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琴 张德容
[摘 要] 教育部明确向各高校提出开展研究性教学的要求,目标是培养创新型人才。影响会计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效果的因素主要有主客观两个方面:主观因素方面,包括学生的创新意识、学生的学习动机等;外部教学环境方面,包括课程的设置、教学模式的选择,以及评价体系的重建等。由此提出,培养创新型人才需要教学相长、教师与学生之间协同发展。研究型教学模式能对此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具体表现为:在前教学阶段通过宣传激发学生创新意识,教学阶段通过“问题”训练激发学生创新兴趣,后教学阶段通过评价巩固学生创新精神。
[关键词] 创新型人才;研究性教学;会计专业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18) 12-0076-02
创新型人才是指富于开拓,具有创造能力,对社会发展做出创造性贡献的人才。通常表现出很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具备自我学习与探索能力,以及良好的道德修养,能够与他人合作共事,专业水平较高。高校教育期望通过改良原有教学模式,使学生在独立的主动探索、主动思考、主动实践的研究过程中,吸收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获取新颖的经验和表现具有个性特征的行为,从而提高学生的各方面素质。即通过研究性教学模式培养创新型人才。而实际中,会计专业课程教学主要以课堂讲授为主,单一的授课和考试模式下,一方面学生缺乏个性和创见,学习积极性很难调动,知识结构和思维模式雷同;另一方面教师忽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也没有建立对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考量标准。
一 影响会计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效果的因素
影响会计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效果的因素主要有主客观两个方面:
(一)学生主观因素
1 学生的创新意识
包括创新意识在内的主观因素是影响会计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效果的重要方面。学生对创新性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将对会计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效果产生直接影响。实际中,学生对会计创新的领域和具体内容了解不多,甚至认为基于会计专业的技术性和谨慎性特点,所以学习过程中不需要培养创新能力。在对专业能力认知上,学生往往将专业知识排在第一,实践能力排在第二,而创新型人才最核心的能力——联想和质疑,基本未被考虑进来。
2 学生的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对学生的行为和活动有引发、指引和激励功能,是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在创新能力培养过程中,需要学生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专业研究中,这就要求只能以对专业的热爱而非其余因素作为内在推动力。而实际中,大部分同学的学习动机并非热爱专业,而是认为会计需求量大,择业面相对较广,或者因为家中长辈的建议而选择。在功利心面前,对专业的研究和创新很难被重视。
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需要学生和教师的共同努力,学校的重视和支持更是尤为重要。
(二)外部教学环境因素
1 课程的设置
研究性学习过程中,论文以及案例报告撰写是学生要掌握的基础技能。从公共基础课开设来看,文献查找、论文写作等工具性课程存在缺失以及开设时间不当等现象。在现行会计学生的培养方案中一般缺乏真正意义上的文献搜索课程,只有在大三、大四阶段开设的学年论文写作实训。低年级的学生有相对充裕的时间和浓厚的创新学习兴趣,但缺乏信息搜索查找的初级技能培训;高年级的同学面临考研就业压力,学习时间压缩,学习效果难以保障。
在学科选修课方面,以拓宽学生专业视野、研究专业发展为教学目标的会计学科史、国际会计、会计基本理论等课程的选择人数较少,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兴趣也不高。说明了学生以就业和实践为导向的学习动机明显,侧面显示出学生的学习动机较为功利,不利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2 教学模式的选择
在专业课教学模式方面,教师的选择将会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产生直接影响。课外教学的投入程度固然会对创新型人才培养产生关键影响,但课堂作为本科教学的最主要场所,同样也是创新型人才接受创新教育的最主要场所。教师大多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模式,但是学生对不同教学模式存在偏好。在各种课堂教学形式中,趣味性较强、大家都能参与进来、学习负荷不大的情景模拟实践操作、案例教学小组讨论、引入前沿动态等教学模式比较受学生欢迎。而学生自主授课、阶段性布置小论文等教学方式,因为参与度低、需要花费大量课后时间进行资料查找并深入思考,学生则表现出相对消极的应对。究其背后,最终教学效果良好与否,能否达到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目的,与对学生进行外部监督的强度密切相关,而学生的畏难情绪、缺乏相应的激励机制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
3 评价体系的建立
学生评价体系和教师教学绩效评价体系,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有力支撑。单一人才培养模式下的现有传统评价体系难以满足研究性教学的需求,不能做到充分评估教师教学情况和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学生能力评价指标应该从单一转向多样化。
二 研究性教学模式对会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推动
基于上述因素的分析,我们认为,培养创新型人才需要教学相长、教师与学生之间协同发展。利用外部教学环境的刺激,激发学生主观创新意识,形成良性循环。而研究性教学作为一种培养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教学新理念,提倡教学时空由封闭走向开放化、教学过程从被动接受走向主动创造、教学主体从单向主导走向平等交互,这种对传统大学教学理念的现实超越与应然转向,显示出其在培养创造性人才中的独特优势。我们从三个阶段来看研究型教学模式对会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推动作用。
(一)前教学阶段通过宣传激发学生创新意识
前教学阶段是高校研究性教学模式的准备阶段,也是激发学生创新意识的重要阶段。该阶段包括两个环节,一是向企业财务负责人、教师征集并确定教学项目载体;二是调整课程设置,在低年级设立信息检索、论文写作等课程或实训。课堂内外的教学活动,都通过书面通知、讲座的方式向学生宣传。通过宣传,学生在对创新活动进行了解后,可以主动申请或者教师推荐两种方式參与教学项目,而信息检索、论文写作等课程以及专业课程课堂内的“问题”训练能够提供有力支撑。
(二)教学阶段通过“问题”训练激发学生创新兴趣
教学阶段是高校研究性教学模式的核心阶段,主要围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设计方案、解决问题和得出结论来展开。研究性教学就是以“问题”为中心,但并非仅在课堂上简单提问,而是教师要担当“问题”的设计者、组织者、启发者、引导者。在教学之前,为了保证教学内容的吸引力和可操作性,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项目载体;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并进行分组,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小组讨论、相互合作、分享成果,通过定期与不定期检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为进一步学习提供方向性指导;教学之后应多与学生进行谈话,或者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学生感受,为下期完善教学做准备。研究性教学中学生主体地位明显加强,教师的主导作用却不能有丝毫削弱,教师任务是培养学生对知识的兴趣和创造的欲望。而只有提升教师自身教学、科研素质,创新型人才培养最终才能收到良好效果。
(三)后教学阶段通过评价巩固学生创新精神
后教学阶段是教學程序的最后阶段,主要包括两个环节,一是展示、评价教学效果。研究性教学模式的评价实际上贯穿了三个阶段,包括对前教学阶段的诊断性评价、教学阶段的形成性评价和后教学阶段的终结性评价。前两者是为后教学阶段的终结性展示和评价进行铺垫的。成果展示可以是PPT汇报、论文汇报等形式,评价时遵循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方式多样化原则。专业课内,可以适当加大平时成绩比重,除开出勤、作业情况外,还可以考虑学生案例讨论、自主授课、实践操作等情况来给予平时成绩,以及采取学生之间相互评价的方式,评价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总而言之,在校方鼓励、重视的前提下,提供宽松、活跃的创新氛围,赋予教师更大自主权。专业课外,采取参与课题、撰写论文、参与社会调查、参与科研项目等形式对学生进行评价,在培养方案中纳入一定量创新学分要求,全面考查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二是师生通过交流会的方式进行会话、交流,反思教学和学习过程,总结经验,鼓励学生将创新与质疑的精神融入到今后的专业学习中。
对教师也要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鼓励教师尊重和理解学生的差异性,与学生进行日常沟通,在了解的基础上因材施教,引导学生取得创新成果。如奖励课堂教学模式创新并进行宣传推广,将优秀学生吸纳进入科研团队,带领学生参加创新创业项目等。
总之,进行创新型人才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尤其是在有着严谨客观、谨慎负责特征的会计专业上。只有在研究性教学模式下,学校营造创新氛围,教师尊重学生个性而因材施教,同时努力提高自身的教学科研水平,才能收到良好教学效果。(责任编辑:张宏玉)
参考文献
[1]魏慧文,刘爱东,杜秋.基于学生视角的会计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调查与分析[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2(1):69-74.
[2]马麟丽,令狐昌应.高等教育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思考[J].时代教育,2014(21):90-90.
[3]高有华,张丽平.我国高校研究性教学模式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14(9):6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