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洪毅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美的学校 广东 佛山 528300)
时代的变迁让人们意识到,仅仅在学校中掌握的知识技能是不足以满足生活工作的需要的,终身学习的概念在这样的环境下代替了传统的学习观念,核心素养成为了现代教育的新目标。信息素养是依据现代的信息技术而提出的素养,信息素养是指能够利用信息设备去获取、加工、创新信息,从信息中提升自己、创造更多的价值。信息素养的提高可以帮助学生在今后的生活工作中获取更多信息与知识,提升生活与工作的效率。但是在目前的教学中,学生普遍缺乏信息素养意识、信息基础知识薄弱、缺乏信息道德观念,这些问题都有待于通过更好的教学进行解决。
信息素养意识是懂得利用信息设备获取有效的信息。现在的小学生没有认识到电脑手机的另一项功能,只是将这些设备当做游戏机来玩耍,对利用信息设备来获取知识的意识低,并没有利用信息设备来提升自身能力的意识。这样的意识导致了小学生只掌握了信息设备的游戏功能,不会运用信息设备来作为学习知识的工具,信息设备的娱乐性使学生沉迷在游戏当中。在这样的情形下,教师应该做的是提升学生的信息素颜,让学生懂得运用信息设备寻找自身需要的信息知识,利用互联网中广博的知识提升知识,同时懂得避开网上的不良信息。
目前的小学生掌握的信息知识大多都是关于游戏娱乐方面的,对于专业的知识技能方面都不太了解。在现代社会中,信息能力是需要能够实际运用到学习工作当中的,但是现在的小学生对信息技术课堂中学习的知识都不感兴趣,距离运用到实际学习工作中更是差了十分远。在学习工作中,经常需要使用的就是搜索引擎,但是目前的小学生还不了解搜索引擎是什么,类似的还有文档处理软件、图像处理软件等等这些经常运用到学习工作中的软件,这些都是需要掌握的信息基础知识。
互联网是一个新生的事物,从诞生到现在只过了几十年的时间,互联网中存在着许多不道德的事物,这些都需要一一的规范管理,将互联网打造成一个文明的环境。在信息课堂的教学中,道德素养也是一件十分重要的教学内容。目前的互联网缺乏管束,小学生的学习能力又强,很容易从互联网中学习到不道德的习惯,例如在网络肆意的谩骂他人、将别人的知识成果随意的盗用、在网络中诈骗行窃,这些都是互联网中不道德的行为。教师在教学中加强信息道德观念的教学,让学生在互联网中做一个好公民,共同努力维护网络环境。
学习使孩子快乐,每一个学生都拥有着强烈的好奇心,脑中都会涌现出一个又一个的问题,当好奇心被满足时,孩子会感受到无比的快乐。但是在实际生活中,学生的好奇心经常得不到满足或者被忽视,教师要做的就是重新激发起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通过互联网去寻找答案,从而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在实际培养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其它学科与信息学科进行整合,让学生利用信息学科来完成其他学科的学习任务。教师通过提出问题,让学生利用信息技术作为解决问题的手段,通过互联网搜索信息,筛选信息,解决问题。
例如在教学《鸡兔同笼问题》一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们先回想一下在数学中,这一道题应该怎么解决呢?学生们纷纷开始举手回答:“我会先算一只兔子和其余的鸡一共有多少条腿,如果不对我就算两只兔子和其余的鸡一共有多少条腿,一直到算出来为止。”“我会先把所有的都当成是鸡,然后看看多了多少只脚,再把这些脚的数量除以2,就可以算出兔子的数量了,再用总共的数量减去兔子的数量就可以算出来了!”学生们纷纷将自己计算的方法说了出来。教师再指导学生:“那你能够将自己的解题方法教给小猫吗?”然后指导学生将自己的解题方法变化成计算机语言,比如第一个解答问题的方法,先将数据赋值,然后进入循环,计算零只兔子和其余鸡的总腿数,比较是否与总腿数相等,相等时退出循环,不等时循环计算一只兔子和其余鸡的总腿数,直到兔子数量等于总数量,则输出数据错误,无法计算出答案。这样的编程方式是用最基础的方式穷举出答案,在遇到不知道如何解题的问题时可以用这种方式进行解决,但是在鸡兔同笼问题中,我们可以用更加简单的方式完成计算。先将数据赋值,把总腿数除以二,如果是小数则输出数据错误,否则计算“算出的数减去总头数”,如果小于零则输出数据错误,否则输出兔子有“算出的数减去总头数”只,鸡有总头数减去“算出的数减去总头数”只。这样的学习拉近了数学与信息技术学科的距离,教师可以运用多种计算方式来进行编程,让学生了解到信息技术的多样性。教师还可以结合其他学科的知识进行信息技术的教学,让学习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教学模式是影响学生学习因素的主要因素,教师要更新自身的教学观念,采用创新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通过演示、游戏、问题情境、探索、任务等教学方法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还可以举行一些竞赛活动,如电脑绘画、编程游戏、打字竞速等,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信息基础知识。创新的教学模式改变了传统的作业—考试的形式,让学生能够在玩中学。创新教学模式的思路是以任务、问题为主,让学生发挥自己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来完成任务、解决问题。
例如在学习完《神奇的电脑网络》,教师可以安排一个课后任务:同学们课后去利用互联网寻找自己喜欢的城市,将城市的介绍和照片保存下来,在下一节课中,与同学和老师一起分享。在这样开放的任务下,每个同学都在网上寻找自己向往的城市,将自己喜欢的城市照片一张一张保存了下来。在分享的环节中,有的学生展示了美丽的西藏大草原,有的学生展示威严的北京天安门,有的学生展示了繁华的上海外滩,在展示环节中,每一位学生都兴致勃勃的展示着自己在网络找到的信息,讲述自己为什么喜欢这里的理由。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们了解了如何利用互联网去寻找想知道的信息,掌握了搜索信息的技能。
好的环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让学生在快乐中进行学习,学习信息技术也是如此,许多小学生对于信息技术充满着好奇,但是由于课时量少导致许多学生都没有很多的时间可以触碰到电脑,因此教师可以利用环境创设,让学生在平时的生活中也可以感受到信息课程的魅力,培养学生的信息道德观念,教师可以从两方面进行环境创设:
一方面可以通过教室的文化墙为学生张贴有关信息技术道德观念的内容,例如不能未经允许就随意使用他人的创作作品,在网络聊天中不能谩骂污蔑他人,不能发恶意文件破坏他人的电脑,不能沉迷于网络游戏当中等等,让学生明白,在网络中活动需要遵守网络中的道德规范和法律法规。同时在机房中,学生存在着一些不良好的习惯,教师可以制定相应的机房规矩来约束学生的行为,如不能携带零食;上课时需要保持安静;不得随意走动;不能故意损坏计算机;不能乱设置密码等等,约束学生在机房中的行为,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上机习惯。另一方面教师可以举行以信息技术与道德知识相关的比赛,改变传统的以考试作为唯一的评判标准,在让学生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如“环境保护”、“节约能源”、“防震防灾”等为主题的信息技术比赛,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参赛,通过运用学习过的信息技术,如PPT、Word、电脑绘画、编程等,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相应的主题制作,看看哪一小组展现出来的成品更吸引人、更优秀。这样的设计将学生学习的内容以比赛的形式体现,不同小组之间能够产生良性的竞争,更好的引导学生创新思维,在学习理论的基础上进行创新,主动提升信息修养,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道德素养。道德观念的培养需要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进行引导,让学生明白行为的对错好坏,从而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道德习惯。
信息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它既可以是我们社会发展的助推器,也可是社会发展的绊脚石。开展网络法制教育班会课,从法律角度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结合各种网络犯罪案例,教育学生严于律己的同时,谨防各类网络罪犯对自己实施犯罪。教育学生如果遇到相关的情况,切勿轻信陌生网友,及时与大人沟通,注意保存好相关证据,学会用法律的武器保护自己。
在《网络安全教育》主题班会上,信息技术老师向班主任提供大量的安全教育案例,让学生深刻认识到网络既可以给我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存在着很大的安全风险。
总之,在小学信息课程的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核心素养的渗透,利用学科整合,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创新教学模式,提升基础知识,创设良好环境,培养道德观念,让学生从小学阶段就有较高的信息素养,进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1]潘小兰.巧用游戏入教,提升小学生信息素养[J].都市家教(上半月),2016,(1):165-165.
[2]张加莎,刘菁,韩骏,等.我国中小学信息素养研究现状分析[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6,(8):15-17.
[3]姜红芳.探究如何在小学信息技术课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J].新课程·小学,2016,(9):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