发展需要依赖技术创新和资源禀赋结构的升级。而索县畜牧业面临的主要要素结构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导致牲畜出栏率并没有得到提高,且牧民的经济收入来源、饮食文化、生活习惯与传统社会相比差异较大,传统的草料喂养、管理方式、基础设施已经满足不了现代畜牧业发展的要求。
从和平解放以来,索县畜牧业数量基本上呈递减的趋势,尽管当地政府一直从政策、资金上向畜牧业倾斜,但是并没有从根本上扭转这一趋势,近几年以来,这一变化尤为明显,要想扭转该现象,需要克服以下困难:
19世纪法国经济学家萨伊认为,在供给和需求的关系中,供给可以创造自身的需求。当前畜牧业的发展必须是形成新的供给模式,传统的供给模式,已经满足不了现代社会畜牧业发展的需求,必然导致农牧民群众减少牲畜数量的养殖,而新供给是能够持续创造新需求、形成新市场的一种新技术、新产品或新的商业模式。比如:尽管索县政府近两年以来,每年投入“万亩千畜”项目的资金达到几千万,基于其牦牛购买来源于本地,也就是其几千万元投入到本地牦牛产业项目中,受草场承载力限制,其总的牦牛数量变化不大,变的只是牦牛归属权问题,由该户到另一户的转变,其管理方式、草料喂养、基础设施还是保留在过去的传统方式。大部分农牧民群众养殖牦牛仍然是靠天养畜,长期往返于冬季与夏季草场,其牲畜出栏率并没有得到明显的提高。要想提高其出栏率,必须形成新的供给,必须把旧的要素结构更新。再比如:管理方式粗放,使得牦牛养殖在冬春季节都面临着掉膘的现象,当地农牧民养殖牦牛仍保持着游牧放养的状态,这必然导致牲畜掉膘长期存在,不利于牲畜的成长;应该实行舍养与半舍养的模式,从管理上规范牲畜的养殖;在改善基础设施方面,政府鼓励农牧民群众建造牲畜暖棚,尤其是近两年以来,国家电网、水利设施不断向村级延伸,政府大力支持当地牧民改造阳光棚项目,农牧民群众应以此为契机,大力发展改造牲畜房设施,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氛围;鼓励草料喂养,喂养牲畜添加适量的饲草料,改变过去一味依靠草场养殖的模式,牲畜的成长除了需要一个良好的环境,最根本的仍然是需要解决草料缺乏的问题,国内从2008年以来,苜蓿草料由之前进口的每年1.96万吨增长到100多万吨,尚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而正常的一头奶牛年均需消耗苜蓿饲料2吨以上,饲草料可提高奶牛的产奶量,提高整个市场的畜产品供给能力。因此,供给能够创造自身的需求,畜牧业的发展必须是实现旧的要素结构升级,创造新的供给。
在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我国冬虫夏草总产量基本维持在每年100吨左右,其中西藏约占总产量的50%,青海约占40%。近年来,随着国内需求及出口量的剧增,冬虫夏草的价格一路走高,刺激了冬虫夏草的采挖量增长,现已上升到每年200多吨。其中价格是主导因素,如:上世纪80年代国内市场冬虫夏草平均价格为每公斤1000元左右,在此之后,冬虫夏草价格呈缓慢上升的趋势,尤其是在2000年之后,虫草价格开始快速升高,到2007年已上升到每公斤十几万元的地步,间接地刺激了一大批农牧民群众参与到采挖虫草经济中去,特别是致使大部分农牧民群众沉淀在虫草经济丰厚的利润中,部分农牧民群众放弃了传统的畜牧业与种植业经济,转向了虫草经济。截至目前,2018年虫草收购价格1700根/斤在6.5至7万元之间,形成了虫草价格长期居高不下,尤其是根据近两年农牧局统计的虫草数量,索县虫草大概在7000—8000斤左右,无论是从数量上,还是从价格上,虫草经济已经成为农牧民群众经济收入的重要来源,必然对其生产生活产生了一系列变化。比如:服装上,传统的藏族农牧民群众主要以藏装为主,头上扎着小辫子,一年到头往返于冬季与夏季草场,而索县的草场主要集中在山坡与半山坡上,昼夜温差较大,传统的藏装主要由畜制品制作而成,具有抗寒、抗冷等特性,能够适应农牧民生产、生活的需要,那么随着虫草经济收入的增加,农牧民群众不再仅仅满足于取暖,而且追求服装色凋协调,式样新颖,对中高档穿着用品的需求量在逐步上升,部分农牧民群众除了长期放牧以外,穿着打扮完全跟当地政府工作人员一样;饮食上,在过去农牧民群众在饮食上主要以酥油茶、牦牛肉、牛奶、糌粑等为主,在虫草经济的影响下,农牧民群众每年都需要长期在虫草采集点居住30至40天左右,农牧民需要购置大量的物资满足自身的需要,大部分农牧民群众都选择购置大米、蔬菜、水果、牦牛肉(农牧民群众一般都选择年底宰杀牦牛)等物资,尤其是蔬菜,大部分农牧民群众都要购买几十斤,对农牧民的饮食文化产生了较快的转变。特别是随着易地集中搬迁、棚户区项目建设、汉式餐馆走进乡镇,部分农牧民群众不断涌现乡镇,使农牧民群众饮食文化不断得到丰富发展,出现了乡镇消费水平比县城高,县城的消费水平要比拉萨高的局面,甚至有的乡镇在消费品种上比县城还要齐全(西昌乡有的饭馆竟然拥有新鲜的“黑鱼”、“兔子”等肉类出售);在生活上,在过去由于生产力不足,农牧民家庭一般都聚集着几代人居住的现象,随着经济收入的增加,“分户”也就成为自然而然的事情,分户的家庭由于其自身拥有不菲的虫草收入,他能够自主选择自身的生活状态,并不意味着对其原有家庭产权进行分割,而是自己选择外出,有的选择在村子里居住,有的选择乡镇、县、那曲、拉萨等地居住。(鉴于农牧区通电不正常、网络不通、生活用品短缺等现象,大部分年轻力壮的年轻新生农牧民群众都不愿意在村子里居住,特别是在其有了丰厚虫草经济收入的同时,它的生活来源不再需要依靠过去的牧业收入与种植业收入)。通过以上几点,虫草经济的异军突起,尤其是在近十年以来,给农牧民群众生产、生活带来巨大的变化,致使部分农牧民群众放弃了畜牧业的生产,畜牧业的发展前景堪忧,尤其是在虫草经济居高不下的前提下。
2006年1月29日,西藏自治区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七次会议审议通过了《西藏自治区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办法》,有力地推动草场承包到户工作。部分学者认为正是过去的“公共草场”,吃“大锅饭”的现象导致草场退化的悲剧,主要的是产权不明确,我们实施“牲畜归户,私有私养,自主经营,长期不变”政策,只是明确牲畜归属农牧民,农牧民对天然草场处于只索取不投入的状态。从经济学角度来看,它的草地配置与实用的市场失灵,草地既能给个人带来直接经济利益的经济资源,又是一种可供全社会共享其生态服务功能的公共环境资源,而不应该被私人独占。由于天然草地固有的这种双重属性,蕴含了牧区经济发展和草地生态保护之间发生冲突的潜在可能,就很容易造成相互联系的三个问题:“公地悲剧”、“外部负效应”和“搭便车”现象。
按照相关草场承包原则,草场确立到户,最根本的原因主要是为了保护生态草畜平衡。但是根据索县的实际情况,牲畜数量不仅没有上升,反而呈下降的趋势,从1990年的21.69万头下降到当前11.91万头左右,尤其是在近年来虫草经济影响下,农牧民群众弃牧的现象越来越多,与其它传统牧区不一样,特别是在国家加大对生态草补资金的补助力度下,给畜牧业发展带来了两种影响。一是造成了部分牧民养殖牲畜越来越少,甚至不养殖(因为农牧民群众经济收入主要来源于虫草经济,养殖少量的牲畜或不养殖,对其自生生活影响不大,况且不养殖牲畜还可以得到草补资金)。二是致使大部分农牧民群众加大对自家草场的保护力度,最明显的表现是设置网围栏,而对于牲畜养殖大户面临最主要的困难的是草料问题,一方面是部分农牧民群众不愿意养殖牲畜,且其自家草场出现了闲置现象;另一方面牲畜养殖大户为了解决其牲畜草料问题,不得不驱使牲畜往公共草场(一般处于高山峡谷地带,且狗熊、狼等野生动物较为集中)。比如说:西昌乡1、2村实施的万亩千畜项目,其合作社所养殖的牲畜,由于其养殖牲畜数量较多,面临主要的问题是草料问题,鉴于户与户之间的草场都有围栏圈着,故而牲畜主要集中在半山腰上,好的草场地段,牵涉到个别牧民或者是其它村庄的草场,都不愿意对外开放。因此,间接造成了部分牧民不愿意养殖牲畜,但其草场却出现了闲置的现象,而有扩大发展规模欲望的牧民却面临草料短缺的问题。地方政府应该从政策上、资金上采用更加灵活的策略,给予农牧民群众创造一个更舒适的发展环境。
随着虫草经济的崛起,加速了部分农牧区人口过度减少,甚至导致牧区空心化现象,乡村振兴是在农牧区衰落基础上,就解决乡村“人、地、钱”问题而提出来,是过去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升级版,培育乡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的新业态。尽管当前部分农牧民群众经济收入来源出现了新的变化,造成了部分农牧民群众弃牧的现象,但是农牧民群众对于肉类的需求,出现了供不应求的现象。传统上,本地藏族主要以牦牛肉为主,那么随着虫草价格长期面临居高不下的局面,当地农牧民群众长期有着较为稳定、可靠的收入,对于肉类的需求,自然是有增无减。同时,农牧民群众不仅在畜牧业上出现了弃牧的现象,而且在耕地上也出现了弃耕的现象。因此,索县在整个市场上的需求、耕地上的闲置等都为畜牧业发展提供了契机。
我国经济的发展促使居民膳食结构升级换代成为一种不可逆转的趋势。自2000年以后,我国粮食增产的潜力在逐渐减小。因此,在我国居民膳食结构调整的现实需求下,肉类需求的上升和粮食增长潜力减小的矛盾逐渐凸显,这使得降低动物粮食需求成为必要,增加食草性的非耗粮型肉类的产出,发展草地农业成为了可选的途径①金藏玉、林慧龙、王成纲.从我国居民肉类与粮食产量和消耗量分析农业结构调整的必要性[J].草业科学,2016.2(15)]。尤其是随着收入增长,居民畜产品消费将呈增长趋势,农牧民群众对肉类消费增长幅度最大,特别是在当下农牧民群众对植物性粮食呈递减趋势,对肉食性呈上升趋势,远远超过民主改革时期。例如,传统本地农牧民群众生产情况,主要依靠养殖牦牛、羊与种植青稞、萝卜等,大部分农牧民群众都有养殖牲畜的习惯,其一年之中长期往返于冬夏季草场,种植业只是其饮食文化的一个补充,种植业种植一般主要集中在半山坡上,靠天种植(无灌溉、施肥、管理等措施),当地农牧民群众一般在春季播种,到了收获季节再次来到耕地进行收割,造成了产量极其低下,截至目前,该现象在部分乡镇仍然较为常见。因此,畜牧业是当地农牧民群众生产生活的根本,形成了以“畜牧业”为主的“一元制”经济,畜牧业的发展不仅仅为了满足自身的需要,而是为了交换,这种交换是牧民与农民之间内部性的交换,大多实行以物换物;故而,畜牧业是农牧民群众生产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生产资料。但是,近年来,伴随着虫草药用效应的广泛普及和国民经济收入的持续增长的前提下,虫草价格一路飙升,牲畜数量急剧下降,从1990年的21.69万头下降到2016年的11.91万头,尽管牲畜出栏率由过去的7.41%提高到23.78%(主要指的是牦牛),但是本地人口由1990年29509人增加到当前2016年的50742人,人口增长的速度高于牲畜的出栏率,依靠当前的牲畜数量来维持市场上的需求不太现实。一是当地农牧民群众养殖牲畜主要依靠天然草场,必然避免不了夏饱、秋肥、冬瘦、春死等自然规律,当地农牧民群众一般都选择在当地11、12月份集中宰杀牦牛,形成了季节性肉类短缺的现象;二是传统牧民养殖牦牛主要为了交换,满足自身生活的不足,而当前部分牧民养殖牦牛是为了自用,导致当前本地农牧民群众对牦牛肉制品急缺,市场上的牦牛肉制品主要为青海、甘肃牦牛,造成了每一年当地大量资金外流。比如,索县农牧局为了及时淘汰当地老、弱、超载大户等牦牛,近两年主要集中在每年11月底举办牦牛展销会,强制养殖户及时淘汰老、弱、超载大户等牦牛,2016年当年共出售牦牛700头左右,金额达到500余万,2017年共出售2100头左右,金额达到1000多万元,在此过程中,出售的牦牛基本上仍然满足不了市场上的需求,往往出现了供不应求的现象。尽管通过举办展销会,一方面使当地资金基本上留置在当地;另一方面有利于牲畜的循环发展,草场的充分利用。但是季节性肉类短缺将长期存在,再比如;嘎美乡创办的合作社养殖,出售的牦牛肉制品主要是当地牦牛,一年之中长期经营,但其价格往往比其他地区的牦牛制品要昂贵几元钱/斤,往往面临着有价无市的现象。
现代农业是高度专门化的农业,不仅形成几乎单一种植某种作物的专门化,而且出现生产同类产品“工序”上的专门化,如种畜繁殖、幼畜饲养和肉类催肥的区域分工,以此带来农业的高效益。索县应根据当地土地资源条件,既发挥本地区域优势,又要使各类土地资源得到合理开发利用、众多劳动力都得到充分发挥,走出一条“一业为主,多种经营”的适度专业化路子,实现当地乡村产业兴旺。当前,本地耕地面临着尴尬的现象。首先,农牧民饮食文化发生变化,传统的糌粑、牦牛肉、酥油茶等向糌粑、牦牛、大米、猪肉、蔬菜等转变;其次,当地农牧民群众仍然靠天种植,产量低下,依靠种植业提高经济收入不现实;最后,牲畜业不再是其家庭经济收入主要来源,在过去种植青稞作物不仅仅可作为糌粑食物来源,而且还可以利用秸秆作物当做牲畜口粮,但是随着虫草经济的崛起、牲畜数量的减少,许多乡镇种植业面临着耕地无人耕的现象。部分乡镇超过50%耕地出现了闲置的现象,当地政府完全可利用闲置耕地种植饲草作物,提高牲畜出栏率,根据当前索县种植结果,完全具有种植饲草作物的优势。比如,荣布镇1、2、5村,前几年部分草场由于长期经受鼠患的侵袭,部分草场出现了荒漠化的现象,荣布镇积极向上级部分申请资金种植饲草作物(批准资金170万元),在2016、2017年不断试种的基础上(主要有紫花苜蓿、燕麦草),2018年普遍种植燕麦草,高度基本上达到1.6米左右,亩产达到3000余斤,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一方面是实现了该草场由荒漠化向绿洲转变的趋势;另一方面有效遏制了鼠患的延伸。更主要的是该地区种植燕麦草吸引了一批批的牲畜长期逗留。因为燕麦草含糖量高,适口性、株高、茎粗,蛋白质含量达到15%—17%,比其他草在中性洗涤纤维含量高的情况下更适合,更有利于从短期提高牲畜育肥。从国内整个大环境趋势看,种植饲草作物势在必行。再比如,国内燕麦草进口量从2008年的1500吨增加到2016年的160000吨,增加了100多倍,且在当前人均粮食消耗不断下降的趋势,而对于肉制品需求正在不断上升期间,人与牲畜争粮的矛盾不断突出。根据党中央《乡村振兴战略(2018—2022年)》,明确提出“大力发展优质饲料牧草,合理利用退耕地、南方草山草坡和冬闲田拓展饲草发展空间,推进畜牧业区域布局调整,合理布局规模化养殖场,大力发展种养结合循环农业,促进养殖废弃物就近资源化利用”,当地政府可充分利用边际土地,开发中低产田、退耕地、盐碱地等资源,选育抗逆性强的牧草种子来利用这些边际资源,迎合“万亩千畜”项目,为那曲市大力发展畜牧业提供契机。
如前文所述,尽管在虫草经济影响下,本地农牧民群众经济收入来源发生了转变,在生产方式上出现了弃牧弃耕现象,导致牲畜数量在近几十年时间里下降将近过半,但虫草经济发展毕竟不具有连续性。虫草被过度的挖掘,随之带来了严重的生态问题,特别是虫草产量的下降和草场荒漠化的加剧,对索县脆弱的生态环境构成极大的威胁。尤其是在当前国家大力发展乡村振兴战略、那曲市“万亩千畜”项目,该地区作为生态脆弱区域应坚持保护优先、限制开发,发展高原特色农牧业,培育农牧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挥出农牧业多功能性,发挥六次产业的加法效应,创造新供给,实现农牧业价值增值,实现“人、地、钱”协调统一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