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面料的染整(5):丝绸整理技术

2018-02-19 02:31:14丝绸文化与产品编写组
现代丝绸科学与技术 2018年4期
关键词:丝织物抗皱丝素

《丝绸文化与产品》编写组

(苏州大学纺织与服装工程学院,江苏苏州 215021)

真丝绸经过精练、染色和印花工序后,最后进入整理工序。整理通常发生在染整加工的最后一道环节,所以和前处理相对应,整理通常称为后整理。

整理的主要目的有:

①可以改善织物外观。如使绸面更加洁白的增白整理、使绸面产生仿杏皮效果的砂洗整理。

②改善织物的使用性能。如稳定尺寸的拉幅定型整理、防缩整理。

③增加织物的功能性,提高织物的附加价值。如增重整理、抗皱整理、防泛黄整理、阻燃整理、易去污整理、拒水整理等。

增重整理

真丝织物做外衣、领带时要求其具有厚实挺括的风格。然而,经过精练后,质量减少23%左右,纤维变细,丝纤维之间的空隙增大,织物变薄、变软、缺乏挺括感。

有两种解决途径可使真丝织物变厚实:一为采用重磅真丝绸,然而这个办法需要耗用大量昂贵的真丝,且织物组织的致密度往往不足。二是采用增重处理,这种办法可以弥补精练时损失的质量,赋予织物一定的厚实性、悬垂性和挺括性,成本较为低廉。常用的增重方法有以下几种:

(1)锡增重

锡增重的本体是氯化锡(SnCl4),增重处理主要有四道工序。SnCl4·5H2O溶液处理→冷水洗→Na2HPO4·12H2O溶液处理→冷水洗→Na2SiO3溶液处理→冷水洗→皂洗→冷水洗→烘干。即织物先吸附四氯化锡,使四氯化锡水解生成不溶性氢氧化锡,然后再以磷酸二氢钠和硅酸钠溶液处理,在纤维内产生不溶性锡的磷酸硅酸复盐,从而使织物厚实,重量增加。意大利、法国制的高级领带,经锡增重后,增重率可达35%~40%。丝织物经锡增重后,强度、伸长会有所下降。蚕丝织物的锡增重整理不会产生Oeko-Tex Standard 100中严格限制的可萃取的重金属和二丁基锡(DBT)及三丁基锡(TBT)等有机锡化合物,符合生态纺织品要求。

(2)单宁增重

也称丹宁增重。单宁酸又称鞣酸或鞣质,化学组成复杂,广泛存在于芽、叶、根、树皮和果实中。单宁遇铁盐变为黑色,所以这种方法不适宜于白色和浅色丝织物的加重整理,主要用于深色或黑色织物的增重。丝织物在100%~150%五倍子或其他含单宁的溶液中煮1~2h后,再用重铬酸钾或吐酒石进行固着处理而重量增加。精练真丝绸采用60%(owf)的工业单宁酸处理后,增重可达20%,手感柔软,抗皱性和抗紫外性能均得到提升。广东顺德一带盛行的香云纱制作工艺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制作时需要用到薯莨汁液反复浸渍,薯莨汁液的主要成份便是单宁,染色后,真丝织物增重40%左右。

(3)丝胶固着增重

丝胶固着增重的基本设想是通过化学交联的方法降低丝胶的水溶性,使其在蚕丝表面能持久保留,以达到省却或缩短脱胶工序,减少丝素损伤的目的。如用醛或其衍生物、稀土金属离子、单宁类、N羟甲基化合物等,将丝胶固着在丝纤维上。如将生丝经过乙醚或乙醇净洗处理后,在5% 单宁酸、25%戊二醛溶液中常温下浸泡15h,生丝可增重20%以上,耐酸碱性提高。

(4)丝素溶液增重

主要利用下脚茧、废丝、零头绸等废旧丝绸来制备丝素整理液。制备丝素液可通过无机盐如氯化钙、氯化钙-乙醇、溴化锂等溶解制备,也可通过无机酸和无机碱为溶解体系制备。丝素与真丝纤维结构完全相同,对丝纤维具有强烈的吸附作用,处理后使织物具有一定的厚度,增重可达10% 以上,具有一定抗皱性,且染色性良好。

(5)接枝聚合增重

乙烯基类单体如甲基丙烯酰胺、甲基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乙烯基含磷单体、乙烯基含氟单体、阳离子乙烯基单体等采用自由基引发的方法使单体和真丝纤维或织物发生接枝共聚反应,重量增加,同时可获得抗皱、阻燃、拒水、抗菌等的效果。引发剂可用过硫酸钾、过硫酸铵、硝酸铈铵、紫外光引发、电子束辐照等方法,增重程度通过控制单体浓度调节。如采用过硫酸钾引发甲基丙烯酰胺接枝真丝电力纺,当MAA质量分数从10%(对织物质量分数)增加到200%(omf)时,真丝电力纺增重0.29%~69.5%。

(6)其它

此外,通过二羟甲基二羟基乙烯脲(DMDHEU)、多羧酸如聚马来酸(PMA)、1,2,3,4-丁烷四羧酸(BTCA)、环氧树脂对丝织物作防皱整理时也有加重作用。

砂洗整理

真丝绸在加工过程中受到摩擦,绸面呈局部或全面的不规则灰雾状病疵,叫“灰伤”。砂洗正是利用真丝绸容易灰伤的特点,索性用药剂将真丝纤维膨化,再加以均匀的机械性摩擦,使绸面全面起毛,并施以柔软、弹性处理,从而形成一种似绸非绸、似绒非绒,有特殊视感和触感的服装面料,外观类似桃皮或杏皮。

砂洗整理技术是由意大利首创,由于起初是用细砂磨洗绸面,所以有“砂洗”之称。砂洗可以是面料砂洗,也可以成衣砂洗。砂洗绸柔软、滑爽、膨松、富有弹性、厚实丰满。砂洗是物理机械辅以化学整理的综合效应。砂洗绸给人以仿旧的审美效应,20世纪80年代曾占据时尚流行的榜首。

抗皱整理

真丝绸虽以“纤维皇后”著称,穿着舒适,光泽柔和,与人体相容性好。但是,真丝绸本身也有固有的缺点,除易产生灰伤外,易起皱也是其一大缺点。通过化学整理,可以起到防皱的效果。关于起皱机理,从微观上来讲,起皱是真丝绸受到外力后,发生分子链滑移,原有位置上的氢键被破坏,在新的位置上形成了新的氢键,外观上显示起皱的效应。通过化学品整理,可以填充蚕丝纤维内部的间隙,亦可使纤维分子间交联结合,封闭真丝绸上可以形成氢键的基团,如羟基、氨基等,这样在受到外力时,就限制了分子链的滑移,外观上就不容易起皱。

抗皱整理也称洗可穿整理,免烫整理。多元羧酸如BTCA即1,2,3,4-丁烷四羧酸整理是目前效果比较好的无甲醛整理方法。抗皱效果可以用折皱回复角与耐久压烫等级,也称DP(耐久压烫)等级来评价。一般国际市场上洗可穿棉织物要求是折皱回复角大于等于250°,DP等级为3~4级,断裂强力损失低于40%。真丝绸产品可以参照棉织物的要求。

阻燃整理

真丝绸是中华民族的“瑰宝”,茧丝绸行业历来是国家的重要民生产业。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真丝材料的应用逐渐由睡衣、领带、晚礼服等服饰领域以及蚕丝被、被面等家纺用品,渐渐扩展到装饰材料领域,如墙布、壁挂、地毯、灯罩等,而诸如此类的产品均有立法要求其具有不同程度的阻燃性能。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第二十六条规定“建筑构件、建筑材料和室内装修、装饰材料的防火性能必须符合国家标准;没有国家标准的,必须符合行业标准。人员密集场所室内装修、装饰,应当按照消防技术标准的要求,使用不燃、难燃材料。”美国、欧洲、日本等国分别对服用纺织品、装饰织物、晚装等立法,提出了相应阻燃性能的要求。

用于真丝绸阻燃处理的化学品通常为含磷化合物,加入含氮、含硅化合物可以起到协同的阻燃效应。根据终产品使用时的耐洗性要求,可以采用非耐久阻燃处理、半耐久及耐久性阻燃处理。

阻燃真丝绸产品的测试根据最终用途选用相应的标准进行测试。如GB20286-2006《公共场所阻燃制品及组件燃烧性能要求和标识》中对装饰墙布、窗帘、帷幕、床罩等规定了测试方法和阻燃性能的要求。英国的《晚装(安全性)条例》对婴幼儿、儿童、成人的晚装均进行了阻燃性能的规定,并对产品的标识也有相应的要求。

猜你喜欢
丝织物抗皱丝素
碎片的“温度”——隆化鸽子洞元代窖藏丝织物研究
俄美容师:23岁开始抗皱
环球时报(2020-09-11)2020-09-11 05:14:28
丝素蛋白改性羧基化棉织物的制备与表征
丝素蛋白对重金属离子吸附性能的研究
蚕桑通报(2015年1期)2015-12-23 10:14:30
内含双二氯均三嗪基团的真丝织物抗皱剂的合成
丝素蛋白微针溶胀给药系统的研究
丝绸(2015年7期)2015-02-28 14:56:30
丝胶在真丝织物防皱整理中的应用
丝绸(2014年12期)2014-02-28 14:56:18
N-月桂酰肌氨酸钠/丝素蛋白水凝胶的研究
丝绸(2014年7期)2014-02-28 14:55:23
固色剂SE对真丝织物抗皱性能的影响
丝绸(2014年4期)2014-02-28 14:55:05
高速真丝织物污点检测系统的实现
丝绸(2014年2期)2014-02-28 14:54: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