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型不规则抗体筛查用于预防和降低临床无效输血的发生

2018-02-18 02:11杨卿李红静陆启菊杨鸿
健康大视野 2018年22期
关键词:作用

杨卿 李红静 陆启菊 杨鸿

【摘 要】目的:研讨血型不规则抗体筛查在预防和降低临床无效输血发生方面的积极作用。方法:择取2016年7月-2018年8月我院接收并行住院输血治疗的1395例病人为对象,当中136例判定为输血无效者,使用增强检测方法对这些输血无效者实施不规则抗体检测。结果:未开展血型不规则抗体筛查之前,1395例病人中共有136例判定为输血无效者,输血无效率是9.75%(136/1395);通过血型不规则抗体检测后,136例输血无效者中共有34例的血清中检出不规则抗体,不规则抗体检出率是2.44%(34/1395),其中18例病人再次临床输血时选择不含相应抗原的红细胞进行输注,均未再次发生无效输血。结论:血型不规则抗体筛查在临床中的合理应用,能预防及降低临床无效输血现象的发生。

【关键词】临床输血;血型不规则抗体筛查;预防和降低无效输血;作用

【中图分类号】R45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019(2018)22-0-01

人体因临床输血、主动免疫、妊娠等途径而生成免疫性红细胞血型抗体(即血型不规则抗体),这类抗体在人群中被检出的频率约为0.3-2.0%[1]。具有临床意义的血型不规则抗体会使病人输注不相合红细胞时出现血管内(或血管外)溶血性输血反应,情况轻微时红细胞输注无效,情况严重时危及病人生命安全[2]。据相关调查提示:输血前对病人进行血型鉴定、抗体筛查,能大幅度提高临床输血安全性,应用效果显著[3]。此次择取我院接收并行住院输血的1395例病人为对象,对其中的输血无效者实施不规则抗体检测,将详情汇报如下:

1 对象、方法

1.1 病例来源 择取2016年7月-2018年8月我院接收并行住院输血治疗的1395例病人(1例病人多次输血均按照1例统计),年龄1-83岁,中位年龄(49.5±13.28)岁;其中,758例为男性,包括534例无输血史者、86例输血1-2次者、138例输血≥3次者;637例为女性,包括452例无输血史者、40例输血1-2次者、145例输血≥3次者;女性病人的妊娠史情况:59例无妊娠史者、124例妊娠1-2次者、454例妊娠≥3次者。当中,136例判定为输血无效者,采用增强检测方法进行血型不规则抗体检测鉴定。

1.2 红细胞输注无效的临床判定

1395例病人均属于ABO及Rh(D)同型输血,和盐水介质、凝聚胺或者抗球蛋白法交叉配血相互结合,正式输血之前明确符合输血指征,红细胞制剂输注完毕后的24小时内复查Hb,和输血前相较,若未达到预期增加值[Hb预期升高值=供血者Hb(g/L)×输入血量(L)/病人体重(Kg)×0.085(L/kg)],在有效排除持续失血、血液被稀释等影响因素的条件下,证实未出现溶血性输血反应体征,便可判定为红细胞输注无效[4]。

1.3 采用增强检测法鉴别检测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

①将抗体筛查细胞的浓度显著降低,使浓度由3%-5%降至1%-2%;②适当升高待检血清与抗体筛查的细胞比例(由2:1升高至(4-6):1);③使用增强剂,选用PEG及22%浓度的牛白蛋白等予以处理;④适当延长抗球蛋白法的孵育时间,由30分钟增加到40-60分钟;⑤选用吸收/放散检测法测定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

1.4 评估指标 记录所有病人输血效果评定后的输血无效率、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测定情况,并对检出的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系统分布及相容性输血情况进行分析。

2 结果

2.1 1395例病人输血效果评定后输血无效率、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测定情况

经输血效果评定后,1395例病人中共有136例判定为输血无效者,红细胞输注无效率是9.75%(136/1395),其不规则抗体检出率是2.44%(34/1395),详细数据如表1所示:

2.2 34例病人检出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的各系统分布情况

136例输血无效者中共有34例病人检出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其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的系统分布情况如表2所示:

2.3 自身携带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的34例输血无效者相容性输血情况

检测输注给34例自身携带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病人的供血者血样,发现正因为向病人输注了包含不相合抗原的红细胞,使其出现红细胞输注无效现象;之后,其中18例病人再次需要临床输血,按照其抗体特异性,严格筛选不含相应抗原的红细胞进行输注,均未再次出现红细胞输注无效。

3 讨论

血型不规则抗体即指排除ABO血型系统之外的相关血型抗体,当中Rh血型的临床应用率最高。Rh血型包括多种分型,Rh血型抗体是最为常见的血型不规则抗体之一,也是临床上诱发输血反应的一种常见抗体。具体来讲,大部分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属于IgG 抗体,通常受到临床妊娠、输血等免疫刺激因素而形成[5]。现阶段,血型不规则抗體筛查已成为输血前临床检查的一个重要项目,依据《临床输血技术规范》中的相关标准对有妊娠史、输血史、需反复输血的病人进行血型抗体检测,但部分不规则抗体使用常规技术方法难以检测出来,而需要应用增强检测法才能成功检出[6]。因此,病人出现红细胞输注无效后,应考虑选择不规则抗体增强检测法展开进一步检测,若不规则抗体筛查显示阳性,须作严格的抗体鉴定,明确抗体特异性之后,再次向病人输注不含相应抗原的红细胞,以确保输血治疗的安全性[7]。该项研究表示:经输血效果评定后,1395例病人的输血无效率是9.75%;通过血型不规则抗体检测后,136例输血无效者中共有34例的血清中检出不规则抗体,不规则抗体检出率是2.44%,其中18例病人再次临床输血时选择不含相应抗原的红细胞进行输注,未再次发生无效输血。

综合所述,血型不规则抗体筛查在临床中的合理应用,能预防及降低临床无效输血现象的发生,使受血者输注相合红细胞,进而提升临床输血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杨素英.不规则抗体的筛查和输血安全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8,16(28):74.

曲淑君.5379例患者ABO血型分布及不规则抗体检测结果分析[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7,14(08):1172-1173.

刘妍,刘昕鸣.输血前不规则抗体筛查在安全输血中的意义[J].中国实用医药,2017,12(09):63-64.

罗立,江光荣,周炜.血型不规则抗体筛查用于预防和降低临床无效输血的发生[J].实验与检验医学,2016,34(02):252-254.

赵颖欣,王德辉,柴慧丽,于莹,佟欣,靳艳华.血型不规则抗体筛查用于预防和降低临床无效输血的发生[J].中国输血杂志,2015,28(01):48-50.

王辉,吕相琴,邹宵萌.输血前患者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筛查及鉴定结果分析[J].现代医药卫生,2017,33(15):2351-2353.

段荣,郭建波,王晓梅.17652例健康献血者不规则抗体筛查在临床安全输血中的临床价值研究[J].中国现代医生,2017,55(17):85-87.

猜你喜欢
作用
浅析情境教学法在中职会计课堂中的应用价值
试谈乡土地理教学法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作用
试分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概念图的应用策略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谈谈朗读在文本解读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