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鑫
摘要: 每个人都是一个主体,并且是有意识的主体,能主动地从事生活和生产各种领域的实践活动。马克思主义是全世界无产阶级的理论基础,指导全世界的无产阶级革命者进行斗争,马克思主义通过在中国的不断深化发展,并且与中国国情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了崭新的理论体系,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作为一种引领国家发展的理论体系,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中国化后的马克思主义主体方面进行了具体的分析,首先解释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主体的内涵,其次阐述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主体之间存在的关联性,最后分别阐述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主体之间的情况。希望通过笔者的研究,对相关工作人员提供理论助益,为我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建设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关键词: 主体 人民群众 马克思主义 中国化
中图分类号:D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8)01-0206-02
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一生的精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其实就是将马克思一生的理论研究成果与我国实际国情相结合所产生的具体理论体系,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重心是“中国化”这几个字,这几个字不仅仅是字面意思,更是一个效能的过程,要想完成这个实践的过程、完成马克思主义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转变,关键是要有一个实践的主体。这个主体决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中国能否稳定地发展下去,同时也影响着世界无产阶级与工人阶级的斗争热情和斗争信心。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体论述中的内涵
我们很小的时候对马克思主义就有所接触,但是对其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主体到底是怎么一种状态我们并没有一个完整准确的概念,至少目前在国内学术界,这个问题的答案还存在争议。有的研究学者认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包括很多群体,最重要的主体就是人民群众,没有人民群众的实践,就没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还有相当一部分专家认为主体是中国共产党,国家是在共产党的领导之下,慢慢走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道路的。除上述两者之外,还有一些学者认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体是由有一定文化水平的人构成,这些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是马克思主义在我国传播的关键,因此,没有知识分子就没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上述中,简短介绍了我国学术界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主体的普遍看法。
笔者认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群体力量的最终状态,并不是由单个人或者某个小团体就能完成的。是由无数个有马克思主义共同理想的人在长时间的实践过程中逐渐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从整个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以及在这期间所取得的成功中不难发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由中国共产党、理论工作者和人民群众三大群体共同创造、共同努力得来的,缺少任何一个部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都不能实现,这三个部分每一个部分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建设都起到重大作用。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主体之间存在的关联性
共产黨作为我们国家的执政党,承担着为人民服务的职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成果和实践基础都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指引下实施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主体的核心是党的领导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思想旨在领导无产阶级工人运动,我国在建党之初,就把马克思主义作为领导我国革命的理论基础,在革命的过程中,探索出一条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我国的实际国情相结合的产物,慢慢地开始走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道路。在这条道路上,党的领导人经过长时间的探索和努力,扎根基层、贴近群众,深入了解百姓需要,使共产党的执政地位越来越稳固。
在我党的发展历史中,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指导我国的进步和发展,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我国治国理论中的又一项伟大实践。在中国,此观点得到大多数专家学者的认同,在党的领导下,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突出的成绩,没有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导,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只是一句空话。党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过程中,正确领导和把握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方向,决定了我国的大方针和政策,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奠定了理论依据。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研究
(一)中国共产党
改革开放以后,从近几十年的发展历程来看,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稳步向前。在国内,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开始追求精神层面的需要,在国际上,我国的国际话语权以及综合国力较之前有了大幅度的提升,这些都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的唯一存在的执政党,他不仅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体,还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共产党作为无产阶级政党具有与生俱来的时代发展性,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之下,根据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不断取得革命斗争的胜利,同时中国共产党接受全国人民群众以及其他政党的监督,是最先进的领导集体。自1921年成立以来,在中国的每个历史阶段,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对自身的发展和建设也十分看重,采用集体领导的管理方法。这种管理方法可以说集合中国共产党所有的管理智慧于一身,为造福我国人民奠定管理基础。虽然共产党成立还不到百年,但是面临的考验与挑战复杂繁多,甚至面临着生死存亡,正是凭借着集体领导的智慧,才一次又一次地转危为安,党领导着人民群众战胜了压迫人民的三座大山,成功地解决了各种挑战,获得了人民群众的无条件的信任,成为当之无愧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主体的核心。
(二)理论工作者
笔者所说的理论工作者大多是在大学里或者研究所里进行教学或者进行课程文献研究的人,他们能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体,与其本身理论工作特殊性有很大关系,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这与这些工作者们的辛勤工作是分不开的,在历史的进程中,这些作用不可磨灭,极大地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与进步。一方面,在高校进行理论教学或者研究的人,他们具有较高的知识水平,外语能力较强。大部分马克思主义著作都是外文,要想让这些理论著作在中国传播,让更多的人阅读,就需要有人进行翻译,理论工作者就担任了这一角色。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学说是指导全世界无产阶级取得胜利的理论基础,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它起源于西方,其中的理论基础和思维都是西方人的模式,因此,必须对其进行适当的思维模式转换,让中国的老百姓阅读后更容易理解,更容易接受,这其中的专业性和技术性要求这项工作必须靠理论工作者才能完成。endprint
理论工作者在进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时所运用的知识层次和专业技术不是每个人都能掌握的,这也是做好马克思主义工作的一种基础能力。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根据自己所生活的时代背景写成的,总结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些规律,具有很高的理论价值,但是同时也具有时代的局限性,要想打破这些时代的局限性,就必须依靠理论工作者不断对马克思主义进行科学的研究,在原版理论的基础上,加入我们每个阶段的发展内容,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学说。每一个朝代在治国理政中其理论基础都不尽相同,就拿我国古代的历朝历代来举例子,法家、儒家、道家的思想都曾受到重用,但是不论是哪一家的思想,作为理论中的一个体系,都是完整的,并且是严谨且不可分割的。这种内在的逻辑关系都是经过实践检验证明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也是这样,强大的逻辑性使它充满了生机和活力。理论工作者普遍思维能力敏捷,能够构建新的理论体系,进而使马克思主义得到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有机结合后生成的理论,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是一个全新的理论体系。理论工作者具备深厚的文化功底和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断注入活力和源泉。理论工作者在长时间的理论工作与教学实践中,养成了勤劳踏实,治学严谨的工作作风,在书面表达和口语表达上都有得天独厚的条件,这些都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的必要条件。
(三)人民群众
人民群众的力量是最强大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成果以及理论经验都是人民群众在我国发展的各个阶段实践出来的。虽然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但是如果没有人民群众的参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不具备现实意义,只是一个空壳。正是有了人民群众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进行了质的实践,才丰富了它的内容,使其更加符合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人民群众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根,任何先进理论或认识的形成都离不开人民群众的實践活动,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人民群众在历史的发展长河中所发挥的作用不容小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正确与否,都需要靠人民群众在不断实践和探索中获得答案,因此,人民群众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主体,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与实践的检验者。人民群众在实际生活当中,作为一个整体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提出的相关意见和建议,都是为了保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脱离实际轨迹,使中国得到更好的发展。
人民群众、中国共产党以及理论工作者这三者都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体,它们之间相互补充、相互协调。中国共产党是代表人民群众管理国家的;人民群众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实践的经验,在不同的社会实践中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基础;而中国共产党和理论工作者在人民群众提供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素材当中,进行科学的分析和加工,最终形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
四、结语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需要依靠全社会的共同努力,随着长时间的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社会各界力量的共同努力之下,指导着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和生态等全方位的发展,不断提高我国的综合实力,国际话语权也在逐步提升,这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体力量密切相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根本主体是人民群众,中国共产党决定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方向,同时为发展和传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贡献了自己力量的理论工作者也功不可没,三个主体相互依存、共同努力,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锦上添花,这样才能促进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习近平总书记谈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J].民心,2017(6).
[2]周志哲.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如何保障人民群众当家作主[J].汉字文化,2017(14).
[3]陈燕秋.论人民群众是改革的主体及动力[J].学理论,2012(19).
[4]杨东河.构建和谐社会与人民群众关联的几个问题[J].四川统一战线,2009(4).
[5]韩志才.刍议人民群众需要[J].池州师专学报,1998(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