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徐川现象”探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职业形象塑造

2018-02-15 05:25王夫寿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2018年6期
关键词:教育工作者政治职业

王夫寿

(江苏师范大学中俄学院,江苏徐州221116)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职业形象是以公众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角色期待和职业要求为依据,在与他人交往的实践活动中形成,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群体在公众心目中的整体印象和公众对其的评价,是对所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个体职业形象的高度概括,是一种共性的抽象。简而言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职业形象就是公众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的整体印象和评价,主要包括外在仪表、职业能力、道德操守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职业形象是一种角色形象,与个人形象有区别也有联系。职业形象是个人形象的构成因素,而个人形象很大程度上通过职业形象呈现。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书记徐川立足本职工作,塑造了一个非常有影响力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形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策划者、组织者和实施者,这支队伍的整体形象和个体形象如何,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效。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树立良好的职业形象的重要价值

(一)良好的职业形象能够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开展工作时享有较大的话语权

“徐川介绍,他的问答专栏阅读量超过700万,微博微信粉丝15万。每天晚上回复学生们的问题直到凌晨成为徐川的常态。”[1]是什么原因让徐川能够拥有并且影响这么多粉丝呢?高校一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对青年大学生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必须掌握话语权。权威地位产生权威话语。所有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都具备一个共同的身份——教师,因此他具有先天性的权威地位。这种权威地位会导致教师的话语产生两种截然不同的效果:一种是“话语霸权”形成的“服从命令”。凭借师生之间的管理者与被管理者关系,自上而下地单向发号施令,硬性规定学生要选择服从,忽略青年大学生的主体地位和话语交往,受教育者完全处于被动顺从的状态,其教育的效果可想而知。另一种是非权力因素形成的权威话语。由因为教育者本身的素质获得权威地位产生的隐性话语来影响受教育者的心理行为,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过程是自然的、潜移默化的。因此,良好的品德、卓越的才识、丰富的情感等因素构成的职业形象,容易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变成解决学生各种困惑的“权威”和“中心”,这种非权力影响力和“权威效应”会让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产生一种自愿的服从和支持。

(二)良好的职业形象能够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标准

徐川曾说:“引领学生,不是简单地传授完知识就万事大吉了,而是通过与学生互动,教给学生看问题的视角和分析问题的能力。”[2]随着网络的普及和自媒体时代的到来,知识获取的渠道更加多元化,青年大学生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处在同一话语环境中,对于新事物的认识和解读,是双方共同面临的问题。青年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遇到一些困惑难以解决时,一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通过话语内容和行为表现建立的标准和规范往往成为他们价值观选择的主要参考。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对国家和民族的热爱、高度的敬业精神、诚信友善的道德品质以及得体的行为举止能够为大学生树立榜样和标杆,特别是他们以身示范,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达到内在与外在审美的统一,能实现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双向拉动,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

(三)良好的职业形象能为大学生提供职场范例

如前所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直接面向学生,特别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从事一线学生工作的辅导员,他们的个人着装、言谈举止等方面的外在形象,知识水平、文化程度、个人修养等方面的内在形象,遵守校纪校规、坚持公平公正、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等方面的规则意识,以及人际关系处理、难题破解、工作创新等方面表现出的情商,构成了隐性教育的积极因素,对大学生进行职业选择、规划以及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能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为学生迈入职场提供一个最直接的形象范例,他们也很容易成为一部分学生的模仿对象和努力方向。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良好职业形象的主要特征

徐川之所以能成为青年大学生追捧的对象,他所体现出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职业形象特征值得我们分析、探究与学习。

(一)忠诚度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职业形象的叙事主线

习近平指出:“我们要自觉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忠实实践者。”[3]徐川在参加“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时曾说:“如何做合格党员?我认为每个党员都要守土有责,立好规矩,做好自己,一起进步。学党章学讲话要真懂、真信、真学、真用,还得真爱。”[4]徐川作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中的杰出代表,不仅做到了树立坚定的政治信仰,自觉践行党的宗旨,树立党员的先锋模范形象,而且能够把宣传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作为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影响青年学生成为党的忠实拥趸。此外,我们还注意到,在职业选择时徐川放弃了高薪岗位选择做一线辅导员,且在从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若干年后,他仍然矢志从事此项事业,体现了较高的职业忠诚度。因此,对信仰的忠贞和对职业的忠诚叠加厚植,应该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叙事主线。

(二)专业化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职业形象的应有之义

拥有哲学博士学位的徐川敢于对“我为什么要入党”这个本源问题进行追溯和回答,源自其丰富的知识储备和实践经验的积累。“高校日常性思想政治工作的专业服务决定了日常性的思想政治工作教师的专家形象。”[5]从思想政治工作对象的诉求角度来看,大学生在校期间的信仰教育、心理情感、就业择业、专业学业等方面的问题,客观上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努力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伦理学、法学、管理学等方面的知识,以其专业化的职业技能为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生活的丰富及青年大学生个性的多元化,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内容也随之不断延展,从事这一工作的人员要服从大局和整体,立足岗位要求,着眼于未来发展,不断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专业化水平。

(三)接地气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职业形象的实践表达

徐川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突出实践性和实效性,面对“如何与思想开放、个性张扬的95后真正对上话,做到思想上‘在一起’”的难题,“徐川尝试着追随学生聚集的阵地,把思政课搬上互联网。新浪微博、人人网、微信公众号……学生在哪里,他就跟到哪里;学生需要什么,他就给什么”[6]。徐川用青年大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和话语体系开展思想政治工作,运用青年大学生身边的案例诠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思想政治教育生动直观、真实易懂,从而教育、引导大学生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自身的精神追求和价值取向,最终产生了“拨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的效果。然而,长期以来形成的一些思想政治教育的先进经验和优秀成果未能被及时赋予时代的新气息,导致某些时候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和方式、方法滞后。因此,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生活化、大众化,“把解决实际问题与解决思想问题结合起来,在关心人、帮助人、服务人中教育人、引导人”[7],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需要在实践中探索的方向。

(四)立德树人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职业形象的价值归宿

首先,“‘立德树人’之‘立德’,具有双重思想指向,既包括学生之德育,又包括师德之建设”[8]。正人先正己、教育者首先受教育、有师德才能真正做德育是立德树人的实践逻辑顺序。徐川“坚持‘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对所有学生咨询24小时有问必答,最迟不超过48小时”。他“关爱学生成长,著作《节节向上》和《我为什么加入中国共产党》销售超过20 000册,他捐出全部书款和版税14万元成立‘川基金’支持大学生支教和公益”[9]。徐川超越了一名合格高校教师职业岗位的本职要求,以学生需求为工作方向,将爱心和情怀注入职业,真正把职业当作事业,是更高层面的价值追求,这种行为践行了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其次,立德树人的目的是要正确引导人的认知,提升人的道德修养和价值追求,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所开展的一切工作必须以立德树人作为根本。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良好职业形象塑造的路径选择

学界研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职业形象的相关成果较多,但徐川所塑造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职业形象个体特点非常鲜明,笔者仅基于其个体特点获得的启发探讨可供参考的职业形象塑造路径。

(一)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政治性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职业本质要求,也是其区别于其他职业和高校其他教师群体职业形象的核心特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是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引导者和践行者,是以“政治导师”的形象出现的。要牢固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始终不渝地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和看齐意识,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切实做到理论上清醒、政治上坚定。“思想理论上的坚定清醒是政治上坚定的前提。”[10]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一方面要不断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做政治上的明白人,另一方面要在对大学生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工作实践中不断提升自己的政治辨别力,锤炼自己的党性修养。

(二)勤于学习与积累,做内外兼修的业务专家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外在形象的崇高依赖于其内在素质的不断提升。在一份《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形象分析》的调研报告中,作者把2008年至2012年的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作为样本,在对他们的工作年限进行统计后制作了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工作年限比例图[11],如图1。

图1 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工作年限比例图

图1从一个侧面反映了高校辅导员良好职业形象的塑造必须经过一定时间的专业学习和知识、经验的积累。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塑造良好的职业形象,就要勤于在实践中从内外两个向度上加强自身素质能力建设,一方面从外在上注意自身仪表、语言和行为的美化,另一方面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和相关专业理论、技能的学习积累,积极开展相关工作研究,从内在上丰富自己的涵养,提高自身的能力,从而树立自身在大众心目中的专家形象。

(三)善于发现与分析,做有敏锐洞察力的观察员

“从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精神生产所具有的现实性看,思想政治教育不仅是一种精神生产,而且是一种实践活动。”[12]现实世界中的实践环境千差万别,实践活动的内容也是时移世易。因此,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形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眼光观察、分析问题,培养敏锐的洞察力,既要善于捕捉社会生活中对大学生可能产生不利影响的因素,还要善于撷取能够触发大学生兴趣、富有积极教育意义的素材,特别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把体现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文化元素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使之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素材库。

(四)打破路径依赖,做善于与大学生交往对话的意见领袖

习近平指出:“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13]众所周知,全球化、信息化对人类社会生活的全面渗透引发了人们交往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的变化,伴随而来的是人们学习方式、沟通方式、信息获取方式的多元化。在这种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主动研究教育内容、方式和话语频道与教育对象期待存在落差的原因,在方法、渠道及话语体系的建构上要勇于扬弃旧有模式,摆脱路径依赖,一方面,借助网络媒介活性足、黏性强、传播快的优势,用青年大学生喜欢的方式与他们展开对话,做敢于发出正面声音的意见领袖;要从满足于解决大学生现实困惑的“需求侧”拉动转变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主动介入的“供给侧”引领。另一方面,要切实构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大格局,推动思想政治教育与多样化的教育资源有机互动,发挥系统的整体功能,从而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

猜你喜欢
教育工作者政治职业
教育“内卷”如何破解?——教育工作者谈立德树人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政治攀附”
我们真的懂孩子吗?——一个教育工作者谈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职业写作
我爱的职业
“职业打假人”迎来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