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晓妍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教师和学生的教与学都发生了很大改变。课堂讨论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在课堂讨论中,如何巧妙地设计问题激发学生的讨论欲望就成为必须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可见,在学习过程中,先存惑才会去思考,有思才会进一步探讨,然后才会有收获。
关键词:课堂讨论;设计问题;课堂实效
新课程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它使死气沉沉的课堂充满激情和活力,而这一现象的出现都源于课堂讨论。课堂讨论的基础是教师设计精确、恰当的问题,这是激发学生讨论欲望的钥匙,可以开启学生思维的大门。所以說,怎样巧设问题激发学生的讨论兴趣,是讨论式教学一定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
一、讨论开始前,精心设计导入式问题,能有效激发讨论的产生
如何向学生提出问题?向学生提出什么问题?笔者认为,教学的主体是学生,应该用真实背景中产生的问题来调动学生的思维。因此,讨论开始前的导入式问题应与学生的经验与兴趣紧密相连。具体可采取以下两种方式:
1.走进生活,设计耐人寻味的问题
从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中提出讨论问题,引发讨论的发生。例如,在教学《吆喝》一课时,先导入问题:“同学们,一年四季,一天从早到晚,经常能听到街上各种各样的吆喝声,请大家模仿一下。”(学生自由即兴表演)接着教师播放收集的街头巷尾吆喝声的视频,请学生模仿并品评,看谁学得最像,最有韵味。从而引出要学习的文本——萧乾先生的《吆喝》。由于这一问题的设定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有关,所以能够成为引发讨论的源泉。
2.接轨科技,设计引人入胜的问题
在讨论开始前,和学生感兴趣的科技前沿接轨,设计导入式问题。例如,在教学《被压扁的沙子》一课时,提出问题:看到题目《被压扁的沙子》,同学们想一想文本会写些什么呢?……可谁会想到本文讲的却是科学界对于恐龙在6500万年前灭绝原因的猜想呢?这与“被压扁的沙子”有什么关联呢?由于恐龙灭绝是学生关注的热点,故能在学生的内心世界产生共鸣,从而引发热烈讨论。
二、讨论过程中,巧妙创设递进式问题,能顺利引导讨论的深入
因为学生多年来已经习惯了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法,在讨论法实践的初始阶段,往往因经验不足容易在讨论过程中出现诸多问题,如讨论偏离主题或讨论突然停止等。所以,当讨论陷入僵局时,教师应该设计递进式问题,正确引导学生的思维走向,使讨论恢复生机与活力。递进式问题的设计可采取以下两种方式:
1.层层深入,设计寻根问底的问题
设计寻根问底的问题,这样才能正确引导话题的方向,使讨论不断深入,从而最大限度地提升讨论的效果。寻根问底的方法有以下四种:(1)探究原因。美丽的仙湖——罗布泊为什么会消逝呢?(2)预测后果。如果人类也进行克隆会有什么后果?(3)推测可能。不同的形态的云可能会带来怎样的天气变化呢?(4)寻求解析。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保护我们的母亲河?
2.环环相扣,设计推波助澜的问题
在讨论过程中,结合学生讨论的需要层层设疑,从而保持热烈而高涨的情绪继续深入讨论。推波助澜的方法有以下四种:(1)寻找相似。你所讲的与前一位同学的发言有何联系?(2)比较异同。《日》与《月》两篇短文的异同是什么?(3)列举途径。“生物入侵者”入侵的途径有哪些?(4)摘取要义。你能概括一下你的观点吗?
三、讨论闭幕时,科学设计拓展式问题,能有力促进讨论的升华
当讨论将要闭幕时,教师建设性地设计合适的由讨论引发的新问题,让学生进行发散性思维,这就大大拓展了讨论的外延。问题设计可采取以下三种方式:
1.承上启下,设计铺垫型
为了让学生强化学习,为下节课的学习打基础,可结合相应内容设计铺垫型的问题。例如,学生讨论完“恐龙无处不在”和“大陆漂移假说”的关系这一主题后,教师可提出与之相关的另一深入问题:你是如何认识“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在一个科学范畴里的发现肯定会对其他范畴产生影响的。”这样既预示新课《被压扁的沙子》,又激发了学生新的思考,使学生保持持续探究和继续讨论的兴趣。
2.联系实际,设计迁移型
根据教学目标精心设计迁移型的问题,这样能使学生举一反三,融会贯通,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例如,讨论完“接近地平线时太阳变扁了的原因”这一问题后,可以让学生课后继续讨论“为什么会有海市蜃楼?”这样既可加深学生对“光线的折射”这一科学道理的理解,又能使学生将该科学知识生活化。
3.大胆创新,设计拓展型
新课程标准非常强调课堂的开放性,可以以课内某知识为出发点,设计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问题,引导学生的课后讨论。例如,“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这一内容讨论结束后,可向学生提出问题:“大同社会中”的“壮有所用”在当今新时代有什么新内涵?这样课内引导课外,既开阔视野,又拓展思维,有利于学生形成主动探究、积极讨论的心理意向。
总之,巧妙设计问题是激发学生讨论欲望的重中之重。教师和学生必须以问题引领讨论的始终,在讨论的不同阶段设计不同的问题,这样才能使讨论顺利开展,深入发展,完美升华。
参考文献:
扈中平.现代教育理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