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 倩
(东胜区农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站,内蒙古 东胜 017000)
猪气喘病又称为猪支原体肺炎,是猪特有的一种慢性呼吸道传染病,无任何年龄、品种和性别的限制,尤其是幼猪和哺乳猪的感染几率最高。一旦感染该病,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给养殖户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该病的主要传染源是带菌猪和病猪。
本病的传染是病猪,主要是咳出的飞沫通过呼吸道感染,或病猪与健康猪直接接触传播,猪舍通风不良都是易发本病的原因。不同年龄、品种、性别的猪只都易感染本病,其中以哺乳仔猪和幼猪最为易感且死亡率高,成年猪多为慢性或隐性经过,死亡率低。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气候易变季节多发,新发病的猪群为爆发流行,发病率和死亡率很高。
病理变化部位主要位于胸腔内。肺脏是病变的主要器官。猪气喘病潜伏期最短的3~5d,一般11~16d,甚至更长,病程一般为1个月左右,分为急性,慢性和隐性3个型,以隐性和慢性最多。
急性病例以肺水肿和肺气肿为主。多见于新疫区流行初期,病猪常突然发作,呼吸加快,严重时张口呼吸,一般咳嗽次数少而低沉,有时阵发性咳嗽,体温少数升高,食欲减退或废绝,日渐消瘦,常因窒息死亡,病程1周左右。
慢性病例见肺部“虾肉”样是实变。大多为急性不死的猪逐渐发展成慢性型。此类型主要出现在老疫区,病猪主要表现为长时间湿咳或干咳,初期的咳嗽现象并不明显,大多为轻咳且咳嗽量少,随着病情的发展,病猪的咳嗽情况也随之加重,严重时,病猪还会出现痉挛性咳嗽,甚至可能导致病猪出现呕吐。气喘现象也时轻时重。病猪体型消瘦、被毛粗乱,容易发展成僵猪。
隐性型,咳嗽和气喘症状不明显,在清晨和运动后偶尔发现咳嗽,全身症状无明显变化,这种猪在良好的养殖管理条件下,仍然正常生长发育。
根据流行病学、临床特征以及对其肺脏进行的解剖检测,肺门淋巴是否发生肿大而进行诊断。
运用X光对隐性和慢性病猪进行检查,若患有气喘病,病猪的肺叶内测区和心膈角有不规则云絮状渗出阴影,边缘模糊,肺叶外围区未出现较为明显的变化。
与猪流感、猪肺疫区别。猪流感突然爆发,传播快,发病率高,死亡率低,体温升高,病程较短,体温不高,传播慢。猪肺疫呈败血性和纤维素性胸膜炎的症状。
对在猪的饲料中加维生素B6,连续喂3~4d即可痊愈,且体重有所增加,对小猪治疗效果较好些。
5.1 规模猪场实行综合防制,坚决贯彻“自繁自养”的方针,严禁从外地调入猪只。
5.2 实行全进全出制度,防止病原传染。
5.3 加强饲养管理,做好卫生防疫及消毒工作,保持圈舍的清洁、干燥、通风。
5.4 做好疫苗免疫注射工作,疫苗一定要注射在胸腔内,肌肉注射无效,注射疫苗前15d或注射疫苗后两个月不饲喂或注射土霉素、卡那霉素等对疫苗有抑制作用的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