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解读文本,提升学生阅读能力

2018-02-14 11:03龚成瑶
小学生作文辅导 2017年9期
关键词:知人论世逻辑

龚成瑶

【摘 要】 正确地解读文本,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深度解读文本需要分三步:首先教师需要向学生讲授文章的背景知识,知人论世,做好准备工作;其次,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梳理文章脉络,理清文章的发展逻辑;最后,教师需要带领学生总括全文的核心,从而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或哲思。

【关键词】 知人论世;逻辑;中心思想

《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提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素质教育以来,语文教学越来越重视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阅读能力作为其中重要的一个方面,由平时的阅读积累而来。在这一点上,有两种阅读方法,即速读与深度阅读。对于处于学习与理解阶段的小学生而言,深度阅读,深入解析文本,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阅读技巧,汇集阅读方法,从而提高阅读能力,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深度解读文本,需要从多方面出发。

一、知人论世,做好准备工作

文学类的阅读中,讲究知人论世。因为“我以我手写我心”,所以,文章总是体现作者的思想,是作者情感的折射,这就是一般所说的“文如其人”。如果想对文本进行解读,首先要知道这篇文章的作者所处的时代、社会环境、创作背景、个人经历,教师的任务就是在正式进入主题之前,将这些知识介绍给学生。

在进行《徐悲鸿励志学画》这一课的学习时,教师问学生:“同学们了解我国的国画大师徐悲鸿先生吗?”大部分同学只知道徐悲鸿是个有名的画家,而不知道更多。教师解释道:“徐悲鸿先生的年代,中国还很贫穷,被外国的资本主义国家看不起,但徐悲鸿先生是一个非常爱国的人,他家境贫穷,后来出国学习绘画,学成之后最终回到祖国,成为我国一位十分伟大的画家。”学生们被勾起了好奇心,纷纷开始讨论,有学生举手提问:“老师,徐悲鸿既然家里很穷,那他出国后怎么生活呢?而且中国因为弱小被看不起,那外国学生会欺负他吗?”教师鼓励道:“这位同学的提问非常好,为了更好地了解徐悲鸿先生,咱们接下来一起学习这篇课文。”有了这个背景知识的介绍,学生们才可以理解徐悲鸿为什么在外国生活清苦,为什么在被外国学生嘲讽后要咬牙发愤。

对于教师而言,背景的介绍不仅仅是课文的引子,更是深度解读文本的前提。所谓知人论世,才能为继续閱读理解提供参考资料,让理解更加顺畅与深入。

二、划分结构,梳理文章层次

逻辑梳理可以让文章脉络更加清晰。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的逻辑性还不强,所以教师必须教会方法,授之以渔,让学生在不断的联系中有意识地在下次阅读中主动梳理逻辑,划分段落。

在学习《诚实与信任》这一课时,教师要主动带领学生梳理文章。教师提问:“同学们,我们常说,一个好故事需要起因,经过和结果。咱们今天就按照这三部分来梳理一下这篇文章。谁能回答一下,这个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分别是什么?”学生们展开讨论,一位同学答道:“老师,我觉得起因是作者回家的时候撞车了。”教师点头,“回答得非常好,因为他撞到了一辆小红车,所以引出了后续事件。是什么呢?”另一位同学回答,“撞车之后,虽然周围没人,但他没有逃避责任,给车主留下了一张小纸条,写下了自己的姓名电话。”教师微笑道,“很好!正因为作者的这个诚实的举动,带来了什么结果呢?”一位同学回答,“车主很感动,认为作者的诚实与信任比金钱更重要。”就这样,在教师与学生的一问一答之间,整篇文章的脉络非常清晰,理解起来更加容易,也更加透彻。

划分结构能够帮助理清文章脉络,一般在教学中体现为划分段落,或者按照起因经过结果来梳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需要帮助学生通过这种形式来深度解读文本,进一步理解文章。

三、总括核心,解读主题思想

文章的核心是文章的灵魂和脉络,是理解一篇文章的关键。而文章的核心往往不在表面上,不能直接从文章语言中看出来,需要读者自己提炼。教师的任务就是帮助学生从作者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情感与态度中,感受到作者的写作目的,了解文章想要表达的思想内涵。

在《虎门销烟》这一课的学习中,教师先引导学生学习了文章背景,树立了课文的叙事顺序,了解了故事情节,接下来,教师提问,“同学们,这篇文章介绍虎门销烟这件事介绍得非常详细,谁能说一下你印象深刻的画面?”学生们纷纷讨论,有说销烟池特别大,有说围观群众的欢欣鼓舞,有说民夫的热情高涨、干劲十足。也有说外国商人的畏手畏脚……教师对学生的积极回答进行了鼓励,然后进一步深入道,“那同学们,你们回答了这么多,你们从中感受到什么呢?”一位同学立即抢答:“虎门销烟大快人心!”教师高兴道,“非常好,那咱们一起来概括一下,大家觉得作者写这篇文章有什么目的呢?”学生经过刚才的思路历程,很轻松地总结出:作者对虎门销烟这一壮举有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希望祖国繁荣强盛。引导学生概括文章中心的过程也是对文章深入理解的过程,如此学生才能真正吃透一篇课文。

概括文章核心是深度解读一篇文章的最后一步,也是关键性的一步。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需要打好基础,逐步引导,让学生自己通过思考进行总结,感受文章作者所要表达的主题,从而让学生受到思想的熏陶,这也是高效课堂的标准之一。

课文是学生研读时间最长的文章,深度解读课文,是提升学生阅读能力的关键。为此,教师要在知人论世的基础上,告诉学生文章的背景知识;通过划分段落层次,梳理文章逻辑,理清故事发展;引导学生总括文章核心,思考作者所要表达的哲理或情感。总之,深度解读文本,需要从背景、逻辑和概括等多方面入手,通过层层推进,让学生们独立思考,从而达到提升其阅读能力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宁春梅.浅谈小学语文文本解读[J].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15(04).

[2]李芳.小学语文文本解读向教学策略转化的智慧[J].华夏教师,2015(01).

[3]祁华忠.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文本解读策略的初探[J].内蒙古教育,2015(15).endprint

猜你喜欢
知人论世逻辑
逻辑
2021年高考“集合、简易逻辑”经典问题聚焦
我们还能有逻辑地聊天吗
女生买买买时的神逻辑
女人买买买的神逻辑
从逻辑隐喻看培根《散文集》翻译的隐性逻辑连接
知人论世——知杜甫其人,赏杜甫诗歌
语尽意不尽,意尽情不尽
知人吟咏悟人生
如何让诗歌教学策略更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