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培旭
(河南工业大学经贸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0)
2017年河南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达到2070亿元,占据河南省出口总额的39.6%,在河南省对外贸易中处于非常重要的有利地位。并且近年来河南省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额总体上亦呈现稳步攀升的态势。出口的持续增长说明了随着河南省综合实力的不断提高,生产的高新技术产品能够满足的海外市场范围不断扩大。
基于表1数据,采用“贸易竞争力指数”对河南省高新技术产品国际竞争力进行实证测算。得出2012-2016年河南省高新技术产品国际贸易竞争力指数大致于0.1至0.18之间波动,即河南省高新技术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仍较低。
表1 河南省2012-2016年高新技术产品贸易状况(单位:亿元)
数据来源:郑州海关(http://zhengzhou.customs.gov.cn/)
河南省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每年都为本省高新技术产业培养和输送大批的高新技术人才。但是其绝对数量和国内其他发达省份相比仍差距较大。而且由于河南省教育资源分配相对不均,所以省内高校整体的科研能力水平并不高,从而导致顶尖人才极缺。而且,河南省每年的高新技术人才外流比较严重,而其他省市的高新技术人才又难以引进。
河南省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约占高新技术企业总数的70%,但是中小型企业自身创新能力较差,在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无法利用技术创新来提升自身优势。而且,企业尚未成为高新技术开发主体,在高新技术产品制造生产过程中更多的是依靠政府、其他省市或国外先进技术。同时有将近1/3的高新技术企业的科技创新机构和科研基地发展不健全,甚至不具备相应的基础设施,无法为高新技术产品的研发提供物质与硬件基础。另外,大多数高新技术企业创新意识薄弱,缺乏足够的创新积极性来谋求长远利益。
河南省政府制定的高新技术产业及产品贸易发展规划与相关法规条文之间契合度不高,缺乏衔接,在实施过程中会有一定的漏洞或冲突,而且河南省政府对全省高新技术产业所施行的宏观管理策略却相对单一,不能有效适应省内各个地区的发展,导致了省内各地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不协调和产品研发与生产脱节等问题的出现。
积极推进河南省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在素质教育的同时,提高青年大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和综合素养;加强对现有高新技术人才队伍的建设,建立更完善的人才激励机制,充分调动人员积极性,并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福利待遇,避免人才流失;积极吸引其他省市地区甚至国外高新技术人才加入,才能有效填补省内高新技术的空缺,更全面地推动河南省高新技术产业及产品贸易的进步。
首先,政府应制定符合省内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战略,并采取一系列鼓励措施积极推进高新技术企业进行技术创新,逐步培养其创新优化意识;其次,政府应加大对企业科技研发的资本投入,充分调动高新技术企业科研创新积极性;再次,企业要加强自身管理意识,避免盲从,坚决抵制对国外技术资源的过度依赖,达到自主创新能力的有效提升;最后,应更有效地利用高新技术人才资源,充分发挥其创新思维,为高新技术企业自主创新提供源源不断的智力支持。
首先,应加强宏观调控,针对全省的高新技术产业与产品贸易作出统筹规划与合理安排;其次,各级政府应建立更完善的服务系统与工作制度,提高办事效率,为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做好各方面的协调工作,及时解决贸易争端;最后,要积极宣传河南省高新技术企业,扩大其国际知名度,提高企业持续发展能力,才能为进一步的产品贸易打下良好的品牌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