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珊 杨思声 余浩淼
摘 要:在骑楼文化研究中,经常会涉及“五脚基”方言,但其起源、所指意义及其与“骑楼”用语的关系,仍存在诸多争议和不明之处。通过对遗存的华侨书信、文学作品、法规条款、地方史志、近代建筑实物、民间生活对话等的综合分析后,指出:“五脚基”方言的产生与闽籍华侨在新马一带对马来语“Kaki lima” 和英文“five-foot-way”的杂糅翻译有关,其最初语义特指殖民者推动建设的骑楼店屋底层五尺宽外廊,后来被用以泛指各种类型的外廊空间及其衍生文化。华侨通过民间渠道将南洋的“五脚基”传回闽南故乡,并深度融入闽南侨乡社会的建筑活动和日常生活中,进而使其承载了丰富的文化记忆。“骑楼”用语与“五脚基”方言在语义上有部分重叠,但二者传入闽南的路线和使用场合上有所差异。
关键词:五脚基;方言;南洋;华侨;闽南;骑楼
作者简介:王珊,华侨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建筑学。杨思声,华侨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工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建筑学(E-mail:yss22690403@163.com)。余浩淼,华侨大学建筑学院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建筑学(福建 厦门 361021)。
基金项目: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信息化途径的福建乡镇骑楼遗产研究”(2016J01239);国務院侨务办公室科研基金项目“骑楼在南方城市慢行系统中的环境营造研究”(11QZR16)
骑楼文化研究中经常会涉及“五脚基”(ngo3 ka1 gi1)一词。然而,到目前为止,学界对“五脚基”用语的起源和语义演变解析还很欠缺。“五脚基”作为跨境方言,在南洋的闽南华人族群、我国东南沿海的闽南侨乡社会中有着广泛应用,甚至影响了广东潮汕地区。其汉文书写习惯和日常发音多有差异,有时也写作“五脚距”(ngo3 ka1 gy4)、“五脚架”(ngo3 ka1 ge5)、“五脚气”(ngo3 ka1 ki5)、“五脚砌”(ngo3 ka1 ce5)、“五加基”(ngo3 ga1 gi1)等。林宝卿主编的《普通话闽南方言常用词典》中未见“五脚基”条目。周长楫主编的《闽南方言大词典》和李荣等编写的《厦门方言词典——现代汉语方言大词典·分卷》中虽可查到“五骹记”(ngo3 ka1 gi5)方言条目,但二者均将其语义描述为“不露天的人行道、须有五英尺宽才符合要求”。与此解释有出入的是,台湾学者江柏炜认为“是否作为人行道”“有无五英尺宽”并非构成“五脚基”的必要条件。或因篇幅有限,上述两本词典对“五脚基”方言的历史起源与发展、于民间语境的灵活应用、与社会文化的复杂关联等方面都欠缺深入阐述。“五脚基”与人们熟知的“骑楼”用语之间究竟有何关系,也还是尚待探讨的议题。
一 历史起源
根据台湾学者江柏炜在“‘五脚基洋楼:近代闽南侨乡社会的文化混杂”一文中的论述,“五脚基”用语的出现,至少可以追溯到1882年的新加坡城市店屋规范。为了应对高温多雨气候,政府颁布法令要求临街店屋幢幢相连而建,每幢店屋的一楼缩回五英尺,连成一条不见天的小走廊(图1),以为行人遮日避雨,并供临街小贩就地摆摊。官方将这个五英尺宽的店屋走廊用英文表述为“five-foot-way”。新马一带的闽南华人直译英文“five-foot-way”时发生了误解,说成了“五脚基”。foot从英文字面上看有两种意指可能:“英尺”或“脚”。英国以前是以国王脚掌的长度为尺,“英尺”和“脚”之间在英文语境中本就有关联。再加上“five-foot–way”人行走廊一般有连续柱子,类似“有脚”。因此这种说法有很强的可信度。
但也应注意到,英文“five-foot–way”在马来文中被直译为“kaki lima”,“lima”在马来语中是“五”的意思,“kaki”在马来语中是“英尺”的意思,“kaki”发音似闽南话发音“脚基”。所以也不排除是马来人先将“five-foot–way”翻译为“kaki lima”,当地闽南华人再将其转译为“五脚基”的可能性。台湾聂志高教授甚至提出,早在英国人推行“five-foot–way”规范以前,马来人已经先存在“kaki lima”的说法并用于指代传统住宅中为了缓和热带阳光直射同时增加日阴和防患骤雨的外廊。莱佛士推行的“five-foot–way”政策则是后来借鉴了“kaki lima”的灵感。
马来语“Kaki lima”、英文“five-foot-way”、再到闽南语“五脚基”,三者之间发生转译的先后顺序,并不影响以下基本结论:“五脚基”方言是闽南人、西方人、马来人等在新马一带发生语言融合的产物。19世纪闽南人向新马一带的移民加速,在当地形成了仅次于马来人的第二大族群。那时英国全球殖民扩张也拓延到了新马一带并占据官方地位,印度人、我国广东、客家、潮州、海南等移民也相继加入。于是,多种族汇聚的新马地区发生了复杂的语言交融,不同种族相互借词、变异新词的现象十分活跃。闽南方言“雪文”(suat7 mun2),意思是肥皂,是对马来语“sabun”的转译。闽南语“巴冷”(ba1 ling3)借词了马来文“parang”,是一种类似于“马来刀”的意思。英国人也从闽南语中借词,typhoon就借词了闽南语“台风”(dai2 huang1)。闽南方言“马擎仔”(ma3 king2 a3)则是对英文machine的转译。19世纪的新马一带,建筑、音乐、服饰、信仰等等其他方面也都发生了复杂的文化交融。
二 泛指现象
虽然“五脚基”方言的起源与莱佛士推行的“five-foot-way”店屋法令有很大关系,但它在后来社会应用中,所指意思并未局限于特指“店屋底层留出的五尺宽人行走廊”,而是有了更宽的泛指。比如,新加坡华文作家风沙雁《情思》作品就用“五脚基”来指代住宅中的外廊,文中写道:“在少年不知愁滋味的岁月里,我最喜欢在乡间亚答屋的门口看斜风细雨飘洒旷野的景象。年纪稍大一点时,有好多次为避骤雨而躲进人家的五脚基看倾盆大雨落地的经验”。“亚答屋”并不是店屋,而是南洋的传统住宅,这类住宅通常建在支柱上,屋面用棕榈叶覆盖,墙面通常用树皮或木板制成,是一种简便的、极具热带风情的小屋。
在新马一带还存在很多其他类型的建筑外廊,当地闽南华人也称之为“五脚基”。比如,19世纪殖民者所建独幢小别庄(Bungalow)的外廊(图2)。据藤森照信、泉田英雄的调查,Bungalow最早是18世纪下半叶英国殖民者在印度南部的贝尼亚库普尔(Beniapukur),为适应热气候模仿土著茅屋(Bengali)并结合欧洲风格发明的带外廊建筑。它随着殖民者扩张影响了印度半岛,东南亚、东亚、澳大利亚东南部,太平洋群岛、非洲的印度洋沿岸、南非、中非的喀麦隆、美国南部和加勒比海地区等殖民据点。我国厦门、广州、宁波等诸多开埠城市也受波及。Bungalow的外廊在印度的贝尼亚普库尔方言中称为“Veranda”。虽然 “Veranda”一词后来大量出现于英属香港的城市规划政策中,并用以描述沿街店屋底层作为公共人行道的走廊,但是它在新马一带对闽南华人的影响却不如从“five-foot-way”(或“kaki lima”)转译过来的“五脚基”。除了殖民者的Bungalow以外,南洋的马来人和华人建筑,不管是独幢住宅、学校、医院、还是陵园建筑等等,在当时很多也都建有外廊。外廊在各种建筑中的位置也灵活多样,位于底层、二层、三层等,外廊风格五花八门,有伊斯兰、印度式、马来干栏式、中国风、欧陆风、混合式,等等。那里的闽南华人在称呼这些不同形式的外廊过程中,不加严格区分地以“五脚基”代之。
即便新馬的闽南华人在使用“五脚基”称呼骑楼店屋的“five-foot-way”过程中,也不再纠结于外廊是否为“五尺宽”。 据Lee Ho Yin的研究,当时新加坡城市法规所规定的“五英尺”指的是允许的最小宽度。他写道:“This continuous public covered wallway was popularly known as the `five-foot- way,' due to the minimum depth required by law”。实际情况看,新马骑楼店屋的外廊宽度很多都超过七英尺,地方狭窄的曾出现不足五英尺之案例。当骑楼店屋形式传播到广东和闽南以后,更是出现了八英尺、九英尺、甚至十五英尺的骑楼店屋外廊。在闽南华人的语境中,“五脚基”方言所指对象不仅与“五英尺”宽度发生了脱钩,甚至这个方言也被用来称呼比其词语诞生还要早的事物,这其中包括一些骑楼店屋的“前身”。莱佛士官方公布“five-foot-way”法令以前,马六甲地区早已有中国南方特色的城市店屋,它们形式不一,前方很多都建有一个檐廊,邻栋店屋檐廊之间开启窗洞或拱门来联系彼此,但当时还没有强制法规使其成为连续公共走廊。吉隆坡古迹专家张集强曾根据莱佛士于1807年、1808年及1810年三度在马六甲居住和考察,推测这些断断续续的华人店屋檐廊是莱佛士推行“five- foot-way”政策的重要灵感。这些华人店屋檐廊的出现比“five-foot-way”用语和“五脚基”一词的诞生都还要早,可是在“五脚基”方言出现以后,新马的闽南华人却反过来使用“五脚基”称呼它们。同样,在英国人统治马六甲以前,荷兰人也曾零星建起底层留有走廊的沿街店屋,虽然尚不清楚荷兰人在那时如何称呼这些店屋走廊,但是闽南华人用“五脚基”称呼它们的做法至今仍广泛存在。这说明了语言的能指符号和所指对象在产生时间上并不一定同步,二者之间指代关系的建立往往需要特定的社会机缘。
“五脚基”方言脱离莱佛士官语“five-foot-way”的特指内容而发生语意泛化现象,体现了新马的闽南华人民间使用非正规语言的随意和自由。掌控新马殖民地的英国官方,面对多民族语言的并存交杂,难以强势干预“五脚基”用语在闽南华族中的应用规则,这倒是给“五脚基”方言的使用留下了不确定性的变化空间。依据模糊的民间约定,这个方言在传播过程中除口音和书写形式不断畸变以外,语义的演变不仅从最初特指“作为公共人行道的沿街店屋走廊”拓展到泛指“各种类型的外廊空间”,甚至后来已大大超出建筑学意义范畴,与其他各种文化发生连接。比如,1987年新加坡首播的电视剧《五脚基》将人们的“五脚基”生活记忆搬上了银幕。“五脚基”还被用以命名旅馆、行业、美食文化 。许多新马小说家、画家、摄影师常以五脚基为创作题材。歌曲“五脚基”也成为新加坡国庆流行歌曲,新马地区几乎家喻户晓。
三 跨境传播
“五脚基”方言从南洋跨海传播到闽南故乡的时间,大约在民国建立前后。《泉州华侨志》记载,晚清时期迫于生计而移民南洋的闽南华人,辛亥革命后出现返乡回流潮,侨汇投资捐资家乡建设十分踊跃。“五脚基”用语作为南洋闽南华人圈中已然流行之方言,被华侨传入闽南的事实可在当时的两地通信文件中找到。比如,南洋华侨陈嘉庚在厦门投资建设集美科学馆过程中(图3),与其在闽南故乡的委托人陈延庭常有书信往来,其中1923年3月6日写给陈延庭的信中就已出现“五脚基”(陈嘉庚以“五脚气”称之)用语的使用。原文繁体写道:“至於屋頂之事,依來圖如集美科學館之形,兩邊係縱形,闊四十尺,中間如直形,闊前後各25 尺,巷路十尺,共六十尺。如再加五腳氣作14尺,合計74尺,半數即37尺走水至少以加六言,須高22.2尺,實屬太高不合。況洋瓦当走水愈高愈不漏,各能走至加七、八,更此等屋式虽繪師亦無如何,兹唯有學集美之建法更高一層,前後留磚棚方□也。”需注意的是,“五脚基”方言传入闽南侨乡时期,也是当地突然兴起大量外廊式建筑的年代。辛亥革命以前,闽南侨乡多建设一层内向封闭的官式大厝。革命胜利后,迎接新时代的社会热情高涨,民间大众以营造新建筑形式为耀,积极仿造洋楼民宅;官方则推动城市面貌革新特别是骑楼店屋的建设。洋楼民宅和骑楼店屋均出现一个共同特征——偏好建设外廊。 “五脚基”方言传入闽南与外廊式建筑活动的兴起是息息相关的。
在描述“沿街店屋底层的公共人行廊道”时,闽南侨乡的官方法规或者正式文献多倾向使用“骑楼”用语。比如,1937年厦门市公务局制定的开禾路道路规划断面图中,将“沿街店屋底层的公共人行廊道”标写为“骑楼人行道”字样(图4)张镇世、郭景村在1963年版的《厦门早期的市政建设》中写道:“马路用地四分之三的面积,要从原有房地划出来……为了弥补房地的损失,所以马路两旁人行道,大多规定可建骑楼或飘楼”。1993年版的漳州《龙海县志》写道:“民国8年,粤军陈炯明入漳,海澄县城(现为海澄镇)被拆毁,城石运往石码铺筑街道路面和锦江道,县署前辟为中山公园。修建溪头街、南后街、肇庆道3条水泥路面,改建溪头街、南后街、师公街、肇庆道、岐街两侧平屋为砖木结构2层骑楼式楼房,并出现数座3层楼房。”
“骑楼”用语传入闽南的路径与“五脚基”方言有所不同,更多是受到广东影响。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胜利后,广东革命者们常以改变旧社会风貌、推进各项建设事业的革新为己任,其中包括在广州推动的大量骑楼店屋建设。“骑楼”(粤音:ke4 lau4)一詞在我国最早就出现于1912年民国政府为治理广州颁布的《广东省警察厅现行取缔建筑章程和施行细则》中,当时以“有脚骑楼”字眼出现。详见其中的第14、15条规定: “堤岸及各马路应在自置私地内留宽八尺(约2.7m)建造有脚骑楼,以利交通。”“凡在马路建造铺屋者,由门前留宽八(英)尺,建造有脚骑楼。骑楼两旁不得用板壁、竹等遮断及摆卖什物,阻碍行人”。“有脚骑楼”用语在后来简化为“骑楼”称呼。比如《广州市市政公所布告订定建筑骑楼简章》(1920年),《广州市市政公所取拘建筑15 尺宽骑楼章程》(颁布日期不详),《统一骑楼地相连业权办法》(1926年),《不准承领骑楼之马路》(1927年),等等。1917年,为反对北洋军阀独裁统治,孙中山先生领导护法运动,翌年派陈炯明为粤军总司令率军援闽,在漳州建立“闽南护法区",并推动闽南最早的骑楼店屋建设(图5)。注意到此前陈炯明早已熟悉广州城建经验和骑楼规范,比如,1912年《广东省警察厅现行取缔建筑章程和施行细则》就是他在担任广州都督期间管理城市过程中颁布的。再加上有周醒南等众多粤籍人士来漳州直接参与骑楼建设。因此推断广东人将其本省官文中的“骑楼”用语传入闽南的可能性很大。
虽然《辞海》对“骑楼”曾给出明确定义:“南方多雨炎热地区临街楼房的一种建筑形式,将下层部分做成步廊或人行道,用以避雨、遮阳、通行,楼层部分跨建在人行道上”,但是在实际的社会应用中,也出现以“骑楼”一词来指称“未承担沿街店屋人行道功能的建筑外廊”。比如,巴金在作品《秋》中曾写道:“我和几个朋友蹲在四层洋房的骑楼下”,描述的其实是洋楼住宅中的外廊。闽籍华侨陈嘉庚在给厦门大学博学楼(图6)、集美航海学院允恭楼(图7)建设的指导书信中分别写道:“近田之向最好加建有柱之骑楼较为雅观”,“倣鼓浪屿林家之宅,建一半员形骑楼而尾层楼加一亭。”泉州鲤城叶贻根住宅在民国时期的建设蓝图中,可清楚看到平面图的外廊部分标明“骑楼”字样。
人们不加区分地使用“骑楼”来指代“骑楼店屋以外的外廊”,这使“骑楼”与“五脚基”用语之间出现了语义上的重叠。在一些闽南地方文献中还可见到将二者进行相互补充注解的做法。比如1993年版《南安县志》中写到“1949年以前,……较突出的是街道建设,具有闽南风格,以二层为主,楼的前面建有‘路脚架称骑楼。”漳州《芗城区志》中写道:“(新华西路)民国7年,拓宽东段并取直,改土沙路为石砖路面,中间车马路宽1丈许,两旁人行道(即俗称“五脚距”)3尺~4尺”;“北京路从南段至北段都是具有闽南特色的‘骑楼式的建筑,家店合一。沿街建二层楼房,一般楼上作民居,楼下敞开门面作商店,门前留有数尺宽且上面是楼顶的人行道,人行道闽南话叫‘五脚距,是因为闽南雨水偏多,夏季骄阳当空‘骑楼可供行人避雨遮日”。尽管如此,从大多数闽南侨乡人的实际使用情况来看,“五脚基”更多代表非正规的民间俗称,常可被用以指代各种类型的外廊空间及其相关文化。“骑楼”用语则偏向于在正式场合中应用,侧重特指“沿街店屋底层留出的作为公共人行道的走廊”。
四 融入生活
“五脚基”方言从南洋传入闽南的最初,往往寄托着侨乡人们对南洋华侨及外域文化的崇拜,具有“外来事物”的文化意义。不仅其发音对闽南侨乡人来说是新奇时尚的,“五脚基”语言中所
描述的南洋建筑外廊图景和生活故事,也激起了侨乡人们的模仿热情。为了寄情远方,闽南侨乡人们在用建筑活动演绎“五脚基”语言的过程中,争相使其附加上各种南洋风格和外域样式的想象。比如,晋江东石镇古檗山庄檗荫楼(1913—1916年)的“五脚基”外廊(图8),底层架空模仿南洋干栏式建筑特点,同时带有西洋风格。石狮大仑蔡孝明宅(1930年代)的“五脚基”外廊上装载着对伊斯兰形式的奇特构想,而伊斯兰文化当时正是南洋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图9)。晋江池店镇玉杯楼(1940年代)的“五脚基”外廊上,则写下了投资建设的华侨姓名,并雕刻南洋华侨艰苦创业的故事。后来更出现将欧美“古典主义”“哥特式”“巴洛克”“Art-Deco”“现代派”“美洲阿兹台克”等风格形式不加区分地混用于“五脚基”外廊上的情况。“五脚基”语言中融入了侨乡人们对外域文化的复杂想象。
随着“五脚基”与闽南侨乡传统文化发生进一步碰撞与融合后,就不仅仅停留在“外来事物”的意义范畴。例如,1930年代建成的惠安东园埭庄庄裕生宅(图10),业主十分重视传统建筑文化的传承,底层平面布局采用两进三落外加一侧护厝的官式大厝形式,大厝天井两侧的榉头空间对应的二层处、以及护厝部分的二三层建设了对外开敞的外廊,当地村民们将这个融入传统建筑礼制格局中的“外廊”也称呼为“五脚基”。类似案例在闽南侨乡还有很多。后来,更有不少闽南人将采用当地传统木构形式的外廊也解读为“五脚基”,比如德化和永春一带大量遗存的传统干栏式建筑中的外廊(图11)。“五脚基”方言融入了人们对闽南传统文化的眷恋。当然,学术界的另一个观点也值得关注,关瑞明先生在其博士论文中曾引用刘婉容的见解,认为“五脚基”可能来自传统的“五家居”说法,然而在这方面上还缺乏进一步证据。
对很多闽南侨乡人来说,“五脚基”方言常能唤起他们适应亚热带气候的外廊生活记忆。比如,降雨量大且骤急时,在“五脚基”外廊下躲避雨水;直射阳光酷烈时,在“五脚基”外廊下享受蔽荫;台风来袭时,在“五脚基”外廊下逗留行走,获得免遭落物伤害的安全感;等等。没有空调的夏季夜晚,闽南人喜欢在“五脚基”外廊下乘凉。年轻人仰仗身体强健,在外廊处铺上木板床睡至天明,常听大人们发出“不要在五脚基下面睡一整晚,会着凉!”等训告。温暖的季节,燕子在“五脚基”下筑巢养育后代,刚出生的小燕子在巢中嗷嗷待哺,雌雄燕轮流捕食,忙碌地飞进飞出,大人小孩对此议论纷纷。
侨乡人们有时也喜爱围绕“五脚基”话题进行攀比炫耀。谁家住宅的“五脚基”外廊建设得华丽奇异,谁家的“五脚基”外廊很简陋;谁家的“五脚基”外廊上有彩瓷,谁家的“五脚基”外廊有泥塑;谁家的“五脚基”外廊画了三国演义故事,谁家的“五脚基”外廊刻了个佛教教义,等等常常成为饭后谈资。“五脚基”与孩童们的游戏活动、劳动者的生产活动、家庭礼俗活动的关联也让人印象深刻。“今天下午我们一起到五脚基里玩跳格子吧”“阿妈还在五脚基下补渔网呢”“举办婚礼的八仙桌可以在五脚基下摆上几张”“初九拜天公时,把供桌和香火安在五脚基里吧”,等等講述的就是这些方面的故事。“五脚基”外廊下的对联欣赏、读书会友、摆摊叫卖、饮茶赏月,等等活动场景也是历历在目。
“五脚基”方言与闽南侨乡人们的建筑活动和日常生活发生复杂关联以后,它所指代的意义就不再仅仅是抽象的外廊空间,而是链接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可如今这种情况也在发生变化。当前闽南地区发生的大规模现代化、标准化运动,正在破坏五脚基方言所赖以生存的地域文化环境,威胁着它的传承。虽然泉州等城市出现新骑楼建设并尝试延续五脚基文脉,但总体看来,机械空调的应用、外部环境的恶化、私密隔离意愿的上升,等等因素正在使闽南人在建筑活动中传承“五脚基”外廊空间的热情下降,连带“五脚基”外廊空间下丰富多彩的传统生活文化、生态故事也出现萎缩趋势。标准普通话的推广,也在挤压着方言的使用空间。
五 结语
综上所述,闽南人、西方人和马来人等多种族文化在南洋的碰撞,萌生了“五脚基”方言文化。清末民初的南洋华侨将“五脚基”跨海传回闽南故乡,并融入了侨乡社会的建筑活动和日常生活中。对闽南方言族群来说,“五脚基”所承载的意义随着其所处的历史地理和社会文化环境的变化,也经历了复杂的动态演变。宏观看来,从最初特指新马一带的骑楼店屋法令“five-foot-way”或“Kaki lima”,到后来被用于指代各种类型的外廊空间及其关联文化;从早期浸染了南洋文化内容,到后来记忆了相关的闽南侨乡社会生活印象。微观而言,“五脚基”方言在民间社会的个性化应用中,其意义的畸变更是不断发生。如此看来,以索绪尔为代表的西方现代语言学者脱离社会文化环境进行语言观察,过分守卫语言能指与所指之间一一对应的静态关系的理论,显然无法用来解释“五脚基”方言复杂的文化现象。
【责任编辑 陈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