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华,邵文晶
(山东省乳山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山东 乳山 264500)
随着我国养殖业的发展,畜牧养殖规模逐渐扩大,这在满足市场需求的同时,因动物疫病带来的食品安全问题也对人类健康构成了一定的威胁。本文结合基层动物防疫现状和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了做好基层动物防疫工作的若干建议,供相关部门参考。
1.1 防疫宣传工作渗透性不强 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畜牧防疫工作,颁布了一系列法规政策,并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等媒体,加大宣传普法力度。但由于我国农村从事养殖的农户居住和分布分散,且文化水平较低,接受能力较差,对防疫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特别是偏远和山区的农户,对防疫政策和防疫知识知之甚少,这是我们亟需改进的薄弱环节。
1.2 基层动物防疫人员的专业素质不高 通过对基层防疫工作进行调研发现,工作力量薄弱的关键因素主要有三点,(1)资金不足,导致基层畜牧防疫工作站投入不到位,基础设施建设薄弱,基层防疫人员待遇和津贴比较低,影响工作积极性。(2)部分防疫员的法律意识淡薄、责任心不强,影响防疫工作的实际效果。(3)地方基层的防疫人员的整体文化水平偏低,专业知识不全面,而高等院校的毕业生又不愿意到一线工作,导致基层畜牧防疫队伍整体素质得不到有效提高,这就严重影响了防疫工作的正常开展。
1.3 对动物防疫工作的缺乏正确认识 畜牧防疫工作重在预防。但是由于缺乏专业知识,大部分养殖户不能正确区分传染性疾病和普通疾病,对家禽的一般疾病不能做到有效及时的处理,而基层防疫站缺乏必要的预防、诊断、检疫和监测等手段,导致延误时机。在防疫工作中,难以避免部分畜、禽对疫苗有不良反应,在短期内出现受惊吓、不进食、不产蛋甚至死亡等现象,导致农户无法接受,进而怀疑接种疫苗的科学性,加深了农户与防疫人员之间的隔阂,致使基层防疫工作难上加难。
2.1 加强基层防疫力量建设,提高防疫人员素质 “没有金刚钻,难揽瓷器活”。要根据基层防疫工作的实际情况,从提升防疫人员的专业水平着手,由县、区级以上畜牧防疫主管部门牵头,结合本地区实际,定期不定期组织乡镇兽医防治、检疫等人员进行业务培训,着重加强关于动物疾病的治疗原理、治疗案例等方面的防控知识教育,全面提升基层动物防疫工作人员水平,保证基层畜牧动物工作有效推进。
2.2 增加防疫工作投入,建设完善硬件设施 基层畜牧防疫体系的建设需要政府资金支持。为了保证资金投入的有效性,需要有专门的工作人员对畜牧防疫体系资金进行严格管理和监督,对资金的使用进行登记,做到专款专用,防止资金外流。要重点加强防疫硬件设施投入,着力解决某些基层防疫部门无固定办公地点、无先进办公设备的情况。特别是配备必要的设备尤其是网络设备设施,推动畜牧防疫工作向信息化、现代化转变。要建立科学的激励机制,根据工作实绩进行绩效考核,激发防疫人员的工作热情。
2.3 加强宣传,提高防疫认识 定期不定期系统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等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动物疫情的宣传活动,重点加强对防疫工作人员、养殖户的学习教育,在宣传形式上,可以采用集中培训、走村入户、网络学习等多种形式,提高宣传的针对性和覆盖面,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从而使养殖户了解防疫工作的重要性和严肃性,促进防疫人员认真工作,增强责任感。上级部门加强对基层防疫员的专业技术指导,规范各类免疫记录和免疫证填写,建立健全免疫档案。要严格控制疫苗使用和管理,针对不同的疫苗进行不同的处理和贮藏,并严格依照疫苗的使用方法进行接种。
2.4 健全防疫网络,以检促防 要全面落实畜牧防疫监管责任,搞好防疫监管人员的专业素质培训工作,做到谁主管谁负责、谁防疫谁负责,严防畜牧防疫工作流于形式。要逐步建立安全监管信息平台,落实对养殖户特别是大型养殖场用药、用料、死淘、防疫、检疫、疫病监测、消毒、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等各方面的安全监管,保证县、乡、村、户乃至畜禽的全方面的检疫,防止疫情的传播和扩散。