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一流”下的大型公立医院重点学科建设思考

2018-02-14 00:04尹妍
现代医院管理 2018年4期
关键词:重点学科双一流一流

尹妍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科研处,北京市 100053)

2017年9月,教育部公布“双一流”(即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名单,成为继211、985建设工程之后,再次引爆我国高等教育的热点。这一划时代性质的教育政策改革必将引起国内各类高校建设格局和科研资源分布的巨变。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作为首都医科大学第一临床(教学)医院,既提供医学本科生研究生的教育工作;又作为大型公立三甲医院,向社会民众提供医疗服务。在国家“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大型公立医院如何做好新时期重点学科建设工作就显得更为迫切。

1 解读“双一流”的学科建设目标和指向

拥有优秀学生、学术精英、高端成果、国际声誉和一流服务等,早已成为国际公认的世界一流大学的评价标准,其核心内容是人才培养质量、学科建设水平和办学声誉。特别是学科建设水平,它决定了一所大学的层次。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是我国政府做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有利于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全面提升人才培养水平和创新能力,其本质是培养具有原始创新能力的高端人才。在此次公布的“双一流”名单中,无论是一流高校还是一流学科,都突出了对学科建设的要求。即便是入选“双一流”的大学,也都需要落实具体重点建设学科,同时要求把经费落实在具体学科建设上。

回顾世界一流大学发展史,其学科结构形成具有如下特点:(1)从单科性到多科性和综合性发展,注重学科交叉融合;(2)注重自身优势,突出强势学科特色,找准突破口;(3)以重点学科(强势学科)带动其他学科发展。

再仔细研读这份“双一流”名单,可从中发现新时期医院重点学科建设的目标和指向:

一是,重点学科建设必须契合国家发展战略和需要。长期以来,部分高校(包括医学院校在内)的学科建设游离在国家战略和社会需要之外,有时甚至是为了学科建设而建设。但在新的历史发展条件下,需要高校去重新思考重点学科该如何对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给予支撑,如何用战略导向和思维指导重点学科的健康发展。

二是,必须充分重视重点学科的顶层设计。顶层设计是理念与实践之间的“蓝图”,顶层设计强调“自上而下”的系统谋划和布局。医院的战略目标、定位、愿景和使命决定了医院的命运,因此做好学科的顶层设计尤为重要。但在实践中,也存在某些医院学科建设的顶层设计成为空中楼阁,甚至是缺失的情况。因此,在大型公立医院重点学科建设过程中,务必要以国内、乃至世界一流学科建设为先导和引导,着力优化重点学科整体结构,把握学科发展走向,凝练学科发展方向,突出学科建设重点并落到实处。在系统做好顶层设计的同时,也必须“一张蓝图绘到底”。

三是,重点学科建设要注重组织建设。所谓组织建设,就是促进组织在知识生产、知识劳动能力上的提升。也就是说,医院的学科建设,必须要从低效无序走向有序高效率,同时要成为一个学术(或知识)共同体,即学科组织。当下的医院学科建设往往强调的是建学位点、建实验室、引进高水平师资等学科建设要素的发展和投入。在“双一流”战略下,更要从提高学科组织化程度的角度来重新思考重点学科建设,从而打造学科的可持续产出和发展能力,铸就学术高峰。

对于大型公立三甲医院来说,重点学科建设应围绕着“双一流”的建设指向调整自身学科建设工作重点,不能光围着学科排名转。医院不仅要通过系统、深度分析国家发展战略需要谋划重点学科发展方向,还要认真考虑自身学科的总体布局和发展特色,清楚每个学科在国内同类医院的位置以及背后所反映出的优势和不足。既仰望星空又脚踏实地,这样才能统一谋划、科学发展,推进学科整体水平不断提高。

2 医院重点学科建设情况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是一所以神经科学和老年医学为重点,以治疗心脑血管疾病为主要特色的大型三级甲等综合医院。自2006年以来,在“学科建设为发展主线,以管理为支撑、以创新为动力”的理念指引下,医院学科建设体系进一步完善,学科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目前,医院拥有国家重点学科2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项目)6个,北京市临床重点专科3个,国家医学中心1个,国家工程中心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中心7个;拥有博士学位培养点20个,硕士学位培养点16个[2]。

神经病学和神经外科既是国家重点学科,也是我院的特色专科。神经外科除了在脑血管病专业拥有学术引领地位外,还增强了其在神经肿瘤、神经脊柱、微侵袭、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学术影响力;神经内科加强了脑血管病、神经变性病、癫痫病、疑难罕见病、遗传代谢病、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中西医结合等领域建设。此外,我院还加强了老年医学的临床诊疗和科研转化体系建设工作。随着“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的工作开展和新院区综合病房楼的投入使用,围绕老年医学基础与临床,开展多学科交叉合作,在衰老机制、老年慢病管理、老年药学和老年综合评估等方面也将形成国际学术影响力。

医院实施神经科学和老年医学“一体两翼”的发展战略,依托“龙头”学科开展重点学科建设,充分发挥神经科学和老年医学的示范和技术辐射作用,带动全院相关优势和支撑学科的建设和发展,逐步形成一个门类、结构、比例较合理的学科建设体系,为医院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然而,在医院学科建设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棘手而紧迫的问题:如部分学科缺乏科学明晰的学科发展顶层设计;投入“见物不见人”,出现边际收益递减现象;学科制度创新缺乏活力,交叉协作机制不顺畅;面临“顶尖人才是培养还是引进”的两难选择;科研成果应用转化能力依然薄弱等等。如何克服目前制约医院重点学科发展所面临的瓶颈,是摆在医院学科建设管理者面前的一项重大课题。

3 对医院重点学科建设的思考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3]。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公立医院的学科建设水平与之息息相关。伴随着新一轮的医疗改革,大型公立医院在国家卫生体系架构下的角色转换为承担主要的医疗服务、疑难杂症诊疗与危重症抢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应对和高层次医学人才培养以及高水平的科技创新等中流砥柱作用。然而,实践中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大型公立医院学科建设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如临床专科特色优势弱化、疑难危重诊疗水平下降、临床偱证研究能力薄弱、科研成果应用转化脱节;国内一些医院科技评价导向偏离等情况。

新时期,大型公立医院的发展已由“要素驱动型”向“创新驱动型”转变[4],学科建设依然是医院建设和发展的核心,特别是重点学科的作用至关重要,它关系到医院整体学科建设的水平和高度。因此,进一步加强医院重点学科建设力度,拓展学科建设创新思路,着力打造优势明显、特色鲜明、可持续发展的领军学科,促进学科建设的提档升级,向国家的一流学科建设冲击。

3.1 紧随国家发展战略,以问题为导向调整重点学科方向

医院学科建设从来都不是孤立的,应面向科学前沿、瞄准未来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以国家战略层面的重大需求为导向,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重点学科建设要从“以学科为导向”变为“以问题为导向”。从学科发展上提出问题和发现问题,从学科内涵上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这是调整学科方向的根基所在。以问题为导向调整重点学科方向,也是保证学科长盛不衰的法宝。

纵观科学发展史,人类几乎所有的重大贡献,都源自于人类自身、国家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例如,美国大学自20世纪中叶起,通过不断调整重点学科方向。2010年,他们又把学科发展方向重点转移到智能制造、新能源、纳米技术、生物科技等方面,创造了第三次工业革命时代的突破性技术[5]。美国高校正是由于能不断根据国家战略调整而改变重点学科的发展方向,才使得美国的科技发展始终处于世界的前沿。因此,医院重点学科的建设与发展也要契合国家发展战略,以推动医院不断向前发展。

3.2 以建一流学科为核心,打造优势特色学科领域

“双一流”建设名单凸显了以重点学科为基础的理念。在学科建设上,医院要大力支持一批可尽快进入国内乃至国际一流的重点学科,从而彻底改变医院学科建设中“一片高原,没有高峰”,甚至是“一片平原”的状况。在这方面,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经验值得借鉴:该校在初期发展中的各学科水平高且发展均衡,但由于缺乏真正的世界一流学科而无缘世界一流大学行列。后来,校方调整学科发展战略,重点发展原子生物工程,最终促进了劳伦斯加速器的发明,拿下17个诺贝尔奖,并使得该学科一跃成为世界第一,学校也因此成为世界一流大学。这一做法告诉我们,精心培育特色学科,是重点学科建设的根基。特色就是优势,就是重点,就是水平;特色是不求大而全,只求不可替代。

医院重点学科建设亦是如此。医院规模不在大小,关键在于优势和特色,在于实力和创新。重点学科建设必须突出特色,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强、人强我新。由于受到资源的限制,学科建设不可能齐头并进。因此,医院的学科建设要以重点学科为圆心,向周边拓展,发展支撑学科,鼓励学科交叉,促进形成新学科,把没有明显优势的学科整合到强势学科支撑体系中去,实现重点学科与非重点学科、新兴学科与传统学科统筹发展[6]。

3.3 正确选拔重点学科的学术带头人

“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学科高速发展的核心动力是学术带头人的高瞻远瞩。选拔德才兼备的学术带头人是学科建设的关键环节,学术带头人的综合水平直接影响着所在学科的医教研等工作的质量、竞争力和发展潜力[7]。

重点学科的学术带头人除了要具备领先的专业素质和突出的个人能力外,更重要的是要具有强大的创新素质和超前的战略素养,既熟悉国内外本专业的发展状况和趋势,还在本学科建设上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和战略眼光,能发现专业蓝海和专科发展的突破方向,选择能在国内外产生重大影响的特色研究方向。

此外,学术带头人还要注重培养具有优秀学术带头人与科学帅才的发展潜质,但尚未成为将帅的青年优秀人才,加强人才团队建设,并能坚持公平、公正、竞争的原则,为他们的成长创造条件,提供机会[8]。

3.4 构建与“双一流”目标相适应的学科体系

树立学科维度意识,打破学科壁垒,促进多学科的交叉、融合,形成新的学科增长点。重点学科除着力内涵建设外,更应以自身为龙头,挖掘、带动相关优势学科和支撑学科特点,科学合理组建学科群[9](MDT)。以临床科学问题为导向,实现学科间相互交叉渗透、协作攻关、集成优势,合力攻克医疗的关键技术、共性技术及热点、难点问题,提高医院整体科技实力和医疗能力。同时,以重点学科为主体,通过发展二级学科、交叉学科、学科新方向、厚植学术团队等多种形式,培育新的学科优势增长点[10]。同时,医院要积极鼓励多学科围绕某一重要领域或通过重大项目的有机组合,增强现有优势学科协同关联,形成与科技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高度契合的优势学科群,并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特色发展”的原则,提升学科发展水平,促进集成创新,形成医院学科新品牌。

学科建设不能一蹴而就,需潜心埋头苦干,久久为功。“路虽远,行则将至”。“双一流”学科发展战略是未来一段时期内我国高等教育的主导。无论对高校、还是公立医院而言,都应充分把握住“双一流”背景下的学科建设发展机遇,勇敢地正确面对挑战,通过对现有学科的分类、分层,制定并落实学科建设的发展规划,集中优势资源,并结合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着力打造优势明显、特色鲜明、可持续发展的领军学科,促进学科建设的提档升级,向国家乃至世界一流学科冲击。

猜你喜欢
重点学科双一流一流
广东省“冲补强”重点学科:光学工程学科
黄山学院校级重点学科简介
——生态学
关注一流学科
我校获批4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
“双一流”建设如何推进
高校“双一流”能否打破身份制
“双一流”需 从去行政化做起
国家重点学科——矿产普查与勘探
加强人才培养工作对我院重点学科建设的影响及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