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做好医院对外交流工作的几点体会

2018-02-15 01:57:59王小雨
江苏卫生事业管理 2018年5期
关键词:外事研修课题

王小雨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院办公室,江苏 淮安 223300)

医院对外交流工作是医院对外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医院、医护人员参与国际交流合作的重要纽带,也是提高医院整体医疗水平和科研能力,加强学科建设与人才建设的重要推动力量,更是促进医院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1]。

近年来,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对外交流工作以强化对外交流质量管理为核心,提高对外交流管理效益为重点,积极开展多种形式、不同层次的对外学术交流[2],活跃了医院的学术氛围,更新了科技人员和管理干部的理念,开拓了视野,医院科、教、研综合实力显著增强[3]。

1 广泛宣传,细致规范,不断提升人才海外培养的质量和效果

1.1 制定对外交流规划,明确发展目标

我院作为淮安市最大的一所三级甲等医院、卫生部指定的国际紧急救援中心网络医院,承担着医疗、教学、科研的多重任务和职能。经过多年的发展,医院医疗技术水平逐步提高,医院综合实力逐渐增强。在此情况下,如何进一步推动医院发展成了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医院及时调整发展思路,提出实施“科技强院工程”,加大人才的培养力度,鼓励临床科研和学术交流,增强“名院、名科、名医”品牌意识,努力开辟对外交流与合作渠道,促进医院的全面发展。

1.2 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保证对外交流工作的高效性

医院进一步明确了由院国际交流与合作办公室负责国际交流合作规划、统筹与管理工作。长期以来,医院领导高度重视人才培养,对于出国研修学习专门修订下发了《公派出国(境)人员进修学习规定》和《因公出国(境)管理暂行规定》,在出国人员的条件、出国经费、出国手续及出国人员的要求方面做出了明确的规定,为赴国外研修学习人员提供必要的支撑保障基础。近年来,医院积极筹集专项资金,自行派出海外进修学习名额由原来的10名提高到20名。医院积极采取措施,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医院OA系统、内部网、HIS系统、飞信、海报等信息发布渠道,动员广大医务人员积极报名参加公派出国(境)进修学习人才库人员考试。在赴国外研修人员的派遣上坚持“突出重点、严格把关、按需派遣”的原则,坚持层层考核,按学科建设、人才梯队培养的需要推荐,把政治素质过硬、品学兼优,有事业心、有培养前途的人才派出去,保证了出国研修人员的质量。

1.3 以挖掘潜力和调动积极性为动力,优化派出人员比例和结构

医院每年通过全院性出国英语选拨考试成绩结合学历、职称、工作年限及“开口说”英语培训班考试成绩、评审会评价等程序遴选公派出国(境)研修人选。英语选拨考试分为听力与笔试两部分,以大学英语六级水平内容为基础,采用闭卷方式,考试成绩采取百分制。医院邀请专业的校院外语教师来院举办“开口说”英语培训班,为保证授课质量、切实提高受训人员的英语运用能力和对外交流能力,对所有报名人员进行了分班测试、学员筛选。培训内容包括“社交、住宿、购物、乘机、海关安检、医院就诊”等多方面的口语交流知识。同时,每一个阶段安排英语专业的学生们进入课堂与受训人员进行一对一的口语训练。并不断强化服务意识,帮助、指导出国研修人员如何撰写出国研修计划,并提出进修学习人员选择课题项目时结合科室研究的前沿动态等建议[4]。

1.4 明确出国研修主题,提供切实有效的帮助和支持

医院在公派出国(境)进修学习人才库人员出国研修前期,利用医学信息资源,为出国研修人员举办了“公派出国(境)人员信息素养培训”讲座,以具体课题为操作案例,详细介绍了“Web Of Sci⁃ence”和“研究型医院知识服务平台”两大数据库平台的检索路径、检索功能、分析统计方法,以及如何定位课题研究的前沿国家、定课题研究方向等方面的内容。还召开出国研修人员座谈会,有出国研修经历的院领导还就自身国外留学经历,勉励大家在国外研修中要努力拓展学术视野,提高自身的沟通交际能力,明确研修目的,详实研修计划,争取尽快进入角色,积极与国外研修机构建立良好的关系,寻求进一步合作交流的机会。并邀请市外事部门对出国研修人员进行出国前的外事行前教育培训,对出国前的准备、护照签证的办理、出入境应注意的问题、外事纪律、礼仪礼节、人身财产安全等方面做了详尽阐述和讲解。

1.5 建立回国人员汇报制度,提升其综合实力

出国研修人员回院报到时,需向医院提交学习成果汇报材料,同时要在全院大会上作学习情况汇报。并以考核形式为向院学术委员会汇报并完成相关考核指标,考核内容以完成学习目标为主,同时完成相关考核指标。出国(境)进修学习期限3个月以下(含3个月),需申报1项市级以上课题,引进1项新技术、新项目;出国(境)进修学习期限3个月以上,需在SCI或中华系列杂志发表论文1篇或申报1项省级以上课题或开展1项国内领先水平新技术、新项目。

2 优质高效,求真务实,积极拓宽人才海外培养的空间和渠道

2.1 以经费投入和政策扶持为支撑,提高对外交流合作的数量和质量

医院把对外交流工作中人才培养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在经费投入、创造条件等方面都给予了大力的支持[5]。近年来,共完成海外研修67人。其中参加江苏省卫生国际(地区)交流支撑计划43人,医院自行联系24人。自启动“江苏省卫生国际(地区)交流支撑计划”以来共有119人申请省支撑计划,录取51人,录取率为35.6%,已成行43人(台湾18人、美国9人、德国6人、意大利5人、日本2人、加拿大1人、韩国2人),外出研修成行者中临床医生27人(内科、外科、妇儿、放射肿瘤等),医技人员3人,护理人员7人,行政管理人员6人,医院配套经费95万多元。出国研修人员中大部分为45岁以下中青年技术骨干。

2.2 以成果转化交流为平台,增强对外交流投入的效益回报

出国研修学习人员十分珍惜学习机会,在国外努力学习新知识、新技术,其中部分出国研修学习人员回国后都相继在科室开展了新技术新项目应用于临床诊疗工作,并在科内担任科主任或副主任职务,带领全科人员进行科研创新和学术研究,推动了科室的业务发展;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请评审中分别获得面上项目2项、青年科学基金项目5项;赴台湾学习的护理和行政管理人员借助台湾的医院管理经验,成功应用到日常的实际管理工作之中。回院的国外研修人员积极参与科研教学工作,目前发表论文140篇,其中SCI 41篇,中华系列40篇;获得各类立项31项,其中国自然7项,国际合作5项,省预防医学课题1项,省卫计委课题3项,省博士后课题6项,南医大课题4项,市课题16项,院基金6项;获得各类成果奖27项,省医学新技术引进奖4项,省医学专项奖1项,淮海经济区科技奖3项,市科技进步奖12项,市医学新技术引进奖5项,院重大基金10项。

2.3 以请进来与走出去为目标,扩大对外交流的广度和深度

医院通过国外研修回国人员与海外知名医疗机构建立的良好关系,成功地邀请了知名专家和学者到医院进行学术交流和讲座,提供技术指导。瑞典卡罗琳斯卡医学院血液学专家、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评选委员会常务委员、江苏省科技厅特聘外籍专家、淮安市荣誉市民爱德华·史密斯(C.I.Ed⁃vard Smith)教授及其团队、美国密西根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颌面外科教授、淮安市荣誉市民约瑟夫·赫尔曼(Joseph I.Helman)教授及其团队、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医学院、护理学院、大学附属医院专家就多次访问医院,与医院在人员互派、基础科研、实验室研究等方面进行了密切合作,签署了共同发展协议,成为战略友好医院,双方将定期互派学者与海外培训,进行全面的合作与交流。专家及其团队还在医院举办了多次国际学术会议、多场学术讲座、查房,大大提高了医院乃至淮安医学理论和技术水平,进一步拓宽了医院对外交流的空间,夯实了医院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以及开阔了医院人才战略的思路。通过几年的合作与交流,专家及其团队帮助医院申请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省部级课题3项,市级课题2项,获科技成果3项,合作发表SCI论文5篇。

2.4 以国际化程度为指标,促进医疗服务质量的国际化

医院通过对外交流促进互访交流,提高医院的知名度,与国外知名学院与医院达到互利、双赢的最终目标[6]。对外交流工作为加快中西融合、建立合作平台、促进合作项目开展等方面做出了必不可少的贡献。随着对外交流的日渐频繁,我们也意识到如何进一步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合作项目,让它产生更为广泛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在这个复杂多变和富有挑战性的时代,我们应该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方针,在更广泛的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间交流和合作,以期在激烈的医疗服务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7]。

医院通过多种途径和措施,积极鼓励中青年骨干走出国门,不仅开阔了眼界,拓展了思路,出国研修人员回国后还能认真地总结经验,制定出适合医院的工作计划,开展了新的医疗项目,改善了医疗工作中的不足之处,促进了医院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黄 尧.新形势下医院外事工作探讨[J].安徽医学,2011,32(7):993-995.

[2] 谭 鸿,周来新,徐迪雄,等.强化对外交流与合作促进医院可持发展[J].重庆医学,2007,36(1):13-15.

[3] 王颂阳,柯 骏.浅谈医院外事管理工作[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02,9(4):399-399.

[4] 南继红,崔永强.我院外事交流工作实践与体会[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9,25(7):501-502.

[5] 马学华,刘 琼,于光远,等.军队医院外事管理工作思考[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07,14(2):155-156.

[6] 梁海成.浅谈外事工作在高校发展中的作用[J].承德医学院学报,2006,23(4):445-446.

[7] 孙晓敏,王家铃,何 超.我院外事管理在医院国际合作中的作用[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6,22(9):639-641.

猜你喜欢
外事研修课题
中小学骨干教师“双减”项目式研修模式探索
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
当代陕西(2019年24期)2020-01-18 09:14:54
第一次写课题
外事之窗
不谋全书者不足以谋一课——“整本书阅读导读课”研修心得
“研训导一体化”教师研修方式的实践与探索
戒急用忍 行稳致远——外事监管六大问题答疑
一组成功的“外事报道”出炉始末
传媒评论(2017年7期)2017-11-08 03:11:05
“十三五”医改的新课题
中国卫生(2016年4期)2016-11-12 13:24:04
口译不宜“任性”:基于语料库的外事翻译等效探索
语言与翻译(2015年3期)2015-07-18 11: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