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艺术是文化的衍生品,艺术教育不但是艺术知识与技法的教授,也是对人类健全审美心理结构的培养。艺术教育的根本目的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最终目的是一致的,都是为了人的全面发展,艺术教育在推动社会文明发展的实践活动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艺术教育;文化建设;重要作用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终极目的是为了人的全面成长,艺术教育的根本目标也正是如此。关于“艺术教育”,从大范围来讲艺术教育是美育的核心,是对大众进行艺术的基本知识教育,普及基本原理,让大众通过欣赏优秀的艺术作品,来提高人类的审美修养,通过对优秀艺术作品的评价,获得艺术鉴赏力,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艺术教育在推动中国当今特色的文化建设、社会文明成长的实践进程中有着不能缺少的作用。
一、 艺术是建设社会文化的智慧源泉和精神力量
在创造艺术的这个过程中,人类的思维空间得到了拓展,人类的想象力得到了丰富,人类的创造力被激发,慢慢地人们就有了认识自然,客观改造自然的本领,可以按照自己所思所想去创造艺术。周而复始,人的潜能不断地被开发,也就推动了历史向前涌进。任何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艺术文化,从一定意义上讲,一个艺术不发达的地区或者民族,也就意味着这个民族的子民缺乏想象力和创造力。在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有着无数灿烂辉煌的艺术文化,正是这雄厚的历史文化,成就了我們民族的凝聚力,也是我们建设现代化文化大国的智慧源泉和精神力量。
从艺术的本质出发,艺术家审美意识物化的创造过程就叫做艺术,艺术是一种精神生产活动,给人类带来了精神上的享受。艺术都来自生活,创作者们在创作艺术作品时,灵感都是被身边所发生的、所看到的现象激发出来的,人则是其中表现的核心,而大自然和社会生活则为表现对象,因此艺术家们所创造出来的艺术作品也是涉及方方面面,包括政治、经济、宗教、哲学等等过去的、现在的、将来的甚至是某个神秘世界。
二、 艺术教育对人的全面发展的作用
季羡林先生曾经说过:“21世纪是中国文化的世纪,要促进这一世纪的早日到来,应该好好培养国人的素质。”艺术教育可以让青少年精神抖擞,情感充沛,心地善良,有着坚定的信念和昂扬的斗志。通过文学艺术和科学文化作为载体,用形象生动的方法,寓教于乐,潜移默化,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简直观和人生观,使青少年发自内心热爱祖国。《红军不怕远征难》唱出了红军为了捍卫祖国的尊严,为了保护人民的利益,不畏艰险行走长征路途的勇气和毅力,著名画家徐悲鸿的《九州无事乐耕耘》画出了作者一颗希望为新中国建设献出微薄之力的心。所以,当我们在欣赏这些作品的时候,我们能感受到这些作品传递出来的力量,让我们后世人不忘当年精神,一直努力奋斗,以自己最强大的力量报效国家。我国的这些红色作品,在我们民族丰腴的土壤中深深扎根着,永远激励着中华儿女。
“寓教于乐”也是艺术教育的特征,让教育在艺术娱乐中被轻松接受。艺术家在进行艺术创作时,通常会经过自己的处理,让作品更艺术化,让原本生活中那些普通的、大众的形象,更加生动,更加典型,从这些作品里,更能反映一些本质。人们在欣赏,在评价那些优秀的艺术作品时,让自己的灵魂被艺术净化,让情操得到了陶冶。通过欣赏这些艺术作品,人们能看到社会的本质,让人们知道了美是什么,丑又是什么样子,善和恶又该如何区分,在一定程度上,激起了人们心里的共鸣,心灵也被震撼了,自然而然就让人类的思想觉悟提高了。
三、 艺术教育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艺术教育是人类关于美的教育形式,艺术教育能直接滋润人的心灵、培育着人的人格、激励人的精神。人们慢慢从丑恶、愚昧中走了出来,进入了一个有着真善美的和谐世界。这种和谐意味着人类历史已经走进了一个文明的社会,这种和谐象征时代在进步。艺术教育教会人们怎么样解决对现实审美的需要,怎么样把握关于美的本质,也让人们的审美能力得到提高,完善了人们的道德情操,艺术教育活动给人们提供了改变物质世界的动力源泉。建设我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主要关系的方面是人的交往。现如今,想要建设一个协调的社会,就得把握好人与人的关系。和谐社会的关键在于可否实现人和大自然,人和整个社会,人和人乃至人与自身的融洽,而艺术,刚好有着促进这一切协调发展的功能。艺术是语言,是一门特殊的语言,是人们沟通的手段,交流的方式之一。艺术是世界的,是超越民族和时代,正因为艺术这个特性,才使得艺术具有出于人际关系的价值。人类把对美的价值追求转变为人本身对美的追求的过程称为艺术活动,艺术活动包含了人类的美的理想。在现实生活方面,艺术教育能健全人的心理构造,提升人的素养,完善人的道德意识,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四、 结论
艺术创作本身就是一件充满激情的情感活动,它融合了艺术家的生活经历、社会感受、价值观念,结合艺术家的幻想、理想,创造出具有感染力的艺术作品。对个人而言,当人们对艺术作品进行鉴赏时,就会与艺术家产生情感交流,达到情感共鸣。其实艺术是随处可见的文化,但也有着充实的内容。在推进我国文化建设的使命中,艺术的作用是不能被其他方式替代的。艺术不仅能培养个人健全的人格,完善的道德,而且艺术使得人与人之间和谐发展,还促进了社会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艺术教育在让艺术知识普及大众的同时,更重要的是使人们成为有抱负、有德性、有涵养、有纪律的人,也提升了我国人民在思想上的道德素养以及在科学文化上的素养。
参考文献:
[1]田克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06.01.
[2]彭吉象.艺术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05.01.
[3]席勒.美育书简[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01.01.
[4]杜卫.美育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4.06.01.
[5]聂振斌.艺术哲学与艺术教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01.01.
[6]托马斯·维尔德格鲁伯.造就全人类的艺术教育[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14.05.01.
作者简介:
王蕾丝,贵州省贵阳市,贵州师范大学美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