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伟宏
摘 要:创新是新世纪人才高素质的一个重要体现,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笔者认为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必须做好四个“转变”——教师教育理念的转变、学习环境的转变、教师教学手段的转变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关键词: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创新能力;教法探究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国民素质提升的必然要求。唯有创新才能使人变得灵动,唯有创新才能让人勇于开拓。初中物理《课程标准》指出:“通过物理教学尤其是实验教学的改革,对学生进行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培养和锻炼,是中学物理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 那么,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笔者认为应通过四个“转变”来实现创新能力的培养。
一、教师教育理念的转变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是传统朴素的教师观,这种观念已经不能满足现代教育的需求。作为一名21世纪的物理教师,他首先必须是一名创新型的教师,不但懂得创新而且力求创新。 在其教育观里必须有“创新”二字。 首先,教师的“创新”要体现在自我的创新。应该是一个追求卓越的教师,在创新中不断成长,一旦意识到自己固步自封的时候,就能自我突破封口,不断汲取新的营养知识。这时教师是创新精神的引领者。其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强硬地把自我的观念施加给学生,压抑了学生的自我思考,把学生当做学习的容器来填塞,而应该激励学生提出问题,讲出自己不同的见解与看法,鼓励学生当学习的主人,主动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来。再次,教师应作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组织学生通过恰当的学习方式来获得新的知识、新的技能。在组织过程中,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新性。
二、学习环境的转变
学习环境有大环境和小环境之分,这大小环境都应该为学生创设好。新课程改革之前的学习环境主要在于对课本知识的接受,把课本知识接受好了就算是学好了,整体的学习环境显现出封闭性。而新课改革之后更注重的是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更重视与外界的交流、学科之间的连接,整体的学习环境体现出开放性的特征。从大的环境来说,目前教育中所创设的整体的学习环境是良性发展的。从学校方面来说,学习环境由学科内延伸到学科外,学科与学科之间的交叉渗透更加密切。 学科之间应相互配合,逐步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 而小环境主要是指课堂学习环境的创设。教师要营造宽松的、民主的学习氛围, 鼓励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来获得知识,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保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新潜力,学校和教师应积极构建创新学习环境,如为学生提供创新性和个性化表现的机会;适当地进行创新制作比赛,奖励学生的创新成果; 要在校园中和课堂上培育浓厚的尊重创新、以创新为荣的学习氛围。
三、教师教学手段的转变
教育观念的转变也意味者教学手段的转变。这是必然的。如果教学手段没有改变,那么学生的创新也是无法培养的。传统的教学手段以传授式为主,而现在应改变这种传授式为主的模式,而应以启发式、实验式、探究式为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 孔子提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是最早的启发式教学,然而穿越时空,它依然是教育至宝。启发式教学不但可以锻炼学生思维的敏锐性、创新性,而且可以拓宽学生思维的广度,使学生具备了问题意识,懂得举一反三,最大程度地提高其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实验式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重要手段,是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体现就是具有怀疑精神,并且能够提出有质量的问题来。物理学上每一个重大的发明几乎都源于对问题的思考,只有提出问题,才会有所发明创造。每天习惯于身边的事物,习以为常,不懂得思考,就不可能有所发现。因此,在物 理教学中一定要善于引导学生发现问题, 并且要引导学生自己解决问题,通过这样的方式来锻炼学生的創新思维。
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传统的学习方式以接受式为主。但这种学习方式已经不能满足时代的要求,只能培养出一些高分低能的学生。素质教育下的学习方式应以自主学习、探究学习为主。学生只有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才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自主学习是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在物理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不确定教学目标,由学生自己在课堂中确立自己的学习目标,并且教师检查学生完成学习目标的情况,这也是一种自主学习的方式。 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具有选择做作业的自由,对于已经会的比较基础的作业,学生可以不做,而去攻破那些较难的作业。这些作业可以自己独立完成,也可以由小组合作一起完成。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学生懂得选择,懂得判断,同时也学会了思考,提高了学生独立思维的能力,从而也有助于创新精神的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