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源,董莉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上海 200437
人工授精(artificial insemination,AI)是将精子通过非性交方式放入女性生殖道内使其受孕的一种技术。目前临床上较常用的人工授精方法为宫腔内人工授精(Intrauterine insemination,IUI),即在女方排卵期间,将洗涤处理后的精子通过导管经宫颈管注入宫腔内授精。朱南孙教授系海派朱氏妇科第三代传人、国医大师、全国首批名老中医,朱教授自幼秉承家学,临诊衷中参西,博采众长,行医至今75年余,在中医药干预IUI方面经验尤为丰富。笔者有幸伺诊朱教授,现将其中医药干预IUI的临床经验及用药特色通过验案一则与同道共飨。
《女科正宗·广嗣总论》云:“男精壮而女经调,有子之道也”,脏腑功能正常,气血充盛,阴阳平和为受孕基本条件。不孕症病因繁多,朱教授以为当有虚实之分,虚证有肝肾阴虚、脾肾阳虚,实证有邪侵冲任、湿热内蕴,冲任阻滞、胞脉闭塞和瘀阻瘕聚三型[1]。本病尤以虚证为多,即便辨证属实,仍应顾及久病伤正之理。临证以肝肾为纲,朱教授认为不孕之根在于肾虚,肾阴亏乏、精血不足则难以滋养卵子生长,肾阳不充、肾气不足则难以推动卵泡顺利排出。女子以肝为先天,主藏血、司疏泄,婚久不育者肝气郁结,胞宫藏泄失职故多见月经失调的表现,或经行衰少、闭经,或崩漏淋漓。朱教授尤重奇经学说,他认为妇科疑难之症非究奇经难以收效。冲为血海,十二经脉之海,总司十二经脉气血运行;任主胞胎,阴脉之海,妊养一身阴精;督为阳脉之海,总督周身阳气布散;带脉与三经相通,下系胞宫,约束诸经。
朱教授认为中医治疗不孕症应按照“审因辨证、治病求本”的原则,将治病辨证相结合,先治病调经,后促孕种子;治疗本病以补肾填精为大法,注重疏肝益气养血、调补疏利冲任;临证重视用药时机,根据女性月经不同时期生理变化调整方案。治疗过程遵循“从、合、守、变”的朱氏妇科学术思想。从,反治也,如经少、月经延期、乳少、经闭,理应通之,然审证系精血不足、元气衰惫,当充养精血以润养之。合,综治也,临证需寒热兼调、通涩并举、药理兼用。守,坚守也,辨证既立,用药须坚定果断,尤其适合病程较长、症情复杂之慢性病。变,变化也,治法应视症情转变,灵活变化应用。
朱教授中药干预IUI将其分为拟行IUI前、取卵前、种植后三时而治。拟行IUI前以疏通经络、填补奇经为治则,虚则补之,实则泻之,使“血旺经调然后子嗣也”。取卵前遵调冲促孕之法,分时而治,经前期活血调经、疏肝理气,以助经行顺畅;经后期温养冲任,填精生髓,助精血恢复;经间期补肾助排、调冲促孕。种植后治宜固肾活血安胎,朱教授认为久病必瘀,瘀血阻滞胞脉影响胎元生长,故固肾安胎同时投以活血中药,使恶血得去,新血得以归经。
朱教授治疗不孕症以补肾填精为大法,根据肝郁、血瘀、脾虚等兼证予以疏利冲任、养血活血、益气健脾等辨证施治。其验方朱氏调经促孕方药简力专,平补肝肾,益气促排,能有效改善排卵功能、黄体功能和子宫内膜容受性[2],常有“一贴即孕”的奇效。方药组成如下:党参、黄芪、当归各20 g,熟地黄15 g,巴戟天、淫羊藿、菟丝子、覆盆子各12 g,石楠叶、石菖蒲各9 g。方中党参、黄芪、当归为君药,益气养血、活血调经,熟地黄、巴戟天、淫羊藿、菟丝子、覆盆子平补肝肾、填精生髓,石楠叶、石菖蒲醒神增欲,温肾助阳,或加蛇床子效力更著。对不孕症患者朱教授临证常加入疏肝理气之品,一则疏利冲任、调肝促孕,二则取气为血帅、气行则血行之意。朱教授治疗不孕症灵活应用气血双补、肝肾平调之品,加之促孕增欲、疏肝理气之药,体现了“重在补肾,贵在养血,妙在养肝,功在疏通”的用药特色。
张某,女,31岁,2013年4月3日初诊。患者结婚7年未避孕未孕,月经错后5年,求嗣。月经史:经期7天,月经周期45~60天,量少,偶有经痛腰酸。末次月经(Lmp):3月29日。无生育史。2010年B超提示双侧卵巢多囊表现。2013年1月输卵管造影提示双侧输卵管通畅。2013年3月(月经第3天)血卵泡刺激素(FSH):5.30 mIU/mL,黄体生成素(LH):3.45 mIU/mL,雌二醇(E2):60 pg/mL,睾酮(T):1.23 ng/mL,泌乳素(PRL):7.81 ng/mL。自测基础体温单相。男方精液常规检查提示弱精症。患者拟调理后行IUI。症见:面色不华,精神欠佳,易感倦怠乏力,胃纳一般,夜寐尚安,二便调。舌暗边尖红、苔薄腻少津,脉沉细弦。辨证属阴血不足,冲任气滞。治拟养血活血,通利冲任。处方:当归、黄芪、党参、丹参各20 g,制香附、川楝子各12 g,巴戟天、淫羊藿各15 g,川芎、柴胡、木香、小茴香各6 g。12剂,每天1剂,水煎服。
2013年5月8日二诊:Lmp:3月29日。症见:基础体温未升,近日乳胀、小腹胀,似有排卵征兆,无不适。舌暗尖红、苔薄黄腻,脉沉细。仍属精血不足,肝旺气滞。治拟滋养肝肾,疏肝通滞。处方:黄芪30 g,当归、丹参各20 g,牡丹皮、巴戟天、淫羊藿、王不留行子各15 g,制香附、川楝子各12 g,川芎、柴胡、木香各6 g。12剂,每天1剂,水煎服。
2013年5月29日三诊:Lmp:5月21日,量少,6天净,第1天痛经,夹血块。经后无不适,但感神疲乏力,寐安。舌暗尖红、苔薄黄腻少津,脉沉细软。仍属肾气不足,精血衰少。拟补肾益气,益肾填精。处方:当归30 g,党参、黄芪各20 g,生地黄、熟地黄各9 g,枸杞子、菟丝子、覆盆子、山药、山茱萸、石菖蒲各12 g,巴戟天、淫羊藿各15 g。14剂,每天1剂,水煎服。
2013年7月17日四诊:Lmp:6月28日。无不适,基础体温爬升。舌暗边尖红、苔薄白腻,脉细弦迟。仍属肝肾阴虚,精血不足,冲任气机不利。治拟滋补肝肾、疏肝利气通络。处方:当归20 g,熟地黄、路路通、巴戟天、淫羊藿各15 g,女贞子、桑椹子、菟丝子、覆盆子各12 g,石楠叶、石菖蒲各9 g,川芎6 g。12剂,每天1剂,水煎服。
2013年7月31日五诊:Lmp:6月28日。基础体温不典型双相,月经逾期未至。近日略有乳胀,有行经预感。拟近期行人工授精。舌暗尖红、苔薄腻,脉弦细。仍属肝肾阴虚,冲任气机不利,治拟滋补肝肾、疏利冲任。处方:当归30 g,王不留行子15 g,女贞子、桑椹子、菟丝子、覆盆子、制香附、川楝子各12 g,生地黄、熟地黄、赤芍、白芍各9 g,川芎6 g。12剂,每天1剂,水煎服。
2013年9月11日六诊:Lmp:9月10日,经行无不适。经服上药精力较前充沛,拟本月行人工授精。舌质红、苔薄腻,脉细弦迟。仍属精血衰少,肝肾不足,治宗前法。处方:当归30 g,生地黄、熟地黄、赤芍、白芍、石楠叶、石菖蒲各9 g,枸杞子、菟丝子、覆盆子、制黄精各12 g,巴戟天、淫羊藿各15 g,川芎6 g,河车粉3 g。12剂,每天1剂,水煎服。
2013年10月16日七诊:停经37天。Lmp:9月10日。9月30日行人工授精。10月15日血HCG:213 mIU/mL,P:20.08 ng/mL。现服达芙通(每次10 mg,每天2次,口服)保胎治疗。无阴道出血,无腹痛腰酸等不适。舌暗边尖红、苔白腻,脉细,证属肝肾素虚,脾运不健,治拟健脾和胃,益肾养血安胎。处方:太子参20 g,熟地黄、苎麻根各15 g,炒白芍、菟丝子、桑寄生、山药、杜仲、炒续断、南瓜蒂各12 g,白术、陈皮各6 g。12剂,每天1剂,水煎服。
按:初诊时患者适值经期,朱教授辨证患者证属阴血不足、冲任气滞,虽为经行之际,但经量偏少,故宜养血活血、通利冲任,治遵“从”法。方中党参、黄芪二药协同补气健脾为君,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气健则运化得力、气血充足,脏腑得清气濡养,胞宫得气血而经行充盛。当归、丹参、川芎养血活血,使静中有动,补而不滞。巴戟天、淫羊藿补肾填精,偏补肾阳,取善补阴者,阳中求阴之意,二味药对使精血得养,生殖之精得以充盛。辅以柴胡、木香、川楝子、制香附、小茴香偏于温通,兼理气通滞、调畅气机,遵气行则血行之意。
二诊患者调补后小腹微胀,肾气已动,冲任得润,基础体温虽未提示双相,但似有行经之兆。朱教授守法守方,补益肝肾、益气养血之余,不忘加一味王不留行子,加重通利冲任之效,以利经行顺畅。朱教授在补肾填精治本外,兼顾疏利冲任之功,遵循“合”“守”之法。
三诊后患者时隔近2月自行转经,考虑其服药期间正值氤氲阴阳转化之期,故继以补肾填精、平补肝肾之法,其中菟丝子、覆盆子、桑椹子、女贞子有益肾温煦助卵泡发育之效。另予石楠叶、石菖蒲开窍促孕,朱教授常言石楠叶能令女侍男,有助阴阳相合。同时加路路通利气通络,助卵泡顺利排出,此为应时而变,治从“变”法。
四诊、五诊治宗前法增进、继以调经促孕,患者治疗3月后,规律转经,虽未受孕,但基础体温从单相变为不典型双相,自觉带下量增,精力充沛,此皆脏腑安和、气血渐充之象。朱教授建议患者此时行IU I试孕,配合中药守法继服,一试即中。朱教授辨证准确,用药果断,缓缓图治,功到自然成。
[1]董莉,康美杰,陶金红,等.朱南孙中医药干预IVF-ET的诊疗思路[J].江苏中医药,2012,44(4):7-9.
[2]朱南孙.海派中医朱氏妇科[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6:5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