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喜勤
(云南省社会科学院 《东南亚南亚研究》编辑部,云南 昆明 650034)
云南省与南亚东南亚国家毗邻,是中国开展与南亚东南亚国家交往的前沿阵地和重要窗口,在中国国际影响力建设中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2015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云南考察时提出云南的优势在区位,出路在开放,要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发展战略,把云南打造成为面向南亚东南亚的辐射中心。云南历史以来就是南方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南亚东南亚国家是“一带一路”重要的沿线国家,加强云南与南亚东南亚国家的媒体合作对云南建成面向南亚东南亚开放的辐射中心,以及“一带一路”建设都有重要的意义。
美国新现实主义与新自由主义学者杰维斯认为,除了人、国家和国际体系之外,认知和误解也是导致冲突和战争的根源。所以相互了解,促进认知的加强,减少误解是避免冲突的重要手段。国与国之间在处理关系的过程中,国家与国家集团发现向对方传播某种观念和思想具有物质武器所不能代替的摧毁一切的力量,于是对外的宣传就出现了。同时,宣传赖以发挥作用的传播媒介——媒体出现了。[1](P14)表达思想与意图离不开宣传,宣传离不开媒介,媒体就是人与人之间、国与国之间沟通的重要桥梁。习近平主席在2016“一带一路”媒体合作论坛的贺信中鲜明地指出:“媒体在信息传播、增进互信、凝聚共识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2]通过媒体的合作,将日渐增强国与国之间的信任,减少相互猜疑,促进中国与南亚东南亚国家的“命运共同体”的形成。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各项事业都得到了蓬勃发展,云南省的对外文化交往也不例外。云南省面向南亚东南亚国家的媒体活动频繁而有代表性,通过广播、电视、报纸、期刊、互联网等媒介,宣传覆盖了大部分周边地区,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对宣传中国的改革开放及发展成就、中华传统文化、大政方针、外交理念及云南独具特色的少数民族文化起到了非常好的推动作用。
在广播方面,云南的对外广播以“香格里拉之声”命名,1986年10月1日开播,以越语、华语两种语言播出,覆盖了中越、中老、中缅云南省边境县(市)和以越南河内、泰国曼谷为中心的7个南亚东南亚国家和地区,听众超过9700万人。德宏、文山、红河等一些边境州市的广播电台使用对象国语言、少数民族语言播出,覆盖了中缅、中越、中老边境地区。
在电视方面,云南广播电视台下属的云南无线数字电视文化传媒有限公司,通过股份制合作,成功实现中国数字电视地面广播传输(DTMB)标准在老挝、柬埔寨落地,播出包括我国中央电视台国际频道和新闻频道、新华电视亚太台中英文频道、云南广播电视台卫视频道和国际频道在内的数十套数字电视节目。云南广播电视台国际频道已落地老挝、柬埔寨、泰国和缅甸,是老挝境内第一个使用老挝语播出的外国频道;第一个在泰国整频道落地覆盖的中国电视频道;在缅甸佤邦,2015年,约有1.5万用户在使用。云南卫视成功进入越南河内和胡志明市有线电视网,成为国内首家在东盟国家落地的省级电视媒体。[3]这些对外的广播电视,为维护祖国统一、边境安宁、社会稳定,宣传我国改革开放的成就及睦邻、安邻、富邻的外交政策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为落实国家对外开放的政策,发挥云南与南亚东南亚国家毗邻的区位优势,做好对外文化宣传工作,云南省创办了一批面向南亚东南亚地区的报纸期刊。报纸方面,云南日报报业集团先后与印尼《国际日报》《印尼新闻报》《印尼国际报》,马来西亚《星洲日报》,缅甸《金凤凰》中文报、《新闻之花》《仰光时报》,柬埔寨《柬埔寨之光》,孟加拉国《独立报》,泰国《民族报》,印度《先锋报》等当地主流媒体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以中文、英文、印尼文、缅文、柬埔寨文、印度尼西亚文等多种语言文字合作开办了13份“中国·云南”新闻专刊。[4]2013年4月,与印尼《国际日报》合作,创办中文版《国际日报·美丽云南》新闻专刊,在印尼全境发行; 2015年12月,中国第一份有独立刊号、公开出版发行的缅文报《胞波》在德宏州正式创刊,服务对象为中缅边民,填补了我国没有缅文报的空白。另外,云南还与人民日报海外版联合创办了《中国东盟南亚特刊》,与中国外文局中国报道杂志共同主办《中国东盟报道(英文)》月刊,与中新社合作推出中国第一本在印度等南亚国家落地的纯英文外宣刊物《桥时代》。
在期刊方面,1983年,在原云南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出版的《东南亚资料》的基础上,《东南亚》期刊正式创刊,1985年,《东南亚》成为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2006年,云南省成立了“云南省东南亚南亚研究院”,为了全面及时地反映云南省向东南亚、南亚开放的理论探索和研究成果,《东南亚》更名为《东南亚南亚研究》,成为国内外东南亚南亚研究领域的重要理论平台与争鸣阵地。
全国共有13本边境外宣期刊,云南承办了泰文《湄公河》、缅文《吉祥》、老挝文《占芭》、柬文《高棉》4种,占边境外宣期刊总数的近三分之一。1992年创刊的缅文《吉祥》期刊发行到缅甸中央政府37个部委,覆盖曼德勒、仰光和首都内比都等主要城市。2002年创刊的泰文《湄公河》实现了对泰王室成员、泰国上下议院议员、泰中友好协会、泰国各大学图书馆的发行。2005年创刊的老挝文《占芭》期刊发行量超过老挝人民革命党中央机关报《人民报》,成为老挝发行量最大的刊物。柬文《高棉》于2011年8月创刊后,太皇诺罗敦·西哈努克半年中两次发来贺信和感谢信,洪森首相亲自为《高棉》题词。2012年4月18日,云南文产集团举行专家学术研讨会,计划将推出专业性学术刊物《天雨流芳》,这是首份面向东南亚南亚美术刊物,[5]目前刊物已经出版多期,获得了良好的反响。
云南的报纸和刊物与南亚东南亚国家开展了多方面的合作,如2007年11月22日至12月3日,应孟加拉国全国新闻俱乐部秘书长莫·乌丁·沙卜和柬埔寨《柬埔寨之光报》主编奔萨米提的邀请,云南省民族新闻代表团一行9人访问了孟加拉国和柬埔寨,加强了云南省与孟加拉国和柬埔寨的友好关系以及新闻媒体的联系与沟通。[6](P22)2014年10月,老挝人民党中央机关报《人民报》代表团访问云报集团,双方签署《谅解备忘录》,约定云报集团给予《人民报》采访设备援助,2015年11月23日,云报集团完成捐赠,捐赠设备有专业摄像机、照相机、笔记本电脑。
为更好地开展合作,扩大影响力,期刊及广播电台在周边地区设立了记者站。如万象的《占芭》杂志记者站、金边的《高棉》杂志记者站、仰光的《吉祥》杂志分社、缅甸和泰国的云南广播电视台记者站。另外,云南日报报业集团在柬埔寨金边设立办事处,并积极推进在仰光的缅云出版印刷有限公司项目建设,项目实施后,将填补缅甸印刷业落后的空白,有望承接缅甸《今日民主》《金凤凰》等主流报纸的印刷业务。这些报纸、期刊的定期发行,起到了很好的传播知识和文化的作用,有效地增进了云南与南亚东南亚国家的相互了解。
图书具有传承文化、传播信息、引导舆论和休闲娱乐的功能。为扩大云南对外开放,提升中国的影响力,云南省从开放初期就开始翻译一些经典图书,在周边国家建立书店,并建立出版产业中心,形成定点宣传中国的“网络”。1992年3月20日,云南省经济工作对外宣传座谈会在昆明举行,会议决定制作《云南画册》等一批具有权威性的统一对外宣传资料。1994年7月,云南省外办编印《中国云南》系列对外宣传材料,采用中英文两种版本,分28个专题对云南省各方面的情况做了全面的介绍。1996年进行了修订,2005年再次修订,并配套了光盘。昆明新知集团公司在柬埔寨、老挝、马来西亚、缅甸、泰国、斯里兰卡、南非、尼泊尔、印尼等建立了9个华文书局,万象华文书局已成为老挝最大的书店。在出版方面,云南出版集团公司在新加坡建设了“中国云南文化贸易中心”;云南出版集团所属云南省印刷物资公司与缅甸K Y公司(K Y Company Limited)共同合资成立昆明仰光印刷包装集团,承接缅甸部分国家教材教辅印刷业务。2013年10月公司中标缅甸政府25%的教材印制任务,总印制300万册。2014年,公司承担了缅甸政府50%的教材印制任务。下一步,云南出版集团拟在此基础上投资建设“东南亚云南出版产业中心——彩云之南缅甸印务有限公司”,力争建成东南亚最大的印务中心。德宏、西双版纳、保山等边境州市定期向周边国家政府、企业、学校、社团发放对象国语言编写的图书、图册、杂志。云南陆续在中缅、中老、中越边境口岸开办了19家“国门书社”,为两岸边民提供图书、报刊、电子音像制品等阅读观看服务,定期举办培训班、讲座、文化联谊等活动,成为边民文化交流的重要阵地。另外,云南省与中国外文局合作,共同推进《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缅甸、印度、尼泊尔、孟加拉国、老挝5个国家文种的翻译工作,把《中国概况》《云南概况》和其他中国主题图书翻译为印度、孟加拉国、巴基斯坦、越南、斯里兰卡、老挝、缅甸、柬埔寨、泰国、尼泊尔10国语言,合作做好这些图书的出版、印刷、发行等工作,并着力推进《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缅文版的翻译出版工作,为南亚东南亚国家提供一批全方位了解云南及中国的优秀文化资料。
互联网具有及时、高效、不受地域限制的信息传播特点。云南省建立了多个互联网平台,如由国新办支持指导,云南创办的外宣网站——“云桥网”,使用老挝语、缅语、泰语、越语等多个语种对外传播。云南日报报业集团创办了“云快报”英文网站。西双版纳、德宏、怒江等边境州市的新闻网站开通了英文、缅文频道,使用傣文、哈尼文、傈僳文、景颇文等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播出。云南电视台官网创建“缅甸吉祥网”缅文网页,介绍缅甸国情及资讯。云南省社会科学院主管的“东南亚南亚研究网”,介绍东南亚、南亚国家的情势及中国(云南)与东南亚、南亚国家的友好交往,国内外学者的研究及友好往来,网站的孟中印缅地区合作、东南亚南亚研究2个栏目采用中英文双语的形式,为国内外学者展示了地区研究和合作的最新成果,有效拓展了云南省对外宣传的渠道。
云南媒体加强与周边国家的合作,通过录制专题节目、举办书展、人员互访、建立合作关系等方式,增进合作的深度及相互了解的程度。云南录制了多档关于周边国家情势及风土人情的专题节目。如2009年1月1日,云南电视台卫视频道开播《东盟新视野》,这是云南电视台建台以来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国际新闻评论节目。2009年3月,栏目增加了南亚方面的消息,随之,栏目名改为《新视野》。[7]2011年1月,云南电视台“激情南亚”摄制组一行对孟加拉国首都达卡进行了为期20天的采访,内容涉及达卡的城市建设和风土人情等内容。2013年8月,云南广播电视台国际频道走进老挝、柬埔寨、泰国等多个国家,节目内容涵盖云南新闻、少数民族纪录片、生活服务节目(包括旅游、美食、养生、美容、健身、家居、理财等)及娱乐节目,全天24小时滚动播出,让当地民众足不出户便可了解云南。[8]老挝、柬埔寨、越南、印度、缅甸、印度尼西亚、尼泊尔、泰国等9国电视传媒机构的负责人、作家参加了 “中国·东南亚·南亚电视艺术周”活动,该活动已成为中国和东南亚、南亚各国展示电视艺术的重要舞台和共享品牌。[9](PP85)2014年6月,云南省委宣传部、云南广播电视台联合摄制推出的4集大型人文纪录片《南亚的故事》,展示了印度、不丹、尼泊尔别具特色的风土人情。[10]云南文投集团打造的大型旅游演艺节目《吴哥的微笑》,自2011年1月至今在柬埔寨吴哥定点进行长期商业演出,累计演出超过两千场,成为中柬文化交流交融的重要阵地。2012年,云南电视台云视传媒集团与缅甸金江胜利传媒集团有限公司签署了电视剧《舞乐传奇》合拍备忘录。《舞乐传奇》以公元802年缅甸古国骠国国王雍羌派遣“骠国乐团”出使访问中国大唐这一历史事件为背景,再现了中缅两国友好邦交和文化交流的历史渊源,凸显“亲诚惠容”的周边外交理念。2014年1月《舞乐传奇》作为开年大剧在央视黄金时段热播,4月在缅甸电视台播出, 播出后,受到中缅电视观众的广泛喜爱。目前,《木府风云》《舞乐传奇》《金太郞的幸福生活》等中国电视剧已用老挝语录制,在老挝播出后产生了良好反响。
在交往过程中,云南媒体与周边国家建立了一些合作机制,如云南省委宣传部与尼泊尔尼中媒体论坛、柬埔寨国家新闻部、泰国民众联络厅签署了新闻媒体合作备忘录,云南日报报业集团、云南广播电视台等主要新闻媒体与周边国家诸多媒体签署合作协议,在人员互访、合办媒体、稿件互换、人员培训、经验分享、智库交流等方面开展机制化合作,不断提升合作传播能力。
通过交往的不断增强,云南与南亚东南亚国家的媒体交流形成了一些固定举办的交流活动。如“中国与大湄公河次区域国家媒体定期互访活动”“南亚东南亚主流媒体云南行”活动、“中国·南亚东南亚艺术周”、 “亚洲媒体高层云南行”“海外华文媒体云南行”等。与此同时,为加大“走出去”力度,云南组织新闻代表团赴老挝、越南、柬埔寨、泰国、尼泊尔、印度、孟加拉国等南亚东南亚国家进行交流访问,围绕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一带一路”“孟中印缅”经济走廊等主题进行集中采访报道。
从2013年开始,在春节时,云南每年选择一个周边国家联合举办大型春节联欢晚会—— “跨国春晚”,推进中华文化对周边国家的“高端覆盖”。云南通过高规格、高档次的春晚文化盛宴,向周边国家高层集中展示、弘扬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扩大中华文化和云南少数民族文化的对外影响力。先后成功举办的中泰、中老、中柬、中缅、中越大型春节联欢晚会,一届比一届成功,一届比一届影响大,泰国国会主席颂萨·革素拉暖、上议院议长尼空·瓦拉帕尼,老挝国会主席巴妮·亚陶都、柬埔寨首相洪森和夫人文拉妮亲王等各国政府高官出席晚会并一致给予“跨国春晚”高度赞誉。
另外,云南走进周边国家,举办中国书展,搭建起与南亚东南亚国家文化交流与合作的平台。为加强与周边国家的交流与合作,给云南省新闻出版企业搭建“走出去”平台,推动滇版图书版权贸易,传播中华文化。2012年以来,云南先后在柬埔寨金边市主办了“柬埔寨-中国云南新闻出版版权贸易洽谈暨滇版图书推介会”;2014年配合国家主席习近平出访,参与承办了斯里兰卡科伦坡国际书展中国主宾国活动;2015年在缅甸曼德勒主办中国书展暨中缅互译出版论坛。
云南省通过加快推进面向东南亚、南亚的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深化了媒体间的合作,不断拓展了对外传播的阵地,加强了与东南亚、南亚国家新闻领域的交流合作,提升了合作传播能力。
长期以来,我们的对外交往主要重心在政治和经济上,多以政治互访、对外贸易、对外投资等来衡量对外开放的程度及取得的成绩,对文化交流、媒体交往重视不够。对外宣传的效果不佳,经常在事件发生后才临时公关,在重大项目开始前忽视“舆论先行”的重要性,如缅甸的密松事件、莱比塘事件后,相关部门才意识到舆论的重要性,组织召开了媒体的见面会,加大了采访报道的力度,如果在项目落地之前就先做好民意调查,把项目的优势及带给当地的实惠做好宣传,做好前期的公关,就能有效避免此类事件的发生。
中国外文局发布的《中国国家形象全球调查报告》显示,国外对中国形象的国际认可度近年来一直在提升, 2014年比2013年提高了0.8分,为5.9分;2015年提高了0.3分;2016年比2015年提高了0.8分,为7.0分。[11]这一现象是令人欣喜的,但从南亚东南亚国家来看,云南乃至中国的传播媒介很难与西方国家的传播媒介相比。长期以来,南亚东南亚地区的媒体都深受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媒体及日本媒体的影响,对中国信息的获取多转载自西方媒体的英文报道,而如美国一样的西方媒体的报道多是以辅助他们国家的战略利益为目的,对中国的负面宣传较多,导致南亚东南亚国家对中国的国情不了解,甚至曲解。云南媒体的传播系统尚不成熟,没有形成强有力的影响力,广播、电视、新闻出版各家为政,单打独斗的比较多,不成体系,缺乏各部门之间的交流合作。在全国来看,云南属于边疆地区,经济实力与信息化程度与内地省份存在一定差距,云南媒体与内地发达省份的合作还比较少,在对外传播过程中的影响力亟须加强。
合作机制是合作关系到达一定发展阶段的必然产物,是检验合作成效的重要方面。云南媒体与南亚东南亚国家的交流与合作方式比较单一,受制于经济发展水平,政策不稳定、不对等,渠道不通畅等方面的原因,多属于零散的合作,没有形成长期有效的合作机制,与南亚东南亚国家签署的媒体方面的合作备忘录或协议还比较少,缺少对新闻信息、影视剧、纪录片、少儿节目、新媒体、图书刊物等方面的长期交换与合作的机制和平台。云南报业集团在2013年与柬埔寨、孟加拉国、尼泊尔、缅甸4国的5家媒体签订了合作的《谅解备忘录》;2014年,云南媒体代表团访问柬埔寨时,与柬埔寨新闻部新闻办公厅签署了《新闻媒体合作交流备忘录》,确定了今后要加强媒体间的互动与合作。这对于云南这个面向南亚东南亚的辐射中心来说还比较少,云南与11个国家的33个城市缔结了友好关系,与7个国家建立了8个双边多边地方合作机制,但媒体方面的合作还处于起步阶段,需要进一步的发展,建立起媒体的合作机制。
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前主任王晨曾指出:“当今世界,谁的传播技术先进、传播能力强大,谁的思想文化、价值观念就可以更广泛地流传。”国际传播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对人才的要求比较高。媒体的竞争实质上是人才的竞争。当前对于云南媒体“走出去”来说,传媒人才的缺乏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制约因素,主要表现在缺乏能够熟练掌握对象国语言的跨文化交际人才,缺少具有国际眼光及统筹能力的策划人、经纪人,缺乏优秀的翻译人才,缺乏能把云南民族文化资源编为云南对外宣传品牌的生产者,国际公关人才明显不足,人才流失严重,难以满足国际信息化快速发展的需要。另外,“媒体人”是一份辛苦的工作,久坐、生活不规律、工作压力大,使得他们的健康状况令人担忧。2014年记者节,云南省记者协会与云南省健康教育所联合发布了《云南媒体从业人员健康调查》报告,据调查,有超过一半的媒体人经常加班熬夜,患有慢性病,患有颈椎病、腰椎疾病的比例高达40%,大多数人睡眠存在问题,45岁以下的人员对健康的担心大于45岁以上的人员,焦虑的比例达到39.47%。繁重的工作及不规律的生活,导致健康状况下降,使得部分人慎重选择媒体从业者这个职业,也导致了媒体人员的缺乏。
1990年,费孝通先生曾说:“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新时期,我们的媒体“走出去”也要遵从这一思想。在进一步推进云南与东南亚南亚国家媒体合作中,需要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按照建设对外开放新高地、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的要求,依托我省人缘地缘优势,把中国及南亚东南亚国家美好的东西发掘出来,把中国热爱和平、睦邻、安邻、富邻的好事实事宣传出去。
云南全省边境线长达4060公里,16 个州市中,有 8 个边境州市、26 个边境县市,有 16 个民族跨境而居,是我国边境线最长、跨境民族最多的省份之一。在下一步的工作中,要完善合作机制,鼓励边境州、市、县在报刊、广播电视、海外书店、互联网传播等领域开展区域性合作,签订合作协议,建立合作关系,形成长效的合作机制,建立起云南与南亚东南亚国家的媒体交流平台。需要整合媒体资源,加强媒体运营能力,发挥团队合作的优势,提高媒体的传播力,建立健康的媒体生态。需要整合外宣、报纸、刊物、广播、电视、广电、文化、智库机构、外事、经贸、旅游等各个领域的力量,中央、地方各机构协同工作,加强顶层设计,统一规划、全面布局,建立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开放协作、创新活跃的对外传播环境,形成对外宣传的合力。另外,云南的媒体需要加强与国内媒体的合作,单打独斗不如“抱团取暖”,需要集中优势资源进行“集团作战”,才能做好面向南亚东南亚国家的宣传工作,如可以利用滇沪对口帮扶加强与上海媒体的合作。
习近平主席指出,媒体竞争关键是人才竞争,媒体优势核心是人才优势。要加快培养造就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湛、作风优良、党和人民放心的新闻舆论工作队伍。[12]云南要利用云南大学、云南民族大学、云南师范大学等省内高校培养小语种人才的优势,培养一批通晓南亚东南亚国家语言、政治坚定、业务精通、纪律严明、作风过硬、能赴对象国长期工作的新闻媒体人才。云南电视台、云南出版集团、云南日报社等相关媒体单位要注重在职媒体人员的培训,多举办讲座、培训班,提供赴外交流的机会,让媒体从业人员深入系统地了解周边国家的国情,从而能够制作符合对象国审美的新闻产品。另外,云南也需要大力引进一批国内外的新闻传播人才,建设一支强有力的新闻传播队伍,以满足多层次、多形式、多样化的对外宣传需求。同时,各媒体单位还应加强与南亚东南亚国家的交流,举办周边国家媒体人员的培训班,为南亚东南亚国家培养一批了解中国、亲近中国的新闻传播从业者。
进入信息时代,传统的媒体格局被打破,现代的高科技传播手段日新月异,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的传播方式,通过互联网、宽带局域网、无线通信网、卫星等传播渠道的新媒体越来越被大众所推崇,电脑、手机、数字电视机已走进千家万户,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已不受地域及空间的限制。新媒体传播具有方便高效快捷的特点,已经成为当今社会人们观察事物、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大众传媒日益平民化,大众传媒以其通俗、简易、便捷的方式进行文化、信息的传播,要充分利用新媒体传播速度快、信息容量大、受众广、不受时空限制的特点,用好全媒体资源,创新传播内容和形式,利用新媒体的特点和优势,加大力度宣传云南对外开放取得的成就,讲好中国故事,扩大云南的知名度和中国的影响力。
由于地理上云南与东南亚地区更为接近,跨境民族较多,历史往来更为频繁,民俗宗教更为接近的原因,相比南亚地区,东南亚地区的广播覆盖更广,面向东南亚地区的报刊更多,在未来,需要继续做好《吉祥》《湄公河》《高棉》《占芭》《东南亚南亚研究》《胞波》等报刊的出版、发行、宣传工作,同时也需要增加南亚地区语言报刊的出版,如出版印地语、乌尔都语、孟加拉语等语言的报刊,在南亚地区设立记者站,云桥网、东南亚南亚研究网等网站也增加南亚地区语言,扩大受众范围。以南亚大国印度为例,印度是印地-雅利安语和达罗毗荼语的发源地,其国土范围内语言的数量和种类十分庞杂,所以并没有全国性通用的语言,其官方语言为英语和印地语。印度2008年12月修订的宪法中认定的语言有22种,其中印地语是使用最广泛的语言,约有41%的人群以印地语为母语,所以云南的媒体在对外传播的过程中,仅以英语为主要的对外传播语言的受众面是有限的,需要根据各国国情增加当地的语言。
不同国家、不同群体对中国看法不尽相同,对有关中国信息的需要也不尽一致。云南需要针对南亚东南亚国家的国情,一国一策地进行策划,实现更加精准的对外传播。在对外传播的过程中,不仅要与国内相区别,对每一个国家也要进行区分,国外受众并不是单一的实体,不同的群体也存在巨大的差异。如果不能成功融入对象国,学会理解对象国的受众,就很容易陷入“传而不通”的尴尬。[13](P160)所以我们要研究每一个国家受众的心理特点和行为习惯,贴近其发展实际,满足其对中国日益发展的信息的需求,利用现代化的传播手段,以其能够接受的方式和语言进行传播。云南文投集团在中国和柬埔寨文化部的支持下,打造的大型文化旅游驻场演出“吴哥的微笑”获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其成功在于针对柬埔寨的历史,选取吴哥文化瑰宝中最具代表性的文化意象,向人们展示了吴哥王朝的这段历史。我们可以吸取这些成功范例的经验来进行合作与传播。
2014年,为推动“一带一路”建设,扩大文化对周边国家的辐射力和影响力, “丝路书香工程”和“丝绸之路影视桥工程”正式开始实施。目前,云南大学出版社的缅甸、伊朗小学汉语课本进入“丝路书香工程”汉语教材推广类首批项目;在“丝绸之路影视桥工程”中,云南省的4个项目已经成功入选国家“丝绸之路影视桥工程”2015年度项目储备库。在下一步工作中,云南的各家出版单位要按照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丝路书香工程”和“丝绸之路影视桥工程”项目要求,把握正确导向,结合周边和丝路沿线国家历史背景、经济文化情况,因地制宜,积极申请国家政策和资金支持,推动云南省新闻出版和电影电视“走出去”。
云南处于中国与南亚东南亚国家交往的前沿地带,在合作的过程中建立了多项双边与多边的合作机制,如,云南—老北合作机制、云南—泰北合作、K2K合作、孟中印缅地区合作、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合作、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中国—南亚商务论坛、中国—南亚博览会等,云南媒体可以利用这些现有的合作机制,拓展现有的合作领域,建立媒体间的合作机制,签署长期合作的协议,加大媒体“走出去”的力度。在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及云南加强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建设大力推进的过程中,区域和次区域的合作也得到了显著的加强和提升,云南媒体可以借助现有的合作框架,增加媒体论坛,建立媒体间的长期合作机制,加强与周边国家的合作。
数字出版是一个新兴的出版产业,是建立在现代高科技技术如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通信技术、存储技术上的一种出版新业态,是现代出版的一个趋势。我国的数字出版虽然起步比较晚,但发展很快,已经与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数字出版以其查询快捷、存储量大、方便编辑、环保且具有价格优势的特点,正影响并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消费理念。在大多数南亚东南亚国家,数字出版还未形成规模,但随着通信手段的发展,手机、电脑的普及,数字出版将具有广阔的前景,与南亚东南亚国家进行数字出版的合作,利用高新技术,把双方优秀的报刊、图书、影片、音乐等通过数字出版的方式传播到大众身边,增进相互了解,满足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
云南媒体与南亚东南亚国家的合作成就,为其他领域的合作提供了范例,使得其他领域的合作有了更加强劲的动力。在新形势下,云南的媒体需要树立大局意识,主动作为,继续发挥云南的优势,与南亚东南亚国家进行深入交流与合作,为国内媒体“走出去”提供表率,将云南文化多元、社会和谐以及经济开放的形象传播出去,通过不断增强云南媒体国际传播的整体实力与竞争力,与南亚东南亚国家共商、共建、共享,共同谱写“一带一路”媒体合作新篇章。
[1]赵雪波. 传播视野中的国际关系[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
[2]习近平致2016“一带一路”媒体合作论坛的贺信[DB/OL].http://jhsjk.people.cn/article/28587219,2016-07-27.
[3]熊官旭.对云南民族文化发展与繁荣的思考[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2-02-15.
[4]印度《先锋报·中国云南》新闻专刊首发仪式举行[EB/OL].http://yn.yunnan.cn/html/2016-11/02/content_4600880.htm,2016-11-02.
[5]云南推出首份面向东南亚南亚美术刊物[EB/OL].http://art.china.cn/zixun/2012-04/19/content_4952756.htm,2012-04-19.
[6]云南省民族新闻代表团赴孟、柬两国访问[J].云南外事,2007(5).
[7]新视野[EB/OL].http://www.360kan.com/va/YsMsbadv7ZE8Ez.html.
[8]云南与东盟南亚文艺交流全面开花[EB/OL].http://yn.yunnan.cn/html/2013- 11/10/content_2951358_5.htm,2013-11-10.
[9]中国·东南亚·南亚电视艺术周[A].云南年鉴2015[M].昆明:云南年鉴社,2015.
[10]《南亚的故事》云南卫视开播[EB/OL].http://www.yndaily.com/html/2014/wenti_0604/4409.html,2014-06-04.
[11]《中国国家形象全球调查报告2015》权威发布[EB/OL].http://finance.people.com.cn/n1/2016/0907/c1004-28698738.html,2016-09-07.
[12]习近平十八大以来关于“新闻舆论工作”精彩论述摘编[OL].http://jhsjk.people.cn/article/28147905, 2016-02-25.
[13]李晓霞.地区性外宣媒体开展跨文化传播的逻辑困境与本土化策略——基于桥头堡战略的视角[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