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雷
(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杂志社,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10)
编校质量是构成出版物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科技期刊文章中公式、图表、符号、计量单位、专业词汇、参考文献都比较多,如果想要将科研领域的最新成果、技术和信息传递给受众,就必须做到内容准确无误,因而对其编校质量的要求也更高。在常规编辑加工和“三校一审”的基础上,科技期刊编校者在实践中通过探索,总结出不少值得借鉴的经验。
随着农牧业的快速发展和农牧业科技概念的更新,农牧业科技期刊编校人员的知识范围亦随之扩展,工作量加大。农牧业科技期刊编校人员必须与时代发展相适应,不断扩大知识领域,提高编校能力。
每一种期刊的工作人员在长期的编校过程中都会总结和积累下一些本期刊近期经常出现的专业词汇、易出错的词、模糊概念和绝对不能出错的词等,对于外文名词,还会归纳出每个词在作者来稿中常出现的几种不正确的拼写方式及大小写的情况。这就要求期刊编辑在平时的编校过程中,结合刊物的特点,做到多学习、多积累、多完善。
农牧业科技期刊编校人员大都从事专业性或行业性编辑,因此具备两个属性:一是在学术编辑审查方面,编辑要对来稿的科学性、先进性及日后传播所带来的效益进行全方位的思考,不仅仅是沿着作者认识的轨迹进行简单重复认识,消除一些技术性的差错疏漏,更要考察作者的论文在推动学科发展中所具有的价值。二是在文字编辑加工方面,编辑要在了解、尊重和维护作者主要观点的基础上,对文章的层次和结构,以及语法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修改,使其条理清晰,符合出版要求。因此,编辑不仅需要掌握专业知识,还要掌握各项出版知识。具备良好的出版规范意识、语言文字功底、外语技能、计算机应用能力等,对编校质量的会提高起到良好的作用。
在信息化时代,及时获取、分析各类信息已成为科技期刊编校人员的必备技能。必须第一时间捕捉有价值的信息,发掘科技进展中的热点、亮点。同时也要充分借助依靠检索系统与网络,鉴别稿件的可靠性与含金量,避免低水平重复性的刊载,及时发现和杜绝学术不端行为。农牧业科技编辑工作的性质决定了编校人员对所编辑内容涉及的学科要具有较全面的科技专业知识。编校人员要掌握本学科的基本概念、方法,了解该该学科的发展历史及发展趋势。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人们探索世界的欲望愈来愈强烈,各研究领域的研究方向也愈加广阔,研究方式呈现多样化,很多过去理论上的、想象中的研究思路的实现在当今已成为可能。新时期农牧业科技论文的内容更是丰富多彩。因此,眼下农牧业科技的编校人员必须具备与所从事的刊物相对应的较全面的科研知识,尤其是农业科研知识,方能胜任工作。否则,在编辑相关的农牧业科技论文时,对文中出现的细节性错误、知识性错误等就会无法做出正确的判断。
编校人员作为期刊编辑出版活动的主体,需要对繁杂的信息进行整理、加工,从选题策划到组稿,再到审读加工、编辑出版等,每一个环节无不渗透着编辑人员对期刊质量控制所花费的心血。因此可以说,编辑是出版文化的设计者、组织者和生产者,是新知识领域的开拓者和新成果的催生者。
所谓期刊编校质量主要是指编辑加工质量和校对质量。编校人员因其在文化生产中的组织作用、文化传播中的选择与导向作用和文化创造中的优化作用,所以应当博学通识,这已经成了一个不成文的规矩。一个合格的编校人员,应该拥有学科知识、社会知识和专业知识。要有意识地培养起自己对不同学科的兴趣,随时注意收集各种自然科学信息和社会科学信息,充实并刷新自己的知识储备。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积淀起厚实的百科知识,从而提高自己对稿件的判断力。如果编辑弄不懂自己编辑的文稿,即使文稿存在问题,也发现不了。拥有较高的文字水平,用词规范,也是编辑工作的要求之一。规范就是要熟悉国家有关出版物语言文字的文件,并按照文件来审查稿件。根据国家最新科技定名核对科学名词,不随意搭配词语,不滥用外来词,按照汉语语法来正确造句,注意维护汉语的纯洁性和规范性。
科技期刊既要传播国家有关方面的政策、法规,又要反映科技发展水平和生产现状。如果编辑人员没有较高的理论水平,便不能够做到透过现象看本质。另外,编校人员从事的是一项“把关”的工作,必须具备严谨的工作作风。稍有疏忽,就有可能出现常识性的错误。
由于农牧业科技的编校工作人员多为理科专业毕业,很容易出现拼音拼写错误,所以一定要引起高度重视,因为英文摘要的质量对稿件是否被国际摘要杂志及国际检索数据库收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农牧业科技编校人员一定要在平时的工作中多注意提高自己的专业英语水平和汉语拼音拼写水平。
责任编辑对稿件质量负有全责,除了负责稿件的编辑加工整理和校样的通读工作,保证稿件发排时达到齐、清、定的要求外,还要防止出现原则性错误,消除一般技术性差错。责任编辑对确保科技期刊整体质量责任重大,而且期刊出版任务通常周期较短,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要高质量地完成这些工作,必须力求把好每一校次的质量关,有错必纠,尽可能解决前校中发现的所有问题。在此基础上,进行终校后的通读。
创新对于一个民族的重要性已经不言而喻。编辑在实践活动中也应该具有创新的心理意识。第一,摒除封闭意识,吸收现代先进的科学知识,扩大自己的文化视野。第二,在工作的所有环节中具有的自觉意识与行为,如策划意识、创新意识及市场意识。第三,创新意识观念不是一味的标新立异,天马行空,其需要一个不断积累学习的过程。科技期刊编辑面对知识经济的潮流,要提高应变能力与发展能力,对原有的知识结构进行调整,能够从容应对外部的各种信息。编辑工作人员需要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编辑水平和业务水平。学习能力一般是指人们在正式学习或非正式学习环境下,自我求知、做事、发展的能力。学习能力为创新能力之基础。因为学习能力就是学习方法和技巧。农牧业科技期刊编校人员必须具备较强的学习能力,主要包括学习编辑知识及业务知识等。通过学习来不断地自我提高。不仅仅是单纯的学习,还应积极争取学习机会。在21世纪是信息时代,对于以信息传播为主要工作目的的编辑来说,掌握、处理、运用信息的能力显得十分重要。编辑是作者与读者间的信息交流中介,但是,编辑并不是被动地、机械地接收信息,再传递信息,而是要对作者提供的信息进行筛选、加工、整合,甚至再创造,以确保将有价值、有意义的信息传达给读者。
文字表达能力是所有编校人员需要具备的基本能力。文字表达能力的高低决定着编校人员编辑水平的高低。科技论文的语言不同于文艺作品,它要求简明、精炼、准确、清晰,客观描述。科技论文只有以确切的语言进行表达才能有效地进行交流和传播。编辑人员需要多研究相关的编辑学理论,多学习、多总结、多积累,这样才能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文字表达能力,更好地适应编校工作。
想要成为一名合格的编辑,编辑学知识是非常重要的。要先对文稿的独创性和实用性进行加工,后对具体内容开展加工。先对全文的逻辑性进行加工,再逐字逐句予以加工。而每一项加工过程都要求编校人员必须具备丰富的编辑学知识,这样才能够做到得心应手。
如今,不同学科之间互相渗透、互相影响,对编辑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科技期刊编辑只有不断拓展自身的知识范围,完善知识结构,才不致墨守成规。参加继续教育是获取新知识和技能的重要途径,也是有效提高期刊编辑水平的方法之一。
学术会议的与会人员一般都是这一领域当中学术水平较高的专家与学者,他们不仅是本专业发展方向的引领者,同时还活跃在学术前沿,对自己所研究的方向有独到见解。在参加学术讨论会期间,可以与专家在办刊思路等方面进行交流,不断提高科技期刊编辑水平,更好地吸引优秀稿件。同时,通过参加各种学术交流,编校人员能够建立自身的学术网络,可以给编校工作的顺利开展带来极大好处。只有编辑自己的理念处在时代的前沿,才能在宏观上为读者正确认识农牧业发展现状提供理性依据。
在科学技术和互联网飞速发展的今天,农牧业科技期刊以其特有的形式进行着科技水平的构建,高质量的农牧业科技学术文章离不开高素质的编校人员。在当前形势下,编校人员除了应该注重文中所说的业务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外,还需注重人文精神的培养,准确掌握文字能力,具备法律常识,更好地促进农牧业科技期刊编辑出版的规范化和编校水平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