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燕萍
【关键词】 新课改;课堂教学;有效性;教学目标;学法指导;
教学手段;合作小组;教学反思
【中图分类号】 G424.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8)24—0049—01
教学有效性是指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采用各种方式和手段,用最少的时间、最小的精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课堂教学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主阵地,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渠道,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教师永恒的追求。那么,新课改下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下面,笔者结合工作实践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 科学制定教学目标
课堂教学是否有效要看教学目标是否能顺利完成,而完成教学目标靠的是教师对教学过程的设计和把握。要做到有效性教学,就要将教学目标的實现作为教学的重点。为此,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应围绕教学目标来安排和设计,不能随意或者盲目地进行课堂教学,要保证教学的针对性和方向性。当然,教学目标的制定必须科学合理,要结合教学内容的需要和学生的实际特点来制定,突出重点,把握难点,按照三维教学目标理念进行设计,将教学目标做精、做细。为此,教师必须更新教学理念,发挥主导作用,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要有效整合教学资源,对教材、学生情况、教学理念等进行详细分析,进而统筹安排教学活动。
二、注重学法指导
学法,即学习方法。对于学生来说,掌握学习方法非常重要,但一些教师往往忽视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只顾埋头上课。学生若想学好,必须掌握一定的方法,方法得当,往往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首先,针对不同的课堂教学内容,教师应告诉学生该采用什么样的学习方法为好,是探究性学习、接受性学习,还是模仿性学习,从而有效地开展课堂教学活动。其次,教师要做好评价工作,评价语言要具有激励性。在组织学生学习的过程中,要公正、合理地评价学生。评价要因人而异,因事而异。有效的评价,会催人奋进,有利于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尤其是对于学习基础差的学生来说,教师不失时机地对其进行评价,能消除他们思想上的惰性,平衡他们的心理。同时,这部分学生更需要教师学习方法方面的指导,学习方法要因人而异。
三、运用多种教学手段
课堂上,如果只是教师一味地讲,会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教师可以积极利用多种教学手段,如课件、视频等,充分调动各种课程资源来为课堂教学服务。通过多种教学手段的运用,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增强学生的记忆与理解。有时,教师也可让学生自己上网查找相关资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学生的探究与实践能力。
四、建立合作小组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在让每个学生明确了讨论的内容、要求之后,教师可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以4—6人为一组,根据学生学习能力、学习兴趣、性别等的差异进行合理搭配,赋予小组成员不同的任务与职责,让学生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共同提高。在全班分小组讨论之时,教师要关注每一小组的讨论情况,同时有重点地参与一两个小组的讨论。学生通过小组内的相互帮助,共同商讨,不仅会对课文内容有更深的理解,而且学习的自主性也能得到充分展现。在小组讨论之后,学生热情高涨,此时,教师应抓住时机,因势利导,组织学生开展组间交流,让他们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展示自我,并积极肯定学生的独到见解,鼓励他们相互争辩。通过讨论、争辩,让学生在摄取信息的过程中相互交流、相互补充,能增强学生主动参与评价、合作解决问题的意识。这种形式的学习,对于摄取信息能力强的学生来说是一种鼓励、肯定;对于摄取信息能力稍弱的学生来说则是一种启发、帮助。学生学会了学习的方法,必然会更加喜欢学习,学习的信心也就更足。
五、进行教学反思
有人曾说过:“教无定法,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教师不是完人,上每一堂课也不会十全十美。因此,在上完每一堂课后,我们都要进行深入的剖析、反思,对每一个教学环节的预设与实际情况的吻合程度、学生学习状况、调控状况、课堂生成状况等进行认真总结,找出有规律性的东西,在不断反思中学习。反思的主要内容有:解题思路、分析过程、运算过程、语言的表述、教学思想与方法等。通过不断反思,进一步改善教学效果,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编辑:孟 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