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晋中职业技术学院生物工程系, 山西 榆次 030600)
动物药理学是高职高专畜牧兽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它是运用生理、生化、病理、微生物和免疫学等知识,阐明药物的作用原理、主要适应症和禁忌症,为临床用药、防治疾病提供理论依据的兽医基础学科。动物药理学与动物用药的研究、生产、研发等工作息息相关。学习该门学科,对学生自身的学习能力及创新能力有着较高的要求,所以动物药理学的教学必须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纵观现阶段的动物药理学教学,情况并不尽如人意,虽然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课程教学效率也有了一定程度的提升,但是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现阶段的教学还需要进一步深化改革。下面针对动物药理学课程教学的改革与实践展开深入的探究。
目前,农业类院校或专业开展动物药理学课程,大部分还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机械的讲理论,学生被动的接受理论,限制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影响了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本身动物药理学课程就是一门以实验为主的学科,如果过分地强调理论教学,忽视实验探究,那么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就会大大降低。畜牧业的发展离不开对动物疫病的有效限制,做好动物疫病控制工作需要动物药理学作为指导,所以促进以提升学生实践技能为目的的动物药理学教学的改革意义重大,借助创新培养促进学生综合技能的提升,使学生毕业后能够更好地服务于畜牧业。动物药理学教学的发展也离不开课程教学方法以及措施的改革。
动物药理学本身就是农牧业专业学生的一门基础课程,所以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必须重视动物药理学教学的重要性,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促进传统教学模式的改革,打破传统教学理论的束缚,培养新型技能人才,使得学生能够真正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这是教育者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下面就动物药理学课程教学的研究内容进行分析。
对动物药理学授课教师,需要不断学习,关注国内外动物药理学及兽药行业的发展动向,不断将新的内容补充到教学中,促进教学过程不断与时俱进,学生学习到的知识也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
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离不开有效的教学方法,所以需要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促进教学质量的切实提升。动物药理学是一门复杂的学科,涉及到的内容也比较丰富,所以开展学科教学一定要注意以点带面,将传统的教学方法与多媒体教学有机结合起来,给学生更加主观的印象,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实验教学本身就是动物药理学的重点,所以开展学科教学改革必须加大对实验教学的重视。长期以来,过分强调理论教学是动物药理学的教学弊端,采用这种模式教育出来的学生缺乏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更不能自主地解决问题。目前动物药理学的理论课程有所减少,这就要求在有限的课时内使学生对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有更好的掌握,同时促进实验教学体系的有效创建。借助实践课程不仅能够大大提升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认识,还能够促进学生创新能力及实践能力的提升。
促进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提升,需要重视校方与企业的有效合作,促进企业家讲堂的设立,制定课程整体教学设计,做好综合考核评估工作,企业除了参与课堂教学外,还需要为学生提供实习的场所,负责指导和管理,加强校企间的合作,教师可以定期到企业进行学习锻炼,也可以将企业专家请到校园内为学生讲一些养殖、动物医院方面的实践知识,促进理论实践的有效统一。
促进教学质量的有效提升,离不开有效的教学考核方式的改革,强化实践课程的考核,增强学生操作实践水平的提升,引导学生从思想意识上重视实践学习,切实促进实践水平的提升。
动物药理学课程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还多多少少会受到传统教学理论的影响,过分强调课堂授课,重视理论知识的讲解,严重限制了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发挥,学生为了应付考试只能是死记硬背理论知识。理论知识的讲解过程中,内容繁杂、概念抽象,学生理解起来存在很大的难度。
实验教学也受到传统教学方法的影响,教学形式单一,不能有效利用资源,不能让学生学到更丰富的实践知识,导致教学资源存在严重的浪费。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进度不匹配,学生在学习实践技能的时候往往停留在有意识、没有行动的阶段,亲自动手操作的机会更是少之又少。严重限制了学生实践水平以及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对动物药理学学科教学非常不利。
考核对动物药理学教学质量的提升有着很强的促进作用,但是当前对该门课程的考核存在严重失衡的情况,考试方法比较单一,考试过程也过分强调理论知识的考核,对实践考核不重视,学生的考试成绩不能将学生的真实水平反映出来,教师无法结合考试成绩促进教学的优化。由于实践技能操作考核占据的比例非常少,所以学生对实验操作的重视程度就更低了,对实验操作也提不起兴趣。
促进动物药理学课程教学的改革,首先需要重视课堂教学方法的改革,重视理论知识重难点的有机结合,在讲授重难点的时候需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将教学过程中的重点、难点和学生的自学、讨论相结合,重点及难点的讲解过程需要重视与实际相结合,切不可枯燥机械的讲解,让学生更加灵活地掌握动物药理学的知识。开展实验教学,也需要促进灵活有趣的教学方法的采用,重视师生之间及生生之间的有效交流,激发学生的思维水平。结合动物药理学的学科特点,重视设计性实验项目的增设,重视学生自主研究意识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重视学生技能的提升。充分利用动物疾病模型带来的优势,教学过程与实际相结合,增设临床实际感染病例的复杂病例、混合感染等药物的治疗,让学生的实验技能更加贴近临床、促进学生实际技能水平的提升。
促进课程改革,充分利用各种先进的教学手段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例如创设情境教学法、设置疑问教学法、对比记忆教学法、启发式教学等。教师还需要不断学习,不断充实自己,将自己所掌握的知识毫无保留的传授给学生,还需要坚持临床工作,就社会发展的需要及时了解,防止理论与实践的脱节。
动物药理学作为畜牧兽医专业的基础课程之一,其教学过程需要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的结合起来,打破传统教学理论的束缚,强调学生综合实践水平及创新能力的发展,促进学生全面综合素质的发展,为将来的就业奠定扎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吴华,刘保光,贺秀媛,等.浅谈动物药理学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3(7):166-167.
[2] 马建民,关文怡,王振铃,等.高职院校《动物药理学》实践教学设计与实施[J].畜牧兽医杂志,2009,28(2):67.
[3] 吴瑗,叶秀娟,李君荣.资格考试制度下动物药理学课程教学的改革[J].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3(6):30-32.
[4] 刘保光,贺志沛,吴华,等.《动物药理学》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以西藏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成功(教育),2013(22):213.
[5] 谢淑玲.高等职业院校《动物药理学》教学方法探讨[J].畜牧与饲料科学,2012,33(5):52-53.
[6] 崔晓文,石锐.应用多媒体课件辅助高职动物药理学教学[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3(3):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