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莉
【关键词】 小学语文;作业设计;角色体
验;生活实践
【中图分类号】 G623.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8)
24—0101—01
长期以来,人们往往把作业的功能定位于知识的巩固与技能的强化上。受情境教育理论的启发,经过阅读、实践,笔者觉得要设计出让学生喜爱的、有创造性的作业,无疑是提高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必要手段之一。因此,笔者设计出了小学语文情境作业的几种类型,并归纳出了相应的设计策略。
一、设计角色体验型作业
教师在钻研教材的基础上,挖掘文本中隐含的教学资源,根据学生语言发展的特点和教学需要,通过语言渲染等手段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写作业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内在能动因素。如教学《新型玻璃》一文,当学到“新型玻璃的特点及用途”这部分内容时,课堂上学生的学习热情并不高。新型玻璃是怎样设计的呢?笔者布置了這样一道作业:“请你当一回设计师,采用边画图边讲解的方式,将你设计玻璃的方法、用途讲给其他设计者听,让他们领悟你独具匠心的设计方法。讲解词可参照课文有关段落。”毫无疑问,这样的作业是很受学生欢迎的,让学生转化角色,使他们在边画边讲中完成了一次角色体验。
此外,结合课文内容和教学内容还可以设计出更多更有挑战性的角色,如演员、导演、小导游、配乐师、小记者、设计师、闯关者以及课文里出现的种种人物等等,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角色体验中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领悟语言的意义和适用范围,从而掌握语言、运用语言。
二、设计生活实践型作业
新课标指出,只有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育资源,优化语文学习环境,构建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的语文教育体系,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学生才能在语文的实践中不断地积累语言,提高语文学习能力。而生活实践型的小学语文情境作业正是在此基础上提出的。它最为显著的特征就是回归现实,回归生活,强调学生亲身经历,让学生获得参与作业活动的发展性体验。
设计策略:
1. 回归生活,发掘资源。生活是无须创设的天然情境,蕴藏着许多丰富的语文作业资源。语文教师应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语言发展的层次,凭借自身独特的职业敏感与语文嗅觉,努力寻找社会生活中可供利用的作业资源,成为学生与生活之间的“红娘”,并为之牵线搭桥。如,教学《大瀑布的葬礼》一文后,让学生对学校附近的水资源进行调查研究。
2. 实地利用,加强指导。这是生活实践型语文情境作业的核心部分,教师将学生带到作业地点后,需引导学生观察、调查、探究,让他们享受作业的过程。如,上述案例中的水资源调查,教师可带领学生去水电站和自来水厂进行调查访问,指导学生设计有价值的采访问题,并提醒他们记下有用的数据。
三、设计“掌握生词写法”的作业
小学语文生字词教学中,语文教师通常会给学生布置几遍乃至很多遍的抄写任务,殊不知,抄写生词是一种较为枯燥、机械而又乏味的语文作业,许多学生在长期的、无休止的抄写中已经丧失了自主意识,毫无主动性可言,这种作业抄写不但达不到“掌握生词写法”的目的,而且使学生的书写质量严重下降。如何改变这种现状呢?
1. 语言刺激,形成“期待”。布置抄写生词前,教师这样说:“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30个词语(出示课本上要求掌握的部分生词),想跟大家玩一场闯关的游戏,这个关就是10分钟后将这些词语默写得既正确又美观。如果能,就算闯关成功;反之则闯关失败。用10分钟的时间准备,但每词抄写不能超过三遍!对自己有信心吗?”“有!”话音刚落,学生们便信心百倍地投入到了抄写词语之中。
2. 角色准备,自我提高。从形式上看,学生所做的抄写词语,他们的思维是主动的,精神是亢奋的,“十分钟”“不超过三遍”“正确又美观”对学生而言都是不小的挑战。这个过程是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和自我挑战、自我提高的过程。需要注意的是,角色准备是非常重要的过程,教师需根据不同的角色设定,给足学生准备的时间。对于有些难度的字词,教师要巡视指导,起到纠偏的作用,以使学生少走弯路。如,发现学生写“唇枪舌剑”时,有许多学生将半包围结构的“唇”写成了上下结构,教师便可适当地提醒学生。
总之,语文情境作业的设计,应充分展现学生的个性,为学生终身学习奠定基础,使学生的能力素养在不同方面得到提高,以更好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注:本文为兰州市教育科学研究基金项目《小学语文情境作业设计的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LZ[2017]GR0636)编辑:张慧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