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向阳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河南 三门峡 472000)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在人才培养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一进二带三层次”的人才培养模式。“一进”是教学内容上,按能力递进的关系来安排。“二带”是指在教学方法上,采用工学交替和项目带动两种方式组织教学。一方面,通过校内车间半工半读和“2+1”中一年的顶岗实习,实施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把以课堂教育为主的学校教育和直接获取实际经验的岗位有机结合,贯穿于学生的培养过程之中。另一方面,通过项目带动实施教学。项目带动是是指我们的核心专业课程都采用项目教学,每一个项目都都有由若干个学习情境组成,通过每一个情境的学习学生最终完成项目教学目标,获取相应的职业能力。“三层次”是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最终实现“三个层次”的培养效果。即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对不同基础、不同层次、不同素质的培养对象,采取因材施教,形成技能型、特长型和创新型三个层次。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各企事业单位的电气自动化技术程度都有了明显的提高。特别是近几年来,通过对生产线进行技术改造和引进,大大提高了电气自动化技术的程度,提高了劳动生产率,改善了员工的操作环境,降低了原材料消耗,节约了成本,提高了产品质量,为企业带来了大的经济效益。这就要求各高职院校和自动化相关企业为学生提供符合其专业能力和特点的顶岗实习岗位。然而在近些年我院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学生顶岗实习的组织过程中,由于需要参加实习的学生人数多,而校企合作企业能够提供的合适的岗位有限,电子专业较大比例的实习学生与电子类的学生安排在相同的岗位,相当一部分学生没有被安排到电气自动化技术岗位,导致顶岗实习专业针对性不强。
高职院校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的学生在经过学校两年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实验实训技能的训练以后,具备了基本的电气工程和自动化技术的职业能力,大部分学生也已经通过考核鉴定取得了维修电工和特种作业证书,但是在实习的岗位上,部分学生却表现出较长时间(通常按三个月计)难以胜任实习岗位工作的现象。学生在顶岗实习初期表现出的不适应、甚至不能坚持完成顶岗实习任务。说明学生在校期间所学知识与企业所需技术之间存在差距,即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和企业用人需求之间脱节。造成学生实习适应周期长的重要原因是学校对学生在校期间的职业引导、 职业实践、校内生产实习的开展方面做得不够充分,缺乏实际有效的引导和就业指导。单纯依靠第三年的顶岗实习来培养学生适应社会实际岗位的职业能力,对高等职业教育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是片面的。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近些年在电气专业建设中与国内多家企业建立了良好的校企合作关系,目前共建顶岗实习13家,包括电力施工企业,火电、风电以及核电企业,非标自动化集公司等。学生顶岗实习可以安排至合作企业集中顶岗实习,也可以由学生自主联系企业进行分散实习。相对集中的实习企业以南方电子及装配工厂为主,这类企业一次可接纳数十名同为期一年的顶岗实习。而其他企业很难一次性提供较多的实习岗位接纳整班学生顶岗实习。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电气专业的学生有部分生源来自于国家电网公司子弟,这些学生毕业后都有到国家电网公司就业的意向,因此,这一部分学生在实习就业中选择了到自己父母所在单位自主实习。总体来讲学生实习单位总量多,具有较大的分散性。
由于实习企业较为分散,给实习管理带来很大难度。学校的实习指导教师不能给予学生实时指导,学生在工作和生活上遇到了困难也难以及时与校内指导教师沟通;在后期的学生顶岗实习评价方面,由于教师没有全程参与每个学生的实习过程,对部分学生的实习评价结果不够全面和准确。另外,尽管顶岗实习学生都安排由企业导师,但是由于企业生产任务繁忙,多数企业指导师傅不会投入主要精力用以指导学生实习,这就导致学生的职业技能提升上得不到实际的企业技术指导。
顶岗实习是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独立工作能力、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适应社会能力的重要环节;也是使学生获取专业技术知识和管理知识、巩固所学理论知识的重要措施。高职学生顶岗实习需要学校、企业和学生及家长共同完成。
原有“2+1”教学模式下的顶岗实习环节组织多集中安排在第三学年,这样的教学安排导致学生在校学习时专业课学习时间相对紧张,且大三实习后直接毕业,缺少顶岗实习期间的效果评价,顶岗实习成绩评定随意性较大且起不到反馈作用。因此,可根据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情况,调整学生在校学习和到企业顶岗的时间安排和模式重构,采用“2+0.6+0.4”的新型教学安排模式,即学生两年在校进行专业理论课和实训课学习,从第四学期暑假开始安排学生顶岗实习一直到五学期结束,甚至可以与企业协商持续到第五学期寒假结束。保证学生有为期半年或8个月的企业顶岗实习,第六学期返校进行4个月的顶岗实习反馈和毕业前教学工作。学生通过企业的顶岗实习对企业岗位有一定了解后,再回到学校参与教学活动,通过反馈实习情况,能将企业需求与学校所学知识和技能之间的差距。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也可以为教师更好地了解企业需求提供参考。第六学期的返校学习期间教师指导学生进行毕业设计指导,学生可结合顶岗实习期间的岗位进行毕业设计。由于学生对企业和专业,尤其是对自身的职业定位已经有了初步意向,所以学生具备更加清晰的职业规划。毕业前夕,学校可提供相应的就业岗位推荐,学生可以再次优质择业。
校企合作不是简单地把学生放到企业。企业存在用工荒,存在季节性用人。我们不能简单地对接(当然不排除为企业排忧解难)。我们安排学生到企业去,必须有明确的目的,必须有配套的措施、完整的方案,多方面为实习企业提供多层次人才和服务。顶岗实习能否取得实际成效,关键在于企业的参与。只有实习企业用心组织与安排,才能顺利完成实习工作,才有可能取得较好的实习效果。企业与学校分属不同领域且性质完全不同,因此在校企合作过程中,双方应在“人才培养”问题上找到校企合作的结合点。在合作中,院校教学目标的确立、教学大纲的制定、课程体系的开发、教材的选用和编写、师资队伍的培养、教学计划和实训计划的制定与实施、教学成果的评审和检验等教学活动都需要企业的参与在合作中,院校教学目标的确立、教学大纲的制定、课程体系的开发、教材的选用和编写、师资队伍的培养、教学计划和实训计划的制定与实施、教学成果的评审和检验等教学活动都需要企业的参与企业与学校相互渗透,学校针对企业的发展需要进行科研攻关、课程开发和专业设置,经企业认可后实施教学,或企业提供培训课题或课程计划,委托学校具体实施。企业可以充分发挥现有教育培训资源的作用,依托大型骨干企业(集团)、高等院校和培训机构,建设一批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
施行职业导师与专业导师制度。专业导师由教研室专任教师担任,负责制定顶岗实习教学方案、会同实习单位确定具体实习内容并拟订顶岗实习方案,组织学生学习顶岗实习教学方案和具体的实习计划组建实习小组。专业导师按时完成实习指导书的编制与下达,定时、定点到企业现场指导并做好记录。同时,指导学生认真填写实习日志、撰写实习报告。职业导师由辅导员担任,职业导师负责组织学生签订安全协议书,定期与顶岗实习学生保持联系,班级建立QQ群,定期把有关信息通过电话、短信、网络告知每个学生。督促学生认真履行日常行为规范,负责做好学生实习期间的考勤、考核和记录,定期到实习单位看望学生(原则上在三门峡地区实习的每月至少1次,省内三门峡以外地区的实习单位每学期至少2次,省外实习单位每学期至少1次),了解学生工作、学习和生活状况。对集中实习的学生建立学生组织,发挥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作用,指导学生临时党、团组织开展活动。
加强实习基地建设,确保有相对稳定的实习基地和顶岗岗位。认真选择顶岗实习单位和实习岗位,安排学生到具有独立法人资格、依法经营、管理规范、规模较大、技术先进、较高社会信誉或具备较高资质等级、提供岗位与学生专业对口或相近的实习单位组织学生顶岗实习。顶岗实习单位的应具备下列基本条件:1)与本专业对口或者业务性质与本专业相关的企事业单位;2)确保有利于学生锻炼的企业氛围和上升空间;3)确保顶岗学生都必须顶岗;4)有在数量和质量等方面都符合条件的企业导师;5)能提供食宿、支付劳动报酬并在顶岗实习协议上注明报酬支付标准与方式。
协议内容主要包括:(1)实习人数(2)实习期限;(3)实习内容和地点;(4)实习时间、休息休假;(5)实习劳动保护;(6)实习报酬;(7)实习责任保险、工伤保险和其他保险;(8)实习纪律;(9)实习终止条件;(10)学校和实习单位双方认可需要约定的其他事项;学生到实习单位顶岗实习前,学校、实习单位、学生应签订三方顶岗实习协议,明确各自责任、权利和义务。学生应当严格遵守学校和实习单位的规章制度,服从管理,积极参加学校和实习单位组织的文化教育及相关培训活动;中途变更实习单位,要填写《中途变更实习单位申请表》,经批准后方可变更;未经实习单位和学校批准,不准擅自离开实习单位;对于无故擅自中途停止实习,擅自更换离开实习单位的学生,其顶岗实习成绩不合格。
实习单位根据对学生顶岗实习的综合表现进行全面、客观评价和学生提交的实习总结对学生的顶岗实习做出评定,并填写《学生顶岗实习鉴定表》(企业用),签字确认后加盖单位公章。专业导师根据在学生顶岗实习期间的专业实践情况做出评定,并填写《学生顶岗实习鉴定表》(学校用);职业导师根据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遵守记录、操行等方面的情况做出评定,并填写《学生顶岗实习鉴定表》(学校用)。实习结束后,根据实习单位考核(占60%),专业导师考核(占20%),职业导师考核(占20%)的考核做出综合评定。综合评定结果分优秀、良好、合格和不合格。
高职院校的发展的新形势为高职院校顶岗实习及其评价提出了新的要求。高职院校需要企业、社会、学校以及学生共同参与,顶岗实习评价应包括实习条件、实习过程、实习结果和人才培养质量等因素。顶岗实习单位选择、专业对口性、企业指导人员资质的要求,是提升顶岗实习质量,最终实现高职院校顶岗实习的效果关键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