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 毅,施 晴
(1.云南大学 经济学院,昆明 650500;2.贵州大学 管理学院,贵阳 550025)
随着经济的发展,西方主流经济理论越发难以解释中国的实际问题。以重商主义、美国学派、德国历史学派、马克思经济学、新剑桥学派、激进政治经济学和熊彼特经济学等为代表的非主流经济学很早就对主流经济学的缺陷进行了反驳,指出非主流经济学是对后发国家具有更高价值的国民经济学(李斯特,1983;谈敏,1990;贾根良,2003;张晓晶,2013)。主流学者也开始反思(Fullbrook,2011;张晓晶,2009、2010;王国刚,2015)并进行回应(田国强,2015)。学者在强调西方经济理论中国化的同时也逐步关注传统经济思想的现代化,重申传统经济思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贡献。中国的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墨家文化,也有道家文化,能够给“合作”的经济学提供丰富的文化营养(黄少安,2000)。古代传统经济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源头之一,应该成为理论经济学体系的必备构件之一(张明龙,2005)。应该把总结中国经济发展的历史轨迹、历史经验、历史规律作为当前经济学研究的重点工程之一来抓(高培勇,2015)。在几千年的经济发展中,我国阐述了丰富的富有中国特色的经济思想(逢锦聚,2016),经院研究和理论研究不可偏废,都是构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研究方法(魏众、王琼,2016)。当代西方经济学是建立在基督教文化之上的经济学,而中国是儒家文化的代表,相比基督教文化,儒家文化更具有包容性、现实性和开放性(周文,2016)。中国特殊的历史、特殊的文化等是决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民族性的有别于其他国家的基本国情,在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基本方法和表现形式上应呈现民族性(逢锦聚,2016)。学界的研究与呼吁也引起了国家层面的重视:“中华文明历史悠久,从先秦子学、两汉经学、魏晋玄学,到隋唐佛学、儒释道合流、宋明理学,经历了数个学术思想繁荣时期……中国古代大量鸿篇巨制中包含着丰富的哲学社会科学内容、治国理政智慧,为古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提供了重要依据,也为中华文明提供了重要内容,为人类文明做出了重大贡献。”(习近平,2016)习近平总书记给我国传统文化的高度定性,也为传统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新契机。
马克思把人类社会从低级到高级归纳为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社会每次变革既是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主动适应,亦是生产力对生产关系的强制驱使。社会转型可以具有跳跃性,但生产力的累积只能按部就班。经济理论在社会变革中具有前瞻性,适应社会潮流则促进经济总量的提升,违背社会大势则导致经济理论或主动转变或被动转型或走向衰落。经济思想演化具有连续性和传承性,人们“按照自己的社会关系创造了相应的原理、观念和范畴”[1],而“任何意识形态一经产生,就同现有的观念材料相结合而发展起来,并对这些材料作进一步的加工”[2]。为了分析当前“西方经济理论中国化”过强而“传统思想现代化”过弱的现状,需要从源头上对比两种经济思想,论证相比中国传统经济思想西方经济思想是否具有先进性?
东周时期(公元前772—前221年)诞生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百家争鸣”。“人们大都知道中国古代有光辉的哲学成就,中国人民常以此而自豪”[3],而古希腊时期(公元前9世纪—前146年)不仅创造了高度的哲学成就,同时“经济分析的种子是在很久以前,在西方文明的发祥地古希腊播下的”[4]。东周时期的思想文化对亚洲产生了巨大影响,古代中国经济思想得以确立;古希腊思想则对西方社会留下了深刻的烙印,当前经济学的分析框架、逻辑体系对世界产生了深刻的震动,其源头来自古希腊文明。学界对中西经济思想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
1.宏观视角比较中西思想的特征。巫宝三的《中西古代经济思想比较研究绪论》具有代表意义,文章对比了古代中国(西周—战国)与古希腊罗马在农业、商品、货币、政权构成与灿烂文明上的异同,并在经济哲学思想、生产思想、交换思想、其他思想等四个方面对古代中国与古希腊、罗马经济思想进行了比较,但文章对于经济理论的微观层面涉及较少。胡寄窗的《中国古代经济思想的光辉成就》“只介绍一些可以同西洋经济学说史上的某些概念相对比的观点,从而体现中国古代经济思想在世界范围内的成就”[5],文章介绍了中国古代的辉煌成就,认为中国古代经济思想在世界范围内来说是早熟的[6],但并没有与同时期的西方思想进行比较。戴家龙、赵建的《中西经济思想纲要》分别论述了中国与西方经济思想的发展脉络,从方法论入手进行比较,并延伸到对“中国经济学”的展望。陈勇勤的《中西方经济思想的演化及比较研究》采用同时间、同区域的研究方式,分别阐述了中西经济思想的内容,并归纳了思想体系的不同阶段差异、最后论及哲学体系与制度[7]。
2.微观层面讨论经济思想的差异。官鸣(1995)认为人类的管理思想主要源自古希腊文明的西方思想和华夏文明的中国思想,两种思想各有优劣,是一种普遍的、必然的“文化悖论”。钟祥财(2013)则从“自利人”与“经济人”的角度对中国古代与西方的思想发展进行了对比,他指出关于自利人的描述已然达到了较高的理论水平。朱华桂(2003)认为中国传统管理思想以性善论和性恶论为代表,西方管理思想则以“经济人”“社会人”为假设。周家荣、王玉敏(2009)对比了中西方古代社会的“均无贫”“渐进悬殊”的分配思想和“崇俭黜奢”“伦理主义”的消费思想,认为中西方财富观的差异与社会思维方式、精神动力相关。陈勇等(2015)对比了傅玄与亚当·斯密的思想,指出傅玄的“至平”“有常”“赋民所处”“积俭趣公”的四主张与斯密的“平等”“确实”“便利”“经济”四原则遥相呼应,认为古代经济思想应成为本土经济学的理论渊源。
从自然环境、人文观念、社会特征入手,差异产生的原因可以归结于地理禀赋和范式逻辑。李约瑟(1980)在分析中西思想的差异时认为地理因素是构成中国与欧洲文化间模式之差别及其所包含的一切意义之要端[8]。马涛(2014)基于“范式—常规科学—危机—革命—新范式”的逻辑,从范式的形成与转换的视角分析西方经济思想基于资本主义制度的“合理性”和“优越性”。
西方经济思想强调“人性自私”,主张经济活动的利己性;而中国传统思想主张“人性本善”,强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本质上有追求向善的利他性。在经济机制上,西方经济思想强调通过竞争达到资源的重新整合;而中国传统思想主张“以和为贵”,希望通过合作实现共赢,在政策制定时更强调国家经济的“稳定性”、社会发展的“效力性”、思考问题和做决策的“传承性”。在运行机理上,西方经济思想秉持适者生存、优胜劣汰的生存法则;而中国传统经济思想则主张多元主体的示范性,通过相互学习实现世界大同。两种思想各有千秋,但在“外来思想中国化”的路上明显走得更急。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立足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就是对“传统与西方”思想的高度指引,只有“外来”经济理论立足于我国“本来”的社会现实,才能更好地发展经济、面向未来。本文考察范式形成之前的经济思想,剩余部分安排如下:第二、三部分对比了两种思想的耦合性与差异性;第四部分从理论上分析了产生差异的原因;第五部分讨论了产生理论差异的原因;第六部分为结论。
1.神话传说的等级性。古希腊的神话传说如《荷马史诗》《伊利亚特》《奥德赛》均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秩序和等级制度。东周前的宗教经历了夏商的神权巫术统治时代,殷代的神权崇拜分为天帝神、自然神和祖先神,天帝神地位最高,凌驾于自然神与祖先神之上,可以干预人类一切活动和事物[9]。从早期迈锡尼时代的宗教来看,希腊神话中诸神分为不同的等级,也各有分工,“每个地区、每条河流或是每眼泉水均各有其神或仙子”[10]。
2.宗教起源的相似性。宗教受到压抑、排斥,最终沦为王权的精神保护。“在古典时代之后……亚历山大之后,继任者们和他们的子嗣似乎是自发的被尊为神明……东方君主国,有的已经确立了自己的官方崇拜……一般而言,这被视为向王权表明衷心之举”[11]。
3.哲学体系相近性。相同时期产生各自独立的哲学体系,“哲学的源头,大致产生于相同时代的三个体系;希腊哲学体系、印度哲学体系、中国哲学体系。它们的特点是:印度哲学体系虽脱胎于宗教和神话,但走到与‘神话世界观决裂’的地步。希腊哲学体系,是由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建立的学说体系。中国的哲学体系是中华先秦时代诸子百家的道论”[12]。
1.理论演变的传承性。孔子曾经问道于老子,杨朱与孟子从孔子的学术中得到启发,儒、墨、法、道之间既相互竞争又相互补充。苏格拉底传授柏拉图与色诺芬理论与知识,亚里士多德从柏拉图那里继承了庭院学派的风格与理论,思想传承一脉相通。
2.思想理论的阶级性。“孔子及其学派是先秦代表新兴地主阶级利益的各学派中最重要的学派,他为新兴的地主阶级提出了有系统的思想理论体系”[13]。“而墨子及其学派是广大的自食其力的自由民阶层的代表”,反对孔子及其学派的厚葬与崇尚礼乐。道家学派则代表了贵族领主阶级中分化出来的一些没落知识分子和一些没落的下层贵族和破产的贵族知识分子的利益,主张回归自然,反对新生事物。“所以,战国道家对经济进步采取否定态度,是他们的朴素唯物主义和个人破产没落的特殊处境相结合的产物”[14]。色诺芬代表的是斯巴达贵族的利益,反对雅典的民主政治。柏拉图也和苏格拉底一样在政治上拥护贵族专政,反对雅典民主制度。亚里士多德则代表了中等奴隶主阶级的利益,“希望实行有限的奴隶主阶级民主来巩固奴隶制度”[15]。
3.经济主张的实践性。儒家提倡“节用”“敛不达礼”的生产论、“不患寡而患不均”“用不伤义”的分配论,构建了农本社会的消费观。战国时法家人物大多是政治家、社会改革家,在约两百年内是主要的当权派,对于促进社会变革、实现国家的重新统一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色诺芬为了让奴隶主更有效地管理自己的庄园,写成《经济论》,并指出“一个好的财产管理人的工作就是管理好他自己的财产”[16]。
4.社会价值的“传播”性。儒、墨、道、法四大学派代表不同的利益阶层,阐述各自的主张。柏拉图成立柏拉图学园,亚里士多德成立了逍遥学派,传授文化知识。
5.社会构想的相近性。老子认为小国寡民社会是理想社会的形式,没有战争没有阶级压迫。“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17]。孔子的大同世界,也是对未来社会的一种理想状态的描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柏拉图的“理想国”,从分工的角度提出了理想国家组成;国家分为管理阶级—哲学阶级、保卫阶级—武士阶级和供应阶级—农民、手工业者和商人,“在这个以剥削奴隶劳动为基础的国家里,哲学家和武士都被取消私有财产和个人家庭,实行共产共妻共子”。同时他极端强调贤人治国,这与中国的“大同”制度不谋而合。
1.财富产生的源头。管子与墨子认为劳动是财富产生的源泉,孟子与子思既承认财富是自然生产物,也承认手工业创造财富[18],战国后期则承认农业是财富产生的唯一源泉。色诺芬把物品是否具有使用价值看成是财富的标准,柏拉图把知识、道德和健康的身体都归于财富的范畴,而亚里士多德把财富的内涵具体化,认为人们的活动目的就是为了获取财富。
2.重农抑商的思想。色诺芬重视农业,轻视手工业和商业,他说“农业是其他技艺的母亲和保姆……但是在土地不得不荒废下来的时候,无论是从事水上工作或非水上工作的人的其他技艺也都将处于垂危的境地了”[19]。春秋时期,中国的经济思想还没有出现重视农业、轻视手工业和商业的迹象,到了战国时期,以商鞅为代表的法家也出现了这类思想。
3.重视分工的作用。色诺芬与柏拉图都阐述了分工的重要性,色诺芬已经看到了分工的程度取决于市场规模[20]。柏拉图则是从国家的角度来考虑社会分工。管仲的“四民分业定居论”在实践中诠释了分工的益处。墨子提出了一个生产单位的内部分工,并且指出了脑力与体力分工,“能读辩者读辩,能说书者说书,能从事者从事”[21]。孟轲的“劳心”与“劳力”说,不仅从理论上指出了脑力与体力劳动的区别,也从现实中阐明了分工的必要性和分工带来的利益。
古希腊是公认的奴隶制社会,而东周时期的经济制度尚不明确,“古代中国从西周到秦汉,有人认为是封建制社会,有人认为是奴隶制社会,亦有人认为从西周到春秋是奴隶制社会,而从战国以后才是封建社会”。城市(城邦)经济代表社会经济,而受地理禀赋和人口因素影响下的城市规模又能代表城市(城邦)经济。古希腊时期自然禀赋条件恶劣,人口稀少,使城市规模相对紧凑。柏拉图在后来的著作中认定一个城市的最佳家庭数是5040个,理由是它可以被前10个自然数整除[22]。“意大利的帕埃斯图姆作为城市规划的典范,宽115英尺,长984英尺”[23]。东周时期土地肥沃,地势平坦,农业发达,人口众多,“千丈之城,万家之邑”,“三里之城,七里之郭”[24],大城市如韩之宜阳,齐之临淄户达七万[25]。
东周时期诸侯国是天子集权下的“地方自治”,经济政策具有“先纲领,后具体”的特征。“春秋五霸”必须得到周天子的承认,东周诸子所提出的思想理论是在承认周天子统治前提下,在诸侯国内部实施。其政策通常先建立框架,后对问题具体分析,如孔子主张先建立一套礼仪准则,后推行到诸侯国,子产、吴起、商鞅等主张建立法令,依令行事。古希腊实行“城邦自治”,经济政策具有“先具体,后纲领”的特征。城邦是希腊最终的国家模式,它是一个独立的小国家,掌握着一块土地,里面没有另一个设防的区域,当然也不允许有第二种独立的公民权[26]。这说明希腊人自己并未建立成一个统一的国家,没有首都,受城邦限制,古希腊的思想家从微观问题出发,上升到政策纲领,在本城邦内执行。在柏拉图的理想国中,他专门设计了一整套培训程序和生活方式,对守卫者进行培训,保证他们尽职尽责。
东周的宗教由神权向君权的转换比较快,最终形成两者的统一;古希腊的宗教则是君权和神权的分离,且神权对民众的影响远超君权。君权和神权的统一与背离促成中西方在道德、法律、民主方面的差异。
1.在道德(礼仪)上,东周人的行为受到礼仪约束,在对待“君主”与“性”上要严格按照礼制传统,不能越界。古希腊在受到男性神与女性神、荷马史诗中英雄形象与战争的影响,对“性”的态度比较开放;因“议会”的职责,古希腊人对“君王”的尊重更多是仪式性。与东周“与人谦让”的处世方法不同,古希腊鼓励人们“雄辩”。
2.律法与君王的关系。东周时期法律已经成文,“重律法,轻民主”的特点把“君权”放在律法之上,仅受道德的约束。“支配春秋、战国以至秦统一时法律内容全体的根本原理是法家的学说”。法家吸收了儒、墨、道三家关于法律与民主的关系,韩非在《主道篇》中提出“……寂乎其无位而处,谬乎莫得其所,明君无为于上,群臣悚惧乎下”;古希腊时期律法特征是“重民主,重法律”,法律是公民权利的体现,公民权被视为最重要的权利,“君权”被约束在律法而非道德之下。柏拉图认为法律应该是主人,统治者是法律的奴仆。
“经济人假说”是经济学的基本假设,对待人性方面,东周思想家主张“有限理性假说”,即“中庸之道”。孔子承认“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主张追求“利”时,强调“义”的约束,要“见利思义”,不能见利忘义。孟子认为人有追求物质生活的欲望,同时还具有善心的萌芽。柏拉图认为,每个人都应该具有理性、意志和欲望三种品性,并指出理性是使人获得知识的能力。苏格拉底从哲学角度对理性进行了高度概括:“用逻辑方法对事物做出从现象到本质的分析,揭示事物的共同本质属性……那就是以理性去把握一切存在事物的普遍本质即原因”。亚里士多德对理性的认识等同于法律,“法律恰恰是免除一切情欲影响的神祇和理智的体现”。
对人性的思索自然衍升到道德层面。东周时期的礼仪准则包括:礼(国家制度)、义(消费观)、利(消费观)、德(国家制度)、仁(与人相处规则“爱人”)、善(对人尊重并且有同情心)、道(欲望的标准),上至君王、下至平民,大到国家的礼仪制度、小到个人的道德准则,都受其约束,不能越界。古希腊的礼仪则基于价值观念出发,衍升到对人性权利的尊重,主张释放本性和追求自我价值。法律作为统治的辅助工具,在东西方的体现也有差异:
1.从法律的产生看,东周法律源于政治性而西方法律源于宗教与经济性。柏拉图在《法律篇》中毫不犹豫地把法律的起源归结到上帝身上,《汉谟拉比法典》把保护“私有财产”作为法律的根本,明确规定“窃取神之财物或大户之财物者,处死刑。收受赃物者,亦同”。在雅典法律体系中,规定持有争议的双方必须首先找到一位仲裁者,此人会努力达成一项公平或公正的解决方法。东周的法律是政治性的,体现“威慑”作用。“其时,中国社会正在失去其古老的文化价值,并为一种新的、无情的力量所驱使,逐渐走上建立大一统帝国的道路”。
2.从法律的运用看,东周的法律侧重政治性。《国语》中“越王勾践令……女子十七不嫁,丈夫二十不娶,其父母有罪”,记载勾践为了实现政治抱负,使用法律来增加人口。管仲的四民分业定居论主张把被统治阶级分为士、农、工、商四种阶级,并且四种阶级按照四种专业聚居在固定的地区。在财政税率上,孔子主张什一之税,成为征税的标准。
3.东周时期的独特特点是“予礼于法”,运用道德观念来体现法律作用。孔子主张“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礼仪思想。《荀子·不苟篇》中曾经说过“礼,法之大分也”。东周时期,先秦诸子在礼仪道德制定上主张“礼制强于法制”,在具体运用上强调“法制强于礼制”。《礼记·大传》中一段话;“别子为祖,继别为宗…… 尊祖故敬宗,尊祖之义也”,描述了严格区分嫡庶,确立嫡长子的优先继承权的问题。而管仲在齐国的改革中提出的“有过不赦,有善不遗,富国强兵、与民分货,令顺民心”已经超出了“礼制”的范围。子产在公元前536年“铸刑书”公布成为法。此外,吴起的“明法审令”与李悝的“著书定律”都用法律的形式来保障改革的成果。商鞅以法律的形式“废除井田制,设立郡县制”,“奖励军功,奖励农耕,废除贵族特权”,增强了秦国的国力,为秦统一奠定了基础。
4.从法理的主要构成——数学层面分析,两者相应生辉。东周时期,《九九歌》乘法口诀已为人民所熟悉,筑城也都预先算好城墙的长、宽、高,以及人工、土石方量和所需粮食;古希腊也采用数学知识来构建城邦规模。东周的数学理论早已经有了勾股定理的最早实例,《墨子》中的《墨经》中所提出的圆、直、点、面、平行等概念,无疑都是与欧几里得(约公元前330年—前275年)几何学的相关定理和命题媲美,是不应忽视的。
东周时期在理论上指出了竞争的源泉,荀子认为自利产生的原因是欲望过度与资源有限的矛盾,“欲恶同物,欲多而物寡,寡则必争矣”。石世奇认为“荀子可能是世界上最早最明确地从欲望和稀缺出发研究经济问题的思想家”。个体行为接受“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礼仪观念,尊重、忍让成为个人间的行为准则。古希腊时期,个人行为提倡辩论、竞争。在古希腊的体育运动中,虽然初衷是为了公民的身体健康,但也在无形中形成了竞争的氛围。而在国家军事战争方面,东周的思想体现出策略为主、战争为辅。《孙子兵法》曰“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而古希腊的城邦之争,体现更多的是策略少于战斗。不论是《荷马史诗》中记载的特洛伊战争,还是伯罗奔尼撒战争(公元前431年—前401年),大战争的时间都是至少在十年以上,这在东周时期是很难想象的,究其原因,是东周各国之间在合作与竞争博弈上体现出更高的策略性。
东亚大陆三面临路、一面近海,形成对外交通受阻而内部相对开阔的自然环境,形成以农业为主的财富生产方式。地理禀赋的约束促使我国的经济思想具有“内向性”,逐渐形成“大一统”的雏形。诸侯国间相互竞争的现实给了经济思想实施的平台,各国自然禀赋的丰腴度与实现“维持国家富强与长久统一”的现实压力促成重农模式的形成,强调血缘关系的重要性。古希腊则是内部自然交通的割裂性与外部海洋的广阔性,依靠商业和航海业带动城邦经济的发展,促使进行经济活动时重视利益和效率,淡化以血缘为主的地缘关系。
不同经济地域造成思想制度的多层次特征,不同层级的社会要素具有不同的耦合性,经济地域因空间的演化必然产生经济集聚。经济活动的集聚机制是基于“市场接近效应”和“生活成本效应”形成劳动力向规模较大的区域汇集的集聚力(Krugman,1991),经济空间的分散力导致空间格局发生变化,使经济集聚不会发展到极致。基于地理禀赋而形成的经济集中于农本经济,形成了“重视农业”的发展格局和经济理论,集中讨论劳动力的投入、耕地面积的扩大、农业和商业的关系、生产技术的提升等。农本经济受气候环境和水利设施的影响较大,同时受到交通条件、交易市场的影响及分割经营的特点,无法形成规模,导致形成以农本为核心的经济理论。
东周时期,君权即神权的观念促成政治集中性。思想理论的特点关注于如何提供行政效率,因此法家思想在先秦更为繁茂,究其原因是法家能够迅速而有效地彰显君权的权威。古希腊社会,君权与神权的分离迫使君权受到约束,思想理论更倾向于集体而非个人决策。
通过对古希腊和东周经济思想的对比,本文得出的主要结论如下:
首先,东周时期的经济思想与古希腊时期的经济思想相映生辉,共同创造了经济思想史殿堂上的辉煌。无论是从“理性”或“有效理性”对人性的描述,还是从道德与法理对制度与环境的挖掘,亦或是从合作与竞争对具体情况的运用,两者都相映生辉。如果说古希腊播下了西方经济文明的种子,那么东周时期则播下了中国经济理论的种子。
其次,中西方经济思想的耦合性是相似生产力条件下的思想文化现实表现,差异性是思想理论基于现实条件的真实体现。古希腊源流下的西方经济理论,并未体现出具备适应资本主义的后天优势,使其在资本主义社会转型时具有主动性;先秦时期源流下的中国经济理论,并未显现出具有适应农本社会的先天特征,使其在面对资本主义社会转型时具有被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