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小学生文言文学习潜能的实践思考

2018-02-18 08:49张小平
甘肃教育 2018年24期
关键词:教学情境文言文小学语文

张小平

【关键词】 小学语文; 教学情境;文言文;

潜能

【中图分类号】 G623.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8)

24—0053—01

语文是一门富有情感的学科,它丰富的人文内涵会对学生产生持久的影响力。小学阶段文言文的讲授,更应该以具体的、多样化教学情境的设计、实施为桥梁,实现由教师“教”向“导”的转变,学生由“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的转变,教学目标由“知识中心”向“能力素养”的转变。

一、有效诵读,领悟大意

所谓诵读,就是反复朗读,自然成诵。宋代朱熹有言:“诗须沉潜讽诵,玩味义理,咀嚼滋味,方有所益。”文言文之所以有着与现代文截然不同的魅力,就在于它的表现方式,其表现方式看似因为文字的运用方法使然,其实却是朗读方式的迥异造成的。因此,读出“古韵”就是古文朗读的最高境界。这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首先应该教会学生如何读古文,并且在读的过程中,要在头脑中想象古文中所讲的故事,构建起鲜活的画面,体味出情感,领悟出大意。这样一来,就会使原本晦涩的文言文变得如现代文一样易学了。而且,通过有效的朗读,使学生能够自然成诵,由此积累对文言文字词句的理解,为后续文言文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巧设问题,引入情境

学贵有疑。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疑是思之端。”语文课堂的教学过程既是一个特殊认知的过程,也是一个复杂的思维过程,问题则是开启思维活动的金钥匙。文言文教学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就是让学生能够读懂课文的内容,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前应根据课文的内容提出有启发性的思考题,让学生带着问题预习,他们通过查阅工具书,逐步完成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而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有目的地设置疑问,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认知冲突,吸引学生积极动脑,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判断和研究,激发学生提出独特的见解和看法,课堂教学成为“生疑-质疑-释疑-激疑”的环环相扣的过程。问题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思维的火花被点燃了,就会积极主动地自主学习、积极思维。

三、音画并重,感知文意

小学生对世界充满了新鲜感、好奇感,他们有着强烈的认知世界的渴望。然而,相比于朗朗上口的童谣、生动有趣的白话文故事、优美凝练的小散文,文言文由于时间久远,又与现代生活有很大差距,加之语言上的艰涩难懂,小学生往往对文言文的学习兴趣不高。这就要求小学阶段文言文的教学,应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尽可能运用生动、形象的材料进行教学,让他们的眼睛亮起来,嘴巴动起来。音乐、美术都是以不同的方式反映社会生活,传达情感,因此,它们与文学有许多相通之处。我们可以在枯燥乏味的文言文教学中,将音乐和美术引进课堂,用音乐、美术来渲染感知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听觉、视觉感受,激发学生联想与想象,从而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如,笔者在讲授《伯牙绝弦》一文时,首先播放了一段优美的古琴曲,将学生带进特定情境中去。然后结合具体可感的画面,再现伯牙和钟子期关于“知音”的故事。由此,通过音乐、美术的介入,使学生能够迅速、真切又具体地感知课文内容。做足了这些课前的热身工作之后,开始对《伯牙绝弦》的课文进行字词的疏通和讲解,学生自然而然就有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对文言文的学习,也不再有抵触和畏难情绪。

四、融入表演,理解內容

小学阶段的学生活泼好动,有着强烈的表演欲望。因此,为了使教学情境逼真地再现于课堂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表演话剧,学生通过角色的扮演,活灵活现地再现课文中的场景,使学生能够深入体会文中人物的所思所感所想,让他们说文中人物的话,做文中人物的事,由此,可以把文中的内容复活至眼前。如,在讲授《两小儿辩日》时,在梳理文字、学生理解课文大意的基础上,让同桌二人分别扮演小儿A和小儿B,然后让二人互相辩论、对话。最后,在学生集体表演的基础上,选出三组学生上讲台表演,而教师则扮演孔子,一时间,教室里欢声笑语不断。通过教师与学生的良好互动,学生在快乐、轻松的氛围中读懂了课文,加深了理解,也加强了师生之间的感情,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之,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了解更多的文言文知识,才能为学生高年级学习文言文打好坚实的基础。

(注:本文受甘肃省教育厅项目“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文言文情境教学策略研究”的资助)

编辑:张慧敏

猜你喜欢
教学情境文言文小学语文
小题精练(二) 文言文翻译
小题精练(一) 文言文翻译
信息技术下的小学语文高效教学探究
新课程理念下的物理课堂情境教学模式刍议
小议初中英语如何创设教学情境
让文言文阅读在选择中渐进——以《师说》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