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岔尖轨的打磨及相关问题研究

2018-02-14 15:19:14刘轩汉
建材与装饰 2018年34期
关键词:心轨大机廓形

刘轩汉

(中国铁路兰州局集团有限公司武威工务段 甘肃省武威市 733000)

实际上,在普速铁路建设期间,往往在钢轨表面的平顺性方面有着极高的要求,其原因在于,钢轨表面状态会给列车运行的安全性、平稳性等各个方面带来最为直接的影响。伴随我国普铁开通运营时间的延长,一部分的普速道岔钢轨已经出现了掉块、轨头踏面压宽以及尖轨跟端钢轨表面下塌等较多问题,这不仅会缩减普速道岔的使用寿命,同时还会在极大程度上影响轨道的平顺性,如果不能及时解决这一问题,还会导致较大的安全问题产生。

1 普速铁路道岔尖轨打磨期间的注意事项探究

在普速铁路道岔尖轨打磨期间需要注意的事项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即:

(1)工作人员需坚持贯通打磨原则。该内容要求道岔内部钢轨廓形和线路钢轨廓形之间必须保持一致统一的状态,另外还要求小于50m的夹直线在打磨期间,必须与道岔一起贯通打磨。

(2)需要注意先将差异消除,之后实施打廓形操作,并且要坚持贯通打磨原则。按照该原则,相关工作人员首先需要做的是对比各测点廓形和目标廓形,之后需要对道岔内以及前后存在明显差异的廓形,需要对其展开差异性打磨处理操作,同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按照道岔区段的整体廓形展开打磨操作,并实施贯穿打磨,以确保打磨质量。在打磨直曲股过程中,对于重复打磨区域,需要在其实施直股打磨过程中展开廓形打磨操作,在打磨曲股的过程中,仅需要做普速覆盖打磨即可,从而均达到切削量控制的目标。

(3)在打磨大机和小机期间,两者必须结合起来打磨。在此过程中,必须做好以大机打磨为主,以小机打磨为辅[1]。大机的主要任务在于,给道岔内钢轨整体实施修型操作,而小机则主要负责补充打磨工作,如大机限大区与大机打磨以后廓形偏差没有完全的将病害消除的时候,便需要小机对其进行补充打磨。

2 做好打磨前准备工作

打磨前准备工作的实施极为重要,打磨前准备工作的实施,与后续打磨质量以及打磨工作效率之间存在密切关联,因此,需引起相关单位以及相关工作人员高度重视。一般而言,打磨前的准备工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即:

(1)做好检查与精调道岔几何形体工作。相关工作人员在打磨道岔前,必须对道岔集合尺寸展开全面的调查,利用轨道测量仪对道岔直、曲向线形等展开严格精准的测量,并且与现场几何尺寸、结构状态等向结合制定出最为精调的方案。在打磨前工作人员还需要注意轨道精调作业的实施,通过该项工作的实施为道岔几何尺寸与结构能够最大限度的满足作业验收标准提供有力的保障。

(2)做好对过渡带光带状况调查工作。在打磨道岔之前,工作人员还需要利用钢板尺对尖轨过渡区段、心轨过渡全光带情况展开全面的调查。在此过程中,需要在尖轨过渡区段设置相应的测点[2],这与涂江洋在《普速铁路道岔钢轨焊接接头打磨技术研究》一文中的观点有着相似之处。一般测点为三个,即尖轨过渡段起点、尖轨过渡段中心点以及尖轨过渡段重点;在心轨过渡区段也需要设置心轨尖端、心轨以及翼轨过渡段这三个测点。

(3)需要做好道岔钢轨病害调查工作。在实施道岔打磨工作前,工作人员还需要对道岔病害展开全面有效的调查,如对道岔侧磨、钢轨鱼鳞纹以及光带不均地点等各个方面展开调查。在检查这些道岔钢轨病害过程中,还需要记录直股/曲股、轨枕号范围以及角度范围等方面的数据,同时还需要记录侧磨量、记录波长与量值等。

2 道岔打磨技术探析

2.1 明确目标廓形

对各测点廓形调查统计后明确,道岔钢轨大部廓形与60轨标准廓形相接近,也有个别的廓形与60N廓形相接近[3]。个别的道岔导曲线部分光带有偏宽的情况,也有一些道岔导曲线的中部、尖轨以及心轨轨距角存在极为明显的鳞纹与剥离掉块情况。

2.2 确定打磨区域

直、曲基本轨的允许打磨角度范围一般在-15°~+70°之间,对于尖轨宽度小于20mm的范围其允许打磨角度范围在+3°~+40°。直尖轨宽20mm到尖轨非作用边和基本轨作用边间距100mm位置,其打磨角度的允许范围为内侧的+3°~70°。

2.3 大机打磨工艺

(1)明确直股打磨工艺流程。一般而言,道岔打磨车作业速度在4~10km/h,其计划打磨次数约为14~24次左右。为了确保整组道岔打磨后廓形能够保持一致的状态,便需要相关工作人员在3~5次在岔区内左右股进行分别分段的打磨,将岔区前后与左右股的钢轨打磨前廓形偏差消除,在此之后才能够实施廓形打磨操作。

(2)为了能够使得切削量得到保障,廓形打磨前10次需要对轨头两侧展开有效的打磨,并且要对打磨速度进行严格的控制,一般其速度被控制在4~5km/h。在完成该项工作以后,需要实施测量工作,同时需要对比设计廓形,其目的在于将打磨切削量与范围更好的确定下来。同时还需要对打磨程序和打磨速度进行有效调整[4],并在确保调整正确以后实施打磨操作,必要时还需要展开单股打磨操作。在对其打磨12次以后,还需要适当的增加测量频率,并且要对比标准廓形,最后需不断的调整打磨速度,其目的在于能够更好的控制切削量,确保廓形能够打得到设计要求。

道岔打磨技术还包括曲股打磨工艺。曲股打磨作业方法需将直股打磨方法作为参照,而曲股短心轨区段在打磨期间,其打磨范围为+3°~+40°。在此过程中,曲股打磨岔后作业其停止位置,需与现场实际情况相结合,在导曲线外向导发现适当延长。按照打磨深度,在实施后几次打磨操作的时候,需要由打磨作业停止位置外顺5~10m,其打磨角度还需要保证将切削位置覆盖。

在完成上述工作以后,需要实施打磨接茬操作。通常道岔打磨2次搭茬作业时,工作人员往往需要将其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该范围一般在5m左右。前次作业廓形停止位置一般为接茬的中心点[5],需要注意的是,在该2.5m范围内,不能够做廓形全覆盖打磨操作。在后次作业期间,廓形打磨停止位置则在接茬的中心位置,并且在全扩面覆盖打磨过程中,能够覆盖整个搭接范围。

3 总结

综上所述,随着普速铁路建设数量的增加,对其质量以及打磨精度等方面已经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但是,在道岔尖轨的打磨期间,相关工作人员需要严格的按照打磨原则,与实际情况向结合,确保精准打磨后,完成后续工作,旨在确保普速铁路更加平顺,其安全系数更高,从而为人们的生命安全提供有力的技术保障,为推动我国社会更好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心轨大机廓形
意在轻闲
SC350复式交分道岔心轨表示的优化改进
SC350复式交分道岔心轨外锁闭的改进优化
力量廓形
窄气感廓形
大机清筛作业时ZPW-2000A信号设备的防护
大衣+牛仔裤 走路得带风
浅析如何提高大机维修作业质量
浅析如何提高大机维修作业质量
大陆桥视野(2016年2期)2016-03-11 07:19:13
基于有限元理论的小号码道岔转换分析
铁道建筑(2014年3期)2014-12-25 02: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