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兰
【关键词】 小学;班主任工作;问题;改进
措施
【中图分类号】 G62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8)
24—0032—01
随着新课改理念的不断深入,小学班主任对学生的管理思路和方法也有待进一步提高。班主任是新课程标准的具体执行者,因此,他们作为学校教育中关键的组织者、实施者,在教育改革中的重要作用也不容忽视。在全新的理念和多元的主题指导下,班主任如何处理班级的日常事务,发现普遍存在的问题,并且能够积极主动地分析研究,找到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就显得至关重要。下面,笔者结合工作实践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小学班主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 小学班主任掌握的班级管理新理念少,管理缺乏理论依据。之所以出现这一问题,和现阶段的实际情况是密不可分的。班主任不仅要管理好班级日常事务,还要保证学生的学习质量,但在应试教育的模式下,分数是第一生命力,况且有些地区,教学质量还和老师的切实利益相关,这样就使得一些班主任无暇再去学习班级管理的理论知识,一味地教导学生学习、学习再学习。这样学生的个性差异被忽视了,只会培养出一批循规蹈矩、毫无创建的学生,很难适应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
2. 小学班主任教育方式少,没有创造性。首先,有的班主任班级管理方式单一。大多数班主任习惯用批评或体罚来对待犯错的学生。这样做的初衷是好的,可能越是爱之深越会责之切,但是大多时候学生表面上认错,实则会影响师生良好的关系。其次,班主任在一些班级事务的处理上缺乏民主性。比如,一些班级日常计划的制定,期末的评优选先,为了不使学生分心,很少讓学生参与,在学生心里教师的这一举动让人费解,无形中会对教师不满意。最后,现在学生多为独生子女,心理承受能力差,再加上一些媒体报道因教师问题处理不当出现的案件,更让班主任在教育学生的问题上心有余悸,固步自封,不肯多走一步。
3. 社会、学校和家庭联系少,难以形成合力。社会大形势使得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离家打工,而孩子就被托付给了老人,或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这些长辈总在为孩子的衣食住行而操心,而忽视了心理的成长,当出现一些问题需要和家长沟通时,总是很难找到监护人。即使学校一再开展教师家访活动,可面对溺爱孩子的长辈,班主任也只能是无能为力,无功而返了。
二、改进措施
1. 小学班主任要建立自己的一套完整的班级管理理念。班主任是班集体的核心,当接手一个新的班集体时,确立一个能引导全班同学积极向上的治班理念非常重要。班主任要制订近期班级要实现的目标,培养精明干练的学生干部,做好全体学生的思想工作,使班级形成积极向上的班级氛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班主任要有自己班级的规则,形成良好的班风。在此基础上,还要努力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取长补短。作为新时代的班主任,还得多学习一些教育理论,适当学习一些教育学、心理学的知识,使自己的日常行为都有理论依据。
2. 小学班主任要对班级实行科学管理,注重学生个性差异。(1)力求班主任班级管理方式多样化。班集体凝聚力和荣誉感是班级管理成功的两大要素。只有班级产生凝聚力,才能师生同心完成班级管理工作,只有学生产生荣誉感,才能促使学生为这个团队而努力,在努力过程中完成自身的提高。为此,班主任可以组织开展有益的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如开展演讲比赛、趣味体育活动、学科竞赛等,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和荣誉感。还可以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学习上、卫生上的评比,使得学生在竞争中发挥自己的特长,找到自己的闪光点,从而增强自信心。(2)班级事务公开化,让学生自己评选产生。比如,选班干部,班主任自己不要指定,而要由学生民主投票产生。得票最多者肯定最让学生信服,也便于以后班务的开展。班干部还要定期轮换,只要这段时间表现突出,就可以竞争上岗。这样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就无形中增强了竞争意识,同时也会提高他们的自我约束力。(3)多方合力,使学生找到归属感,感受到爱。在日常生活中多关心了解学生,真正地走到学生中去,做他们生活的指路人。多和各个任课教师沟通,了解每个学生在课堂和课下的表现,走访同学,实施家访,综合各个方面,找出学生思想波动的原因,找到最佳解决方案。整个过程要用自己的爱心、耐心、诚心让学生找到归属感。编辑:张 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