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小涵
(福建师范大学,福建 福州 350100)
高校树立了人力资源的优先地位。福建大部分高校已经树立了“以人为本”的方针,使研究型学术型人才在高校中占据领导地位,在科研之余组织各种培训来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福建省各高校正着力于提高位于学校管理层次较低的教师的地位,利用现代管理理念与管理制度创设一流高校。同时高校也扩大了人事管理的视野。在“一带一路”新格局下,高校人力资源的开发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高校人事管理工作需要转变观念,将传统的人员日常事务管理转向人力资源的整体开发。这就需要高校相关部门地位的提升,职能的转变与整合以及管理力量的加强。
教师培训是由政府、高校以及教师个人三个部分组成的,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政府通过制定相关政策来保障和促进高校培训的高效实施。高校是教师培训的承办者,同时通过培训,也可以促进本校人力资源的开发,提高本校在国内的竞争力与影响力。教师个人是高校培训的参与者,通过培训教师可以加强教学能力。在教师培训过程中,必须要三者共同发力,由政府或是高校、教师个人单方面付出都不能达到培训真正的目的。我国已经依托重点大学建立了70多个培训基地,两个国家级的培训中心和39个高校师资培训中心,逐步形成了一个庞大的高校师资培训网络体系。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和“一带一路”发展战略下,现代信息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教师培训中,各种新的培训形式也层出不穷,比如远程培训、专题讲座等等。
现阶段我国高校人力资源开发在三个部分引入了竞争机制:第一是教师职称的评定;第二是收入的分配;第三是在招聘人才上。首先,高校教师职称的评定有专门的学术委员会,通过对个人科研能力及教学能力的考察测评确定此人是否有能力到达此职称。其次是在收入分配方面,除了基本的按劳分配以外,初步建立了“以岗定薪,效率优先,优劳优酬”的分配机制。将收入与个人业绩联系起来,旨在调动教师们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增加教师的科研能力与教学能力,发挥教师们的创造性。最后是用人采取聘任制,许多高校都废除了“教授终身制”等违背当代潮流发展的不合理的制度,改为了“教师聘任制”、“学科末位淘汰制”等利用竞争来维持教师们的忧患意识,提高高校人力资源的整体素质。
福建省高校地域分布极度不均,区域内人才严重失衡,省内高校主要坐落在福州、厦门、泉州等地,其他地方教育力量薄弱。比如拿重点学科的区域分布来看,分布在福州市的省级重点学科有106个,厦门市有59个,泉州市有27个,福州、厦门及泉州所占比重达到了90%以上。再看重点学科的校际分布,厦门大学占46个,福州大学和福建师范大学占26个,华侨大学占22个,福建农林大学占21个,这些学校全部坐落于福州、厦门、泉州市。这种教育资源的高度集中,就会造成强者越强、弱者越弱的局面,省重点学科的这种布局会加强福建省各大高校的高等学科建设,自然而然就会扩大高等学校的分层,分层后又会加剧重点学科的集中,这种不平衡的局面就会愈演愈烈,最终造成学科发展异化,人才严重失衡。
在福建高校人力资源开发中,对于人才的招聘存在着一些问题。其一是缺乏科学切实可行的人力资源总体规划。不考虑学科发展的现实状况与教师资源队伍的建设就会造成专业设置重复,人才闲置以及人力资源的浪费的问题。其二是在引进人才过程中存在重学历轻能力的现象。很多高校在招聘中过于看重学历,更加认可博士后,海归等人才,从而忽视了其他人才的高能力与发展潜力,导致潜在的人力资源的流失。其三是重视人才的引进,忽视人才的培养。很多高校是把人才招进来就不管不顾,任其自由教课或搞科研,没有做好教师的职业生涯规划,忽视了高校教师入职后巨大的上升空间。
中国政府对于高等教育的投入仍然不足。“一带一路”沿线79个国家中,高等教育处于精英化的有13个,处于大众化的有34个,处于普及化的有33个,我国正处于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80个国家的高等教育财政投入占教育总支出比例平均值为21.42%,处于大众化和普及化的国家教育投入比例平均值分别为20.21%和23.19%,而我国这一比例仅有20.15%,未达到沿线国家的平均水平,也未达到处于大众化发展阶段国家的平均水平。我国政府对高校科研的扶持力度同样不足。根据2015年调查显示,我国中央政府对教育事业拨款较多,达到103922.335万元,对科研拨款仅为13467.47万元,二者相差8倍之多。这对于以科研和教学为主的高等学校来说,科研所占比重太小,影响到了科研结果的产出,不利于我国各高校创建世界一流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