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安全控制技术对种猪生产性能影响研究

2018-05-25 01:11世洪
畜禽业 2018年5期
关键词:种猪场种猪猪场

, , 世洪

(重庆市涪陵区畜牧兽医局, 重庆 408000)

1 种猪场基本情况

种猪场从国外引进原种猪1 226头,引进的原种猪由输出国出具了种猪的检疫合格证明、免疫证明及包装箱消毒证等有关材料,经国家口岸检疫部门检疫合格后,在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局(CIQ)指定隔离场饲养一个月,并经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抽样检验合格后转入种猪场。该种猪场常年存栏原种猪800~1 000头,父母代种猪1 100~1 800头,保持猪群合理结构,其中初产母猪20%~25%,2~5胎龄母猪50%~60%,6~8胎龄母猪20%~25%,实行人工授精配种,饲料自配。猪场设施设备完善,功能分区合理,自然环境优越,远离居民区、其他养殖场、活畜交易市场及其他污染环境。现有公猪站、配怀车间、产仔车间、保育车间共26栋猪舍;种猪场所在地海拔800 m,背靠山崖,右侧为一条峡谷,内有一条山溪,山崖、峡谷和溪流形成绝佳的天然屏障。种猪场自然环境优越,远离居民集中居住区、其他养殖场、活禽交易市场及其他污染环境。

2 生物安全控制技术

2.1 建立缓冲区,设置物理屏障

将该公司种猪场化为核心区,周围3 km范围化为缓冲区,核心区生产区、生活区、废弃物处理区等分开,用围墙隔离;缓冲区用高速路隔离网隔离,对猪场进行标准化建设。并建成了标准化产仔舍、怀孕猪舍、公猪舍、后备猪舍、兽医室、消毒更衣室、车辆消毒池、无害化处理设施、粪污处理设施等。完善建立物理概念的生物安全隔离区。

2.2 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制定生物安全计划

(1)对生猪发病情况、治疗情况、死亡情况、饲料使用情况、消毒及无害化处理情况、周边疫情情况、动物及动物产品流通情况等进行调查,并作好常规记录。

(2)将各种风险因素进行详细分类,分析关键控制点,设置相应的生物安全措施,制定生物安全计划和重大疫病应急预案。

2.3 制定猪场生物安全管理措施及操作程序

(1)种猪场生产人员经过技术培训、健康检查合格上岗。

(2)按照国家动物疫病免疫技术方案、重大疫病强制免疫程序,结合猪场生产实际情况,进行猪瘟、口蹄疫、高致病性蓝耳病的免疫。

(3)严格执行场区、猪舍清洁卫生与消毒程序;严格执行易感动物、人员、车辆等进出场舍消毒程序。

(4)严格执行怀疑发病猪群的诊断与控制程序、用药规定。制定动物疫病应急反应实施方案。

(5)严格执行粪便、污水、死猪等无害化处理程序等。

2.4 动物疫病监测

通过对疫病进行监测,确定抗体水平,根据抗体水平的高低,制定科学的免疫程序;每年对猪瘟、口蹄疫、高致病性蓝耳病等疫病进行监测,核心区4次/年,缓冲区2次/年;种猪场猪瘟血清学检(监)测比例为10%,病原检(监)测1%;监测淘汰猪瘟隐形感染种猪100%,并控制猪瘟发病率不高于5%、猪瘟死亡率不高于0.5%,制定动物疫病风险评估规范。

2.5 动物检疫与监管

对调出种猪场所有生猪实施检疫;全部死亡生猪在官方兽医的监督进行无害化处理;每月不定期的对种猪场执行生物安全计划、生物安全措施、标准操作程序和规定动物疫病状况、养殖档案、记录等进行检查、评估,并根据检查结果督促改进。

2.6 投入品控制

严格饲料原料的监测,保证原料质量,制定合理的饲料配方;严格兽药使用品种、方法和剂量,并作好相关记录,保证投入品安全高效。

3 生物安全控制技术实施时间

实施时间为2012年10月-2016年12月。

4 结果与分析

4.1 种猪场生产性能(见表1)

由表1可以看出,经过4年生物安全控制技术的实施,该种猪场的每头母猪平均年产窝数、窝产活仔猪数、保育仔猪数、全场保育仔猪成活率、每头母猪年提供保育仔猪数等指标均显著提高。

表1 2012-2016年种猪生情况表 窝、头、%

注:每头母猪年产窝数、产活仔数、保育仔猪数来源南方猪场2012-2016年生产记录

4.2 每头母猪平均年产窝数(见图1)

图1 种猪场每头母猪平均年产窝数

由表1和图1可以看出:①原种猪场每头母猪平均年产窝数2012、2013、2014、2015、2016年分别为1.85窝、1.86窝、1.92窝、1.98窝、和2.05窝,每年较上年度都略有提高,但变化不显著,说明种猪质量的提高是渐进性的,2016年比2012年提高了0.2窝,增长了10.8%差异显著(P∠0.05);②父母代种猪生产场每头母猪平均年产窝数2012、2013、2014、2015、2016年分别为1.87窝、1.89窝、1.92窝、1.98窝、和2.05窝,每年较上年度都略有提高,但变化不显著,说明种猪质量的提高是渐进性的,2016年比2012年提高了0.18窝/头,增长了9.63%,差异显著(P∠0.05);③原种猪场和父母代种猪生产场分别为1.93窝和1.94窝,差异不显著;④每头母猪年产窝数增加,说明母猪品质好、生殖道疾病较少,母猪返情率低。

4.3 每头母猪平均窝产活仔猪数(见图2)

图2 种猪场每头母猪平均窝产活仔猪数

从图2可以看出:每头母猪平均窝产活仔猪数,原种猪场从2012年的8.89头,提高到2016年的10.135头,每头母猪增加1.245头,增加14%;父母代猪场从2012年的9.25头,提高到10.56头,每头母猪增加1.31头,增加14%。

从表1和图2可以看出:①原种猪场每头母猪平均窝产活仔猪数2012、2013、2014、2015、2016年分别为9.07头、9.28头、9.89头、10.14头、和10.13头,每年较上年度都略有增长,2016年比2012年提高了1.06头,增长了11.69%,差异极显著(P∠0.01);②父母代猪场每头母猪平均窝产活仔猪数2012、2013、2014、2015、2016年分别为9.25头、9.57头、10.16头、10.13头、和10.28头,每年较上年度都略有增长,2016年比2012年提高了1.03头,增长了11.013%,差异极显著(P∠0.01);④原种猪场和父母代种猪生产场每窝产活仔数都为9.8头,几乎没有差异;⑤在每年饲养条件同等的情况下,每头母猪年产活仔数增加,,说明死胎仔猪数明显减少,种猪受到外界生物影响较少,种猪抗体水平较高,保证了胎儿的正常发育。

4.4 每头母猪平均年提供保育仔猪数(见图3)

图3 种猪场每头母猪平均年保育仔猪数

从上图可以看出:每头母猪平均年保育仔猪数。①原种猪场从2012年的11头,提高到2016年的15头,每头母猪增加4头,增加36.4%;父母代猪场从2012年的14头,提高到20.5头,每头母猪增加6.5头,增加46%。

从表1和图3可以看出:①原种猪场每头母猪平均年提供保育仔猪数2012、2013、2014、2015、2016年分别为14.92头、15.4头、17.11头、18.15头、和18.81头,每年较上年度显著增

长,2016年比2012年提高了3.89头,增长了26.07%,差异极显著(P∠0.01);②父母代猪场每头母猪平均窝产活仔猪数2012、2013、2014、2015、2016年分别为15.43头、16.17头、17.54头、18.13头、和19.14头,每年较上年度都略有增长,2016年比2012年提高了3.71头,增长了24.05%,差异极显著(P∠0.01);③在饲养管理条件同等的情况下,每头母猪平均年提供保育仔猪数增加,表明生物安全技术对仔猪质量有明显提高。

4.5 保育仔猪成活率(见图4)

图4 种猪场保育仔猪成活率

从表1和图4可以看出:①原种猪场保育仔猪成活率2012、2013、2014、2015、2016年分别为88.9%、89.2%、90.1%、90.4%、90.6%,每年较上年度显著增长,2016年比2012年提高了1.7%;②父母代种猪生产场保育仔猪成活率2012、2013、2014、2015、2016年分别为89.2%、89.4%、89.9%、90.4%、90.8%,每年较上年度都略有增长,2016年比2012年提高了1.6%。

5 结论

(1)生物安全控制技术能显著提高每头能繁母猪保育仔猪数。能繁母猪保育仔猪数是反映一个猪场的生产技术水平的重要指标,通过实施生物安全配套技术,使原种猪场每头能繁母猪保育仔猪数提高了3.89头,父母代种猪生产场每头能繁母猪保育仔猪数提高了3.71头,是由于母猪年产窝数、产活仔数和保育仔猪成活率提高的综合结果。

(2)生物安全配套技术涉及猪场物理隔离、流行病学调查、疫病免疫与监测、消毒与无害化处理、投入品控制等多项技术,需各项技术综合使用才能达到生产效果。

(3)生物安全控制技术是通过净化猪场环境,使猪体内环境保持较高的对外来致病病源的抵抗力,从而保持猪体生理机能正常并最大发挥其生产潜力,故对猪场进行标准化建设,完善相关设施设备、创选良好的环境是实施生物安全综合配套技术的前提。

参考文献

[1]邱进杰,何炬.规模猪场生物安全控制关键技术.猪业科学,2012,29(11):82-83.

猜你喜欢
种猪场种猪猪场
分类做好猪场防暑措施
夏季猪场如何驱赶蚊子
《中国种猪场引种指南》手册2022 版征集
2022年中国种猪信息网全年计划
《中国种猪场引种指南》手册2022 版征集
《中国种猪场引种指南》手册2022 版征集
陕西丹凤:大型现代化种猪场投产运营
部分地区种猪跌破2000元/头
猪场降本增效 聚焦五个重点
天邦股份种猪事业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