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象与启示:近代云南留日学生研究

2018-02-20 00:07周立英
学术探索 2018年12期
关键词:留学生云南研究

周立英

(云南大学 历史与档案学院,云南 昆明 650091)

清末民国留学运动对近代中国的深远影响,长期以来受到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始终是近代史研究中的热点问题,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进入21世纪,留学生的研究呈现出研究视角的转移、研究资料的丰富、影视方法的运用等新现象,但尚无成果对此进行总结。有鉴于此,笔者不揣浅陋,以云南留日学生为例,谈谈自己对清末民国留日学生研究的思考,认为可从研究范式的转换、研究内容的深化、研究资料的整理、研究方法的探索等途径来推进近代云南留日学生的研究。不当之处,祈望得到专家、学者的批评指正。

一、近代留学生研究的新象

对近代留学生的研究,最早见于舒新城《近代中国留学史》[1](1926年)。留学热潮研究,渐次展开。2000年后,在近代留日学生的研究中出现了诸多新现象,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第一,研究视角的转移。以往研究者更多地聚焦于留日学生的政治、军事活动或在政治、军事领域内的贡献,但从2003年开始,此状况发生了显著变化。变化的标志,就是徐州师范大学(今江苏师范大学)主办的首届“留学生与中国的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的召开(2003年10月)。在研讨会上,与会者将讨论重点放在“留学生与中国的近代化、留学生与中外文化交流”[2](P117)等问题上,明确提出留学生研究的视角应向经济、文化、科技领域转移,并就此各抒己见。

陈辽研究员认为,十多年来的研究较多关注留学生在政治、军事领域内的作为,但是他们为祖国做出更大贡献的是在经济、文化、科技领域,因此,主张应在政治、军事领域研究的基础上,更加关注留学生在经济、文化、科技领域内的贡献,“二者互补”,[3](P14)[注]但也有学者的观点与此不同。李喜所教授《中国留学生研究的历史考察》(《文史哲》2005年第4期,第113页)一文认为,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留学生研究逐步深化。其中关于留日学生的论文有28篇,研究面相当广,涉及中国留日学生反对日本政府的“取缔规则”、同盟会成立前后留日生的分化、留日生与清末立宪运动的关系、留日生与中国军事变革、留日学生的日本观等,但“更多则分析了留日学生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关系”。因该文未列举28篇论文的具体篇目,笔者不得而知。该文紧接着又说:“总之,留日生的研究成果斐然,但分布不均,如研究辛亥革命时期的相对多,研究民国尤其是北洋时期的少。”此说前后矛盾,受时代局限性的影响,涉及辛亥革命时期的研究多侧重政治与军事,既然“研究辛亥革命时期的相对多”,意即研究政治、军事的相对多,何来该文前述“更多则分析了留日学生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关系”呢?明确指出留学生研究的新方向。许多学者也不约而同地强调留学生与中国现代学科体系创建之间的关系,认为“近代中国的留学生,也正是在投身现代学科的建设中,分解了封建的旧文化,提升了现代的新文化,促进了中西文化的交融,使现代学科逐步变成了新文化特别是现代学术文化的活水源头。”“在中国现代学科的构建当中,日益突起的留学生新知识群体发挥了核心作用。”[4](P160)因而留学生群体的努力是中国现代学科体系得以创建的主要原因,[2](P118)他们“把中国的古老学术圣殿改造成新时代的全新科学大厦”。[5](P19)对留学生在中国现代学术发展中的作用给予了极高的评价。董守义教授说,留学生开拓了全新的科学门类,输入了全新的科学理性,为中国近代以来直到当代经历了持续而剧烈的社会转型做出了重要贡献。[2](P118)《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典藏民国时期留学生资料简介》一文认为,留学生们“较早地接受了欧风美雨的洗礼,承担了西学东渐和宣传中华文化的任务,在吸收外来文化和构建中国新文化方面”,“是前驱和先导者”。[6](P16)李喜所教授将中国现代学科群的构建分为涌动期、产生期和完成期三个阶段,指出留学生在这三个时期的递进历程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4](P160)《留学生与中国的社会转型》一文则更为明确地肯定了留日学生在中国现代学科群构建中的地位与作用,说20世纪初许多新学科的建立都与留学生有关,通过译书,他们努力地致力于新学科的奠基工作,其中“留日学生为近代学科的基本门类,如历史、政法、教育学、外交学、军事学、农学、矿务、工艺、商学、船政、理化、数学、地理学、博物学、卫生学、美术、哲学、宗教学、编辑学等所作的奠基工作占全体留学生同类工作的60%”。并总结道,在清末的留日运动中,人们重视社会科学而忽视自然科学,能考入高等以上专门学校及大学者极少,因此少见出类拔萃的自然科学家,后来的欧美留学生弥补了这一缺憾,产生了许多新学科的开创者和一代宗师,如留学英国的丁文江和李四光开创现代地质学,侯德榜为现代化学输入全新的科学理念,茅以升成为现代桥梁学泰斗,竺可桢成为中国气象学开山鼻祖。[5](P18)

该研讨会结束后,即于当年年底始,在《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自2013年第1期起改名为《江苏师范大学学报》)上陆续刊登了一批与此相关的学术论文。从2004年第1期开始,该刊更设立“留学生与近代中国研究”栏目,[注]参见该刊各年总目录。专门刊登此类文章。该栏目一直延续至今。此后,各期刊陆续出现讨论留日学生与学科建设、留日学生与社会转型、留日学生与文化教育等内容的文章,由此引发了新一轮的留学生研究热潮。[注]需要说明的是,2003年以前,也有文章讨论类似问题,但为数尚少,对这类问题真正展开大规模的讨论,是在2003年以后。换言之,2003年以后出现的留学生研究热已经将视角从政治、军事领域转移到学科建设、社会转型、文化教育、史料整理等新的领域之中来了。

第二,研究资料的整理。史料整理对于历史研究来说,其作用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为供研究之用,提高著作质量,二为抢救、保护、开发文化资源,继承和弘扬历史文化遗产。对于留学生问题,研究者也越来越留心于资料的整理。“留学生与中国的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2003年)上,与会专家就指出,史料的收集与整理是留学史研究进一步深化拓展的重要基础。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马振犊研究员、杨斌研究员、郭必强研究员也回应称,二档馆藏有民国时期中国留学生的丰富资料,“希望档案界与史学界的研究人员就留学史的研究进行深层次的合作,以加强留学史相关史料的整理、挖掘工作,从而把留学史课题的研究工作推向一个新的高度”。[2](P119)随着影印出版及电子资源的普及,21世纪以后留学史料的整理成果丰硕,呈现出欣欣向荣之势,如王宝平主编的《晚清东游日记汇编》系列、留日学生监督处编《官报》(12册),等等。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民国期刊的整理出版。对此,有研究者评论说,近年来民国文献的保护和利用越来越受到重视,图书馆致力于数字化,尤其是全文数据库的开发和研制,出版机构在寻访图书馆馆藏、私人藏书的基础上,开展大型专题民国文献的影印出版,这“两种不同机构以不同形式开展的民国文献的整理开发和利用,都取得了卓著的成绩”。[7](P107)清末民国留学生史料的整理和利用也受益于此,出版了一系列留日学生创办或报道留日学生学习、生活情况的期刊,如《晚清珍稀期刊汇编》(全40册)[注]姜亚沙,经莉,陈湛绮主编,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2009年。收录了《江苏》《夏声》。、《晚清珍稀期刊续编》(全40册)[注]姜亚沙,经莉,陈湛绮主编,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2010年。将《滇话》收入其中。、《民国珍稀期刊·清末官报汇编》[注]姜亚沙编辑:《民国珍稀期刊·清末官报汇编》,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2006年。,等等。同时,许多高校图书馆的数据库能检索到的晚清民国期刊资料种类越来越多,内容越来越丰富。如云南大学图书馆可以搜索到“全国报刊索引数据库”“晚清期刊全文数据库(1833—1911)”“民国时期期刊全文数据库(1911—1949)”“中国数字方志库”等数据库。

第三,影视方法的运用。在传统的历史研究方法中,运用史料、实物,以纸质文稿形式反映历史是常见形式。随着时代的进步,新的历史研究方法——影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

美国人大卫·格罗斯按照历史发展的进程,把记忆的社会图式分为宗教图式、政治图式和大众媒介图式三种。他认为,从20世纪40~60年代始,以电视、报刊、光碟、录像带、电影为主的大众媒介图式开始挑战国家的政治图式,大众媒介代表市场利益,表达发展中的资本主义经济,“也许大众媒介主张现代时期的平等主义精神,因此也就能够在短时间内对广大的集体民众产生更大的影响力。它们在当今不仅是当代观念和价值的供应者,而且还是我们思考过去最具影响力的图式框架”。[8]指明以电视等为主要内容的大众媒介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对当代民众产生更大的影响力。Silverstone也说:“在没有其他材料的情况下,媒体通过表现与表象过去,形成了规定过去的强大力量。媒体在电视剧和纪录片中建立了历史性的权威。”[9](P272)也就是说,在大众不易接触到史料的情况下,媒体对记忆和表象某段历史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在电视已成为生活必需品的今天,媒体中最重要的就是电视。人们通过电视获取和构筑‘生活世界’的知识,并加以实践。因此,电视被誉为仅次于行政、立法、司法的第四种权力”。[10](P272)电视或视频在大众中的权威性越来越大。

回顾与清末民国留学生相关的影像作品,最早出现的是以广东电视台为主制作的《百年留学》历史纪录片(24集)[注]http://tv.cntv.cn/videoset/VSET100190627612。2018年9月30日采集。,2006年首播,从晚清留学第一人容闳说起(1847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为止,叙述了近代中国海外留学发展历程。而2012年中央电视台首播的《大清留美幼童》[注]http://www.iqiyi.com/w_19rt06rxz1.html?list=19rrknoaiy。2018年7月17日采集。系列纪录片(共4集)则影响较大。该纪录片寻访了一百多年前中国首批幼童在中国和美国生活过的城市,他们曾经就读过的中学、大学,这些城市的历史学会、公共图书馆,以及分布于世界各地的留美幼童的后裔以及中国幼童当年居住过的美国家庭后裔,运用照片、书信、日记、成绩单、衣物、剪报等实物,通过图像、文字、声音、实物、回忆者等介质,还原了清末留美幼童的历史。

二、近代云南留日学生研究的回应

首先,留日学生研究已渐向留学生与社会转型及留学生在学术、教育等领域的贡献转移。研究对象以李根源、唐继尧、蔡锷,或留学生群体为代表。

关于留学生与社会转型,前贤都注意到留学生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对社会转型产生的推动作用,潘先林的观点颇具代表性,他认为唐继尧在云南筹办市政、改革教育、实行市乡自治、整理交通,尝试着从半殖民地半封建、半资本主义向资本主义经济转型和过渡的活动,推动了云南的近代化进程。为实现中国的统一,唐继尧与北京政府、孙中山广州政府合纵连横,“加强了云南‘边陲’与内地‘中央’之间的联系与凝聚,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历程,有利于中国历史发展的整体性”。[11](P99)[注]持类似观点的研究诸如邓亦武《蔡锷与云南现代化》、吴臣辉《论唐继尧在云南早期现代化进程中的作用》、王飞《唐继尧:云南现代高等教育之父》。周立英著《晚清留日学生与近代云南社会》[12]则探讨了留日学生群体对晚清民初云南社会转型产生的影响。牛亚慧《近代云南女留学生研究》一文将女性留学生视为一个整体,考察了她们对近代云南教育、现代西医、革命事业等领域转型、发展的促进作用,指出:“近代云南女留学生对云南社会早期现代化起到了推动的作用。”[13](P1)

关于留学生在学术、教育等领域的贡献,产生了不少研究成果,以学术贡献为主。这些成果除总述李根源的学术贡献外[注]如谢本书《李根源的学术生涯》一文载李在金石、方志、文录、书法、雕刻艺术等方面的造诣。(《学术探索》,2000年第1期,第61~63页)叶万忠《李根源与石刻档案》一文载李对苏州地方文献、石刻档案的保护。(《档案与建设》,2007年第2期,第37~38页)。,李著《永昌府文征》一书受到研究者的青睐,不仅将其点校出版(李根源著,杨文虎、陆卫先主编:《永昌府文征》(校注本)[注]李根源著,杨文虎、陆卫先主编:《永昌府文征》(校注本),云南美术出版社,2001年。),还涌现探讨其成书背景、主要内容、史料价值、学术意义、诗作特色、涉缅文献等内容的文章。同时有3篇硕士学位论文以李根源及其所著《永昌府文征》为研究对象,分别从文献、作品诗作、作品的开发利用角度进行挖掘。[注]年四国:《李根源与〈永昌府文征〉论稿》,云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李毅斌:《从古代诗歌中看永昌地区民族文化交流——以〈永昌府文征〉所录诗歌为例》,云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年。张静梅:《〈永昌府文征〉的开发利用研究》,云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年。此外,李著《滇西兵要界务图注》(包括《滇西兵要界务图》[注]藏云南大学图书馆特藏室。及附注)也受到研究者关注,对其成书时代、主要内容、军事意义等做了归纳分析,指出该书“是构建大西南国防体系的重要参鉴文本,是首部近代军事意义上的西南边防著作”。[14](P148)将其提升至国家西南边防安全的高度进行考察。另外,留学生的教育贡献、法律思想也为学界所留意。杨志稳、邓有凯《李根源对云南教育的五大贡献》一文指出李根源对云南教育的贡献体现在5个方面:“开创和提升了云南的近现代军事教育”;“开创了腾冲农、工、商职业教育的先河”;“收集金石”,“编纂方志”,留下了珍贵的文史资料;成为云南与内地教育文化交流的桥梁,等等。[15](P39~41)吴鹏《论李根源的学校教育思想》一文则提出李根源教育思想的特点。[16](P26~28、65)王瑞卿《蔡锷法律思想研究》一文指出,蔡锷在宪政、国际法、军事法方面都有卓越贡献,且其法律思想具有极强的实践性。[17]

其次,就研究资料而言,21世纪以来,出现了较大规模的有关云南留学生的资料整理成果。例如云南省档案馆编《民国时期西南边疆档案资料汇编》(云南卷)[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年。全书分“云南卷”80卷、“广西卷”30卷、“云南广西综合卷”98卷,共208卷。,以影印的方式向读者展示档案原件的内容和样式。其后,云南大学与云南省图书馆合作,拟将近千万字的《云南通志馆征集各县资料》《云南各县地志资料》[注]《云南通志馆征集各县资料》完成于1934年,共43种近200册;《民国时期云南各县地志资料》成书于20世纪20—30年代,共159种200余册,涵盖100余县。两者共计200余种、400余册,是研究民国时期云南社会与文化的宝库。整理出版。目前,该资料正在整理中,不日将与读者见面。其中,《云南通志馆征集各县资料》“人物”部分收录了大量留日学生的原始资料。云南省留学人员联谊会编《云南百年留学史(1896~2013)》(第一辑)[注]云南省留学人员联谊会编:《云南百年留学史(1896~2013)》(第一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年。首次系统梳理了晚清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后),云南学生国外留学的历程及其对云南社会产生的影响,其中保存了大量珍贵的档案资料,因此,此书也可视为近代云南百年留学史料汇编。

再次,涉及云南留学生的纪录片,目前仅见由农工党云南省委、民革云南省委、九三学社云南省委联合摄制的《百年讲武》纪录片(共5集)[注]详见央视网http://tv.cntv.cn/video/C15772/70b52be2ed6a4506c7247fb1ca038c67。2018年7月17日采集。,讲述了被誉为“将帅摇篮”“革命熔炉”的云南陆军讲武堂的历史。该校由晚清留日学生缔造,是留学生的主要功绩之一。2010年,《百年讲武》在中央电视台播出,这段为云南人熟知的历史通过影像的形式而令广大历史爱好者耳目一新,由此引发的对云南陆军讲武堂的关注与热议,在当地持续至今。

三、近代云南留日学生研究的启示

审视当前云南留日学生的研究状况,还存在一些不足与缺陷,主要表现为:(一)不少研究成果仍停留在还原历史的基础性研究,缺乏对留学生与社会变迁本质性问题的深入探讨;(二)许多成果“为旧论题与旧框架下的同质性、重复性研究,缺乏实质性的深入开拓与突破”;[18](P124)[注]关于云南留学生研究同质性成果的代表,如王丽云著《留学生与云南近代化》(云南人民出版社,2013年)一书,名为首次对近代云南留学生做整体性考察,实为将前贤的相关研究成果复制、拼合而成,鲜有新意。(三)研究资料的丰富与更新,限制了对相关问题的不断探索。综观学界已有的新变化,结合近代云南留日学生研究已取得的成绩及存在的不足,关于如何推进云南留日学生的研究,笔者得到的启示如下。

第一,地处沿边的云南,可用沿边型近代化模式来考察留学生与社会的互动关系。沿边型近代化模式指,在近代化潮流影响下沿边地区各少数民族人民朝向资本主义工业化、民主化方向的种种努力,及与此相关的观念转换、习俗变迁、政治变革、经济发展、文化进步和国家认同等。[19](P66)与沿海、内地经济发达地区不同,云南的早期现代化(或称近代化)不易以机器工业的规模大小、先进思想的普及程度等指标来衡量,而新观念的渗透和接纳显得更为重要。因此,沿边型近代化模式中涉及的观念转换、习俗变迁、政治变革、经济发展、文化进步和国家认同等概念更能贴近近代云南的实际情况(强调过程)。前贤的研究关注到留学生与近代云南社会转型(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之间的必然联系,但论述比较分散,如何才能将二者有机整合为一体呢?沿边型近代化模式这一研究理论则较为理想,且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第二,加强留日学生推动学科建设、发展的讨论。在军事学科领域,孔令琼《首部近代军事意义上的西南边防著作——〈滇西兵要界务图注〉述评》[14]一文是较好尝试,通过梳理留日学生李根源所著《滇西兵要界务图》及附注(简称《图注》)的成书背景、主要内容,指出该《图注》充满了西方近代军事思想,是一部近代军事意义上的西南边防著作。不独如此,近代云南留学生以学军事者居多的特质、近代中国三大军校之一——云南陆军讲武堂的建立及其影响,都是留学生对近代军事学科探索与实践的极好例证。在近代医学领域,毕业于日本神田私立产婆学校的周景曹,归国后在昆明创办了云南第一个妇产科医院和妇产科学校,推广新式接生法。[20](P32)就读于日本东京女子医学专门学校的雷莲芳在云南大理太和街创办至诚妇产科医院,“医院病室类别全部系产科及妇产科病室,有病床12张”。[21]在大理喜洲医院院长任内,她两次举办喜洲高级助产职业学校,“面向滇西招生”。[22](P210)日本留学生张静芬创办了昆明市儿童专科医院,[23](P105)从日本、德国留学归来的李淑家在昆明创立了儿科医院——映慈医院。[24](P172)这些资料是研究留日学生与近代云南学科建设、发展的宝贵史料与重要线索。

第三,深化留学生促进社会文化教育的研究。师范专业是晚清云南留日学生的第二大热门专业,师范生人数仅次于军事生,归国后他们在文教领域的建树也不容小觑。然就目前的情况看,前贤将注意力更多地集中在少数人身上(如唐继尧、李根源、刀安仁),诸如李燮羲、李怀南父女同赴日本学习音乐,李怀南在云南女子师范学堂、省垣两级师范学堂、东陆大学担任音乐教员,“对处于起步阶段的云南近代学校音乐教育起到积极推动作用”;在日本学习保姆专业的赵之硕对云南幼稚园教育的影响;[13](P46~48)杨谷芳随夫李全本(留日学生)前往日本学习美术工艺,后任教于昆明女子学校,“教授学生造花工艺,特别是编制通草花,颇受市场欢迎,流传很久”;[25](P106)吴汉英就读于日本巴黎美术专门学校,后“任昆华女子初级家事职业学校家事劳动、刺绣教员”[20](P135)此类资料则较为忽视,而这些线索、史料都是研究、深化近代云南留日学生促进社会文教事业不容忽视的珍贵资源。

第四,研究资料亟待整理。如留学生在日本编印的《云南》杂志(共21期,现存18期)、《滇话》报(共8期,现存3期),由于年代久远,保存不易,已越来越残缺不全,纸质脆化。又如许多留日官绅、学生都将留日的经历、感受、启发以日记的形式保留下来,写就《东游日记》,至今存世者不少,但整理出版者不多[注]仅见(近)陈荣昌著,周立英点校《〈乙巳东游日记〉点校》,云南美术出版社,2007年。昭通留日学生李燮阳的《留东日记》也被部分整理出版,见昭通市政协文史编辑室《李燮阳留东日记摘抄》,政协云南省昭通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编辑室编《昭通文史资料选辑》第3辑(内刊),1988年,第211~220页。。又如清末留日学生监督处发行的《官报》(50期)中收录不少云南留学资料,然从未被关注及利用过,可将其辑出,以资使用。又如云南省档案馆、昆明市档案馆所藏相关档案史料的整理,等等,这些档案、资料都需要系统地发掘与整理。此外,日本外交史料馆、国立公文书馆、国立国会图书馆、防卫厅等机构庋藏了丰富的近代中日关系史档案,对近代中日关系史、中国近代史的研究都是极为珍贵的资料,其中有不少档案涉及清末民国的留学生。[26](P133~136)除档案资料外,口述史料的使用也应当受到关注。到目前为止,20世纪30年代去日本留学的人员几乎都已离世,但40年代的留学生还有健在者,我们可以寻访到这部分健在者,做访谈,收集口述史料。

第五,用纪录片的形式专题记录云南近代的留日学生。纪录片《大清留美幼童》曾说:“这批饱受欧风美雨熏陶的学子,是中国矿业、铁路业、电报业的先驱,他们中出现了今天清华大学、天津大学最早的校长,出现了中国最早的一批外交官,出现了中华民国的第一任总理,回国后的这批西学所造之子,历经晚清政坛的跌宕起伏,目睹了近代中国的荣辱兴衰。”这句解说词引起了笔者的共鸣,因为云南留日学生又何尝不是如此?他们虽然偏居祖国西南一隅,但是从不自小、不自外,而以云南的一分子、中国的一分子自居,策动“重九”起义、护国运动等政治活动,积极参与国家的经营与管理。笔者曾参与纪录片《百年讲武》的摄制,由此,笔者认为,我们可以仿照上述纪录片,采用影像的手法对云南留日学生进行研究,用镜头追踪他们当年的足迹,制作类似于《百年留学》《大清留美幼童》《百年讲武》的云南留日学生的专题纪录片。

综上所述,在清末民国留学生的研究中,研究视角的转换、档案资料的整理已经受到学界的重视,并一一付诸实施,研究方法的多样化也有望可待。基于此,笔者认为,可用沿边型近代化模式来考察留日学生与近代云南社会之间的互动关系(研究范式的转换);加强留日学生推动学科建设、发展的讨论;深化留日学生促进当地文教事业的研究(研究内容的深化);整理出版相关研究资料(研究资料的整理);用影视手法(纪录片)专题研究留日学生(研究方法的探索),推动近代云南留日学生研究走向新的广度、高度与深度。这些新方法并非只可取其一,而是彼此交错、互渗甚至并存。此外,鉴于19世纪以来“在实证史学层次上揭露、批判殖民统治一直是中国历史学的主旋律,与国外同行相比,在历史叙述和历史记忆层面上的研究尚有待进一步展开”[27](P1)的现状,笔者认为,关于云南留日学生的历史叙述和历史记忆研究,也可资下一步研究考虑。

猜你喜欢
留学生云南研究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云南茶,1200年的发现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云南邀您来“吸氧”
云南是你避暑的最佳选择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一图读懂云南两新党建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