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云
【摘 要】目的:探究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并发吸入性肺炎的高危因素及临床护理要点。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6月收治的70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的对照组(n=35)和行针对性护理干预的实验组(n=35),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高危因素包括咳嗽反射差、口鼻腔损伤、胃肠功能下降、早期营养不良等;实验组吸入性肺炎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实验组护理满意度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对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重症颅脑损伤;吸入性肺炎;高危因素;护理干预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019(2018)22--01
颅脑损伤是由于直接或间接暴力作用于头部而引起的路脑组织损伤,若患者再次昏迷即可判定为重症颅脑损伤[1]。重症颅脑损伤很容易因呼吸道不通畅、胃肠返流、气道干燥及营养不良等因素发生吸入性肺炎,会使患者表现出呼吸困难、意识障碍等临床症状,甚至可因呼吸衰竭导致死亡。因此,为了减少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有必要对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本次研究分析了我院收治的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并发呼吸性肺炎的高危因素,并实施了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6月收治的70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的对照组和行针对性护理干预的实验组,各35例。其中对照组男21例,女14例;年龄18~53岁,均数(33.45±3.22)岁;车祸9例,工伤事故12例,高处坠落6例,失足跌倒8例;实验组男22例,女13例;年龄19~55岁,均数(35.48±3.67)岁;车祸8例,工伤事故11例,高处坠落6例,失足跌倒10例。两组患者基本资料组间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可比。
1.2 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护理,患者入院后进行常规宣教,给予患者心理护理、环境护理、用药指导等基础护理方法,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情况,若出现意外给予紧急救治。。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具体如下:(1)保持呼吸道通畅:密切观察患者各项生命体征指标,将患者头偏向一侧,及时清理口腔内的异物,若患者患者牙关紧闭,可采用开口器辅助清理。(2)湿化呼吸道:护理人员可运用呼吸湿化机、氧驱雾化或气管内加入痰液稀释剂等措施对不同病情的患者进行呼吸道湿化处理。(3)胃肠减压:对于昏迷和呕吐患者应尽早给予胃管保留进行减压,以减少胃内物返流,保持胃肠减压的通畅。(4)营养支持:为了减轻颅脑损伤患者的高代谢状态,提高呼吸道免疫功能,护理人员及嘱咐患者多食高热量、高维生素及高蛋白的食物,必要时可给予患者静脉滴注营养液。(5)建立人工气道的患者鼻饲前应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将床头抬高45o左右,鼻饲后禁止患者翻身、吸痰,以避免胃内物返流[2]。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吸入性肺炎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对所搜集的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设定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吸入性肺炎对比 经研究发现,护理后实验组并发吸入性肺炎3例,构成比8.57%,对照组并发吸入性肺炎8例,构成比22.86%,两组患者吸入性肺炎构成比对比差异明显(X2=7.708,P=0.005)。
2.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 经研究发现,实验组护理满意度较对照组高,p<0.05,详见表1。
3 讨论
重症颅脑损伤病情较为严重,往往会进行长期的住院治疗,但若不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患者极有可能因为咳嗽反射差、口鼻腔损伤、胃肠功能下降、早期营养不良等因素而导致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直接影响患者的预后,不利于病情的康复[3]。本文对我院收治的70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进行研究分析,总结其发生吸入性肺炎的原因如下:(1)严重颅脑损伤患者常因昏迷引起咳嗽反射功能下降而导致其不能顺利排痰,以致呼吸道中的分泌物堵塞气道,从而引发呼吸性肺炎。(2)口鼻腔损伤是颅脑患者常见的伴随症状,一般要行气管切开术来维持正常通气。由于气管切开后直接暴露在外部环境中,鼻咽部位免疫保护功能消失,导致呼吸道干涩,利于细菌侵入而导致呼吸性肺炎。(3)颅内压增高会使胃肠蠕动能力下降,胃部括约肌松弛很容易引发食物返流情况,再加上昏迷致吞咽功能下降,从而导致呼吸性肺炎发生。(4)颅脑损伤早期营养摄入不足,也是导致呼吸性肺炎发生的重要原因。因此,为了减少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对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尤为重要,也给护理人员的护理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
本文通过对我院收治的70例分别行常规护理和行针对性护理干预的重症颅脑损伤患者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吸入性肺炎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实验组护理满意度较对照组高,p<0.05。综上所述,咳嗽反射差、口鼻腔损伤、胃肠功能下降、早期营养不良是导致重症颅脑损伤并发吸入性肺炎的高危因素,通過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参考文献
张金利,黄华敏,吴玉琴,et al.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吸入性肺炎的高危因素及护理干预[J].医学信息,2014(28):117-117.
何丽群.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发生感染性肺炎危险因素及护理[J].实用预防医学,2014,21(5):595-597.
龚红霞,李红霞.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发生吸入性肺炎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医学信息,2015,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