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丽君
(内蒙古自治区气象干部培训学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51)
现代远程教育是一种开放式网络教育形式,对构建全民终身学习体系、公民享有平等受教育权利、提高国民素质、降低教育成本、充分利用优质教育资源等起到重要作用。远程教育资源是提高远程教育质量的核心,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是优化和提高远程教学资源的利用的有效办法。目前,我国远程教育资源仍处于分散状态,各自为阵,不能把优质的教学资源进行整合利用,浪费了大量的人力和财力。
我国大部分知名院校利用各自的教学优势基本上都是面向全国建立了远程教育网络学院,开展远程教育工作,各教育培训机构也建立了远程教育培训系统,开发了远程教育培训平台,组织专门人才开发优秀课件,开展远程培训工作。但实际上无论是硬件环境建设还是远程教育平台建设、课件开发都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仍是各自为阵,没有形成合力。出现重复建设,重复投资,重复开发等现象,浪费极大。
提高远程教育质量的关键在于教育资源的丰富程度。各教育培训机构都在建设教育资源库,供一定范围的人员学习使用,只实现了部分共享。但对远程教育资源共建共享的理念认识不足,对优质教育资源的开发和整合利用还未形成有效的解决办法。这些理念直接影响远程教育体系的发展和定位。
一是各教育培训机构习惯于独自开发远程教育资源,存在排他性的心理,资源共建的参与度不高;二是区域性的资源共建初步形成,但共建的资源数量较少,远远不能满足共享的需求;三是资源共建共享的机制未形成。
远程教育资源建设严格按照国家的统一的规范标准进行开发和设计,为远程教育资源夯实基础。教育部《关于支持若干所高等学校建设网络教育学院开展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工作的几点意见》中明确指出,要“建立起资源共享的形式和运行机制”[1]。但各个网络学院在教育资源的建设和共享没有按照统一的远程教育技术规范标准进行,导致远程教育资源难以共享和优化整合。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推进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指导意见》(教职成〔2017〕4 号)明确指出,“继续推进建设国家级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引导各地各职业院校根据区域、行业特点建设和完善省级、校级资源库,突出资源库“能学、辅教”的功能定位”[2]。教学资源库的建设要考虑人才培养个性化需求,各地教育培训机构应充分考虑区域特点建设优质资源库。在教育资源库的建设中,根据不同用户需求不断更新和完善资源库,提供个性化服务,使资源库具有自我管理和自我控制能力[3]。
远程教学资源库的建设采用统一的建设模式,包括资源库的构建和系统开发,系统运行,用户评价及信息反馈等。在确保稳定高效运行同时要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包括精品课件库,多媒体素材库,分学科试题库及优秀教学案例,各相关学科的信息资讯和用户在学习过程中资源工具。在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过程中要优先考虑区域共享,避免区域性优质教育资源的浪费和重复建设。如果区域性的教育资源实现了共建共享,才能实现优质教育资源整合,教育资源利用最大化,从而整体提升远程教育培训质量。
远程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是现代远程教育发展的核心和精髓。远程教育资源建设是开展远程教育的基础,资源共享可以提高优质教育资源的利用率,同时避免教育资源的重复建设和浪费。随着终身教育体系和教育产业化的构建,远程教育必将从教育边缘化走向中心,远程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在现代远程教育中将起到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