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发帮,蒋正鑫
(青海大学体育部,青海 西宁 810016)
土族世居在青海省和甘肃省,人口29万左右,是我国少数民族之中人数较少的民族,也是青藏高原历史最悠久的少数民族之一。土族群众以游牧为生,也是在马背上闯天下的民族。土族语言是土族语属于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土族群众主要聚集居住在青海的互助土族自治县民族和回族土族自治县、乐都区、门源回族自治县、都兰县、乌兰县、贵德县、共和县、西宁和甘肃的卓尼、永登、肃南等地区。本文通过实地调查和访谈当地体育及民俗方面的专家,并考察具有代表性的土族节庆体育项目,运用民族学、民俗学和体育学的理论方法和成果对土族节庆体育功能进行研究,旨在充分认识少数民族传统节庆习俗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教育功能的重要作用,使这些传统的节庆和历史悠久的习俗得到社会各族人民的关注和重视,从而更好地保护优秀的少数民族传统节庆习俗;对土族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得到更好的保护与传承。
据调查研究土族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4世纪,土族的民族文化是不断的接受并融合了部分藏族、蒙古族、汉族等民族的文化而形成的,土族的经济、民俗、宗教信仰等方面和周边世居相邻的民族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由于土族是以农牧业作为主要生产方式的民族,加上土族群众交错杂居的生活方式,不同区域的土族文化是有差异的。土族受周边民族文化的干预,在历史的长河中创造形成了别具一格的区域特色文化,从土族的各区域的方言、服饰、节日文化等方面的差异能得到印证。
正是这些特色鲜明的多样性的土族区域文化经过历时不断的洗礼汇聚形成了宝贵的土族民族文化资源。民族文化是具有民族气息的标签,也是民族的精神和财富的总和。土族有着较强的民族凝聚力和浓郁的多元化的民族文化[1]。
研究调查土族的民族文化发现,土族的文化大概有4个大方面:土族的礼仪文化、土族的特色服饰文化、土族的节日文化、土族的民族传承文化,这4个大方面的文化都是土族群众在生产生活中经过不断实践和积累的宝贵的物质和精神的传承,也蕴含着土族丰富的极具价值的民族文化资源。
土族的节日是在土族长期的历史发展在由土族文化、信仰、生产生活方式等因素中形成的。节日是值得纪念的日子,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在各民族历史的发展中传承至今有许多特色各异的节日。土族节日对于土族群众来说有着重要的意义,节日通常会在每年固定的一天或者多天举行庆祝或者祭祀活动,土族的节日多是在生产、成人、特有的习俗、以及土族宗教信仰等因素下产生的。
民族文化需要搭建长期有效空间载体进行传承,民族节庆是反映民族文化风貌的核心要素之一,是民族长期积累形成的民俗、宗教信仰、生产生活方式的生动展示,能引起民族群众的心里共鸣。
土族在一年之中节日庆典活动众多,这些节日庆典活动形式各异具有多样性,土族的节日庆典根据不完全的调查统计,有十几种之多。按照节日庆典活动内容和特征的不同土族节日可以分为:宗教信仰类、祈求丰收类、传统风俗习惯类、社交娱乐类等4个大类(表1)。
表1 土族主要节日分类
1.1 祈求丰收类 土族群众早期是以畜牧业为生,逐渐转变为农业为生。季节、天气的变化能直接影响人民的生计,根据历史记载土族群众渴望神明保佑本民族农业生产五谷丰登,土族群众在不断的劳动实践的过程中,也发生了不少先辈英雄带领大家与自然和外敌斗争的故事。在忙于生产的同时会举办节日庆典以祈求好的收成,进行春祈秋报活动,比如土族的节日擂台会早期是因为土族当时居住地是宋朝的军事要塞,所以会定期搭建擂台进行比武,后来演变成唱花儿祈求就是土族群众为了报谢神明,并祈求来年风调雨顺。而举办的有着四百多年历史的节日庆典。
1.2 社交娱乐类 社会在不断的发展和进步,土族群众在社会的发展中对大自然有了新的认识和理解。祈求丰收类的节日也由最早的祭拜转变为现在的具备娱人、物资交流、亲朋聚会、交友相亲、强身健体等多功能融为一体的民俗节日。
丹麻戏会是具有民俗歌舞和相亲交友双重功能的节日,土族年轻的小伙子会穿上自己最好的带有浓郁节日色彩的节日服饰,土族女青年会精心打扮,佩戴好各种华丽的首饰,穿上用各种色彩刺绣成花点缀的节日盛装,跳起婀娜多姿的舞蹈,载歌载舞。当见到自己心仪的姑娘或者小伙子时会两人一起共舞,相互之间诉说内心的情感。
土族的纳顿节为时两个多月也被称作世界上最长的节日,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纳顿节中既包含了传统的祭神,又为土族群众提供了亲朋好友相聚的平台,土族的人民在节日中会放飞自我、放松心态、相互唱着祝福的土族歌谣,跳起於菟、安召舞,纳顿节是土族的那达慕是全民狂欢的盛大节日。
1.3 宗教信仰类 土族群众信仰萨满教、藏传佛教格鲁派、道教以及汉族的佛教,是多种信仰宗教并存的民族,虽然多种宗教信仰并存但是并存不悖,从土族的历史中分析出多种宗教信仰之间表现出良好的和谐包容的状态,最终相互融合形成独特的土族宗教信仰。土族宗教类节日主要内容就是进行土族宗教祭祀,所以宗教节日对于土族的群众来说是有特殊意义的日子,按照土族宗教信仰只有在每年这些特殊的日子通过祭拜祈求可以和神明进行交流,人们可以把自己对神的祈求按照特定的方式进行祭拜。
土族群众无论性别、年龄,每年到了宗教类节日都会放下手中事物,汇聚在一起,通过祭拜祈求神明达到自己弭灾、求福、报谢等目的,渴望通过这种方式能让自己摆脱生活中的痛苦烦闷,让自己的内心得到净化与升华。
1.4 纪念性节日 纪念性节日是为了纪念土族丰功伟绩的先辈和土族历史上重大事件等,经过不断的传承形成周期最终演变成节日。鸡蛋会的起源是清朝土族群众遭受了冰雹的灾害,耕田损失惨重,人们怀着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崇拜,就聚集在一起,手拿煮熟鸡蛋在地上摔破,满地白花花的蛋壳象像冰雹一样,这一行为寓意着消除冰雹之灾。
土族先辈在生产过程中为了表达对神灵庇佑的感激之情和对丰收的喜悦之情创造了这些节日,并不断地传承下来。土族群众以能歌善舞远近闻名,土族的文化根脉之中歌舞文化被历代土族群众书写上重重的一笔,土族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教育作为一项实践活动,分为学校外的教育和学校内的教育。学校外的教育包括家庭教育、除正规学校系统外的其他各社会团体所组织进行的教育、民间教育等等[2]。
土族节庆体育在校外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我国五十六个民族在长期的发展中,其独特的民族活动和民族的仪式对本民族群众来说都有着相应的社会功能。土族节庆活动中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因为是在祈求丰收、社交娱乐、宗教信仰、重要民族事件等节日中举行的,在民族群众中有着广泛的普及性,所以民族群众在节日庆典中参与节庆传统体育项目的同时,就会受到民族文化教育的熏陶,这种民族文化教育的渗透是在民族传承之下的教育,教育的主题教师不受限制,是土族先辈宝贵的民族文化的结晶[3]。
人们参与节庆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活动时,也在接受土族的各种生产生活技能,接受土族先辈对大自然的阅读和理解,以及和自然相处生存的方式。如果说土族的节日庆典是一次盛大聚会,那么盛大聚会的重头戏必然是节庆体育[4]。
随着社会不断地发展,节日文化也在不断发展,体育本身就是不断的发明创造出来的,土族的节日文化宝库里有祭祀、民俗、农事、庙会等充足的“养分”孕育出土族特有的民族传统体育,比如土族祭祀仪式中演变出来的舞蹈於菟,农事活动演变出来的轮子秋等。这些节日中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是节日文化功能的创新,为土族群众展现民族风貌提供了平台。民族节庆体育简单地说是民族节日中的体育项目,这些体育项目民族特色鲜明,有着丰富的民族文化的历史沉淀和文化底蕴,要实现弘扬民族精神和传承民族文化,就要合理的开发和利用好这些宝贵的民族文化资源。
体育具有育人功能,立德树人是体育的根本。人们在参与体育项目时,可以直接感受到体育项目其中融入的中华传统美德以及优秀传统文化,这也是一种接受教育的形式。如果将土族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教育功能挖掘整理、开发利用民族节日体育的教育资源和功能,有利于增强民族群众的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为和谐社会的发展提供保障,并赋予新时代的使命,在思想上为人们树立向上向善核心主义价值观思想,人们在参与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同时受到民族文化的教育,同时能接受民族文化的熏陶,并且能起到文民族文化扩散和传播的重要作用。形式多样,内涵丰富的涂族节庆体育具有不可替代的教育功能。
2.1 宗教信仰节庆活动传承民族文化,提升民族凝聚力和认同感 土族群众在节日庆典中,特别热衷于参与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土族的宗教信仰孕育了土族体育的雏形,他们在参与宗教信仰类和纪念类的节庆体育的同时也能接受本民族的宗教信仰的熏陶,使自己全身心的沐浴着到民族信仰洗礼,找到自己的民族归属感。保护文化多元性,并在此基础上发展、重构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关系到一个民族内部认同和凝聚力,也对不同民族间和谐相处具有重要影响[5]。尤其在人类社会普遍提倡文化多元共存的今天,积极探索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的新路径,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多元一体中华文化大格局,对于我国,乃至世界都有历史性的的贡献。
参与到和自己有着共同族源、语言、共同的民族思想意识的群体当中去,一起进行特定的体育活动,相互之间会情不自禁的产生天然的友善、亲切的好感,以及彼此认同民族的思想文化理念,所以会产生默契、共鸣,大家在共同的民族群体标签下,沟通与交流、增进感情。节庆体育是土族特殊历史条件下形成一个载体,潜移默化的群众个体的心理,最终形成共同的心理特征,无形之间就增强了民族的凝聚力和认同感,树立自己对本民族积极的态度和自信心。
2.2 纪念性节庆活动维系民族精神的传递,培养民族爱国主义情怀 我国各民族之间互帮互助、互敬互爱是因为各民族群众内心有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这种情怀把中华民族牢牢地凝聚在一起[6]。土族有着优良的民族传统和民族精神,英雄的榜样力量,可以为人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土族历史上也有着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他们在参与纪念类的土族节庆活动中,如土族节日舞台剧《祁家延西》在给人们展示舞蹈的同时,也为人们讲述了土族民族英雄祁延西带领土族群众齐心合力抵御外敌入侵的故事。这些可敬可佩的英雄人物自强自立的精神是土族群众的核心民族凝聚力,土族后辈可以追寻英雄的足迹,接受热爱国家、民族的思想教育,培养保家卫国的担当和使命感。
2.3 社交娱乐节庆活动彰显民族娱乐文化、继承民族传统美德、树立核心价值观 少数民族传统节庆以其悠远的渊源历史和丰富的内涵在民族地区长盛不衰,它是民族历史的记忆,是民族情感的寄托。少数民族传统节日文化最易于产生文化能量,民众也最直接感知,它是构建当代和谐社会的重要精神力量[7]。
土族是崇尚礼仪的民族,土族人民勤劳、朴实,热情好客,尊老爱幼,感恩敬畏自然,提倡自由平等、向善向美的观念,土族的礼仪元素渗透到土族的民俗活动之中,土族的节日体育对于土族群众来说不仅是一种强身健体的活动,而且更多是在学习土族历代先辈的的生活观、价值观、人生观等理念。
土族群众在参与节庆体育活动时,会作为一名传承者的角色,接受土族宗教礼仪的传承,建立土族特有的对事物的理解和认知、生活的理念、养成行为习惯,在内心树立对待人,对待社会,对待大自然的道德行为规范。
他们在参与土族节庆活动中,节庆体育活动从土族幼儿开始发挥先天之德的教育作用,比如在於菟舞表演的时候,总会有许多儿童在后面跟着模仿,他们的家长不但没有提出批评,而且还鼓励提倡这种行为,希望自己的孩子接受於菟舞中道德礼仪文化的洗礼,从潜意识上有效的培养了对土族先辈的敬畏之情,跳於菟舞之前的三天需要沐浴更衣和斋戒仪式,念诵平安经,这是对神明的一种感恩的答谢行为。
这属于后天的积德教育,通过对土族道德文化的熏陶——巩固强化——践行完善——让土族群众在成长的过程中不断的积累土族优秀的民族传统美德,并且成为一名遵守规矩,明辨善恶是非的合格的土族传承者,做事之前要先懂得如何做人,做人要有正确的核心价值道德观,道德的教育始于言传身教。
2.4 祈求丰收交友娱乐活动潜移默化个体心理,磨炼意志品质,培养适应社会的能力 土族群众热衷于参与节庆体育活动,究其原因是这些体育活动和土族群众平等、自由、民族斗志精神不谋而合,让人执着、着迷,有着强大的吸引力,节庆体育活动的内容不但是身体素质的比拼,更是心智的比拼,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展现自我的平台,可以满足自己的表现欲,这种比拼刺激着人们的竞争意识,让人们在比拼之前会挥洒汗水,一次次机械性的肌肉练习,不断的磨练自己的性格,让自己随心随性,让自己在比拼中成长。
在成长过程中不断的挑战和接受挑战,超越自己,会经历失败,会出现困难,但都不会放弃,跌倒了爬起来,总结经验和教训,继续前行。[8]最终历练出不畏惧艰难困苦、内心承受力强、勇于拼搏进取的精神。
竞技体育的最大的魅力是竞争和比赛结果的不确定性。比如拔腰比赛,不仅需要参与者的力量,而且还需要经验和谋略,在拔腰比赛中经常能看到力量悬殊,但是比赛过程焦灼,让观赛者惊心动魄的场面,参赛者通过自己已有的比赛经验和谋略在和力量强于自己的对手对垒时,不但没有落于下风,而且让比赛充满悬念。这种不服输,顽强拼搏的求胜心态感染在场的每一个人,观赛群众不由自主的接受参赛者意志品质的传递。在观看比赛的人群之中,经常能看到父母带着孩子的身影,根据调查,土族父母会在节日庆典上专门带着孩子观看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因为在现代社会中,人们为了适应高速的发展,就必须具备适应社会的心理素质,竞争意识、自信心、找到适合自己的定位。
孩子在观看比赛时,能身临其境的感受竞争意识的熏陶,直接面对现实失败的残酷和成功的喜悦,增加人生阅历,提高抗压能力,吃苦耐劳的能力,提高在社会中的自我生存能力。习近平同志认为民族传统文化的教育有利于广大青少年形成民族的文化认同和民族自信,自觉主动的接受民族的文化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
2.5 生产性节庆活动传授生产技能陶冶情操,培养审美观 人生中会不断的面对生活和工作的压力,人们有了痛苦烦闷需要有一个平台来调节心态,释放缓解压力。节庆期间,在田间地头一块空地,三五好友相聚就可以进行一次土族特色的传统体育活动,如腰带拔河、拉棍、打响鞭、拔腰、赶猪、打岗等项目,这些活动能充实生活,可以磨练人的性格,可以相互增进感情,让人们远离不良嗜好,人们在活动中的交流和沟通没有功利性,没有顾忌,是真诚、友好的,在愉快和谐的氛围下建立深厚的民族友谊。
根据相关研究显示,右脑是负责情感的功能,人们在进行体育活动时,右脑会快速运转起来,然后兴奋产生愉悦感,这种愉悦感可以缓解神经衰弱和放松心情。土族群众的精神和物质世界都是充满美的元素,土族群众热爱自然,在自然中感悟人生真谛,在自然中滋养出了对美的认知,在於菟舞中感受宗教的礼仪道德美,在轮子秋中感受生产劳动的勤劳美,在安召舞中感受土族服饰的彩虹美,以及土族民族舞蹈的艺术美,在《祁家延西》中感受土族英雄的忠孝英勇美,土族群众在活动当中去发现美,认识美,学会欣赏美,并接受美的教育。
土族具有独特的民族体育文化底蕴,土族节日庆典是土族民族文化华丽的展现。土族节庆体育是土族人民经过长期的历史积淀,通过土族节庆活动中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教育功能,提升了民族认同和凝聚力,培养了民族爱国情怀,增强了民族自尊和文化自信。进而使土族民族传统体育继承民族传统美德、树立核心价值观。培养适应社会的能力,合理有效的利用好民族节庆体育的育人功能,营造和谐稳定的民族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