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本科高校大学生领导力培养路径探析

2018-02-13 05:25刘景龙
青年时代 2018年32期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培养途径

刘景龙

摘 要:领导力是个体潜力,更是当代大学生应当具备的基本素质,可以说大学生领导力关乎国家未来的发展建设。随着本科高校向应用型本科转型,培养大学生领导力任务更重、路径更多,基于此,文章首先对应用型本科做简单概述,接着论述培养大学生领导力的核心价值,最后立足当下,阐述应用型本科高校大学生领导力培养实践方法,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大学生领导力;培养途径

一、应用型本科概述

应用型本科着重定位于应用,即以应用型为办学宗旨,与传统的以科研为目的办学区分开,现阶段,我国一批本、二批本院校大部分开始向应用型本科转型,进一步从教育角度为我国经济发展社会进步蓄势,2014年我国教育部就已明确表示全国1200余所本科高校,600余所逐步迈向应用型本科行列,时至2018年,我们看到应用型本科极大推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积极促进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普及。

20世纪末,世界各国本科教育开始掀起追崇实践的热潮,我国高校也开始向培养应用型人才方向靠近,随着时代发展经济飞速提升,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标准也在变化,我们清醒的看到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兼具的人才更有发展空间,本科高校纷纷转型,为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建设需求的专业性人才奠定基础。

二、培养大学生领导力的核心价值

在应用型人才培养竞争中,美国提出了“培养未来领导人”的计划,并不断实践探索,帮助学生在实践教学中发现自己的長处,自己定位目标并为之奋进,此举给我们启发,培养高校大学生领导力将促进祖国接班力量的延展与壮大,尽管我国在培养大学生领导力的实践教学方面还处于初级阶段,但我们已经看到应用型本科高校培养大学生领导力的重要价值。

首先培养大学生领导力有利于提升其自我塑造力。本科高校的学习需要学生自律,象牙塔给了学生更多自有支配的闲暇时光,是否能做到科学、有效的自我管理,使得四年大学不同的学生成绩及能力悬若霄壤。苏格拉底有句名言“想推动世界就要先推动自己”,培养大学生领导能力有利于帮助学生拥有正确的认知,做到深谙自己的长处与不足,帮助学生早立志且懂得如何实现目标,一个成功的领导者势必是一个成功的自身塑造者,开发自己,强化自己,利用高效平台完善自己,这样的大学生才能实现自身发展,为未来争取更多优势条件。

其次培养大学生领导力有利于增强其团队组织力。科技时代,无论生活工作都需要协作、互助,很大程度上团队才是目标依托载体,团队中每个个体的行为、态度对整体都会产生影响,大学生未来就业就是走到团队甚至更大的集体中,通过调查可知,不少毕业的大学生就业后对工作环境产生抵触,很长时间无法与团队中的同事协同作业,尤其在与领导关系、客户关系等沟通中产生的问题尤其多,这些都说明个人领导力不足,凝聚一个团队不易,领导一个团队更难,领导力赋予个人沟通、决策、鼓励、解决问题及精神建设等方方面面的能力,一个有领导力的个体更容易承担责任,更高效的开展工作,更善于迎接挑战,优秀的领导者能够通过团队不同个体之间的优势,将其有机组合,取长补短,赢得每一次战役。培养大学生领导力实际上在改变他们的思维,强化他们的组织逻辑,成为团队中促进所有人进步的领导者。

再次培养大学生领导力有利于培育其创新力。时代变革,教育需与变革匹配,《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着力培养高素质专业人才和创新人才是重中之重,我国高校承担培养人才的重任,高校重视变革与创新,在人才培养方面更以社会发展为基础,不断改革教学让学生具备多元化意识、全球视野及社会责任感,大学生领导力关乎变革创新,弘扬改革是这个时代的精神,国富民强有赖于勇敢的实践者们努力奋斗,具备领导力的大学生正是这些实践者的接班人,让他们积累变革经验、积蓄创新能力,为国家、社会在未来的改革创新中贡献力量。当然这期间也会遇到很多问题,在问题面前发挥主观能动性,以改革精神创新手段解决问题,这也是领导力的重要价值体现。

三、应用型本科高校大学生领导力培养实践方法

应用型本科高校大学生是未来社会专业领域的生力军,基于此,大学生领导力培养需要一个完整、关联、系统的过程,通过教育教学、活动时间、项目训练等方式逐渐形成系列途径,有效利用大学四年时间提升学生领导力。

1.成立领导力培养机构

通过对比美国对大学生领导力的培养方法可知,成立专业的机构是有必要的,从培养计划的提出已经发展十年,教育部关注并支持培养大学生领导力,在该方面的研究已经形成专业领域,其中著名的“北京大学青年领导力交流协会”曾举办多场交流活动,随后吉林、上海等地高校纷纷借鉴,各地大学生领导力论坛生成,2013年上海中医药大学率先成立中国大学生领导力研究中心,目前我国很多高校都已成立专属的培养研究机构,通过立项的方式,创造更多条件将培养大学生领导力渗透到学生的学习生活中,通过合理的经费调配与政策支持,培养大学生领导力有了更大的生长空间。

2.开设课程系统培养

领导力不是某个学科独有的,是系统的,是有跨度的,是综合的,大学生领导力培训课是人才培养体系的组成部分,应当设置理论课与实践课,面向广大学生开放,调查可知,大部分应用型本科高校都已开设此项课程,从学生的领导意识到领导艺术系统做讲解,相关教材中涵盖了决策力、创造力、挫折教育、沟通能力等教学设计,很多高校还结合了多种拓展方式,如名士访谈、职业模拟、课外活动等方式引导学生边学习边实践,除此之外,还有一些补充课程,如“创新理论与实践”“职业规划与团队建设”等多样化、灵活化的课程填补领导力培养教学框架,突出学生主体的同时,渗透力更强。

3.组织课外实践培养活动

纯粹的课堂理论传授不足以让学生领悟领导力的魅力,亲自实践、参与活动才能获得更多经验,目前高校专业课教学中10%由教授讲解,20%需要案例支持,学生讨论互动,70%是实践内容,在此过程中学校充分利用学生的假期布置实践作业,如社会实践、志愿者实践、短期创业实践、社团组织实践等等,在此类活动中学生通过调研、动手、创造、积累、总结一系列过程,逐渐认识自我、认识环境,做到更好的思考未来,这是接触社会的窗口,当然学生可以随机挑选自身角色,正是这份随机让个体面对更多不同的沟通与问题,锻炼个体处理问题的能力,并在学习实践过程中强化社会责任感,领导力提升的同时为未来就业竞争力加分。

4.营造开放、平等、创新的文化氛围

领导力的培养实践可以首先在校园植入,高校创造条件鼓励学生参与校园管理、班级事务管理、宿舍纪律管理等。部分高校已经开始设置学生服务管理协会,授权学生组织议员定期为学校相关改革收集信息并提出建议,一方面学生锻炼组织能力,一方面将教育与服务相结合,学生的责任感更强,领导力被激发,从而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学校给予的开放环境让学生在自由中扩宽视野,学校给予的平等条件让学生在自主的过程中强化参与意识,学校给予的创新空间让学生敢于大胆突破传统,敢于挑战权威,完成领导力思维转变,可见文化氛围也是领导力形成的助推剂。

参考文献:

[1]翟铁华.从应用型本科到应用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变迁[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6(03).

[2]袁照平.应用型本科教育培养模式探析[J].中国电力教育,2008(15).

[3]王晓荣,唐新来,李健军.“卓越工程师计划”对应用本科人才培养的启示[J].中国成人教育,2011(24).

猜你喜欢
应用型本科培养途径
浅析初中地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
应用型本科院校高等数学课程建设改革
高等数学教学培养学生应用能力的探讨
地方新建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探索与实践
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