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荥敏
摘 要:微信是一款互联网的通讯软件,不仅在社会上广受欢迎,而且在校园上也很受大家的热爱。所以,初中班主任可以借助微信平台开展德育工作。初中班主任在开展德育工作的过程中,可以将微信作为重要的载体,利用微信平台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从而展开对学生更高效率的道德教育、安全教育、心理教育工作,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帮助学生健康成长。对基于微信平台的初中班主任德育实施路径进行了分析,希望有所借鉴和启示。
关键词:微信平台;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
在教育体制持续改革背景下,对班主任提出了更高的教学要求,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保证学生掌握牢固的基础知识,而且要注重学生的道德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这就要求初中班主任提高对学生道德教育工作的重视力度,并将其落实到具体行动中去。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微信也被广泛地应用于教育教学方面,与传统的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相比,微信平台的德育优点也显得尤为突出,所以必须探索有效路径将微信平台加以充分应用,发挥其教育作用和教育价值。
一、运用微信实现关系的增强
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初中班主任开展德育工作的关键条件,然而传统的德育工作只注重知识的灌输,却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这种关系模式下,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展开难度逐渐增加。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初中班主任将微信引入德育工作当中来,使得德育工作变得轻松起来,并且有利于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为德育工作的顺利实施创造了有利条件。例如:班主任可以通过微信适时地与学生进行沟通,实现班主任与学生之间、家长与学生之间和班主任与家长之间的沟通,创建学校与家庭共同培养学生的德育工作模式。俗话说,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任老师,只有家庭、学校的共同努力,才能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德育环境,才能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及综合素养,打造出新时代的优秀人才[1]。
二、巧妙运用微信开展德育工作
就初中阶段的德育工作来说,教育方式存在着单一、枯燥等问题,学生缺乏学习兴趣,而利用微信平台可以加强对学生的正确引导,发挥微信对德育的促进作用,有效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学习的热情。初中班主任可运用微信平台功能,将其与德育工作紧密结合,探索新的教育方式,改变以往教育方式单一、枯燥问题。例如:建立微信群、微信公众号和微信小程序等功能实现班主任和学生之间的互动来促进班主任对学生的德育工作,使其不断地充实和完善德育内容,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其中,调动其学习主动性。还可以利用朋友圈来分享初中德育内容,在无形之中引导学生提升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德育工作效率及学生的德育素养[2]。
三、利用微信平台给予心理辅导
微信软件的广泛使用成了分享生活和抒发情感的重要平台,成为初中生深受欢迎的交流互动工具,但是这种方式也有弊端,容易沉迷于虚幻的世界而不能自拔,从而产生了心理问题。为改变这种弊端,班主任应充分发挥自身的监督作用,利用微信平台给予学生心理辅导,才能够及时发现学生的烦恼,运用恰当的心理辅导来解决其心理问题,使德育工作能够有效地展开。
四、运用微信平台开展安全教育
开展安全教育在初中德育工作当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班主任在利用微信平台开展德育工作的同时,也要积极宣传安全教育,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安全思想。实际工作过程中,教师应逐步打造一个师生交流和互动的沟通平台,详细介绍德育安全教育相关内容,宣传积极的正面信息。例如:可以通过微信开展一些不同形式的安全教育活动和游戏互动,还可以开展一些相关问题的辩论会,并鼓励学生运用语言或其他方法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从而避免危险的发生,并掌握相应的安全知识和技能,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及防范能力。
五、在德育中班主任应当注意的问题
微信的广泛使用,拉近了班主任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同时也对班主任的互联网技术运用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使用微信开展德育工作时,班主任要做到关心每一位学生,谨记自己是班主任的职责。通过微信平台对学生传播积极向上的正能量,使师生之间的交流更有意义。加强微信在学生之间的教育作用,充分发挥出微信给师生之间带来的交流沟通作用,帮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并促进其身心健康及全面发展[3]。
总之,微信是在互联网飞速发展背景下形成的一种互动交流软件,為班主任开展德育工作创造了有利条件,初中班主任在开展德育工作时,要将其加以灵活运用,提高德育工作的质量,寻找出更加适合学生发展的方式,为学生日后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是班主任在与学生交流过程中尊重学生隐私,控制好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才能真正意义上做好德育工作。班主任应积极引导处于青春期的学生正确看待生活和建立积极向上的人生价值观,促进德育工作的顺利、高效开展。
参考文献:
[1]徐迎新.初中班主任基于微信开展互动德育探索[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6(11):13-14.
[2]邱石泉.初中班主任工作创新模式的思考[J].都市家教月刊,2016(8):108-109.
[3]周晓红.微信平台开展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7(12):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