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爱玲
【关键词】 小学语文;情境教学;实践;探索
【中图分类号】 G623.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8)24—0106—01
当代教育理念强调以生为本,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新型课堂教学突出了以学生为中心,强调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实践证明,学生自主学习的完成情况与当时所处的学习情境有着很大的关系。课堂上的每一个教学过程都是在一定的情境中发生和发展的。良好的情境产生良好的情绪,情绪表达出主体的状态和客体的态度。因此,教学过程必须创设良好的情境,以激发学生的情感,启迪心灵的窗户,点燃思考的火花。下面,笔者就小学语文情境教学的实践探索这个话题谈谈自己的认识。
一、教学设计中的情境创设
1. 导入课设计,激发学习兴趣。“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课的导入环节,教师往往要精心设计导语。出色的“开头语”,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从一开始就对新课内容产生兴趣,兴起探究的欲望,迫切地想参与课堂教学。
①谜语式:是指教师采用“猜谜”的方法,激发学生学习新知的情趣和求知的欲望,从而在他们积极思考中进入新课的学习。如,教《蜜蜂引路》时,教师先让学生猜一个谜语:ong ong ong,weng weng weng,成群飞进百花丛,传播花粉又采蜜,个个都是爱劳动的小英雄。待学生得出谜底后,教师再谈话引入:你们想知道小蜜蜂的家在哪里吗?你只要悄悄地跟着它们走,你一定能找到它们的家!你们想:小蜜蜂成了什么呀?(引路人)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蜜蜂引路》。
②问题式:也叫设疑式。是指在学习新课前,教师根据学习目标和教材特点,设计一些问题,使学生产生疑问,以此激发学生的求知求解的兴趣和愿望。如,教学《火烧赤壁》一开始,教师便可设置以下悬念:“东汉末年,曹操率领八十万大军攻打东吴,东吴调兵三万迎战,兵驻赤壁,两军隔江相对。从兵力来看,曹操几十倍于东吴,必胜无疑,然而结果却是曹操败走华容。这是什么原因呢?”这时,学生处于思考的状态中,教师乘势引导一语:“是因为东吴采用了‘火攻的办法。那么‘火攻的妙计是谁想出来的?又为什么能获得成功?学了课文,大家就会明白了。”
2. 运用信息技术,再现文本情境。随着时代的进步,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教育技术正广泛地运用于小学生的课堂中。它以幻灯投影、录音录像、电影电视、电子计算机等教学机器及带、片、课件为媒介,来传递教与学的信息。其中,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将越来越普遍。因多媒体教学采用图形、图像、文本、声音、动画等多种方式,刺激学生的多个感官,学生大脑处于兴奋状态,因此调动了他们的学习兴趣,激发了求知欲,使学生很乐意参与课堂教学。如教《黄继光》一课,因为黄继光的年代离学生太遥远,教师可充分利用电脑光盘,让学生走入这战争年代,感受炮火纷飞的战场,亲眼目睹黄继光为了战斗的胜利壮烈牺牲的场面。如此一来,学生对黄继光的崇敬之情以及对敌人的仇恨自然就喷涌而出,这样不仅让学生通过画面感知课文内容,而且大大激发了学生的爱国热情。
二、创设课堂教学情境
情境教学法是教师根据课文所描绘的情景,创设出形象鲜明的投影,辅之生动的文学语言,并借助音乐的艺术感染力,再现课文所描绘的情景表象,使学生如闻其声、如见其人,仿佛置身其间,如临其境,师生就在此情此景之中进行着的一种情景交融的教学活动。因此,“情景教学”对培养学生情感,启迪思维,发展想象,开发智力等方面确有独到之处。
1. 情境再现,吸引学生参与。这里的“学习情境”是指将学生引入一定的问题情境中,使学生能在和现实情况基本一致或相类似的情境中发现,向学生呈现与当前学习主题相关的基本情境。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创设学习情境的方法很多,或让学生表演,或让排练课本剧,或开故事会,或采用多媒体教學手段,或实践操作等。如,教学《詹天佑》时可举办杰出的爱国工程师詹天佑事迹展,学生做事迹展览馆特聘讲解员;课文《伞花》教学中,组织课本剧的编排;教学《说茶》一课,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按照正确的程序上台沏茶。
2. 小组合作学习,促进课堂互动。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全员参与”的基本形式主要表现为“自读、书面作业和小组讨论”三种。教师可着力使学生之间形成由“个体学习”到“同桌或四人小组讨论”的人人到位,直至最后全班讲评点拨的活动方式的优化组合,让学生在讨论交流中积极参与课堂教学。
总之,在教学中教师应尽可能创设良好的情境,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并积极求得学生的配合,提高教学效果。
编辑:张慧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