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双导师制带教模式在护生临床实习中的实践与体会

2018-02-14 11:37李新香
交通医学 2018年5期
关键词:导师制全程专科

李新香

(南京医科大学护理学院,江苏211116)

根据《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年)》[1]的要求,大力培养临床实用型人才是今后护理事业发展的重点任务。临床实习是护生学习过程的最重要阶段,是护生将在校所学的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相互结合,培养临床护理能力的关键环节[2]。我校为首批国家教育部、卫生计生委与省政府共建医学院,近年来护生实习任务不断增加。护生尽快进入实习护士的角色,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快速融合,已成为高等护理教育中实习模式所探索的主要问题。我校自2014年7月始与南京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共同探索全程双导师带教的临床实习模式,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护生实习在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开放床位1 600张,我校2013级、2014级护理专业本科生在此医院实习。2013级58例女生作为对照组,年龄19~22岁,平均21.26岁,采用传统的专科带教模式;2014级62例女生作为观察组,年龄19~24岁,平均22.21岁,实施全程双导师制带教模式。两组学生的性别和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带教模式,按照实习大纲安排的各科室进行轮转实习,开展各项实习工作。观察组采用全程双导师制,即全程导师和专科导师的带教方法开展各项实习工作,内容包括组织监管、全程双导师制带教,教学过程评价等。

1.2.1 组织监管:(1)组织管理的完善:从医院层面提供支持,在原有教育处下的护生实习科成立双导师制实习工作管理组,邀请实习医院护理部负责人担任管理组组长,临床各科护士长为成员。制订导师遴选条件与职责,确保双导师带教模式的落实。(2)优选导师:指导老师的选择是一个关键环节[3]。掌握德、能、勤、绩、廉综合标准,要求全程导师具有较高的专业水平,熟练的实践技能。不但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还要有一定的科研能力,能有效指导学生实习论文的写作,优先选择具有副高职称的导师。按以上标准在全院公开竞聘30名全程带教老师。临床专科导师遴选条件:护理工作经历大于5年、N2能级以上、具有丰富的临床工作经验与沟通能力。由各科室护士长进行专科与综合测评后,择优推荐66例临床专科导师(每科室有2~3名)。院校与全程导师及专科导师建立良好的沟通平台,如QQ群,微信群,动态掌握护生的实习情况。(3)明确职责与任务:全程导师是“双导师制”带教的核心[4]。一名导师需指导2名以上实习生在整个实习期的思想、学习、生活及专业技能,动态跟踪学生职业思想的稳定性。依据实习大纲与总带教计划,全程导师首先对每名学生进行系统评估,制定具体教学计划,并与各专科导师全程共同完成。通过阅读实习笔记,沟通面谈,电话联系等形式,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工作表现与临床实践能力,及时为学生答疑解惑并提供相应的帮助。要求专科导师为实习生拟订专科理论与实践技能相结合的带教方案。通过科内业务讲座,学生授课计划,临床实景带教,个案教学查房等形式进行有序落实。科室实习结束,由全程导师与专科导师共同对护生完成出科考核并及时向教学组反馈。

1.2.2 双导师带教的实施:(1)岗前培训:护理部对护生进行岗前培训,明确在医院实习期间的工作要求,全程双导师实习带教方法,由全程导师与学生面对面互动,增强相互联络,沟通相关实习注意事项和要求。提供师生互相联系的手册,记录相关内容。(2)实习初期:护生实习第1个月在全程导师所在科室完成,促进师生的相互了解。学生在全程导师的指导和帮助下,不断强化其护士角色,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以积极的心态努力适应新的学习与工作环境。(3)实习中期:实习第2个月至第11个月,按实习轮转表完成各科室的实习任务。全程导师协助各专科导师按照专业要求落实带教计划,对护生的思想、职业情感与临床综合能力进行培养与考核。(4)实习结束前:实习期的最后1个月,安排护生在全程导师所在科室实习,以利导师对护生进行整个实习阶段的总结,分析其实习中的不足和存在问题,帮助护生进行相应的就业指导。

1.2.3 带教总结与评价:(1)护生自我总结与评价:每个护生均应在医院各科室轮转出科前一天,完成自我的阶段总结,并由带教老师进行评价,内容包括专业技能(理论考核、操作考核);科室带教老师或护士长对学生综合素养(护士礼仪、劳动纪律、服务态度、沟通能力)评价。每项分为优、良、一般三个等级,对应分值为10分、8分、5分。实习结束时由护理部教学干事负责统计汇总每个实习生六个方面的成绩,记录在护生实习鉴定表内。(2)护生对带教满意度评价:护生对科室的评价采用带教满意度调查表,包括对科室排班、带教老师的态度、带教工作、理论讲座、技能示教等10个项目,各项分别设有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3个选项,分别计为4、2、0分,满分为40分,31~40分为满意,25~30分为基本满意,≤24分为不满意。满意率=(满意例数+基本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数据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等级资料采用Wilcon秩和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专业技能、综合素养考核结果 观察组理论知识成绩为8.43±0.62分,操作技能为8.30±0.55分,分别高于对照组的7.29±0.68分,7.33±0.81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士礼仪、劳动纪律、服务态度、沟通能力评分分别为9.61±0.75分、9.82±0.18 分、9.95±0.12分、8.58±0.36 分,分别高于对照组的 8.56±1.22 分、9.31±1.59 分、9.01±1.40分、7.21±0.43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护生对临床带教满意率比较 观察组护生满意42例,基本满意20例,满意率100.0%,对照组满意12例,基本满意34例,不满意12例,满意率79.3%,观察组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5.323,P=0.005)。

3 讨 论

3.1 全程双导师制能有效提高护理教学质量 全程双导师制带教注重理论教学与实践技能操作的融合,导师与学生常态互动,相互提出问题。启发式带教促使护生主动思考问题,加强了临床评判性思维能力,拓宽了学习范围,让所学的理论知识和技能融会贯通,更易理解和掌握。专科带教老师着重将本科室理论知识与技能方面进行融合式的培养与实践,而全程指导老师则更加注重全程的问题解决,着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学生技能应用的能动性和良好的心理状态。这种点面结合的带教方式改变了以往实习中的“德智隔离”培育松散现象[3],有效提高了护生的临床综合能力。同时,双导师制带教模式可增强学生的归属感[5-6]。本研究结果显示,实施双导师制带教模式后,护生的专业技能成绩、综合素质评分较传统带教模式明显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生对带教的满意率也较对照组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导师制带教模式能针对每个护生出现的问题,制定个体化的指导方案。引导他们拓展自我,将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更好地促进理论,实践知识内化[7]。国外资料表明,临床实习的质量更多表现在实践机会的多样性,教学沟通的开放性和实习过程的连续性[8]。双导师制能够充分保持临床实习教学工作的连续性,避免因带教教师队伍的参差不齐或工作资质、工作热情等引起的弊端,从而激发教学双方对实习工作的积极性,增强师生之间的交流,有效提高护理实习教学质量。

3.2 全程双导师临床带教制有利于提高带教老师的综合素质 作为临床教学的重要主体之一,带教老师的综合素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教学质量[9],提高临床护理教师的综合素质是完成临床护理教学任务的重要一环。传统带教方法缺乏针对性,护生实习是以小组为单位,各临床带教教师不能动态、全过程掌握每个护生学习的整体情况。双导师临床带教弥补了传统带教模式的不足。全程导师对进入临床实习的学生的性格与能力进行全面了解,根据个体差异给予全方位的指导及帮助,激发其学习兴趣。专业导师在全程导师的帮助下能较快掌握护生的整体情况,从而进行更具有个性化指导与帮助。带教老师良好个人素质,对护理专业的热爱,及对工作的严谨态度能对学生的一生产生深远的意义[10]。因此全程及专科导师不仅需要具有坚实的护理基础及专科护理技能,而且具有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良好的沟通技巧、积极的探索精神。为满足护生不断提高的知识需求,带教教师必须不断更新知识结构,改进教学方法。实施全程双导师制的带教模式有助于培养技术精、素质高的临床带教教师队伍。

猜你喜欢
导师制全程专科
践行“三全育人”理念,推行本科生导师制——营养与食品卫生学专业导师制的实践与探索
全程“录像”,写观察日记
全程管控在机电工程设备安装的实施
住院医师对“全程导师制”教学效果评价反馈分析
中外医学专业与专科设置对比分析及启示
在联合中释放专科能量
论国内本科和专科的异同
我国ICU专科护士培养现状与展望
手工制鞋全程LOOK
一主多辅的导师制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