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晖德 宋学艳
【关键词】 小学生;养成教育;班级文化建设;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2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8)24—0034—01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习惯。”叶老的话从一个侧面阐述了教师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重要性。“良好的习惯是人在某种神经系统中存在的道德资本,这资本不断增值,而人在其整个一生中享受着它的利息。”这是乌申斯基的一句名言,深刻又形象地道出了良好道德习惯的养成对于一个人的成长不可不重视的意义。养成教育虽不是教育的全部,但在教育中却占有重要的地位。我们只有抓好养成教育,才能培养出举止得体、道德高尚、表里如一、言行一致的人,促进其终身发展。下面,笔者结合工作实践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活动实践,培养良好的行为品质
1. 班级管理体现自主性。班级管理不仅要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还要突出学生在管理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作用,努力使之成为“自己教育自己的主体”。多年来,我校一直坚持施行大队委干部竞争上岗制、班级干部民主选举制和值日班长制,使学生们早日适应社会,学会主动学习,主动竞争,主动进行自我选择教育。有的班级实行值日班长制,能让每位学生得到自我锻炼的机会,全班同学每人轮流值日一天,每天放学前都要对值日情况进行小结,这些活动对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和综合能力的培养无疑是一种最好的方式,而且学生能干得主动、干得开心、干得有激情,充分体现了教育的自主性。
2. 兴趣活动突出主动性。素质教育特别重视学生的个性培养和发展,认为“个性的多样性、自主性和首创精神,甚至是爱好挑战,这一切都是进行创新和革新的保证。”特别鼓励学生发展自己的兴趣和爱好,要求评价学生的标准不再是千篇一律,而是共性和个性的统一。为此,学校应重视艺体学科,由专职老师组织合唱、绘画、舞蹈、英语等各种兴趣小组,使学生的个性特长和潜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发掘和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与艺术天赋,培养学生的各种素质,为学生的自主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3. 利用班会课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英雄人物故事可以帮助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走向成才之路。通过学习英雄人物事迹,让学生达到知情行的统一,由感性认识内化为理性认识,从而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比如,去年国庆节之际,学校要求各班开展“红领巾心向党”主题班会。我在班会课上对学生进行理想主义教育,讲述英雄人物的故事,有邱少云为了战斗的胜利不怕烈火烧身,有狼牙山五壮士为了群众和连队主力,英勇跳崖。学生都听得非常入神,我又借此机会让学生讨论,刚才的故事,你觉得我们以后要怎么做,才对得起革命先烈,学生受到了关心他人,为别人着想的道德教育,促进儿童养成尊重他人、关心他人的良好习惯。
二、加强配合,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一个人的成长过程要综合三方面的教育,即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只有这三方面的教育一致互相配合,持续教育影响的一致性、连续性,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也是如此,单靠学校教育是难以收到满意效果的。而学生的主要活动范围是学校和家庭,所以学校教育更应与家庭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不能只依靠学校一个阵地,要随时和家长取得联系,做好家长工作,请求家长在家里也要对学生进行良好习惯的培养,把家庭教育纳入到学校教育的轨道上,成为学校教育的得力助手。
三、把握标准,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
每个学生都希望自己能进步,都希望看到自己的努力所取得的成绩与收获。为了使学生能及时发现自己的闪光点,明确自身的不足和努力方向,学校应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导向功能,发挥榜样的示范作用,以增强学生养成良好习惯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一年来,我们在不断探索有我校特色的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目前已初步形成了一系列操作性强、切实可行的学生评价机制和具体做法,现总结如下。
1. 评价内容多元。根据学生实际,我们把习惯分成了礼仪、学习、劳动卫生、安全四大类,每学期定时进行评价。除了对学生个人的评价外,我们每月还进行了“文明班集体”评价,每月周一在升旗仪式上进行隆重表彰。每学期末,我们还进行全校的评优,评优种类多样,有“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特长之星(包括文明之星、礼仪之星、进步之星)等,目的就是让每一位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体验成功的愉悦。
2. 评价方式多样。对学生良好习惯养成情况的评价,每周一班队课各班进行上周情况回顾,并提出本周要求和整改意见;每月最后一周进行一次全方位深入的阶段性评价,由学生自评、互评、教师评、家长评相结合。每学期末,进行一次总结性评价,除了学生自评、互评、教师评以外,还请学生家长进行评价。
(本文系2017年度甘肅省“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养成教育促进和谐班级建设的策略研究》研究成果,课题立项号:GS[2017]GHB2309)
编辑:郭裕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