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联大文学作品研究现状和趋势〔*〕

2018-02-19 19:49杨绍军
学术界 2018年12期
关键词:西南联大文学作品文学

○ 杨绍军

(云南大学 文学院, 云南 昆明 650091)

西南联大(含国立长沙临时大学和国立西南联合大学)作为抗战时期中国的高等学府,在日寇入侵、风雨如晦的环境中,西南联大师生以坚忍不拔的精神,坚持刚毅坚卓的校训,为国家保存了民族文化的血脉,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学生,为中国乃至世界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因其成就显著,有“内树学术自由之规模,外来民主堡垒之称号”〔1〕的美誉,成为中国高等教育和世界高等教育史上的奇迹,也成为“中国乃至世界可继承的一宗遗产”。〔2〕在西南联大暂存的8年多时间里,西南联大师生创作的文学作品内容丰赡、风格各异、绚丽多姿,形成了1940年代中国现代文学发展的高峰。本文拟对西南联大文学作品搜集、整理和研究的状况进行系统梳理,总结和揭示西南联大文学作品研究的趋势。

一、西南联大文学作品搜集、整理的状况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促使北大、清华和南开三校众多的作家、诗人和学者汇聚边城昆明,他们不仅促使西南联大成为中国现代思想文化发展的重要基地,而且形成特定的学术共同体。尽管构成这个学术共同体的作家、诗人和学者所受的教育、研究领域不尽相同,但作为特定的学术共同体,他们在昆明构建新的公共空间和网络,坚持学术文化的创造,使昆明成为抗战时期中国文学界、思想界和教育界最为活跃的学术文化中心。关于这个学术共同体与不同的作家、诗人和学者的文学创作,历来为研究者所重视,已经有多部文献史料汇编问世。

第一,重要的文献史料。主要有《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史料》(6卷本)〔3〕比较全面地汇集了北大、清华、南开和云南师大4校保存的历史档案,以及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和云南省档案馆馆藏的档案资料,内容有西南联大办学的基本思想和办学概况,西南联大常委会、校务会、教授会的原始记录,课程设置、教学管理、科学研究、留学生派遣等方面的内容,师生人数统计表、学生名录和学生社团的全面介绍,办学经费、校舍、设备等方面的相关材料,该书准确、科学地提供了探究西南联大历史的翔实资料,其独具特色的史学价值以及在教育界、出版界的特殊地位,被认为是西南联大研究最权威、全面的档案史料。《联大八年》〔4〕是西南联大学生为总结8年多的西南联大生活而自编自印的、反映西南联大师生生活的重要文献,由“历史回顾”“联大生活”和“联大教授”组成,囊括倒孔运动、“五四”纪念活动、文艺活动等校史大事,也有闻一多遇难前后的描述,该书是由西南联大学人集体创作、能够真实体现西南联大精神面貌和时代氛围的珍贵文献史料。《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校史——1937至1946年的北大、清华、南开》〔5〕对西南联大的沿革、三设分校、组织机构与教务制度、三次从军热潮、各院系的发展、爱国民主运动和学生课余生活、“一二·一”运动及其前后的状况等进行论述,该书既有纪传体式的“院系史”,也有编年体的“大事记”,在收集大量原始资料文献和历史图片的基础上,集中呈现了西南联大的流亡历程,是较为翔实可靠的西南联大校史。《联大岁月与边疆人文》〔6〕收录了西南联大学人对联大岁月的回忆,还选编了南开大学边疆人文研究室主办的《边疆人文》的第一手资料,尤其是陶云逵教授对云南少数民族地区进行社会调查的材料,以及陶云逵与罗常培、陈梦家、李方桂、马学良等学者的书信往来,极为珍贵;此外,邢公畹的《红河之月》也收录在该书中,这是研究西南联大文学作品的重要资料。西南联大校友会编的《笳吹弦诵在春城——回忆西南联大》〔7〕、北京大学校友联络处编的《笳吹弦诵情弥切——国立西南联合大学五十周年纪念文集》〔8〕、云南西南联大校友会编的《难忘联大岁月——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在昆建校六十周年纪念文集》〔9〕、西南联大北京校友会编的《我心中的西南联大——西南联大建校70周年纪念文集》〔10〕以及《云南文史资料选辑·西南联合大学建校五十周年纪念专辑》〔11〕、《西南联大在蒙自》〔12〕等,都有西南联大学人的回忆和文学活动记载。台湾南京出版公司出版的《学府纪闻:国立西南联合大学》〔13〕同样是西南联大师生对西南联大生活和历史的记忆。清华、北大和南开分别编写的《清华大学校史稿》〔14〕、《北京大学校史》(增订本)〔15〕、《南开大学校史资料选(1919—1949)》〔16〕等专门有西南联大章节,对西南联大研究成果、师生活动、文学社团等都有介绍。

第二,西南联大文学作品选本。西南联大文学作品作为中国现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的作家、诗人和学者在西南联大期间创作了大量的文学作品,成为学术界搜集、整理和校勘的重点。笔者认为,西南联大自其诞生起,对其资料的搜集、整理和研究即已开始。迄今为止,能够见到的选本有:1943年,闻一多受西南联大外文系教授白英(Robert Payne)的委托编选“中国新诗选”,编选了《现代诗钞》〔17〕,对中国新诗诞生以来不同时代的诗歌作品进行编选,收入66位诗人,共约190首作品,其中除郭沫若、徐志摩、戴望舒、陈梦家、艾青、何其芳等知名诗人外,12位西南联大年轻诗人的作品入选,包括穆旦、杜运燮、王佐良等,当时寂寂无名的穆旦诗歌入选11首。该选本是国内最早的“西南联大诗钞”,由于当时新诗选本极少,该选本受到时人的关注。杜运燮和张同道编的《西南联大现代诗钞》〔18〕选入西南联大诗人冯至、卞之琳、闻一多、穆旦、郑敏、杜运燮、王佐良、何达、马逢华、沈从文、李广田等24人创作于1937—1948年间的诗作300余首,其中包括卞之琳《慰劳信集》、冯至《十四行集》、杜运燮《诗四十首》《南音集》、郑敏《诗集1942—1947》5本个人诗集,为中国现代诗歌研究者和爱好者提供较好的史料和选本。李光荣选编的《西南联大文学作品选》〔19〕分为序曲、诗歌、散文、小说、戏剧、尾声共六部分,编选西南联大文学作品91篇(首),编者按照公开发表、现代文体裁、艺术性标准,以及能代表不同创作思想、风格、样式的原则进行编选,每位作者选1篇(首),少数选2~3篇(首)。该选本所选作品既有相当的广泛性,又有一定的代表性,成为迄今对西南联大文学作品进行编选的重要选本。布小继主编的《云南抗战文学作品选读》〔20〕对抗战时期在云南生活的作家、诗人共30人的小说、诗歌、散文和戏剧作品进行搜集并解读,其中涉及西南联大的作家和诗人有李广田、沈从文、吴讷孙(鹿桥)、汪曾祺、郑敏、穆旦、杜运燮、刘重德、秦泥、闻山、朱自清、陈铨等12人的16篇作品。该选本精选了云南抗战文学中的代表性作品,但是选取的作品数量较少,尚不能全面反映抗战时期云南文学的版图和西南联大文学作品的面貌。

第三,日记、文集的整理和出版。除资料和选本外,西南联大师生的日记、文集,是与文学史料同样重要的第一手资料,如《吴宓日记》、《朱自清日记》、浦江清《西行日记》、《闻一多书信选集》等日记、书信方面的第一手资料,也是重要的文学资料。同时,旅行记和相关散文先后出版,有辽宁教育出版社“旅行散记文丛”出版罗常培的《蜀道难》和曾昭抡的《缅边日记》,云南人民出版社“旧版书系”出版李广田的《西行记》、邢公畹的《红河之月》和朱自清的《流亡三迤的背影》、冯至的《阳光融成的大海》、汪曾祺的《昆明的雨》,黄山书社出版罗常培的《苍洱之间》,中国青年出版社“20世纪人文地理纪实”出版曾昭抡的《滇康道上》和《大凉山夷区考察记》,商务印书馆“碎金文丛”出版陈达的《浪迹十年》、潘光旦的《逆流而上的鱼》等。1990年代以来,有许多作家、诗人和学者的文集整理出版,如《朱自清全集》《闻一多全集》《沈从文全集》《冯至全集》《汪曾祺全集》《李广田文集》《卞之琳文集》《费孝通文集》《王佐良文集》《张友仁回忆文集》和冯友兰《三松堂全集》等,其他的文学作品集还有《穆旦诗全集》《穆旦诗集》《杜运燮六十年诗选》《郑敏诗集》《半个世纪的脚印——袁可嘉诗文选》《刘兆吉诗文选》《叶华诗集》《艾山诗选》和王力的《龙虫并雕斋琐语》、钱锺书的《写在人生边上》、秦泥的《晨歌与晚唱》等。这些都是有关西南联大文学作品研究的史料,学界已经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第四,回忆性文著出版。回忆性文著是西南联大文学作品研究中较为常见的重要史料,浦薛凤的《太虚空里一尘游——八年抗战生涯随笔》完整地叙述抗战爆发后,随清华播迁长沙、蒙自、昆明,西南联大师生在艰苦卓绝的环境中学习生活的经历,是极其难得的历史记录资料。蒋梦麟的《新潮》、冯友兰的《三松堂自序》、钱穆的《八十忆双亲·师友杂忆》、张忠绂的《迷惘集》、冯至的《立夕阳集》等都有对西南联大工作和学习的回忆,还有当时作为学生的赵瑞蕻的《离乱弦歌忆旧游》、许渊冲的《追忆逝水年华——从西南联大到巴黎大学》和《续忆逝水年华》、李赋宁的《学习英语与从事英语工作的人生历程》、张世英的《归途:我的哲学生涯》、何兆武的《上学记》、何炳棣的《读史阅世四十年》、马识途的《风雨人生》、罗荣渠的《北大岁月》、张友仁的《北大恩师》、任继愈的《念旧企新:任继愈自述》、刘绪贻的《箫声剑影:刘绪贻口述自传》、曹立瀛的《百载沉浮:曹立瀛回忆录》等对西南联大学生生活有详细描写,追忆老师和同学,其中不乏文学创作和文学活动的记载。1983年西南联大北京校友会成立,出版《西南联大北京校友会简讯》,该资料汇集众多师生的记述和回忆,展现较为真实的西南联大,有比较高的参考价值。

第五,口述资料的呈现。张曼菱编导、编撰的《西南联大启示录》和《西南联大访谈录》,采访众多的西南联大学生,不仅在口述史方面对西南联大进行抢救性保护研究,更将西南联大推向公众视野,是西南联大口述资料的重要代表。

二、西南联大文学作品研究的状况

抗日战争的全面爆发,促使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大批新老作家、诗人和学者汇聚在西南联大,构成群星璀璨的西南联大作家、诗人群,他们在西南联大的文学创作和构建,一批中国文学的经典作品得以诞生,奠定了西南联大作家、诗人群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也使1940年代的中国文学呈现蓬勃发展的局面,为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学界对西南联大文学作品的研究,全面兴起于1990年代,可按照综合论述和专题研究展开评述。

第一,西南联大研究论著综述。西南联大文学作品研究与西南联大研究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目前学界对西南联大的研究成果较为丰硕。代表性论著有杨立德的《西南联大教育史》〔21〕,该书被称为“全国第一部研究西南联大的专著”,从不同角度介绍西南联大的教育状况和取得的成就。谢泳的《西南联大与中国现代知识分子》〔22〕提出“西南联大知识分子群”的概念,认为该群体是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的缩影,对不同的知识分子进行讨论。赵新林、张国龙的《西南联大:战火的洗礼》〔23〕描述西南联大从创办到北归的过程,着力宣扬西南联大的精神和成就。杨立德的《西南联大的“斯芬克斯”之谜》〔24〕对西南联大的办学思想、大学制度和教师的敬业精神、大学的学术使命等进行论述,是对《西南联大教育史》的深化与拓展。封海清的《西南联大的文化选择与文化精神》〔25〕系统揭示西南联大以民族文化为主体,重建现代中国文化的成功探索。王喜旺的《学术与教育互动:西南联大历史时空中的观照》〔26〕对西南联大发生的学术与教育互相作用、影响的复杂面相和机制进行研究,同时对其现实启示意义进行揭示。闻黎明的《抗日战争与中国知识分子——西南联合大学的抗战轨迹》〔27〕对战时西南联大的建立、战时的疏散和知识分子抗战等进行深入思考。谢慧的《西南联大与抗战时期的宪政运动》〔28〕对西南联大在推动宪政运动中的作用进行较为全面的考察;同时谢慧的《知识分子的救亡努力——〈今日评论〉与抗战时期中国政策的抉择》〔29〕对以西南联大知识分子为主体的《今日评论》作者群在抗战时期的宪政问题、经济政策、外交政策所做的贡献进行论述。重要论文有洪德铭的《西南联大的精神和办学特色》(上、下)〔30〕(CNKI他引68、55次)、王奇生的《战时大学校园中的国民党:以西南联大为中心》〔31〕(CNKI他引68次)、杨绍军的《西南联大与当代中国高等教育》〔32〕(CNKI他引26次)等。此外,美国学者John Israel(易社强)从1970年代研究西南联大,致力于收集西南联大资料,访问海内外西南联大学人,他的《战争与革命中的西南联大》〔33〕被何炳棣认为是“迄今最佳联大校史”。可以说,这些论著在西南联大研究领域都有不同程度的突破,成为西南联大研究的重要成果。

第二,西南联大文学作品综合论述的论著。主要有蒙树宏的《云南抗战时期文学史》〔34〕对抗战时期云南的文学发展进行历时性考察,集中对“文协”在云南的活动以及与抗战有关的论争、有代表性的作家在云南的文学创作活动进行讨论,尤其是对冯至的诗歌创作、李广田的长篇小说创作和沈从文的散文创作、陈铨的戏剧创作有重点论述,是最早对西南联大重要作家作品进行研究的著作。姚丹的《西南联大历史情境中的文学活动》〔35〕有意识地将西南联大历史情境的重建作为考察文学活动的基础,重点聚焦在对文学课程的设置与课堂的文学教学、课外的文学活动(文学社团)、文学创作的实绩、文学活动的社会影响等进行论述,同时还对作为文学活动背景的政治对西南联大的冲击、云南特殊的地缘状况、西南联大的管理体制、师生日常的衣食住行等作了描述,该书是国内较早对西南联大文学作品进行系统、深入研究的著作,在研究视角和理论、方法上有突出贡献。杨绍军的《西南联大时期的文学创作及其外来影响》〔36〕运用文体研究、文本研究和影响研究的方法,对西南联大文学作品的整体风貌和代表性作家作品所受的外来影响进行集中探讨,该著既注重考察西南联大作家、诗人群接受西方的外来影响,同时注重对西南联大作家、诗人群的文本进行具体分析,有一定的理论意义。李光荣和宣淑君的《季节燃起的花朵——西南联大文学社团研究》〔37〕对西南联大南湖诗社、高原文艺社、南荒文艺社、冬青文艺社、文聚社、文艺社、新诗社等文学社团进行具体描述、分析和概括,这是国内第一部系统研究西南联大文学社团的著作,有重要的学术价值。李光荣的《民国文学观念:西南联大文学例论》〔38〕引入民国文学观念对西南联大文学进行集中讨论,研究者对西南联大文学的生成环境、学生文学社团的发展、教师和部分学生的创作进行分析,论证民国文学观念在西南联大文学研究中的作用,对民国文学史的建构有一定的贡献。李光荣的《西南联大与中国校园文学》〔39〕围绕西南联大学生创作的反映大学生活和抗战时期社会面貌的文学作品,对西南联大的文学社团、西南联大学生的作品进行分析,认为西南联大学生的文学创作是中国校园文学的高峰。陈平原的《抗战烽火中的中国大学》〔40〕对西南联大内迁的历史、传说和故事阐释等进行深入研究,还对抗战时期西南联大教授的旧体诗作进行关注,该著可以视作“大学叙事”的典范研究作品,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余斌的《西南联大,昆明天上永远的云》〔41〕对西南联大文人的文学创作、文化与生活进行研究,被认为是昆明的文化地图。除上述著作外,重要论文还有陈平原的《文学史视野中的“大学叙事”》,〔42〕以鹿桥的《未央歌》和钱锺书的《围城》为例,对抗战中不同类型的大学想像以及大学精神的重构进行思考,开辟西南联大文学研究的新视域和新路径。林元的《一枝四十年代文学之花——回忆昆明〈文聚〉杂志》〔43〕对《文聚》杂志的创刊和发展历程进行回顾,还对《文聚》发表的诗文进行分析,是重要的西南联大文学研究资料。谢泳的《西南联大与汪曾祺、穆旦的文学道路》〔44〕以汪曾祺和穆旦的成长论证中国新文学的传统是依靠现代大学延续的,这种延续过程中西南联大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西南联大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的意义应当得到客观、科学的评价。田正平、陈桃兰的《抗战时期大学生生活的另类书写》、杨绍军的《西南联大与中国现代文学》等论文也从不同角度对西南联大文学作品进行研究。台湾政治大学刘顺文、日本早稻田大学杉本达夫等学者对西南联大作家的文学活动也有论述。所有这些国内外研究西南联大文学作品的重要论著,是西南联大文学作品研究的代表性成果。

第三,西南联大文学作品专题论述的论著。西南联大文学作品的专题论著可分为小说、诗歌、散文和戏剧等进行梳理,数量和规模都超乎想象。目前对西南联大小说进行研究的著作除若干名家的文学史著作外,散见于不同作家的研究中,综合论文有陈平原的《小说家眼中的西南联大》、蒙树宏的《谈西南联大的小说作者群》、李光荣的《试论文聚社的小说创作》等;对沈从文进行研究的著作有凌宇的《从边城走向世界》、金介甫(Jeffrey C.Kinkley)的《凤凰之子:沈从文传》、贺兴安的《楚天凤凰不死鸟——沈从文评论》、刘洪涛的《沈从文小说新论》、张新颖的《沈从文精读》等,重要论文有刘洪涛的《沈从文与现代小说的文体变革》、邵明的《〈长河〉:沈从文的现代言说》等;对冯至进行研究的著作有张辉的《冯至:未完成的自我》、中国社科院外国文学所编的《冯至先生纪念论文集》、冯姚平编的《冯至与他的世界》、季羡林编的《秋风怀故人:冯至百年诞辰纪念文集》等,重要论文有王富仁、柳鸣九的《中国现代历史小说论(五)》、卞之琳的《诗与小说:读冯至创作〈伍子胥〉》、范智红的《现代小说的象征化尝试》等;对汪曾祺进行研究的著作有卢军的《汪曾祺小说创作论》、肖莉的《空灵叙事:汪曾祺小说创作论》、方星霞的《京派的承传与超越:汪曾祺小说研究》等,重要论文有郜元宝的《汪曾祺论》、李国涛的《汪曾祺小说文体描述》、摩罗的《悲剧意识的压抑与觉醒:汪曾祺小说论》等;对其他作家进行研究的还有日本学者立间祥介的《“引力”杂感》、宫崎安次子的《读〈引力〉》等。对西南联大诗歌进行研究的除孙玉石、龙泉明、罗振亚、张桃洲、许霆等知名学者外,论著最有代表性的是邓招华的《西南联大诗人群研究》〔45〕对西南联大的校园环境、文化氛围、精神传统、师承关系、文学讲授、创作活动等进行描述,将西南联大诗人群的探讨聚焦到现代新诗自我生成的层面上,把宏观的诗学课题与微观的文本分析结合起来,在现代诗学意义上对西南联大诗人群的独特价值和历史贡献进行考察,是研究西南联大诗人群最为全面、系统的博士论文。邓招华的《西南联大诗人群史料钩沉汇校及文学年表长编》〔46〕从文学社会学的层面切入,将西南联大的办学理念、学校体制、课程设置、教学科研、社团活动、刊物创办,以及师生的衣、食、住、行等纳入考察的范畴,通过历史细节的刻画和历史图景的复原呈现文学历史的真实,使西南联大诗人群的整体存在与独特风貌得以展示,是研究西南联大诗人群的重要作品。重要论文有张同道的《中国现代诗与西南联大诗人群》、张新颖的《学院空间、社会现实和自我内外——西南联大的现代主义诗群》、程波的《新诗现代性的特殊生态——西南联大诗人群研究》、王燕的《西南联大外文系的文化精神——外文系与联大诗人群》等。对诗人冯至进行研究的则有周棉的《冯至传》、陆耀东的《冯至传》等著作,重要论文如郑敏的《忆冯至吾师——重读〈十四行集〉》、姜涛的《冯至、穆旦四十年代诗歌写作的人称分析》、谢冕的《冯至先生对中国新诗建设的贡献——冯至先生周年祭》等。对穆旦研究的有易彬的《论穆旦诗歌艺术精神与中国新诗的历史建构》《穆旦年谱》等。对其他诗人研究的重要论文有袁可嘉的《略论卞之琳对新诗艺术的贡献》、蓝棣之的《郑敏:从现代到后现代》、孙玉石的《解读穆旦〈诗八首〉》和《郑敏:攀登不息的诗人》、周礼红和陈绮梅的《西南联大与郑敏20世纪40年代诗歌》、顾国柱的《论穆旦与西方现代派诗》、易彬和陈璐的《西南联大时期穆旦的写作境遇与个人形象》、文学武的《杜运燮与中国40年代的现代诗》等。对西南联大散文进行研究则主要是对朱自清、李广田、沈从文等的研究,如朱金顺的《朱自清研究资料》、陈孝全的《朱自清传》、姜建的《朱自清传》等,李岫的《李广田研究资料》、张维的《李广田评传》,邵华强的《沈从文研究资料》等,重要论文有吴周文的《论朱自清的散文艺术》、汪曾祺的《沈从文的寂寞——浅谈他的散文》、范培松的《论京派散文》、王铭铭的《鸡足山与凉山》等。对西南联大戏剧进行研究则主要是对陈铨、闻一多的研究,如季进、曾一果的《陈铨:异邦的借镜》、徐志福的《抗日救亡运动中的陈铨》等,重要论文有沈卫威的《寻找陈铨——从〈学衡〉走出的新文学家》、刘孔辉的《民族情怀与浪漫精神——陈铨戏剧论》、魏朝勇的《民族主义的政治正当——陈铨的政治抱负与文学理念》等。对闻一多戏剧进行研究的则有赵佳聪的《闻一多戏剧观探析》、陈国和的《闻一多与中国现代戏剧》等。这些论著从不同的视角、不同的主题,运用不同的理论和方法对西南联大文学作品进行研究,建构了西南联大文学研究范式,为深入研究西南联大文学作品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三、西南联大文学作品研究的趋势

1990年代兴起的“西南联大热”,不仅全面促进了西南联大的研究,而且也推动了西南联大文学作品的研究。西南联大文学作品研究是个重要的领域,涉及多学科、多视野、多维度和不同理论、方法的综合运用。前述的文献资料、研究论著都是国内外西南联大文学作品研究的重要成果,相关的专家、学者都对西南联大文学作品的整理、研究和相关问题作了长期、深入的工作,可谓硕果累累。但是应该看到,西南联大文学作品研究还有进一步探讨、发展或可突破的空间。

第一,西南联大文学作品的搜集和整理还有缺失。以往的西南联大文学作品搜集、整理和校勘、考证,主要集中于西南联大诗人的作品,如《西南联大现代诗钞》《西南联大诗人群史料钩沉汇校及文学年表长编》等,几乎穷尽了西南联大师生创作的诗歌,但是对于西南联大师生的小说、旧体诗词和散文、游记等,尚有不少作品没有系统整理出版,如李广田的长篇小说《引力》、卞之琳的长篇小说《山山水水》、曹立瀛的散文《邓川散记》《洱源散记》《剑川散记》《鹤庆散记》和赵凤喈的《大理之行》等。这些文学作品和前述部分作品,在当时发表时都曾引起评论界的广泛关注和重视,但在较长时间内被遗忘或被忽略,正如张同道编选的《西南联大现代诗钞》所说:“现在还远不是公正评价西南联大现代诗的时候。遗漏、偏见与美学变迁依然无法越过时间的鸿沟。”〔47〕

第二,西南联大文学作品的研究还可以再写(rewrite)。正如邓招华所说的,以往的研究拘泥于某一流派、社团或者某种文学观念,试图整齐划一地寻求西南联大文学作品的整体特征或是简单地界定为“校园文学”,这在某种本质化的追求中简化西南联大文学作品的整体面貌,也从另一个侧面掩盖西南联大文学作品的丰富性和复杂性。〔48〕事实上,在塑造和表达的西南联大文学作品当中,不同的研究者书写文学史的风格和他们的想象力(也就是对某个作家、诗人作品主题或情节的理解、或是长期历史走势的主观建构等)是不同的,使得对西南联大文学作品的研究还有再写的空间。研究者对西南联大文学作品的理解,或多或少地反映他们所经历和想象的世界,而研究者用来架构和强化西南联大文学作品的叙述以及随之而来的方法论(理论、概念和方法),又决定了叙述的可能性和有效性,这些都为西南联大文学作品研究提供再写的诸种可能。

第三,可对西南联大文学作品进行综合性和跨学科的研究。以往的西南联大文学作品搜集、整理、校勘和研究为西南联大文学作品研究奠定了重要的基础,但是应该看到,西南联大文学作品研究还有进一步探讨的空间,如对西南联大不同文学体裁的研究,包括西南联大的诗歌、西南联大的散文、西南联大的文学评论、西南联大的戏剧等,系统揭示西南联大文学作品的发生发展和互动关系,总结西南联大文学作品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成就、重要价值和特殊地位,对于帮助全社会了解西南联大文学作品的基本思想和整体风貌,拓展中国现代文学研究有着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此外,以跨学科的方式,诸如文学人类学、知识考古学等新的理论和方法对西南联大文学作品进行研究,将会为西南联大文学作品研究视野、研究理论和研究方法上实现新的突破,在西南联大文学研究和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建设上显现出方法论的意义。

第四,亟需构建西南联大文学作品的信息化平台。文学史家认为,文学研究的第一步就是广泛搜集和详细考察文学历史发展的相关资料。但是由于西南联大文学作品数量众多、涉及面广、来源广泛,呈碎片化存在,目前由北京大学图书馆牵头建设的西南联大史料数据库(http://localsev.lib.pku.edu.cn/lianda/home/index.asp)无法提供相关的西南联大文学作品文献和研究资料,这就使得构建西南联大文学作品全文数据库成为学界的重要任务。在数字人文时代,按照不同的文体将西南联大文学作品进行分类、分级,建立抽象的概念化模型,构建用于存储、查询和编辑的西南联大文学作品全文数据库,最终形成西南联大文学作品全文数据库的信息化平台,为西南联大文学和中国现代文学研究提供创新性、高质量的网络信息化资源。

注释:

〔1〕1946年5月4日,冯友兰撰写《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纪念碑碑文》,内有“联合大学以其兼容并包之精神,转移社会一时之风气,内树学术自由之规模,外来民主堡垒之称号”。参见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云南师范大学编:《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史料一(总览卷)》,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284页。

〔2〕〔33〕〔美〕易社强:《战争与革命中的西南联大》,饶佳荣译,北京:九州出版社,2012年,第323页。

〔3〕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云南师范大学编:《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史料》(第1~6卷),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1998年。

〔4〕西南联大《除夕副刊》编:《联大八年》,昆明:西南联大学生出版社,1946年。

〔5〕西南联合大学北京校友会编:《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校史——1937至1946年的北大、清华、南开》,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

〔6〕南开大学校史研究室编:《联大岁月与边疆人文》,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年。

〔7〕西南联大校友会编:《笳吹弦诵在春城——回忆西南联大》,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

〔8〕北京大学校友联络处编:《笳吹弦诵情弥切——国立西南联合大学五十周年纪念文集》,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88年。

〔9〕云南西南联大校友会编:《难忘联大岁月——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在昆建校六十周年纪念文集》,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1998年。

〔10〕西南联大北京校友会编:《我心中的西南联大——西南联大建校70周年纪念文集》,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年。

〔11〕云南省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西南联合大学北京、昆明校友会、云南师范大学合编:《云南文史资料选辑·西南联合大学建校五十周年纪念专辑》(第三十四辑),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

〔12〕蒙自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编:《西南联大在蒙自》,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4年。

〔13〕陈明章主编:《学府纪闻: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台北:南京出版有限公司,1981年。

〔14〕清华大学校史编写组编:《清华大学校史稿》,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

〔15〕萧超然等:《北京大学校史》(增订本),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年。

〔16〕王文俊选编:《南开大学校史资料选(1919—1949)》,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89年。

〔17〕闻一多:《闻一多全集》,上海:开明书店,1948年。

〔18〕〔47〕杜运燮、张同道编选:《西南联大现代诗钞》,北京:中国文学出版社,1997年,第596-597页。

〔19〕李光荣选编:《西南联大文学作品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1年。

〔20〕布小继主编:《云南抗战文学作品选读》,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16年。

〔21〕杨立德:《西南联大教育史》,成都:成都出版社,1995年。

〔22〕谢泳:《西南联大与中国现代知识分子》,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98年。

〔23〕赵新林、张国龙:《西南联大:战火的洗礼》,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

〔24〕杨立德:《西南联大的“斯芬克斯”之谜》,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5年。

〔25〕封海清:《西南联大的文化选择与文化精神》,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6年。

〔26〕王喜旺:《学术与教育互动:西南联大历史时空中的观照》,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8年。

〔27〕闻黎明:《抗日战争与中国知识分子——西南联合大学的抗战轨迹》,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

〔28〕谢慧:《西南联大与抗战时期的宪政运动》,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

〔29〕谢慧:《知识分子的救亡努力——〈今日评论〉与抗战时期中国政策的抉择》,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

〔30〕洪德铭:《西南联大的精神和办学特色》(上、下),《高等教育研究》1997年第1、2期。

〔31〕王奇生:《战时大学校园中的国民党:以西南联大为中心》,《历史研究》2006年第4期。

〔32〕杨绍军:《西南联大与当代中国高等教育》,《学术探索》2000年第6期。

〔34〕蒙树宏:《云南抗战时期文学史》,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1998年。

〔35〕姚丹:《西南联大历史情景中的文学活动》,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

〔36〕杨绍军:《西南联大时期的文学创作及其外来影响》,北京:作家出版社,2008年。

〔37〕李光荣、宣淑君:《季节燃起的花朵——西南联大文学社团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

〔38〕李光荣:《民国文学观念:西南联大文学例论》,北京:商务印书馆,2014年。

〔39〕李光荣:《西南联大与中国校园文学》,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年。

〔40〕陈平原:《抗战烽火中的中国大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

〔41〕余斌:《西南联大,昆明天上永远的云》,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16年。

〔42〕陈平原:《文学史视野中的“大学叙事”》,《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2期。

〔43〕林元:《一枝四十年代文学之花——回忆昆明〈文聚〉杂志》,《新文学史料》1986年第3期。

〔44〕谢泳:《西南联大与汪曾祺、穆旦的文学道路》,《文艺争鸣》1997年第4期。

〔45〕邓招华:《西南联大诗人群研究》,山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年。

〔46〕〔48〕邓招华:《西南联大诗人群史料钩沉汇校及文学年表长编》,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年,第1页。

猜你喜欢
西南联大文学作品文学
当文学作品扎堆影视化
为什么文学作品里总会出现“雨”
我们需要文学
纪念西南联大在昆复校(三)
纪念西南联大在昆复校(二)
纪念西南联大在昆复校
“太虚幻境”的文学溯源
沈从文先生在西南联大(节选)
商业精神在唐代文学作品中的体现
我与文学三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