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搭建青藏高原示范基地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
——以西南民族大学为例

2018-02-13 21:08杨丽雪钟金城益西康珠泽丹卓玛张大伟陈智华
家畜生态学报 2018年9期
关键词:青藏高原西南导师

杨丽雪,钟金城,益西康珠,泽丹卓玛,张大伟,陈智华

(西南民族大学,四川 成都 610041)

随着我国畜牧业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迫切需要大批集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于一身,以扎实理论基础为支撑,具有吃苦耐劳奉献精神的农学类高层次复合型人才,这无疑对现有的农学类研究生及本科生培养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和研究方向[1]。学生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是高等教育中素质教育的核心[2],如何积极实施素质教育,搭建示范教育基地[3],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奉献精神的高素质专业技术人才,成为了摆在学生培养教育领域面前的重点和难点。

西南民族大学自办学以来,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秉承“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服务,为国家发展战略服务”的办学宗旨,努力建设有特色、高水平大学。为提升学校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提高学生综合素养,西南民族大学在四川省阿坝州红原县投资1.3亿元建有集教学和科研为一体的“青藏高原生态保护与畜牧业高科技研究示范基地(简称青藏基地)”。学校以青藏基地总部为核心和支撑,围绕青藏高原地区的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进行科学研究、试验、示范和推广应用。同时,针对农学类研究生和本科生,开展了以“示范基地+科研项目”、“示范基地+创新团队”、“示范基地+协同创新中心”、“请进来+走出去”为途径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取得的一系列可复制、借鉴和推广的模式。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得到提高,民族团结意识得到加强,吃苦耐劳、积极为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服务的奉献精神得到了传承和发扬。

1 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改革途径

1.1 搭建示范基地,提升创新能力

西南民族大学作为一所位于西部地区的民族高校,一直秉承“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服务,为国家发展战略服务”的办学宗旨[4]。为提升学校的创新能力、竞争力、影响力和人才培养的能力,促进学科交叉,加快相关领域的科技进步和科技成果转化,拓展学校为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服务的空间,通过集聚技术、成果、人才、资金、信息等创新要素,建设“青藏基地”,高效推进青藏高原生态保护与畜牧业发展领域的重大理论、关键技术、核心技术和产品创新,推动青藏高原生态文明和畜牧业的跨越式发展。同时,学校依托青藏基地,为学生创新能力提升搭建平台。西南民族大学在四川省红原县投资1.3亿余元,建立了占地347 hm2、实验室及附属设置用房1.3×104m2的集教学和科研一体的示范基地。基地包括总部和功能、设施齐全的“高原畜牧业科技园区、牧草资源研究与开发园区、特有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园区、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试验园区、民族文化旅游和牧民新村及新生活示范园区”等五个科技园区。积极开展与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与交流,每年接待校内外学生、科研人员5 000余人次,用房3 000余间,为教学、科研、社会实践和精准扶贫提供有力保障。青藏基地是目前在青藏高原地区国内外规模最大、设施设备和条件最完善的人才培养、成果转化、社会服务的重要平台;自运行以来,已接收上万名来自不同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研究生和本科生开展社会实践、科学研究、精准扶贫工作,累计达2万多天,已成为提升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综合教育实践平台。

1.2 基于“示范基地+科研项目”,提高创新能力

科学研究是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培养和教育的核心环节,培养和教育的过程,就是学生由浅入深、由导师指导到自我探索的科学研究过程。将科研思路、研究方法、实践能力等内容细化,丰富并夯实学生科学研究的培养内容[5]。在农学专业学生培养中,西南民族大学依托青藏高原示范基地,以科研项目为实施载体,让学生实实在在地参与到科研项目中。一方面,学生通过查阅前沿文章,了解学科发展动态,撰写综述文章,开展科学试验,掌握系统、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培养独立工作和开展科学研究的能力;另一方面,通过理论研究和科学试验,使学生掌握科学研究的思路、方法、操作技能和理论联系实际的核心素养,提高学生的理论基础和实验技能。截止目前,依托示范基地,农学类专业的学生参与了包括国家重点研发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国家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等国家级、省部级项目200余项。出色完成了科研任务,提高了自身的科研创新能力。

1.3 基于“示范基地+导师团队”,提高创新能力

在学生的培养教育过程中,导师是培养教育活动的主体。西南民族大学依托青藏高原示范基地,对以往单一的导师培养模式进行了改革。根据导师的优势、特长和每位学生的专业特长、兴趣爱好等因素[6],配备不同的导师团队进行指导,为学生创新研究和科研水平的提高奠定基础。西南民族大学组建了牦牛藏羊遗传资源保护与利用(国家民委创新团队)、青藏高原特有草种质资源创新及草地生态恢复(四川省教育厅创新团队)、高原家畜重大疫病防控(四川省教育厅创新团队)、高原家畜营养与健康养殖技术、青藏高原特色有机畜产品加工技术与工程、藏羌彝医药传承保护与创新等六支导师创新团队,通过这种“示范基地+导师团队”的培养模式,全面提高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实现研究生和本科生教育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1.4 “示范基地+协同创新中心”,提高创新能力

青藏高原独特的优势、特色、复杂性和艰巨性,决定了光靠一个单位和研究群体无法完全解决其存在的问题[7],研究生培养模式相应也需要进行改革。西南民族大学依托青藏高原示范基地,采取与“2011协同创新中心”协同单位联合培养研究生的“示范基地+协同创新中心”新模式。以西南民族大学牵头,突破学校界限,组织协调和联合了从事青藏高原畜牧业发展、草地生态保护等重大问题研究的高校、研究院(所)以及主要的公司和大型牧场,组成协同创新研究团队,采用了文理交叉、优势互补,协同作战、合力攻关的学生培养模式,共同推进青藏高原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才培养。在这种“示范基地+协同创新中心”的创新培养模式下,学生在论文选题、中期考核、答辩环节需要征求共同培养导师意见,双方导师共同指导,在毕业论文适当位置明确联合培养期间甲乙双方导师的姓名。在联合培养期间,研究生所发表的论文、专著、取得的专利等科研成果应标注“青藏高原生态畜牧业协同创新中心”和双方导师的名字。通过这一系列的创新培养模式,大大提高了学生综合创新能力。

1.5 “请进来+走出去”培养模式

为了给学生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西南民族大学依托青藏高原示范基地,采取了“请进来+走出去”培养模式,全面提高学生科研创新能力。根据“开放、流动、联合、竞争”的思路,一方面,积极邀请国内外知名的专家学者理论联系实际,在青藏高原示范基地做学术报告,并在试验地现场指导和示范;另一方面,积极组织研究生和本科生参加“全国牦牛遗传资源保护与利用大会”、“中国遗传学会第九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畜生态学分会第九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2016年学术年会”、“第十七次全国动物遗传育种讨论会”等各类学术会议,积极支持学生在大会上作学术报告,发表高水平的会议论文。

1.6 依托示范基地,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实践活动

在长期的学生培养过程中,西南民族大学始终坚持“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服务,为国家发展战略服务”的宗旨,将民族团结教育实践活动与学生培养有机结合,使活动有载体、有成效,青藏高原示范基地已成为少数民族高端人才培养基地。在青藏基地总部和五个园区,西南民族大学长期安排学生给当地农牧民开展以畜牧业发展、草地保护、牧草种植、沙化治理,生态修复、湿地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有害生物防治、生产方式转变、全球气候变化对高原生物的影响为主题的科普宣传,讲授简单易行、通俗易懂的草地生态、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知识,将青藏基地创建成一个多民族和谐、团结的示范基地。同时,以青藏基地总部为核心,积极组织学生分别前往西藏拉萨、昌都地区,内蒙古科尔沁草原,吉林松嫩草原,宁夏盐池地区,青海省黄南州、海北州、玉树州、海南州,甘肃张掖、夏河县;云南迪庆州,四川省凉山州、甘孜州、阿坝州等高寒牧区开展项目对接、技术培训、科技扶贫等活动,增强了学生民族团结意识。

1.7 依托示范基地,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奉献精神

西南民族大学农学专业的学科发展和研究生培养有着悠久的历史,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学科始于1951年西南民族学院遗传育种教研组,1987年开始招收牦牛遗传资源保护与利用、藏羊选育与改良方向研究生,2002年、2004年又分别开始了生态学和遗传学的研究生教育。学科发展始终面向青藏高原地区,经过几代人的辛勤努力和不懈努力,逐渐形成了学科方向、特色与优势。西南民族大学在长期的学生培养过程中,以开展党课、组织生活、专题讲座等形成,在平时的学习、科研和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教育学生,要求学生敢于钻研探索,不计较个人利益的得失,以“忍受恶劣条件、啃食低矮野草、提供浓郁乳汁、充当高原之舟,不畏艰苦、忍辱负重、不计报酬、但求贡献”的牦牛精神作为理想追求,向老一辈的王陵南、肖季玉、夏康农、蔡立、伍典汉等专家们学习,传承他们吃苦耐劳的奉献精神。依托示范基地,学生们长期在海拔3000米以上,氧气含量为平原地区的60%,寒冷漫长的冬季,低至近零下40 ℃的气温,年平均气温仅为0 ℃的青藏高原地区从事科学研究和社会实践[8]。通过以上过程培养了学生吃苦耐劳的品德和奉献精神,传承和发扬了老一辈科技工作者的牦牛精神。

2 取得的效果

2.1 学生创新能力和综合素养不断提高

经过一系列的学生培养模式创新,一方面,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养得到了大幅度提高。2012~2017年这五年,研究生申请创新项目并立项的人数比例从以前的40%提升至100%,人均发表科研论文4篇以上,其中,核心期刊2篇,发表权威期刊、SCI论文、国际高质量的会议论文数量较以往得到了大幅度提高,申请发明专利27项。另一方面,学生的综合素养不断提高。2012~2017年这五年,就业率连续五年达到100%,有10名研究生获得省级“优秀毕业生”称号,31名研究生获得校级“优秀学生干部”称号,45名研究生获得校级“优秀研究生”称号,35名研究生获得校级“优秀毕业研究生”称号,有2篇学位论文荣获“省级优秀学生论文”。

2.2 构建多民族学生群体和民族和谐大家庭

经过一系列的学生培养模式创新,构建了多民族和谐的大家庭。西南民族大学经常为学生举办如“走人和自然和谐发展,建设大美青藏高原”等为主题的宣讲报告,受到学生一致好评。学生们都纷纷表态:要努力为青藏高原生态保护与畜牧业发展献计献策,为青藏高原地区与全国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美丽高原,做出自己一份绵薄之力。由于表现突出,青藏高原研究院和硕士点连续五年被评为民族团结先进集体(2014~2018年),青藏高原研究院被评为四川省岗位学雷锋先进集体(2016年)。来自藏族、彝族、苗族、黎族等22名研究生被评为民族团结先进个人。

2.3 传承牦牛精神

学生们长期在海拔3 000 m以上,氧气含量为平原地区的60%,寒冷漫长的冬季,低至近零下40 ℃的气温,年平均气温仅为0 ℃的青藏高原地区进行科学研究、社会实践。一方面,身体上需要克服高原缺氧、交通不便、雪灾、泥石流等困难;另一方面,心里始终心系牧业、身在牧区、服务牧民,为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付出艰苦劳动,长时间驻扎在高寒牧区、帐篷、牦牛群里,走访调研,问需于民,问计于民,了解牧民群众生产实践中的细节、存在问题和困难,不厌其烦地给牧民传授新技术、新观念,不断地为牧民排忧解难。据统计,西南民族大学农学类研究生和本科生依托青藏高原示范基地,在青藏高原地区先后开展各类培训300余次,培训各类人才上万人。学生们传承了老一辈科技工作者的牦牛精神,具备了为民族地区服务的奉献精神。

3 小 结

近年来,西南民族大学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始终坚持“为西部民族地区服务和为少数民族服务”的办学宗旨,搭建青藏高原生态保护与畜牧业高科技研究示范基地平台,开展了以“示范基地+科研项目”、“示范基地+导师团队”、“示范基地+协同创新中心”、“请进来+走出去”为途径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不仅为民族地区培养了一批创新能力、综合素养高、愿意为民族地区服务的专业技术人才,在努力建设和发展民族地区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尝试,取得了初步成效;同时,为推进学生培养模式的改革提出了有价值的合理化建议,也为其他高校服务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办学模式提供了一定的借鉴作用。

猜你喜欢
青藏高原西南导师
青藏高原上的“含羞花”
执着创新 坚毅豁达——追忆我的导师郭景坤先生
古城西南两座桥
给青藏高原的班公湖量体温
“潮”就这么说
传承千年文脉,匠筑美好西南
青藏高原首次发现人面岩画
Country Driving
V eraW an g
导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